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通用32篇)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
超越自我需要夢想來點燃。殘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有人的夢想是奪冠,有人的夢想是破紀錄,而有人的夢想只是站在賽場上。54歲的輪椅乒乓球運動員張巖已是第五次參加殘奧會,曾奪得過兩枚金牌。盡管巔峰狀態(tài)已過,但他沒有放棄,這五年他更加努力,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殘奧會的舞臺上。失去雙臂的游泳運動員王金剛,在倫敦殘奧會和里約殘奧會上獲得兩枚銅牌,這一次,他渴望新的突破。
超越自我需要有拼搏精神。在奧運會的舞臺上,只有頑強拼搏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許多殘疾人運動員說,他們拼搏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登上領獎臺,更是為了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殘奧運動員都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是體育為他們插上了翅膀,讓他們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斷地拼搏,才能將這雙翅膀鍛造得更加強壯。
超越自我需要有堅持的韌性。參加東京殘奧會的中國選手中,年齡的56歲,有些運動員已經為此堅持了20多年。張巖從20__年開始進行輪椅乒乓球的正規(guī)訓練,21年來他從未松懈,轉動輪椅的左手上布滿老繭,而這些老繭也是換了一層又一層。張巖說,年輕的時候就是一門心思沖擊金牌,現(xiàn)在是享受比賽,享受乒乓球給他帶來的自信和快樂。
超越自我需要熱愛來加持。生命因熱愛而精彩,許多殘疾人因為愛上了一項運動而改變命運。短跑運動員李露從小熱愛跑步,盡管缺了一側小臂,但與同齡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學六年級時,當?shù)貧埪?lián)找到她,讓她成為一名運動員。從此,奔跑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斷突破自我,獲得亞洲冠軍、世界冠軍,終于在奪得殘奧會金牌。這一次,她向衛(wèi)冕發(fā)起沖擊。李露說,她熱愛跑步,是奔跑讓她這個農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臺。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
冬奧之約,冰雪盛宴。20__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不僅拉開了又一場奧運賽事的帷幕,而且書寫了一幅繪就于中國、共享于世界的華美奧運篇章。“綠色”是文明奧運的鮮亮底色,既彰顯了青春的蓬勃朝氣,也凸顯了我國“綠色辦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放”是體育文化的精神旗幟,“冰立方”訴說著冰雪體育飄逸靈動的獨特之美,“飛天飄帶”傳遞著多元共榮的文化精神。共襄冰雪盛宴,傳承奧運精神。
冬奧會的籌辦將助力全民健身和體育強國建設,奧運盛火將照亮人類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前路征途。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3
此時,競技場化身為一座“帕拉機場”,包括23名殘疾人在內的100名機場“工作人員”涌進場內。音樂響起,伴隨他們富有節(jié)奏的舞姿,倒計時開始。從十歸零,絢爛的煙火點燃了東京的夜空,一場屬于殘疾人運動員的狂歡正式開始。
“塔臺”一聲令下,“帕拉機場”變得活躍起來,場內的泵、彈簧、杠桿開始運轉。當一切就緒,大型人偶隨之舞動。不久,舞臺的中央豎起一根圓柱,一名裝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來,男孩的奔跑產生了巨大的風能,讓藍色、綠色、紅色三股弧形氣球從不同的方向飄進場內,最終匯聚成國際殘奧委會標志。
在動感的音樂聲中,難民代表隊首先進入場內,隨后按照日文發(fā)音順序,各代表團依次亮相,未來兩屆殘奧會的東道主法國、美國以及本屆殘奧會的舉辦國日本最后三個進入場內。
別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當一個代表團出現(xiàn),都會有一股不同顏色的風帶“吹”過舞臺中央。無論性別、膚色、種族,每一位運動員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環(huán)顧體育場四周,滾動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參賽者的名字,這在奧運歷尚屬首次。
在女子輪椅射箭運動員周佳敏、男子肢殘?zhí)飶竭\動員王浩兩位旗手的帶領下,中國代表團統(tǒng)一著裝、佩戴國徽,揮舞著五星紅旗,唱著《紅旗飄飄》,第98個走入場內。
入場儀式結束,五顏六色的風帶再次從四面八方襲來,在舞臺上有規(guī)律地舞動,吹向每個角落。一束束煙花噴涌而出,再次照亮東京的墨色蒼穹。
在運動員的注視下,開幕式的主角——一架單翼小飛機駛入場內。在一位女童的演繹下,殘缺的小飛機時常仰望蔚藍的天空,夢想能像同類一樣在空中自由飛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飛翔的勇氣。可在朋友們的一番鼓勵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終逆風而上,直沖云霄。故事的主題也契合了本次殘奧會開幕式的理念——我們擁有翅膀。
生活或許會令我們失去雙翼,但這不妨礙我們?yōu)榱藟粝朐俅尾迳巷w翔的翅膀。
燈光隱去,火炬入場。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熾熱的火焰熊熊燃起。這是一道光,點亮人心。這是一團火,溫暖人間。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4
3月5日結束的北京冬殘奧會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王躍和楊倩茹分獲第四名和第五名。“雖然看不清世界,但想讓世界看到我們。”賽后,中國運動員道出心聲。
北京冬殘奧會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共有9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兩位是中國運動員。根據(jù)出發(fā)名單,中國運動員楊倩茹在引導員于洪順的引導下第2個出發(fā),王躍在引導員李亞林的引導下第5個出發(fā)。在和引導員的密切配合下,兩位運動員順利完成了比賽,王躍獲得第四,楊倩茹獲得第五。
“今天的表現(xiàn)比賽前預期要好,我發(fā)揮出了自己的實力。”賽后采訪中,楊倩茹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
20__年出生的楊倩茹是來自北京的運動員。剛進入北京殘奧越野滑雪隊時,身高一米七的她體重只有90斤,連完成訓練都非常困難。為了變得強壯,她每晚睡前吃5個雞蛋,為了追趕隊友,她早晚各加練一堂課。終于,她的身體越來越強壯,和他人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并在亞洲杯上奪得兩枚銀牌。
楊倩茹說,她要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導員和教練。“他們當中缺了任何一個,都不會成就今天的我。”楊倩茹說,比賽過程中,引導員于洪順一直在為她喊加油,給了她克服困難的勇氣。
“我從來沒選擇放棄,我會比從前更努力,更堅定。”本屆冬殘奧會,楊倩茹還將參加殘奧冬季兩項中長距離項目的比賽。
22歲的王躍來自河北秦皇島,接觸冰雪運動時剛滿17歲。作為一名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的道路上,王躍遇到的困難常人難以想象。但無論多困難,她都從未想過放棄。
終于,在北京冬殘奧會的舞臺上,兩人挑戰(zhàn)自己,向世界展現(xiàn)了視障運動員的風采。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5
觀看20__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體驗。
