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通用9篇)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1
去年,川航8633遭遇險情那天,我在家中焦急的等待消息,待得知他們平安落地后,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除了當班機組人員過硬的綜合能力感動到了我,那天,同在一片藍天中正在執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們,都在不間斷的呼叫:“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那是一種民航員工才能深入體會到的艱難與不容易。這句重復的話語雖然簡單,但它承載著人們對12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擔心與祈禱,也令我們仿佛置身事發現場,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知道,建國七十周年獻禮影片《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真實展現中國民航精神。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于9月30日全國公映。
電影里面可以看到萬米高空最為驚心動魄的瞬間:風擋瞬間破裂,副駕駛被吸出窗外,座艙釋壓……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由于強大的氣流沖擊無法佩戴氧氣面罩,屏住呼吸,咬緊牙關,在低溫和缺氧狀態下拼盡全力控制飛機;歐豪飾演的副駕駛徐奕辰忍受著凍傷和劃傷,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輔助機長進行特情處置;杜江飾演的第二機長梁棟則拼盡全力返回駕駛艙,不停呼喊試圖與地面取得聯系,持續報告特情信息;而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飾演的乘務員和高戈飾演的安全員也各司其職,指導旅客使用氧氣面罩,并對全體旅客進行安撫以及協助,以專業素養持續守護著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關頭,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則發揮了“定心神針”的作用,一番獨白既讓119名乘客的狀態緩和下來,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責任與擔當:“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
《中國機長》完美還原了民航平安的幕后英雄。在這個天空里,只要天上有飛機正在飛行,地面就會有空中交通管制員進行指揮,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有著約7000名“空中交通警察”晝夜交替,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管制工作,他們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鐘,確保著我們飛行的平安。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2
由于電影是根據“5·14川航3U8633備降成都”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劉長健機長和8名機組人員無疑是整部電影的大主線。如何還原真相,并讓故事充滿張力,是有難度的,畢竟不能像新聞報道那樣,只交待空中險情的化解,那樣不足以支撐一部故事的體量,所以,電影中加大了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的戲份,最為突出的是張涵予和袁泉的角色,我覺得兩個人的表演方式完全不同,一個內斂,一個外露,特別是袁泉,情感張力非常濃烈,在情緒的渲染上尤其突出,承包了不少淚點,安撫乘客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總之,無論詮釋方法如何,這兩個人身上最為重要的品性都被刻畫得非常清晰——責任感和擔當,電影以此來彌補解除危機時技術層面可能難以表現的地方,還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作為國內不太多見的航空題材電影,《中國機長》的故事性真的是挺完整的,或者說不只是完整,還有“貪多”之嫌,電影表現的不只是一個人或者幾個機組乘務的故事,而是許多人的故事,除了飛機之上的乘務員們,電影也順勢帶出了飛機之下的地勤人員,雖然,在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時,大家并不能起到太大的幫助,但是,正是通過他們的側寫,讓我們知道每一次航行都有來自地面的牽掛,以及空中交通體系的復雜性。
當然,故事中的許多人必然也要包括共同經歷危難的119名乘客,這樣的群像肯定要受制于電影時長的影響,有些人物的細節沒法被交待清晰(這點也存在于主要人物身上),但是我倒是很喜歡這種聚焦方式。當川航3U8633開始值機時,鏡頭快速閃過不同的人群,操著藏語的母子、咋咋呼呼的老年旅行團、不回母親短信的叛逆女孩、穿著舊制服的老兵、拿著手機大聲講話的商務人士、唯唯諾諾可能是第一次坐飛機的中年打工夫婦、舉著自拍桿問候粉絲的網紅……,這些人物全交待完不超過十分鐘,你很難完整的知道他們的故事,但這不是像極了你旅途上的所見,瞬間的相遇,然后錯開,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情緒,上演著不同的人生,然后,此刻,即將經歷共同的患難,那是特別讓我容易共情的地方,因為他們就是我們,并不需要完整交待他們的生命線,被定格的瞬間就足夠無限的想象。
