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文明心得體會(精選3篇)
大學生網絡文明心得體會 篇1
市場調查是采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對市場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綜合的過程,最后得出近乎市場運行機制的結論。
我們剛開始學習《市場調查與預測》,從來沒有做過市場調查,雖然老師給我們講了概念,但我們還是不會實際操作,不會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之中,我們想過,更苦惱過……
后來,我們小組經過討論,在網上仔細的了解別人怎么做市場調查。我們漸漸地深入本次市場調查的方方面面:確定調查題目、制定調查計劃、制作調查問卷、分析調查數據、數據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可以說,老師的教學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讓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給我們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做一份市場調查報告。畢竟是先嘗試葡萄,才知道葡萄的酸甜,多少次的集中討論才換成一個方案的結果,還有多少的集中思考才知曉知識的偉大真理與奧妙。也有多少次抱怨市場調查太麻煩,但每一個老師還不是像父母般始終對我們好。
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有其目的,就像市場調查一樣,調查是為了什么,也不能盲目前進,不然到頭來功虧一簣。目的是我們的前進方向,就像每個人的夢想一樣,引導著我們去尋找另一片天空。而過程中,我們有計劃,也有變化,但我們還是要依計行事,在計劃之間適度變化,一步一個腳印,深刻的記載錯誤與正確的市場調查知識。
我們是一個小組做一個調查,我們小組四個人,分工合作。我始終相信集體對個人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集體的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俞敏洪曾說過:團隊猶如一盤面粉,你不加水一拍就散;如果加水柔和再不斷地柔和,它就成了一團有著彈性的面團,無論你怎么打,怎么拍,它始終還是一團。而其中的水就是一個團隊里的團隊精神。但曾幾何時,我們收集信息,也收集個人空缺的知識;我們整理過殘缺的資料,也整理個人煩躁思緒;我們統計過零碎的數據,也統計過過程的得失;我們分析過繁雜的問題,也分析彼此之間;我們也曾綜合過所有,卻綜合不了大千世界的知識。
或許說每個人的能力是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的,如果不稍以培養,那么永遠只能是冰山一角。但我始終相信冰山一角之下會有一座具有潛力的山。而這座冰山不是一時就能凸現的,只是有些人被大千世界所陶醉了,方向丟了,理想糊涂了。都說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動心忍性的我們失敗了,只是一時的摔倒,爬起來就是一個高度!難道我們就一直這樣下去嗎,何不以堅韌的精神迎接各種挑戰,在一定高度的錘煉中,看得更遠,我們何樂不為呢!
由于我們調查的條件有限,可能調查的數據不是很結合實際。因為我們是要調查社會各階層的人,我們去調查時大部分人都在上班,上班時間他們是不接受調查的,所以只能在街上選人調查,使我們的調查更具有代表性和綜合性,這就需要我們合理的選擇被調查人,又要遵循隨機性原則。
在永川做市場問卷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麻煩。由于我們做的是關于居民儲蓄的市場調查,很多題設計金錢的額度,有些人就不愿意填,或者有些人填了一半看見后面設計自己的財產,也不愿意再填下去。更有人認為我們是騙子。后來,經過我們仔細的解釋,我們出示了自己的學生證和我院的工作證,他們才勉強相信我們是真的做市場調查。在請他人填問卷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對他人的禮貌,要有耐心給他們解釋。我堅信: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
EXCEL和WORD是我們調查的一個載體,我們通過這個載體記載調查點點滴滴,有過創建,有過刪除;有過成熟接觸,更有過慢慢適應;也有過關閉學習的成就感,更有過再次打開的美好回憶。
一份內容看似完整的市場調查報告完成了,但其中難免存在難以完善的缺點,我希望這些缺點能成為我們進步的一個借鑒點。而我,以我組長能力所限內完成對集體應該承擔的責任。
這次市場調查讓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了解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學習。
大學生網絡文明心得體會 篇2
網絡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它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網絡話語權,它為我們創造了自由交流的空間,它是我們生活的一局部。但是長期以來,網絡并不是一個溫馨家園,造謠生事的,人身攻擊的,污言穢語的,口水橫行暴力充滿,網絡不文明行為,甚至網絡暴力、網絡犯罪成為社會痼疾。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是適應互聯網日益成為思想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的形勢,改良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傳播文明、引領風氣,擴大精神文明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作為網絡志愿者一要傳播好身邊的好人好事,并自覺與網絡不文明的行為做斗爭。作為一名網絡文明志愿者,應該樹立大局意識,大力推進網絡文明傳播工作,一是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傳播道德精神,大力弘揚道德文化,發揮網絡在精神文明創立中的作用,加強網上道德陣地建設;二是緊貼老百姓,網絡志愿者應緊貼老百姓實際需求,用老百姓的語言說老百姓想說的話,會聚社情,聚集民意,充分利用社區板報、宣傳櫥窗等宣傳方式,對網絡文明傳播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培養社區居民健康的人生情感和良好的生活態度,宣傳和促進網絡道德文明傳播。能成為一名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我很幸福,我一定會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守護網絡。〞作為一名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一定要傳播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傳播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觀念,培育節約榮耀、浪費可恥的社會風氣;傳播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和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網絡文明,人人有責。網絡文明志愿者們針對網絡道德缺失、傳播不良信息等問題,積極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為引導網民文明上網、傳播文明信息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大學生網絡文明心得體會 篇3
明,是一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是一城人民安樂祥和的生活見證,是一個城市核心價值與精神品位的集中體現。當五城聯創的號角吹響千家萬戶,當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緊鑼密鼓展開,作為道德教育陣地之一的市實驗中學,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明、傳播明、踐行明。
綠色上網點擊“明”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明建設的緊迫任務。11月以,為積極響應全市網絡明傳播工作,學校結合信息網絡的傳播優勢,充分利用各班計算機時間,組織學生登錄中國明網、十堰市明網、校園網等明網站,集體點擊“明”。配合《全國青少年網絡明公約》、《明上網自律公約》等相關教育資料,“上綠色健康網做明青少年”成為了這節信息的主題。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明講堂”、“志愿服務”等明網專題板塊,讓同學們在學習明禮儀知識、了解我市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同時,深受了一次綠色網絡的教育和洗禮。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不做有損網絡明、有悖網絡道德、損害網絡和諧的事,這樣一節網絡堂后,明上網、共建和諧成為了師生們的共識。
主題班會培育“明”
“明是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只要心里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弘揚明傳統,樹立良好的形象。”“每學期結束后,學校都會評選“四省之星”,作為上學期的明星,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的學習,我對明二字有了更深的認識,今后,我會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明之舉,為明校園、明十堰的創建貢獻自己的力量。”11月初的一次班會上,一節節異彩紛呈的“明傳播有你有我”主題班會進一步深化了對學生的明禮儀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公民道德規范教育。
同學們或是以辯論會的形式分析社會中、校園里存在的明與不明,或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分享日常生活、我們身邊的明與感動,或是以發人深省的小短劇詮釋明的內涵,結合學校精神明建設和“四省”教育開展實際,進一步強化了同學們審視自身、反省自我的意識,促進了講明語言,行明禮儀,做明事情,養明習慣,樹明新風的良好風氣形成。
明需要我們從行動中踐行!以實驗中學這個小明圈為起始,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點滴明做起,明傳播的隊伍將不斷向更寬更廣的范圍發散和壯大,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將強有力地吹響全市“五城聯創”、明城市創建的沖鋒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