從一開始,我就被那獨特的創(chuàng)意所吸引。將開幕式搬到塞納河上,這是對傳統(tǒng)的突破,也是對巴黎這座城市的完美展示。運動員乘船入場的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激動和自豪,而觀眾們的熱情歡呼更是讓整個氛圍達到了高潮。
開幕式的文藝節(jié)目豐富多彩,極具法國特色。那些精彩的舞臺劇表演,讓我仿佛穿越時空,領略了法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同時,現(xiàn)代科技元素的融入也為開幕式增添了時尚感和未來感。
在觀看過程中,我也不禁為巴黎奧組委的精心策劃和組織能力點贊。從船只的安排到表演的銜接,一切都顯得那么有條不紊。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安保和觀眾人數(shù)的調整,但他們依然成功地為全世界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開幕式。
這場開幕式讓我對奧運會有了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一個展示人類創(chuàng)造力、團結精神和文化多樣性的窗口。我期待著接下來的比賽中,運動員們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感動。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6
從一塊冰,一朵雪花,到一個創(chuàng)意無限的點火儀式,北京20__年冬奧會將簡約、浪漫、童真、唯美的開幕式呈現(xiàn)在全球觀眾面前。奧運五環(huán)下,中國人的冰雪智慧凝聚成巨大力量,書寫著古老與現(xiàn)代、簡約與精彩的奇跡。
“每個國家一朵雪花”
“20__個孩子,20__個無人機”,北京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幕式工作部演出策劃主管陳婧瑋在工作日志上留下了這樣的字跡,她記錄的是和平鴿環(huán)節(jié)的最初設想。日志寫于20__年10月。
像這樣的工作日志,陳婧瑋記了整整5本,它見證了北京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誕生過程的日日夜夜。一邊翻看筆記,陳婧瑋一邊盤點:“僅從去年3月29日到今年2月3日,總導演張藝謀參加的會就有209次。”早在3年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就開始了前期準備,那時全國人民尚未得知冬奧組委的官宣消息。彼時,張藝謀執(zhí)導的《懸崖之上》還未拍攝完成,他已與團隊啟動了創(chuàng)意程序,那是各種理念、觀念的碰撞,到底要講一個怎樣的中國故事,要講一個怎樣的奧運故事,成為一個巨大的懸念。
在懸念被不斷破解的日子里,張藝謀的初衷早已明晰:“中國古代,20__年奧運會開幕式已經講過了,我們這次能不能以現(xiàn)當代為主,以新時代為主,要更能凝聚在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和胸懷上。”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日子,視效總監(jiān)王志鷗至今也為之動情,“一開始,大家就想要做與眾不同的開幕式,我們想能超越20__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只有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王志鷗記得,20__年8月23日,剛剛結束國慶70周年聯(lián)歡活動第二次彩排,張藝謀就啟動了冬奧會開幕式創(chuàng)意會,如何做點火,如何做奧運五環(huán)被率先提出來。
美術總監(jiān)陳巖曾是20__年奧運會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他此番再次成為了偉大創(chuàng)意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張藝謀總導演當時在電話里跟我說,要講一個關于冰的故事。”陳巖一下子感到熱血澎湃,這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不要多余的東西,一塊冰,一朵雪花,一筆就能畫出地球來。”初始方案很簡單,獲得了冬奧組委一次性通過。
張藝謀還原了奇妙創(chuàng)意的誕生,“我們一直在講一朵雪花的故事,運動員入場式的引導牌是個發(fā)光的雪花,上面寫著國家的名字。”他說,這朵雪花完成一系列的變化、轉化,最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火炬。“每個國家一朵雪花,每朵雪花匯聚到北京,最后成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成為歷屆冬奧會最獨特的火炬,9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名字全部在上面。”張藝謀說,歷屆奧運會很少看到這樣的設計。
講一個偉大中國的故事
陳婧瑋的工作日志還寫下了“萬物復蘇,生生不息”等字眼。講一個偉大中國的故事,自始至終被開幕式主創(chuàng)團隊孜孜追求。
從20__年奧運會到20__年冬奧會,張藝謀團隊一直堅持中國傳統(tǒng)美學。陳巖道出玄機:“在開幕式上,看起來只是很簡單的一塊冰、一朵雪花,但將留白變成了空間,巨大的空間是靠中國式的想象來填充的。”對此,張藝謀也有一番明確表達:“這次不像20__年奧運會,有專門板塊來展示中華文化,因為要‘簡約’,沒有這個機會,那就要把中華文化的信息化解到各個方面。”開幕式的一個個細節(jié)無不闡釋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故事的開篇由二十四節(jié)氣起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jié)氣變身為“倒計時器”,從“雨水”開始,到“立春”結束。文學統(tǒng)籌于蕾回憶,當?shù)?4屆冬奧會、2月4日正值立春和二十四節(jié)氣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時,當靈感迸發(fā)的那一刻,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都很興奮。“張藝謀總導演還主張選用古詩詞、諺語,他說,再也不會有哪個國家用古老的詩歌來做倒計時了。”網友拍攝的鄭州高鐵站動車出發(fā)酷似驚蟄萬物復蘇,也給主創(chuàng)人員帶來靈感,外拍團隊于是用鏡頭捕捉一個個生機盎然的中國畫面。最終,充滿中國當代氣象的動感畫面與二十四節(jié)氣、古詩詞相互呼應,端莊大氣的倒計時環(huán)節(jié)將古老中國與現(xiàn)代中國傳達給了全世界。
開幕式上,滿目春色將希望、積極、昂揚播撒進了全場。當被問及開幕式主色調時,張藝謀回答說“綠色”,他說:“中國人講的是萬紫千紅總是春,講的是生生不息。我們在開幕式不僅要講冬奧會,還要講中國人的時間觀、宇宙觀,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環(huán)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非常重要。”
中國元素貫穿始終。一滴中國水墨暈染開,幻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鋪滿全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浸入尋常百姓家的中國元素也撲面而來,張藝謀說:“演唱奧運會會歌的大山里的孩子,他們身上的服裝就有‘虎頭’紋樣,演唱主題歌的孩子們服裝的圖案,是河北的窗花,窗花上寫著和平。”此外,還有引導牌上的中國結雪花、運動員入場式“中華之門”“吉祥之窗”上展現(xiàn)的中國傳統(tǒng)紋樣等等。
中國故事當仁不讓的主角是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彩排中,讓分場導演陶雯婷感動的是,國旗傳遞環(huán)節(jié)中,有176名代表,他們中有56個民族的代表,還有京津冀地區(qū)各行各業(yè)的代表。當國旗傳遞到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盛阿偉、全國勞動模范許振超、全國道德模范郭萬剛、“七一勛章”獲得者買買提江·吾買爾、航天英雄景海鵬、戍邊英雄祁發(fā)寶手中時,陶雯婷注意到,“72歲的許振超先生顫抖著雙手傳遞國旗,他說,我就是很激動。”
科技讓故事講述更硬核
