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服務質量問題和對策
②、開展活動。培養職工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并積極引導職工懂得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搞好優質服務工作,就是愛國、愛集體的表現。
③、加強宣傳。加強國企改革形勢宣傳,增強廣大職工憂患意識,使廣大職工明白“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現實。
④、競賽評比。通過評選服務明星等活動,使職工樹立起搞好優質服務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克服傳統觀念中服務行業低人一等的思想,激勵廣大職工熱愛本職,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2、服務質量管理。
全面服務質量管理是由企業所有部門和全體人員參加的,以服務質量為核心,從為乘客服務的思想出發。綜合運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完整的質量體系,通過全過程的優質服務,全面滿足乘客需求的管理活動。
①、服務管理劃分。上層管理側重于服務決策,并統一組織,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服務質量管理活動;中層管理則要實施領導層的服務決策,對基層工作進行具體的業務管理指導;基層管理則要求員工按服務標準進行操作,嚴格檢查和考核實際操作情況。
②、服務質量標準。如:乘務員應統一著裝、持證上崗、規范操作、熱情服務、耐心解答乘客的詢問、售票做到唱收唱付等。駕駛員應集中精力、謹慎駕駛、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遵守交通規則、做到文明開車,確保班車安全,正點到達目的站等。
③、服務質量監督。就是把服務質量產生的全過程管起來,真正達到“安全、及時、經濟、方便、舒適、文明”的目的。
3、服務質量創新。
服務創新是公交企業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的不竭動力,是現代客運企業質量經營的重要戰略。
①、創造需求。即爭取更多的乘客,其真正的內涵是不局限在現有的市場中爭份額,而是以自己的優勢及高標準的服務質量另外創造新市場,讓新的更多的乘客加入乘坐公交車的行列。
②、推行品牌。其核心在于服務工作的高質量,實踐證明:強品牌不能挽救劣層服務,強品牌要靠高質量的服務來支撐,品牌服務的目的就是促進公交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體現企業在競爭中勇于創新的精神,使服務的內容豐富多彩,日新月異。
③、知識服務。知識服務是優質服務的延伸和擴展,它是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公交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提高服務的“附加值”,這種“附加值”的主要成份不再是華麗的候車室、可人的微笑,而是現代消費者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如:既能用標準熟練的普通話與乘客交流,也能用外語、啞語為乘客當“小翻譯”;行車途中除了向乘客提醒注意事項外,還能為乘客介紹沿途城市景觀及地方風土人情,自始自終熱情為乘客解決途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4、服務質量競賽。組織開展優質服務競賽活動,目的在于引入競爭機制,在比一比、賽一賽中使職工得到交流和提高,同時通過競賽也可以選樹一批先進典型人物,以此讓全體職工學有榜樣。但是,要克服以往開展優質服務競賽活動都偏重于評先進、表彰優秀而忽略落伍者的現象,在評先、評優的同時也要篩出最差。否則,對那些不求上進的職工觸動不大,不能促其自覺地加強學習和高標準的做好工作。實施獎罰并舉,以此給那些不求上進者造成一種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壓力,促其提高。
5、服務補救機制。行業管理部門和城市公交企業要重視乘客的意見,進行及時的服務補救。服務補救策略包括:跟蹤并預期補救良機、主動地查找潛在的服務失誤,最有效的補救就是要授予員工解決問題的權力,承認問題的存在,向乘客道歉,并將問題當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