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5篇)
《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篇1
她不僅要求學生要苦學,而且,要求老師要苦教,全校教職工要苦干。她說,有句老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只有苦干實干,三年后,女高才能向黨和人民,向社會,向學生交出一份甜蜜的答案。
張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干的。身患骨瘤,肺質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3種疾病于一身的張桂梅老師,直接住進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陪伴學生學習。每天清晨5點多,她便手持小喇叭逐間宿舍喊學生起床,從起床到出操,再到課間休息,直到熄燈睡覺,她的小喇叭一直回響在女高校園。每天她都這樣托著疲憊的身軀咬牙堅持到凌晨才睡,周而復始,常年如此。
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張老師便帶著我對學生家進行逐一家訪,張老師的腳步走遍了麗江邊遠山區的村村寨寨。有一次,我和她去一個學生家家訪時,天下著大雨,沒有車路只能步行,望著眼前的高山和泥濘的土路,我馬上勸她說別去了,她卻理都沒理我,轉過身就一腳深一腳淺的朝前走去,我急忙跟上去,過河時我要背她,她不讓,結果她摔了一跤,問她摔傷沒有,她說沒事。第二天,我發現她一直捂著肋部,我問她怎么了,她卻揮揮手說:“不要緊,老毛病了。”直到第三天家訪完,我才發現咳嗽不停的她臉色不對勁,我強制送她去醫院檢查,經過檢查我們才知道她身體右邊第七、第八根肋骨斷裂,肺部也感染了。看著檢查結果,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深深感動了。我實在難以想象一個身體如此虛弱的老人,是如何忍受著怎樣巨大的疼痛,走完三天家訪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張老師的帶動下,我們女高全校的老師,也是廢寢忘食,全力以赴投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個老師結婚的當天早上還在學校給學生上課,中午匆匆趕到婚禮現場接受親朋好友的祝福,晚上又趕回學校給學生上課,另一個老師做腫瘤手術,張老師讓她請假休息一段時間,但做完手術,這位老師就趕回學校,還有個老師腳踝骨折,打上石膏拄著雙拐就到教室給學生上課。
天道酬勤。就這樣在張老師的帶領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最終,女高實現了低進高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建校十二年來,高考本科上線率最高達到99%,綜合上線率一直保持100%,幫助1804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夢。這些數據的背后,飽含了我們女高全體師生的辛苦努力和不懈付出,也飽含了張桂梅老師的夢想和希望。
多年來,張老師先后獲得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40多項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張老師卻淡然的說:我從來沒有把獲得榮譽當做一種收獲,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讓女高的孩子一個一個學有所成,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女子高中的一員,我為女高更為張老師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張桂梅老師在教育扶貧路上共同奮斗的日子里,我從最初的不理解到今天的崇拜和追隨,她瘦弱而偉岸的背影無時無刻地讓我們感受到,她是在用生命唱響,教育扶貧戰線上的紅梅贊歌!
《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篇2
張桂梅是怎樣的一個人,有著怎樣的一種精神?她和她所產生的力量帶來了哪些影響?來自婦聯、教育、衛生、新聞、檢察等領域的代表從她們眼中的張桂梅講起,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實際,為大家帶來了她們所經歷的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這些年,張老師的精神通過口耳相傳,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麗江市華坪縣婦聯主席劉安萍說,張老師的精神成了一塊火種,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縣廣大干部職工恪盡職守,奮發作為。她激勵著全縣廣大婦女在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家庭建設等各個領域崗位建功,一批批比學趕超的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創業典型、致富帶頭人不斷涌現。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團隊紛紛行動起來,到敬老院開展敬老活動,為山區學校開展流動義務理發。好人好事蔚然成風,成為華坪縣城內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之前找工作特別想從事教育行業,主要也是覺得教育這份工作很神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提升自己.從事教育行業這幾年的時間里,也接觸了兩三千的家長.好在接觸到的家長都是對教育很重視的.可能我無法和張桂梅校長一樣去改變一代人,也沒法做到和她一樣為幫助這些山里的孩子學習,付出自己
的一生,但是我們可以為家長在就教育孩子方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家長會在育兒和教育及和孩子溝通方面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正趕上青春期、叛逆期或者孩子性格方面的問題等等......我們可以借助自己的專業知識及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狀態,給家長一些合理的建議.接觸到家長有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經驗的,我們也可以多收集一下,分享給其他家長。讓孩子們能快樂的學習,收獲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影響一座城。我想,這就是張桂梅精神在這個時代發出的最有意義的回音,也是現在以及將來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楷模。”
《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篇3
張桂梅老師用自己的信念,鑄造了一個傳奇。
她很瘦弱,卻充滿力量,她很樸素,卻散發著無盡的光輝。
拿張桂梅老師這把鏡子一照,我越發感到自己庸俗、怯懦、卑微、面目可憎。雖然自己也努力工作,但缺乏她那樣的激情和抱負,缺乏她那樣的堅毅和執著,缺乏她那樣的情懷和實干。在她的映射下,我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
張老師的個人際遇是不幸的,然而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守,以無我成就大我,以無私成就大愛,不畏嚴寒,走過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歷程,成為全國人民的楷模,我要向她致敬!