在陳婧瑋的工作日志中還記錄了五環(huán)、冰立方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五環(huán)長度、寬度、厚度為19米×8.75米×0.35米;冰立方長度、寬度、高度為22米×7米×10米,晶瑩剔透的五環(huán)、冰立方蘊藏著中國科技的力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接到開幕式任務后,將之作為與北斗工程、探月工程同等級別的重大任務,迅速組建了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這家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yè)幾年間甚至有近10萬人投入進來。
去年1月,鳥巢地面舞臺的正式進場施工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展開。北京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技術保障處副處長劉奇說,當時鳥巢挖掘了一個100米×62米、主體深度達10米的巨型地倉。經過航天科技集團工程人員幾個月的努力,鳥巢架起總重量約5000噸、裝機功率約20__千瓦的巨型舞臺,而中心則是直徑16米、重約300噸的圓形升降舞臺。地面舞臺上還鋪設了上萬平方米的LED地屏,這也是世界大型演出中面積最大的LED地屏。“地面舞臺、地屏等舞臺裝置項目在去年10月完成安裝、調試、驗收等,隨即大家就馬不停蹄地配合演員進行現(xiàn)場排練的技術保障工作。”劉奇說。
航天科技集團還完成了冰瀑、冰立方和五環(huán)裝置、威亞以及主火炬臺等大型裝置。僅是為了五環(huán)的完美呈現(xiàn),過程就頗為艱辛。劉奇透露,五環(huán)為LED裝置,因為需要供電,最開始電線從底部往上走,但這樣的外觀被導演要求“整改”。技術人員又將兩根繩子挪到五環(huán)外側,“結果,為了完成五環(huán)起吊過程,從下午6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起吊了三次才成功。”劉奇揭秘道,為了讓五環(huán)上升更穩(wěn)妥、更安全,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試驗,最后將五環(huán)總重量控制在3噸以內。
劉奇說,為了讓五環(huán)持續(xù)發(fā)光,初始階段,當五環(huán)上升時,電線卷起并收入一個2米×2米的收線框內。現(xiàn)場排練時,這個外觀形象挨了批。“我們再將框拆掉,對電池進行擴容。”外觀簡潔的五環(huán)內部“溝壑縱橫”,鋁合金骨架內排布著密密麻麻的電源線、信號控制線等。技術人員重新精心排布,留出更多空間放入新增電池。同時在低溫實驗室進行電池低溫試驗,以保證即便在零下20攝氏度環(huán)境下也能持續(xù)穩(wěn)定供電,滿足長時間五環(huán)吊裝展示的需要。
開幕式上,甚至大膽使用了一些最新技術。冬奧會開閉幕式實時交互特效團隊負責人、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院長童雷說:“在大型演出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實時交互特效還是首次使用。”和平鴿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踩著腳下的雪花嬉戲、奔跑,這正是對場上670人進行實時跟蹤,并將實時效果呈現(xiàn)在每個人腳下而實現(xiàn)的。
童雷透出了謎底:“我們?yōu)榇瞬捎昧巳梭w識別與跟蹤技術,該技術采用英特爾的人工智能識別算法,進行人體識別與定位。”原來,四臺高清攝像機先將場上每一位演員識別出來,同時定位其位置信息,進行實時跟蹤。接下來,再將每個演員在場上位置的精準信息,傳遞給采用交互引擎技術的實時渲染呈現(xiàn)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利用捕捉系統(tǒng)提供過來的位置信息,把預先設計好的視頻效果,精準呈現(xiàn)在演員腳下,這樣就能形成如影隨形的效果了。”
童雷透露,為了技術攻關,北京電影學院攝影棚搭建了一套演示系統(tǒng)。最初是想實現(xiàn)逼真倒影效果,但計算量太大,實時追蹤只能追蹤不到20個人。“后續(xù)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路進行了調整,從仿真倒影轉換為實時交互特效,計算量降低,效果也更出色。”事實上,致敬人民環(huán)節(jié)中也使用了該特效,24位輪滑運動員滑到哪里,就會把哪里的雪推開,推開的雪路上映現(xiàn)出“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這一場景令人震撼。
光影藝術展現(xiàn)無限魅力
“43秒!”陳婧瑋在工作日志上記錄了冰立方升起、降落的時間,各種精確到秒的數(shù)字,在她的日志中記得密密麻麻。
北京酒仙橋,黑弓辦公區(qū),一臺臺電腦前,是一張張專注的面孔,過去的幾年,這家公司的200余人投入到開幕式的數(shù)字內容制作中,不分晝夜。
王志鷗向我們展示了開幕式的數(shù)據(jù)量——開幕式所有環(huán)節(jié)做了共5800多秒、29萬幀數(shù)字內容,鳥巢地面即冰面分辨率為14880×7248,鳥巢豎屏即冰瀑分辨率為2560×7328,整個開幕式視覺效果數(shù)據(jù)量約等于15個IMAX的制作量。這在奧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王志鷗和眾多視效藝術家、機械工程師、程序員合力在開幕式現(xiàn)場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視效奇觀。在五環(huán)破冰而出環(huán)節(jié),冰瀑上出現(xiàn)一滴中國水墨,這滴水墨就做了上百版,王志鷗說:“我們運用AI圖像算法,機器學習了大量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制作水墨紋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風格化的山水圖像。”他透露道,水墨幻化為黃河之水天上來,并不是簡單還原水流的效果,而是水紋中要透出中國畫的感覺。
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這是王志鷗帶領團隊設計的三維數(shù)字裝置,實現(xiàn)了技術創(chuàng)新的五面裸眼3D效果。24道激光射向冰立方,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歷史,從往屆冬奧會一直到北京冬奧會。王志鷗說,冰立方里,神來之筆描繪出各種冰雪運動,從第一筆開始一直到北京20__年冬奧會,這些神來之筆是由北京印刷學院水墨動畫專業(yè)的師生用水墨動畫一幀幀創(chuàng)作而成的。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以水墨風格呈現(xiàn)冬季運動項目。
為了實現(xiàn)激光和光影互動,在內容制作上,視效團隊遇到不少挑戰(zhàn)。王志鷗透露,視效團隊做了兩萬多張效果圖,“我們開發(fā)了一套程序,能把每一秒的視頻信息變成點位信息,這樣激光就能圍繞五環(huán)進行轉動。”因為激光機器距離冰立方上百米,激光的調焦很難精準,從每天晚上十點開始到凌晨兩三點,技術人員都要一次一次地進行調試,直到點位精準。王志鷗說,隨著技術測試的深入,為保證機械設備在43秒內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最終將高度降低為10米,保證了最終的完美呈現(xiàn)。
想到這幾年的日日夜夜,王志鷗落淚了,他的淚珠在寒夜中閃閃發(fā)光,那里面飽含了中國青年以及作為一名中國數(shù)字科技藝術開拓者的自信與勇氣。“從小我就有個夢想,想以自己的方式讓全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現(xiàn)在終于有幸獲得這個機會,在冬奧會這個世界舞臺上展現(xiàn)中國科技藝術之力。”
不再用人海戰(zhàn)術
在陳婧瑋的工作日志中,還記錄了“3000人”這個數(shù)字,參與開幕式的3000名演員中沒有一位專業(yè)演員,更重要的是,開幕式不再使用“人海戰(zhàn)術”,人文情懷與科技創(chuàng)新相得益彰,共同述說精彩故事。
滿目春色,生機盎然,393名來自山東中華武校、宋江武校的同學舞動近10米長的LED發(fā)光桿與地面影像互動,表達春天的綻放。陶雯婷說:“《立春》表演環(huán)節(jié)是和北京理工大學仿真實驗室團隊合作的,技術團隊對發(fā)光桿的經度、緯度、角度做了標識,并為每人制作了手冊。”由于每人拿到的手冊都不同,演員排練更有效率。