而這種群像式的風格不可避免的會削弱劉機長的個人光環,畢竟這次成功的備降簡直可以稱為奇跡,可是,我倒是很喜歡電影不是那么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轉向了人與人的交互,甚至是體現出一些小的缺陷,比如歐豪的“浮夸”、杜江的“圓滑”、張涵予的“冷漠”,在這次事件中,他們雖然是英雄,但是并沒有被過度拔高,因為他們也是兒子、女兒、爸爸、媽媽,他們有牽絆,也有困頓,看得出電影想以此切入更多,這種立意正是我尤其被打動的地方,一個英雄的能力和責任成就了中國民航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這是作為國人的一種驕傲,而一群普通人的感同身受,或許更能夠引發自我觀照,讓我們懂得敬畏生命,敬畏他人,敬畏自己。
最后,一點呼吁,電影結束的瞬間,馬上站起了一半的人,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完片尾真實主人公的影像再離場。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3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什么是英雄?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可是,今天我相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
20xx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的爆裂,脫落。 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冷風如利刃,凜凜狂風折”,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這就是英雄,他不是“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風利刃艱難險,定護生命備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守護了119條生命。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中國機長》為了還原這個真實的故事,劇組不僅1:1造了一個模擬飛機,還輾轉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拉薩貢嘎機場實地拍攝,記錄機場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態。為了拍攝副駕駛被狂風吸出艙外的情景,拍攝現場使用了6個巨大的鼓風機,風力大概八級,吹得演員差點飛起來,而飾演副駕駛的歐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膚過敏。《中國機長》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那些商業片該具有的元素:緊張點、爆點、淚點,它一個不少,甚至豐富。可是“文以載道,歌以詠志”,除了影片應有的外殼,《中國機長》還將一種精神、一種堅守的內核展現給了觀眾,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的初衷,還原真實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中國機長”的魅力。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對付萬分之一的隱患。” 111分鐘的電影,119條鮮活的生命,是中國民航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執著、是對規章的敬畏和執著、更是對責任的敬畏和執著!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4
一場特別的萬米高空首映禮,給電影《中國機長》增添了新話題。影片是根據去年川航機組的英雄事跡改編,導演劉偉強受訪時表示觀眾此刻是知道事情“解決了”,那如何在保證電影真實性基礎上做合理藝術性改編,是考驗創作的一大難題。
讓觀眾認識到坐飛機“不是簡單的事”
身為影片導演,劉偉強有過《無間道》這樣的成功經驗,但拍攝《中國機長》經歷還是讓他感慨連連。首映禮上,當被問到讓一個已知結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緊張刺激的懸念感,他回答說:“沒錯,觀眾進電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結果是“沒事了”,所有人已經很安全地下飛機了。所以我們在真實事件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比如飛機怎么開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設置擋路的障礙,機長怎么想辦法去繞過障礙,障礙之后還會遇到什么……在成功備降以后,他們還要擔心很多很多問題,觀眾就會持續被情節吸引,會給觀眾一種‘過了一關又一關’的感覺。”