張老師言語樸實,身體瘦弱。她在學校里拿著小喇叭喊話的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她拿的不是喇叭,她拿的,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利刃;她拿的,是雕琢黨和國家下一代靈魂的刻刀;她拿的,是警醒我們這些想要安逸、想要松懈、想要庸俗的人的皮鞭。
作為教育人,我與張老師的最大差距在于,我更多地考慮是的客觀條件,更多考慮的是克服很多困難的不可能,而她,只在乎自己的精進,對困難,總以豪氣去面對、克服、輾壓。
數學只能考6分的貧困山區的女孩子也能考上大學,每天4個半小時甚至更少的睡眠,20多種疾病纏身和折磨,1804個女孩子的走出大山,12年11萬公里翻山越嶺的家訪之路、100多萬元個人收入的無私付出……
與張老師比起來,我們太庸俗了,我們對世界的抱怨太多了,看到她的不懈努力,我們還有什么可報怨的?我們沒有抱怨的理由,除非我們甘作一個懦夫,癱在地上永遠也爬不起來。
三九嚴寒何所懼?張老師不懼,我們還懼什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懼!
《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篇4
《榜樣6》向我們展示了“_”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的典型事跡。通過介紹典型事跡、重溫獲獎者的入黨誓詞等形式向我們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與崇高精神。
《榜樣6》中的人物是偉大的,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信仰,努力踐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諾言,無私奉獻。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榜樣的崇高精神,堅定信仰,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奮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榜樣6》張桂梅同志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篇5
走進榜樣,感悟力量。您心目中榜樣是怎樣的?我覺得,榜樣是山,在辛勤地耕耘中挺起了共和國的脊梁!是水,在涌起的潮頭上綻放著中國夢的美麗浪花。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傳播真理的宋書聲、騎行天使賀星龍、筑夢鄉村的李元敏、逐夢太空的王淑芳、虎膽英雄印春榮……在央視《榜樣3》一個個平凡而震撼人心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擔當、“聰明睿達、斗智斗勇”的智慧、“不懼生死、流血流汗”的鐵肩,他們以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忠誠與擔當、理想與激情、敬業與奉獻。在看到國測一大隊用生命書寫薪火相傳的精神時,我潸然淚下,振動著內心最柔弱的部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感觸頗深、收益良多。
感悟踐行誓言的厚重行動。“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初心臺”上,在八位黨員榜樣的這一句深厚、深遂的誓言里,是一批批共產黨人無悔青春的付出,還有寶貴的生命!入黨,革命戰爭年代意味著更危險的任務,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意味著更重大的責任、更艱巨的擔當。“自己的青春換來北斗的成功,讓中國崛起,讓世界矚目,就是付出再多也值得!”20多年來,王淑芳與北斗事業如影隨形,她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北斗,書寫著不一樣的、奮進的青春年華。60多年來,在國測一大隊這支隊伍中,有46名隊員為國家獻出了寶貴生命,用青春和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的壯美河山。在鐵的目標和任務面前,他(她)們沒有選擇退縮,沒有選擇逃避,讓我們看到,能為國強民富出力是崇高的,能為國家群眾利益犧牲是光榮的,能為堅定信仰獻身是值得的,他(她)們的這種榜樣精神,一定會激勵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沖鋒陷陣、勇于擔當,用新的更大的成績為國強民富建功立業!
感動為民的家國情懷。“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多為老百姓辦實事,是要求更是責任。從“女漢子”到“杰米拉”,在“我一定要干好這個書記”的誓言背后,李元敏克服多年糖尿病的折磨,事事親自上陣,時時沖在前頭,一年穿爛了五六雙鞋,她用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干好村里的每一件事。“火車頭書記”書記朱仁斌,用六、七年時間,把魯家村逐漸從安吉一個破舊不起眼的小山村,發展成“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他(她)們把鄉村振興深深植根于思想中,不折不扣的落實到為民務實的行動上,贏得了百姓最衷心的點贊。“摩托醫生”賀星龍,20_年來,他出診17萬人次,背爛12個醫藥包,騎壞7輛摩托,出診總里程超過40萬公里,他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守著黃土、守護鄉親的一份初心,踐行著醫者仁心的情懷。學習感悟他的這利良心、善心、責任心,對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來說,就要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把老百姓的事當成我們自己的事,把人民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對待。只有通過我們實實在在的工作,用執著的信念鍛造鐵一般的肩膀,才能凝聚老百姓的人心,擔當起黨的事業,贏得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心與支持。
品味執著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份專注、一份嚴謹、一份誠信、一種品質。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要扮演很多角色,不同的角色就意味著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宋書聲甘為真理付韶光,一輩子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實踐者;“核心科學技術,只能靠自己干出來。要把個人志趣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合作攻關,報效國家。”趙忠賢的話雖不長,卻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幾十年來,他憑著一腔“進軍到領軍”擔當豪氣,為我國超導發展在落后50年的情況下,實現了從起步、追趕,到躋身世界前列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什么?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有力詮釋!要實現新時代偉大中國夢的宏偉目標,需要黨員干部始終保持一種專業、專注、專心的恒心與韌勁,以執著、精益求精、以一貫之的精神,貫徹落實好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將人民群眾緊緊的團結在黨的周圍。十年磨一劍,方能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代更要推崇工匠精神,黨員干部需要擁有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機心,拾起公德心、鉆研心,恒久心,在為民務實中去提升自我的人格、修煉自我的心性,厚煉擔當作為的硬身板、厚植“家國情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尊重和作為共產黨人的自豪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