但演員們要制造出不同波瀾的多種狀態(tài),有連綿起伏的、有交替感的、有疊合感的,這對他們是一次全新的考驗。“最費力的是如何和裝置、影像做咬合。”陶雯婷說,機械有機械的時間點,激光有激光的時間點,在那一秒,影像、機械、裝置、演出都要全部對位。經過一次次艱苦磨合,小伙子們最終有了完美呈現(xiàn)。
分場導演田湉負責的和平鴿環(huán)節(jié),歷經七八次大改,直到今年1月10日最終方案才確定。田湉回憶,最初方案是孩子們手中拿著發(fā)光的和平鴿道具,排列成兩顆心的隊形向中心靠近,然后拼成和平鴿圖案,“當時孩子們已經練得差不多了,但大家都覺得不夠驚艷。”
一次次不斷修改,童雷帶領的團隊提出,是否可以設計充滿童趣的冰雪元素,與孩子們一起互動。“有一次,地屏什么也沒顯示,孩子們走到黑地屏上,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腳下的雪花會跟著他們跑,跑得快雪花會拉出很長的軌跡。”童雷說,孩子們在現(xiàn)場開始瘋玩,張藝謀則被這個場景感動,這正是他追求的淳樸、浪漫、自然的呈現(xiàn)效果。
張藝謀說:“和平鴿環(huán)節(jié)只有短短三分多鐘,但讓我深深體會到文化自信是多么重要,唯有這樣才能呈現(xiàn)自然、輕松、自信、快樂的狀態(tài)。”對于張藝謀和他的團隊而言,不演、不編排、不排隊、不整齊,是一次偉大的顛覆,他們拋棄了曾經輝煌的過往,選擇了全新開始。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7
籌辦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一項復雜系統(tǒng)工程。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帶來的新挑戰(zhàn),在決戰(zhàn)決勝最后階段,對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要拿出爭分奪秒、全力沖刺的姿態(tài),查隱患、堵漏洞、強弱項,抓緊抓好各項賽事組織、賽會服務、指揮調度等準備工作。場館賽時運行規(guī)劃和賽事服務保障既要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jié)儉特色,又要提高精準化、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安全、溫馨、舒適的“運動員之家”。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qū)要加強協(xié)調配合和統(tǒng)一指揮調度,形成一盤棋,各方緊密協(xié)作,形成合力,確保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圓滿成功。
十年磨一劍,出鞘必鋒芒。廣大奧運健兒要以“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為動力,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精神狀態(tài),抓住最后的備戰(zhàn)關鍵期專心訓練,在競技上、道德上、風格上都贏得的獎牌,為國爭光。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8
這次冬殘奧會開幕式最讓人震撼的一幕無疑是盲人跳遠運動員李端將火炬插入雪花型主火炬臺的一幕,這也是全球第一次由盲人作為主火炬手,當他點火時,全場都在為他加油。他說:“雖然我看不見光,但我能感受到溫度。”世界和平正如這支冬奧火炬一樣,用它的溫暖感召著每一個人,即使有些人看不見、聽不見,卻也不斷地追求著實現(xiàn)與超越。
冬殘奧會的精神正是如此,無論國籍、性別、民族,每個人都努力用自己微小的一點正能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9
北京時間2月4日晚,20__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如期在北京鳥巢舉辦,中國體育代表團自然是全場的焦點,接近200名運動員,身穿紅白外套出場,一抹中國紅進入會場時,引起全場掌聲雷動。導演張藝謀繼20__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又一次為屬于中國的奧運會設計舞臺和出場方案,令人感到振奮,完美展示屬于中國的文化。
從開幕式倒計時開始,今天的開幕式便艷驚四座,頻頻沖上熱搜。
不同于以往大型賽事中常見的10秒倒計時,北京冬奧會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24節(jié)氣來進行倒計時。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雨水”開始,每一個節(jié)氣一句詩詞,祖國各地的魅力風景和冰雪健兒的運動場景交相輝映,震撼又感動,讓人每一幀都想截圖做壁紙;
繼北京20__年奧運會后,奧林匹克會旗時隔14年再次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升起。
相比20__年北京奧運會,剛剛結束的20__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時間縮短,演員數(shù)量也大幅減少,講述角度由“我”轉變?yōu)椤拔覀儭薄?紤]到氣溫、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將文藝表演與儀式環(huán)節(jié)融為一體。
開幕式亮點紛呈,擁有創(chuàng)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LED地面顯示系統(tǒng)、基于人工智能的運動分析實時捕捉呈現(xiàn)等高科技手段,也有吉祥物“冰墩墩”、融入街舞元素的輪滑表演等靈動展示。
393棵“小草”隨風擺動,經歷嚴寒,冬奧隨著立春一起到來。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0
就在今天20:00,萬眾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在鳥巢準時開始,我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滿心期待的等著開始。
看了一段后,滿滿是震撼,滿滿是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北京冬奧會開始,正逢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立春。所以,倒計時表演采用“立春”的主題。漸漸的,在“鳥巢”中心出現(xiàn)了蒲公英,由綠色變?yōu)榘咨粋小男孩的側臉出現(xiàn)在了旁邊,輕輕吹一口氣,蒲公英的種子變?yōu)殚W耀焰火在天空炸裂。在那一刻,不止周圍天空被點燃,我的心也被點燃,太美了,在被震驚的同時也帶著一絲驕傲,中國北京的開幕式果真是最好的!
然而,最抵人心的情節(jié)還在后面。在國旗入場時,傳遞國旗的人是來自各行各業(yè)的人,還有五十六個民族的代表,他們依次傳遞國旗,國旗在各個人中手手相傳,中華民族的親情在流動。經過普通老百姓的手中后,國旗又到了軍人的手中。現(xiàn)場,嘹亮的國歌聲頓時響起,國旗也在莊嚴肅重的國歌聲中緩緩升起。此刻,我情不自禁的跟隨著屏幕敬禮,唱國歌。我不停的搖著我身邊的爸爸,嘴里說著“看!五星紅旗!五星紅旗!”那時刻,國旗被升起,熱情被點燃,無數(shù)人歡呼雀躍!紅旗被升到了最高點,歡呼聲也達到了高潮。我再一次體驗到了驕傲的滋味,國家的繁榮富強,靠的是軍人的職責,是平凡人的不屈,看著屏幕上排排人的笑臉,我也跟著笑起來。
就這樣,開幕式在不停的繼續(xù)下去,從一滴青墨,黃河之水,從上傾瀉而下,翻騰著波濤洶涌銀白色的浪花,“破冰”敞開中國窗……到。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我們的東道主中國隊緩緩入場,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shù)達387人,規(guī)模為歷屆之最!到最后,無數(shù)的領導人帶著小雪花匯集成了一朵大雪花……寓意“協(xié)和萬邦”。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幕啊!
隨后的過程,隨著一聲聲催促,我關閉了手機。沒有在看,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腦中的這些場面,時不時出現(xiàn)。北京冬奧會的帷幕已經被拉開!