劉偉強說當初接受博納邀約擔任導演,確實是被這個故事的特殊性打動,因為工作關系他也是“空中飛人”,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中國機長》故事背后的意義,“我是個常常坐飛機的人,但有很多東西我原來根本不知道的。比如,為什么飛機常常晚點,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看完電影之后,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飛機在天上飛,是要符合很多很復雜的條件。比如,會有很多工程人員去檢查飛機,確保飛機是健康的,才會放行。再比如,天氣條件要符合飛行條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飛機之后,空乘會播放安全須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們可能會完全不看。但是我覺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飛機真的發生意外情況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務長、乘務員,他們真的受過很強的專業訓練。”
劉偉強說,觀眾看完電影后能意識到坐飛機去某個地方“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了解了民航體系的不簡單,就算是影片的貢獻了。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5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20xx年5月14日,該航班由重慶飛往拉薩,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下轉2版) (上接1版)機長劉傳健和機組全體成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最終平安備降,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中國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機長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而由此事件改編創作的電影《中國機長》也將作為中宣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點獻禮電影在9月30日全國上映。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副駕駛徐瑞辰在駕駛艙玻璃破碎后,整個身體都被強風“吸”了出去,他現場回憶說,當時情況危險緊迫,但更大的信念支撐著他不放棄,那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只要最壞的情況沒有出現,就要盡全部力量保障機上人員安全。”
演員李沁說,她扮演的角色原型是乘務員周雅文,在與周雅文交流中得知,危急關頭,周雅文在腰部骨折的情況下,仍忍痛爬回到工作崗位堅守。因為她堅守的是“生命之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守住。李沁感嘆,“因為塑造周雅文這個角色,讓我對乘務員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敬佩。”
這些真實故事,讓現場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民航英雄”點贊。市民楊永河說,“重慶這座英雄城市,孕育了英雄機長,讓我們每個重慶人為之自豪。”
活動最后,電影主創人員和“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依次表達了對祖國的美好祝福。現場觀眾也揮舞手中的五星紅旗,高唱《歌唱祖國》,用嘹亮歌聲向民航英雄致敬、向偉大祖國致敬。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6
1.VS《薩利機長》
比薩利機長好看 二刷也會好看的那種。
一是兩者聚焦的時間節點不同。薩利機長著重呈現事后的復盤處理,讓人看到美國制度程序的嚴謹負責,美國整個公務系統的環環相扣 通力合作。中國機長則是重在還原飛行現場,但是對整個民航系統的群像刻畫也毫不遜色(畢竟前者只有那最關鍵的280秒,后者可是實打實飛了30多分鐘,本身能拍的內容就多)。不過節奏很快,建議不了解川航8633事件的朋友,先提前了解一下民航系統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能,不然可能會跟不上電影拋出的大量信息。
二是群像拍的好。不止聚焦于機長個人形象的鋪墊刻畫,更設計快剪鏡頭把每個乘客的小故事點到為止展現出來,每個角色之間還有互動,讓情節內容更豐富完整了。
三是薩利機長整體敘事比較平淡,也就最后還原現場操作的35秒扣人心弦。中國機長,除了前面短暫輕松的合家歡之外,后面部分全程高能,腎腺素玩命飆升,看完以后心臟還砰砰直撞胸口。電影選擇呈現的幾個飛機操作節點,選的很好。基本沒有多余的鏡頭,節奏不拖沓。
2.不足:導演這bgm墊得太厲害了。有時候此時無聲勝有聲。好在兩處緊急時刻(進云層/出山)的背景音比較干凈,沒有推情緒的bgm(萬幸)
3.需要觀眾包容點:畢竟商業片,戲劇化處理加的插科打諢也在可以理解的范圍內。p.s.隔著大銀幕都能感受到炸裂的求生欲 那滿滿的中國贊 不過還好 不大影響觀感。
4.最佳好評:最后放出了原型人物,并且標了名字!還把每位演員對應的原型人物分別合影 且標了名字出來!這個一定要表揚一下👍看《烈火英雄》的時候,最后沒有在原型人物的照片旁邊標名字,對不上人,當時就覺得特別遺憾,初心就大打折扣。《中國機長》這個對原型人物的致敬就很到位。
5.一個疑問:袁泉部分有被剪掉嗎?給她戒指兩次特寫 又刻意把話題往家庭方向帶 真的只是為了引出來最后那段極其正能量的撫眾宣言嗎?沒有別的了?
