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縣委副書記先進性教育個人黨性分析材料
5、自我要求不夠嚴格。在團縣委工作時間久了,有一種厭倦的情緒產生,覺得沒有必要還那么死板的循規蹈矩,因而在遵守規章制度上不夠嚴格。有時在工作中,組織紀律松弛,存在上下班不按時,上班串崗聊天瞎扯問題。有時候基層單位請自己吃吃喝喝時也拉不開面子,頂不住拉扯去參加,喝了公家的酒,搞垮了自己的身體。有時基層單位搞活動送點小禮品,認為不是自己伸手要的,也心安理得的收下了。在工作中有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并以嚴于律己、寬宏待人的為人準則思想的影響,在工作中,常常會為別人著想,他這樣做有什么理由,自認為不是什么原則性的事,都會為別人開“綠燈”。因而作為分管機關的領導,執行機關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時有時存在有礙于情面的現象,影響了制度執行的嚴肅性。由于長期從事共青團這一務虛的工作,思想疲沓,導致性子越來越急躁,在外受了委屈時愛發一些牢騷,自己本沒有什么用意,但往往容易引起其他同志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二、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以上問題的存在,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主要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從更深層次上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宗旨觀念有所淡化。對黨的宗旨沒有深刻的認識,由于自己成長的路比較平坦不象有的人一波三折,所以對問題的認識有時就很膚淺,體會不到問題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同時認為自己在共青團這個崗位上工作已經12年了,有時產生松口氣、想歇歇的念頭,致使工作有時不夠深入,滿足于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滿足于面上不出問題,創新意識淡化,忽視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思想上忽視群眾,忽視群眾的主體地位,忽視群眾的根本利益,缺乏真感情;在工作上淡漠群眾,為群眾想的很少,為群眾做的少,服務群眾,缺乏真功夫。
2、不能深化理論武裝。在理論學習上,一直有一個“理論無用論”的思想左右頭腦,總認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總比說大話、唱高調強的多。由于思想上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看問題辦事情,總是瞻前顧后,思想不解放,沒有開拓創新意識,工作沒有起色。雖然 在表面看來,也在讀書、討論、寫文章,但就是不能掌握科學理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體系。這種學習,雖然也在學,但都是形而上學的學,并沒有達到學習的應有目的,充其量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學習。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三個不良的后果。一是只顧工作,不顧政治理論學習,導致了政治理論學習的放松;二是理論學習缺乏系統性,或是為了開展某項活動的需要,或是為了應付工作上的需要,因此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深入了解,對經濟知識缺乏系統學習,流于一知半解,影響了理論水平的提高;三是思想改造缺乏實踐性,缺乏艱苦環境的磨煉,缺乏嚴格的黨性鍛煉,思想與實踐脫節,影響了理論學習水平的提高。
3、不能堅持黨性修養。作為一名黨員,沒有經常按照《黨章》的規定高標準要求自己,對《黨章》規定的八項義務和八項權利、黨員干部的六項基本條件及入黨的誓詞不能經常看一看,學一學,因而言行上顯得稀里糊涂,不能經常想一想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黨員,就更要想一想 “為什么入黨,為黨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沒有強烈的黨員意識。這樣就必然導致對黨和國家大事和國內外形勢冷眼旁觀,甚至站在局外人的立場上評頭論足,而不是從黨性上給予關注; 在行動上不能積極主動為黨組織分憂;以致在工作上低標準要求,應付塞責,滿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渾渾惡惡,混天度日;在名利上認為官當得不大,錢拿得不多,只能追求點小名小利,因而見榮譽就伸手,見小利也不推讓,經常考慮工資應該加多少,福利待遇差,應該想辦法解決等。
4、不能振作精神。
沒有堅定把一生交給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革命思想,總認為自己長期從事共青團工作,就要離開共青團了,因而精神狀態不是很好。一是思想上存有臨時觀念、浮燥情緒。認為自己已經在共青團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2年,年紀混大了,與同學比,無論在社會地位方面還是在經濟收入方面都不如人家,總覺得無臉見人,由此帶來了“混混”思想,帶來了事業心、責任感的差距。共青團崗位又不能退休,思想上總是安不下心來,希望早日轉崗,早點找個單位落腳,也好盡快學一點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藏身”。二是思想安于現狀,平時自己思想上總是橫向比、比差的,覺得在本縣來講,自己的成長算是比較快的,現在也是個年輕的“老資格”了,從仕途發展來講算是“混”到頂了,感到心滿意足。與那些墮落的高官相比,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工作上過得去,不貪不沾、不受賄、公平、公正,良心上對得起每個月公家發給的工資,思想雖然談不上先進,但也不算落后,比貪污腐敗墮落分子強多了,至少是沒有給黨和國家造成嚴重危害,沒有損害共產黨的威信和光輝形象,而且對他們表現出強烈的憤慨,深惡痛絕。從來不與黨的好干部孔凡森、鄭培民、平民百姓李素麗等一些先進典型、模范人物相比較。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體現不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其表現就是不講黨性講良心。三是認為團的工作相對于黨的中心工作來說顯得并不是很迫切很重要,工作難展開,難出成效,吃虧不討好,因而對全縣共青團的整體工作考慮得較少,給“班長”當參謀、提建議不多,總認為有“一把手”和其他領導同志頂著,用不著自己多操心,多管閑事。因此,總的工作狀態是工作平平淡淡,滿足于起草幾篇材料,配合抓幾個具體活動,其他時間全都消磨在報刊雜志和電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