北京冬奧正時開,冰雪健兒如約來。
服務周全傳厚誼,風云際會暖心懷。
加油,所有的冬奧健兒!
加油,中國隊!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1
今夜,北京擁抱世界。開幕式上出現(xiàn)不少中國元素,尤其是在開幕式倒計時、國際殘奧委會標志展示、文藝表演以及點火瞬間,紛紛出現(xiàn)象征團結、友誼、共融的“同心圓”。同心圓,寓意著世界各國的朋友們在冬殘奧會的感召下會聚在一起,共享這一屆團結、圓滿的殘疾人冰雪盛會。
今夜,世界矚望中國。“簡約、安全、精彩”貫穿開幕式全程,將所有規(guī)定的儀式環(huán)節(jié)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作為重點創(chuàng)意對象,力求表演與儀式相結合,不額外設計過多的表演。國家體育場——鳥巢創(chuàng)造了歷史,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舉辦過冬殘奧會和夏殘奧會“雙奧”開幕式的體育場館。
今夜,全世界共赴北京冬殘奧會之約。北京冬殘奧會是全世界殘疾人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全世界殘疾人的盛會,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盛會。來自五洲四海的殘疾人運動員將用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在北京冬殘奧會上詮釋“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
歷史必將鐫刻這一筆,世界必將銘記這一刻。
這一刻,20__年北京冬殘奧會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有信心兌現(xiàn)“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殘奧盛會。
這一刻,中國人民、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和8500萬殘疾兄弟姐妹,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冬殘奧運動員和各界朋友,分享和見證精彩的北京冬殘奧會,一起向未來!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2
20__年2月4日晚8點,第24屆冬奧會開幕式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奧林匹克的火種再度點亮千年古都北京。根據(jù)學校安排部署,當晚全校同學在家準時收看北京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各年級各班同學都積極參與,加深對20__年冬奧會的認識,深入學習奧林匹克體育精神。
隨著二十四節(jié)氣驚艷亮相,北京冬奧會盛大啟幕。從黃河之水天上來,到迎客松盤桓鳥巢,每個創(chuàng)意都讓人拍案叫絕;從普通中國人手手相傳國旗,到五星紅旗與冰雪五環(huán)交相輝映,每種情懷都直抵人心。“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當冬奧會開幕遇到立春,涌動的是勃勃生機,蘊藉的是熱切希望。今晚冬奧會開幕式交出了當代先進科技力量賦能冬奧會賽場的“中國答卷”,展現(xiàn)了科技奧運與人文奧運相融互鑒的新圖景,空靈而浪漫,每一分鐘飽含中國人的思考。
任何一項世界級大型運動盛會,都是集中展示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力量時刻。今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讓我們感受到了久違的來自人類的磅礴及溫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理由為此感動,作為中國人,我們更可以無條件自豪。當國旗從人民傳遞到軍人手上被舉起的那一刻,翻滾的血液和模糊的視線清晰地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深植在我們的血脈里,厚藏在我們的靈魂中。
本次冬奧會開幕式讓同學們對大國崛起的從容、和平和擔當,對奧林匹克體育精神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大家以談體會、抒感想的方式交流觀后感,弘揚新時代正能量。北京冬奧會,不僅展示了冰雪運動的精彩,更展示了全世界共同抗擊疫情、一起向未來的決心和信心。極寒中常常孕育著新的生機,新的一年,一起加油!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3
當各國殘疾人代表隊出現(xiàn)在殘奧會開幕式現(xiàn)場時上時,我突然感覺到:殘疾人勇敢的站在競技的舞臺上,這也是拼搏進取的精神的一種證明與實現(xiàn)。人類超越自我和追求極限的勇氣與決心,本身就是不分國界、不分人種的共同精神家園。
正如20__年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把漢字“飛”,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滑行沖向勝利的運動員形象,象征并激發(fā)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奧賽場上放飛青春夢想。
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沒有不能做到的事情。殘奧會就是這樣在賽場之外讓我們收獲許多。不管我們是誰,都應該永不放棄地努力。就像一句聞名的廣告詞說的那樣,世間“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想去做!”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4
精彩的北京冬奧會熱度尚未消退,北京冬殘奧會也于3月4日拉開了帷幕。我非常有幸得到了到現(xiàn)場觀看開幕式的機會,在北京國家體育場(愛稱“鳥巢”)體驗了開幕式的整個流程。
“勇氣、決心、激勵、平等”是殘奧會堅持的四個價值觀,而這樣的理念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得到了充分地表達——用強大的內心克服負面情緒;直面困難永不言棄,突破自身極限;向人們傳遞感動,打動人心;使人們意識到,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讓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現(xiàn)場眾多觀眾里不僅有中國人,還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大家說著不同語言,價值觀也各不相同。但盡管如此,我覺得參加開幕式的所有人應該都感受到了殘奧會的理念。所謂真正的感動是不需要言語說明,只需在現(xiàn)場就能傳達的東西。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張藝謀總指揮的出色創(chuàng)造,歸功于各國殘疾人運動員的颯爽英姿,歸功于東道主中國人民的竭盡全力。
開幕式上有許多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間。志愿者們的奉獻和耀眼的笑容表現(xiàn)出他們想為世界帶去感動的純潔心靈。繼北京冬奧會之后,冬殘奧會開幕式也充分展示出信息技術的強大,讓世界各國的人們感受到現(xiàn)代中國的創(chuàng)新性和中國人高雅的審美意識。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之下,中國有舉辦這樣的國際大賽的實力,也有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這些都給世界各國很多啟發(fā)。此外還有一個我很關注的地方,那就是冬殘奧會吉祥物。比起冰墩墩,我個人更喜歡雪容融,看到雪容融的人偶動起來還真的感覺有點萌。
開幕式的整個過程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果讓我挑出一個最難忘的場景,那就當屬火炬?zhèn)鬟f了。會場里,火炬在坐著輪椅的殘奧會獎牌獲得者和單腿跑者等四位運動員手中傳遞,直至交給最后一位火炬手——曾斬獲四枚殘奧會金牌的視障田徑運動員李端。他反復摸索著將火炬插到正確位置,全場觀眾高呼“加油”為他鼓勁。這些運動員們盡管有些身體方面的障礙,但他們絕不因此氣餒,而是通過運動實現(xiàn)夢想,而今又在冬殘奧會開幕式舞臺上再次展現(xiàn)英姿。我想這絕對是此次開幕式的亮點,不僅是現(xiàn)場觀眾,他們一定也給全世界通過電視和互聯(lián)網觀看開幕式的觀眾和殘疾人們帶去了巨大希望。
在一個半小時的開幕式中,不論是各國殘疾人運動員還是中方工作人員、志愿者,甚至是觀眾,在場所有人都懷抱著同一個愿望,那就是“讓本屆冬殘奧會成功舉辦”。雖然我只是在現(xiàn)場觀演的一個普通日本人,但我也被大家的積極愿望所觸動,在心懷感動的同時也又一次感受到體育所蘊含的力量和可能性。
中國民眾以及其他世界各國人民所希望的不是對立,而是一起向未來。大家切磋琢磨技藝,比賽結束后握手稱贊對方的勇敢奮斗,這樣的體育精神在愈發(fā)復雜的當今世界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我堅信,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也已將這一理念傳遞開來。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5
從開幕式預告片中的雪花故事到表演中隨處可見的雪花圖形,整個開幕式都在實施一個主題一個雪花的故事。各國進入時,指南采用雪花中國結的設計,隨后的節(jié)目《建造雪花》中代表團的雪花最終融合成奧林匹克大家庭的雪花。毫無疑問,這象征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雪花聚集在北京,凝聚成一朵大雪,一朵屬于全人類的雪花。
從24節(jié)氣倒計時到黃河水天的冰立方,再到冰立方雕刻的冰雪五環(huán)。白色、純凈、晶瑩剔透的`冰雪遇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巧妙地結合了現(xiàn)代技術,其中中中國的浪漫令人陶醉。這種浪漫不禁深深打動了我。我堅信,今晚每個關注鳥巢的人都會同情我偉大的中國!
20xx年,中國再次張開雙臂,誠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我們團結起來,分享冰雪的樂趣,共同向未來邁進!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6
在北京冬殘奧會的冰球小組賽上,中國殘奧冰球隊將對陣排名靠前的意大利隊、捷克隊、斯洛伐克隊。這支平均年紀26歲的隊伍組建于20__年參加過上百場境外的國際比賽,在20__年的世錦賽上取得了全勝的成績。隊中唯一的一名女隊員叫于靜,39歲來自青島。教練尼古拉在訓練過程中加入大量的模擬比賽訓練,在8支參賽隊伍當中,提出了保六爭三的目標。
在雪上大項中,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在北京冬殘奧會備戰(zhàn)周期邀請了前意大利隊主教練達里奧進行執(zhí)教。雖然很多隊員都是從業(yè)余水平起步,但是他們有機會使用國內最先進的場地進行訓練,并且經常到國外進行比賽、交流,水平提升很快。在這個項目上奧地利、瑞士、挪威、瑞典等傳統(tǒng)強隊實力突出。
在6個大項的國家隊中,中國殘奧單板滑雪隊隊員平均年齡不到22歲,18名隊員將參加障礙追逐和坡面回轉2個大項8個小項的比賽,首次實現(xiàn)全項目參賽。無論是男隊員紀立家和女隊員胡年佳的個人成績,還是今年1月隊伍在世界殘疾人單板滑雪國家錦標賽上的表現(xiàn),都讓人看到了這支年輕隊伍,有希望實現(xiàn)中國殘奧單板滑雪在冬殘奧會上的獎牌,甚至金牌零的突破。
相比之下,殘奧冬季兩項隊更重要的目標是參與。在北京冬殘奧會這個項目的每一個小項上,都可以看到我們中國運動員參賽的身影,隊中比較有名的隊員劉子旭、王濤都在20__年12月,芬蘭殘疾人北歐滑雪歐洲杯大賽中收獲了很好的成績。從這個項目的整體競爭格局來看,中國殘奧冬季兩項隊需要追趕挪威、瑞典、芬蘭、瑞士、奧地利這樣的傳統(tǒng)強隊。
和殘奧冬季兩項相比,中國殘奧越野滑雪隊從20__年鹽湖城冬奧會開始參賽,成績已經接近領獎臺,在平昌冬殘奧會上被稱為斷臂飛人的馬明濤,在越野滑雪男子傳統(tǒng)式10公里站姿比賽中獲得第八名。整個隊伍在不少單項國際比賽當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名次。
總體來說,參加北京冬殘奧會的6個項目集訓隊,自20__年起就在北京、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常年堅持不間斷地訓練,并且推動了殘疾人冬季運動的發(fā)展。在即將到來的北京冬殘奧會上,希望我們的96名殘奧運動員們可以盡情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書寫冰雪夢想。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7
昨晚8點,20__北京冬季殘疾人奧運會正式開幕。繼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之后,組委會再次用精彩熱烈的演藝方式,向世界呈現(xiàn)出了另一種繽紛動人的中國風貌。
開幕式上,無論是舞美空間、視覺空間還是表演空間都強調了殘奧會“團結、友誼、平等”的寓意和主題概念,也展現(xiàn)出了殘疾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jù)悉,開幕式表演者中有30%都是殘疾人,他們和健全表演者們的完美配合,給世界帶來了一場五彩斑斕的動人演繹,用他們自強不息、突破自我的動人姿態(tài)詮釋了“生命的綻放”。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8
隨著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全國逐漸進入"冬奧時間",從線下到線上,從大人到小孩,冰雪運動不僅點燃了體育熱情,更是讓冰雪活力不斷出圈,讓"白雪"成了"美景",更成了"錢景"。相約冬奧盛會,這是中國與世界攜手推動體育事業(yè)的積極行動,也是以冰雪為契機,進一步盤活世界冰雪資源,壯大冰雪產業(yè),讓冰雪經濟成為中國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引擎",蹚出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道路。
冰雪之約,搭建國際交流新窗口。相約冬奧盛會,讓冰雪夢想在這里碰撞,讓發(fā)展契機在這里擦出火花,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為冰雪產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舉辦xx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中國全力以赴,世界充滿期待。冰雪之約,不僅是為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更是通過搭建國際交流新窗口,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生動畫卷,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推動中國與世界的相擁,邁出更大的開放步子,以冰雪之約為"熔點",展現(xiàn)體育精神,鏈動與冰雪產業(yè)交融的其它產業(yè)發(fā)展,加深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
科技賦能,展現(xiàn)中國發(fā)展新動能。當冬奧與5G、4K、VR等現(xiàn)代技術碰撞,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一個更立體的冬奧,更是能夠在多元化的展示模式中,更好地了解冰雪運動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播中國冰雪文化、展現(xiàn)中國元素,讓"靜態(tài)"冰雪資源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科技賦能,不僅讓冬奧現(xiàn)場更具有畫面感,更是在安全、環(huán)保等方面展現(xiàn)了科技的獨特魅力,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冬奧"呈現(xiàn)出的新動能,也讓更多的人近距離地感受中國科技的實力,展現(xiàn)了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科技成果。
盤活資源,描繪冰雪項目新未來。從中國做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到超額實現(xiàn)"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籌辦冬奧的認真態(tài)度,也看到中國冰雪產業(yè)的巨大發(fā)展?jié)摿ΑMㄟ^冰雪之約,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不僅能夠實現(xiàn)強身健體,也能夠持續(xù)講好中國冰雪文化故事,更能夠讓沉寂的冰雪"熱起來",讓"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助力更多的人吃上"冰雪飯"。冰雪產業(yè)的火熱,不僅為中國的發(fā)展注入了新動力,更為世界冰雪項目的推動注入了新活力,讓中國與世界一起攜手書寫高質量發(fā)展新未來。
乘"冬"風,向未來。相約冬奧盛會,是展示中國,加深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調動大家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讓體育強國理念深入人心,在突出自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勢的同時,也展現(xiàn)自然美、生態(tài)美、民族美、原始美,推動冰雪產業(yè)的發(fā)展,為今后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持續(xù)注入動力和活力,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增進人民福祉。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9
我有幸在6歲那年深深體會到北京奧運會的熱烈氛圍。雖然故鄉(xiāng)離北京很遠,只能隔著冰冷的電視屏幕,我卻能從開幕式精彩的歌舞里、從頒獎儀式奏起的國歌里感受到那是出禮儀的雙手迎接八方來客,這樣才能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彰顯我們的民族文化。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向導。別的國家的人民光臨北京看奧運,是我們全國人民的驕傲!作為“小主人”的我們,應該說有禮貌有修養(yǎng)的話,應該用千百倍的熱情為客人們服務。比如:做個翻譯員,幫外國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讓外國朋友感受到我們中國人的熱情。
我們要做一個個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實現(xiàn)“綠色的中國盼奧運”的夢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丟垃圾,隨手撿起垃圾,讓我們的城市天藍、地綠、水清氣爽,讓外國朋友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和張家口流連忘返。不再等待,從現(xiàn)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伸出雙臂,迎接我們的冬奧會!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0
冰雪映五環(huán),夢想耀九州。在中華兒女歡慶農歷新年之際,我們如期如約迎來了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京張兩地,長城內外,冰雪交融,激情飛揚。
今夜,當五星紅旗、五環(huán)旗再次在中國國家體育場冉冉升起,當奧林匹克會歌在萬眾矚目中悠揚奏響,當北京冬奧會的火炬點亮古都夜空,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將譜寫出新的華章,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將翻開嶄新一頁。全球聚焦中國,北京擁抱世界。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是中國人民的榮耀,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光輝。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同全國人民一道,熱烈祝賀北京冬奧會隆重開幕!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1
冬殘奧會的順利開幕,展現(xiàn)出中國的大國風范,我們與各國相約北京,攜手“一起向未來”,以冬奧會為契機深化與各國的體育合作和人文交流。中國人關注冬奧、支持冬奧、參與冬奧,應當說,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次圓夢之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在如今并不安寧的國際形勢下,更彰顯世界人民攜手奮進、共度時艱、追逐夢想的勇氣。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在“一起向未來”的愿景里,展現(xiàn)人類面對困境的堅強姿態(tài),指明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成功之道,承載億萬夢想,奔往美好明天。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2
從3月4日一早開始,北京就大風呼嘯,還伴著沙塵。眼看20__年冬殘奧會晚上就要開幕了,大風沙塵天氣會影響開幕式活動嗎?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氣象預報工作,再次通過精準無誤的預報,給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當天早上6時開始,氣象部門已經開始逐小時更新預報信息,保障頻次跟冬奧會一樣,力求確保冬殘奧會開幕式氣象預報準確無誤。
由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牽頭組建的針對開幕式期間的氣象條件研究團隊,早在一周前就對此次大風和沙塵天氣做了預報和服務提示。
在開幕式舉行的頭3天,北京市氣象臺、中央氣象臺、國家衛(wèi)星中心、周邊省區(qū)市氣象臺、內蒙古自治區(qū)氣象臺的首席專家等,每天都開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氣會商,做到多輪次、多樣化跟蹤滾動預報會商。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3
在以“生命的綻放”為主題的20__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中,最令我感動的場景是人們用手語“演唱”國歌。在升國旗奏唱國歌環(huán)節(jié),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用手語“唱”國歌,以無聲的方式“唱”出了他們對于自己祖國的熱愛。
此外,當最后一棒盲人運動員插入冬奧圣火火炬時,由于緊張和激動而出現(xiàn)了小失誤,場館內的大家一起等待著,一起高喊"加油",最終他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運動員堅韌不拔精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也深深感動了我。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4
冬奧會、冬殘奧會申辦成功以來的7年時間里,“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始終引領籌辦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從籌辦之初就確定一份涵蓋51個業(yè)務領域、分解為3000余項里程碑任務的工作總清單,夜以繼日的拼搏換來一塊塊“拼圖”如期完成;冬奧所有場館實現(xiàn)100%綠電供應,采用碳排放量趨于零的制冰技術,“水立方”創(chuàng)造性變身“冰立方”,綠色低碳成為冬奧場館最閃亮的底色;科技元素融入場館建設、運動訓練、冰雪產業(yè),讓奧運比賽更安全、更精確、更好傳播,展示著北京冬奧盛會的“科技范兒”;搭乘京張高鐵感受首都“一小時經濟圈”,冬奧盛會為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增添動力……一項項任務從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為奧運圣火點燃的那一刻作出充分準備。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5
浪漫的旋律里,畫中的色彩在場地中央如溪流匯海,似燦爛朝霞,噴薄揮灑,殘健共融的舞者們用生命之光為盲童照亮夢想。無聲的交響,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殘障人士心中更加美麗絢爛的世界。
燃燒的火種,從殘奧運動發(fā)源地英國曼德維爾采集,來到中國,連同采集自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qū)的8處火種匯聚成北京冬殘奧會官方火種。“鳥巢”內,8位殘疾人運動員火炬手滿懷“一起向未來”的憧憬,透過手中的火炬,傳遞出愛與希望。
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運動員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臺,用他最有溫度的感官能力——觸摸,輕撫一片片小雪花。現(xiàn)場安靜下來,觀眾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觸摸世界,認知世界。幾經摸索,火炬終于插入主火炬臺。一簇微光,燭照世界。
滿載夢想的煙花點亮夜空,繽紛綻放。北京冬殘奧會在純潔、溫暖、多彩中開幕。“雪花,雪花,開在陽光下……”《雪花》的動人歌聲再次響徹“鳥巢”。現(xiàn)場所有表演者和觀眾用手語和歡呼表達著“一起向未來”的愿望,共同祝福這個充滿溫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來。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們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類,滿懷夢想,將在冬殘奧歷史上書寫新的榮光。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6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億萬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又一次熱情擁抱,是一個欣欣向榮、開放自信的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我們不僅要辦好xx屆冬奧盛會,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來。”
自20__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第二xx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以來,從提出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到明確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從“冰絲帶”“雪如意”的飛揚舞動,到“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提前實現(xiàn)……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堅克難,中國言必信、行必果,“冬奧藍圖”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將竭誠為世界奉獻xx屆奧運盛會。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當奧林匹克又一次進入“北京時間”,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奉獻xx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我們有決心、有底氣在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7
北京冬殘奧會已進行半程,中國代表團不斷突破歷史,超越自己。作為冬殘奧會舉辦地之一,河北籍運動員的表現(xiàn)也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制造了一場比賽包攬“金容融”、升起三面五星紅旗的“名場面”。
在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上,河北籍運動員共有34名,占運動員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4年前的平昌冬殘奧會上,河北籍運動員只有4人參賽。這種飛躍是如何實現(xiàn)的?在競技水平突飛猛進的同時,更廣大的普通殘疾人了解和參與冰雪運動嗎?
冬殘奧會開幕后第一個比賽日,中國代表團的河北籍運動員就收獲1金3銀2銅共6塊獎牌;7日的單板滑雪男子障礙追逐UL級比賽中,河北籍運動員更是包攬了金銀銅牌。
和上一屆相比,河北冬殘奧項目何以“異軍突起”?河北省殘聯(lián)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加強運動員選拔,并保障他們能夠有合適的訓練場地。20__年11月,河北組建了6支冬殘奧項目隊伍,從適齡青少年中選拔、試訓,并從田徑等夏季項目中選拔了一批適合冬季項目特點的運動員。同時,河北省殘聯(lián)在河北、黑龍江等地設立6個河北省殘疾人冰雪訓練基地,并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組織隊伍赴新西蘭和俄羅斯外訓,提升訓練實效。
另一方面是聘請高水平教練團隊,以賽代訓提升競技水平。河北先后從加拿大、俄羅斯聘請教練,指導冰壺隊訓練;從黑龍江、吉林等地引進7名國內高水平教練,吸收先進執(zhí)教方式、管理理念。20__年以來,河北共舉辦、承辦13項國內外殘疾人冬季體育賽事,不斷讓運動員尋找大賽感覺。
該負責人表示,成績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殘疾人運動員在備戰(zhàn)和比賽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這不僅改變了他們,相信也會激勵更多殘疾人乃至健全人。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8
4日晚,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盛裝開幕,泉籍著名藝術家蔡國強擔任此次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視覺藝術總設計和焰火總設計,開幕式上獨特的焰火表演給世界各地的嘉賓和奧運健兒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朵雪花、笑臉、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會徽……此次開幕式焰火表演純潔、溫暖、多彩。“此次焰火表演充分體現(xiàn)了對殘疾人的愛與尊重,不僅燃放出世界語言笑臉,還充分運用了紫色煙花,通過漫天的焰火表演體現(xiàn)對占全球人口15%的殘疾人群體的尊重。”蔡國強說,紫色是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去年新發(fā)布的標識顏色,代表殘疾人群體不再被邊緣化,他們并不“特別”,也能從事多彩職業(yè),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
從20__年北京奧運會的大腳印到20__年北京冬奧會的“迎客松”和“天下一家”,此次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開幕式的焰火表演同樣精彩。蔡國強表示,根據(jù)國內外形勢,加上疫情原因,此次焰火表演整體創(chuàng)意選擇了這樣一個更簡約、更簡單的主題,延續(xù)北京冬奧會“簡約、安全、精彩”的原則。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9
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時間今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盛大開幕。
這是殘奧會自1960年舉辦以來首次走進南美大陸。接下來的12天時間里,來自全世界1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432名運動員將參加22個大項、528個小項的角逐。
伴隨著全場觀眾的倒數(shù)聲,從10到1的巨幅倒計時數(shù)字以順時針方向自馬拉卡納體育場頂端依次展開,極限輪椅運動員阿倫·福瑟靈厄姆從體育場一側的17米陡坡俯沖而下,穿越象征數(shù)字“0”的圓環(huán)飛向天空,里約殘奧會的大幕由此揭開。
開幕式表演以“心無邊界”為主題,旨在向全世界傳遞殘奧運動員的無窮能量。20xx年索契冬季殘奧會單板滑雪銅牌得主、膝蓋以下被截肢的美國影星艾米·珀迪與機器人手臂“斗舞”成為最大亮點,她不斷完成機器人設計的高難度舞步,并使對手完全拜服在自己的舞技之下。4分多鐘的現(xiàn)代舞表演,贏得全場8萬多名觀眾陣陣掌聲。
為讓殘奧運動員觀看盡可能多的開幕式表演,代表團入場環(huán)節(jié)提前進行。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在倫敦殘奧會女子輪椅擊劍冠軍榮靜的引領下第32位出場。中國此前已連續(xù)三屆獲殘奧會金牌和獎牌數(shù)雙第一,出征里約殘奧會的這支代表團由499人組成,其中運動員307人,將參加17個大項、328個小項的比賽,是中國參加境外舉行的殘奧會運動員人數(shù)最多、參賽項目最多的一次。
萬眾矚目之下,在巴西五座城市及殘奧會發(fā)源地進行傳遞后的殘奧圣火冒雨抵達馬拉卡納體育場。最后一名火炬手、獲得6枚殘奧游泳金牌的巴西運動員克洛多瓦爾多·席爾瓦帶著火炬來到主火炬臺下面。即將到達終點,但高高的臺階卻擋住輪椅的去路。停滯了片刻,眼前的臺階突然伸展開來,一條無障礙通道出現(xiàn)在眼前,席爾瓦用手驅動輪椅爬坡而上,成功點燃火炬。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30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的開幕式。其中,大部分的情節(jié)與冬奧會的開幕式是很像的,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次的開幕式有將近30%的殘疾人參加。如果說哪個情節(jié)最讓我激動,那一定是最后一位火炬手-李瑞將火炬插入主火炬的情景了。
李瑞在18歲的時候,因過期的滅火器爆炸而失去了雙眼。他曾參加過四屆殘奧會,并得到了4枚金牌的好成績。今天晚上,他要把火炬插入主火炬,對他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啊。在別人的帶領下,李瑞走向了升降臺,隨著升降臺的升起,上帝對李瑞的考驗也開始了。他先摸了摸插火炬的地方,確定好位置后,他就將火炬往主火炬一插,但由于角度不對,所以他一直插不進去。此時我心里真著急,真想跑上去幫他把火炬插進去。這時,現(xiàn)場有人喊了一句“加油”,隨后,加油聲和鼓掌聲不斷起伏,終于,他成功的把火炬插入了主火炬里。這時,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一個殘疾人雖然失去了雙眼,都這么努力拼搏,更何況我們正常人呢?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31
近日,南京殘障女作家王憶為北京冬殘奧會寫了一首歌曲《殘健共融擁抱未來》。歌詞發(fā)布到網上后很快引起了熱心人士的關注,經人引薦,邀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歌手張圣楠作曲演唱。
“總有一束光因你精彩,我們一起攜手奔向未來。”正如王憶在《殘健共融 擁抱未來》的歌詞中寫的那樣,文字也是王憶的理想之光。自出生就身患小腦癱瘓的王憶,從20__年起僅憑一根手指開啟了寫作之路,并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在輪椅上奔跑》,詩集《在靜寂里逆生長》,長篇小說《冬日焰火》,短篇小說集《不虛此行來看你》等。
北京2025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32
冬殘奧會開幕式,因為崗位調整,我從原本就是幕后工作者的看臺服務志愿者,變成了記錄志愿者們工作日常的記錄者,崗位不同,但是感動常在。作為記錄者,我需要對志愿者們的工作安排、服務站點、觀眾入場散場的流線、有特殊需要的觀眾的專門服務、表演儀式的整體進程等等都要有明確清晰的認識,才能在合適的時間,出現(xiàn)在合適的地點,記錄下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瞬間。
相比于原先在看臺上對觀眾的服務,承擔著拍攝任務的我,對于整個儀式有了更加宏觀全局的認識,認識到一場宏大的盛會需要千千萬萬不同的人一同參與,需要每一個人都發(fā)揮自己的崗位職責,更需要一個強大安定的國家作為堅強后盾。盛世不息,記錄不止,我會繼續(xù)用我的鏡頭記錄下冬殘奧會志愿者的每個美好瞬間,記錄下這盛世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