6.個人的無腦感嘆:
李沁真的太美了……言語失能的美!電影里也好看!現場也氣質出挑(好的 袁泉也氣質賊好)。
你們的歐豪 很帥 很…哈哈“浮夸”。
張天愛給的鏡頭也太多了吧 多的太刻意了吧 強行加戲碼啊……
7.一個彩蛋:
有國際大寶貝串場。
還有朱亞文。
(隨便一個鏡頭閃過的客串明星也都很驚喜)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7
電影根據川航8633 重慶江北機場 直飛 拉薩貢嘎國際機場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除了一些煽情的場景和“阿三式慢鏡頭”有點尬之外,一切都很真實。
影片片頭采用多組慢鏡頭,在機艙,儀表盤以及地勤大樓之間不斷來回轉場,有種當初看《沖上云霄》的時尚感。
影片情節能簡單的劃分成三部分,飛機失事前的“小歡喜”,失事時的一系列事件和插曲,安全返航后的團圓和感悟,電影在節奏上把握的不錯。
飛機失事時的那段拍攝的非常真實,不論外部環境(氣壓、風向、高空中的雷雨云)還是出事后機艙內的眾生百態,這一段個人覺得是整部影片中最為滿意的一段。不過在飛機進入雷雨云后的那段拍的很一般,這個應該可以成為第二個亮點的,畢竟穿梭雷雨云能拍的更加驚險刺激,結果被導演的遠景+人物幻覺給糊弄過去了
比較驚喜的是看到了女神陳數,影片中飾演的張涵予妻子。另外吐槽倆點,一是女神袁泉的聲音應該是有后期配音吧,感覺人物形象和這個配音不搭,有點出戲,二是電影里機長的人物內心OS太多了,其實在很多關鍵時刻,無聲勝有聲。而且煽情手段還是挺普通的,影片的驚險刺激我能感受到,但是感動情緒就沒這么深了。內心獨白過多這一點的毛病和烈火英雄一樣。
作為70周年大慶的獻禮片之一,本片無疑是很棒的。但作為一部商業片,只能說是比較優秀!
《中國機長》,如果拋開那些有意無意的“偉光正”鏡頭,少學一點阿三的“一到關鍵時刻就開慢鏡頭”,肯定會是一部相當出彩的災難片。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8
近日,根據川航航班備降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在國內火熱上映。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飛行期間,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在駕駛艙內失壓,氣溫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儀器多數失靈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憑著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處置突發情況,飛機最終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28人全部平安落地,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中國機長劉傳建憑著夢想、堅持與擔當,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英雄,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需要學習的榜樣!
“翱翔九天、初心不改”的夢想。對直沖云霄的向往,對穿梭于云間的想象,使劉傳建苦練本領,從觀察員到副駕駛,再從副駕駛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機長。夢想的實現需要的是本領的扎實,只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枯燥無趣的訓練,只有在成為偉大之前無盡漫長的平淡,方能成就夢想,成長成才成為英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復興同樣如此,它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不是靠喊喊口號、吶喊助威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黨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需要我們時刻堅守夢想、堅持奮斗!
“永不放棄,守護誓言”的堅持。成為“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的劉傳健說他僅僅是履行了機長時的宣誓誓詞——成績源于勤勉、責任重于泰山。近萬米的高空、副駕駛半個身子被甩在窗外,身體結冰并被狂風和壓差撕扯,人體的承受力已經到達極限,劉傳建的內心卻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保證乘客和飛機安全”,最終冷靜指揮機組成員,成功降落。中國共產黨人亦是如此,始終要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哪怕道阻且長,哪怕被誤解、被懷疑,也要“明知不可為而為”,因為那是我們入黨宣誓時的誓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舍生護民,九死無悔”的擔當。“以生命的名義,保障飛行安全”,這是劉傳建的擔當,他認為,就像軍人保家衛國、醫生救死扶傷、教師教書育人一樣,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必須始終牢記、忠誠踐行。“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恰如擔當之所在,雖面臨生死抉擇,亦能慷慨前行。英雄機組對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意識、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忠于職守的職業操守,堅定不移地把安全責任扛在肩上,最終確保了航空安全萬無一失。我們共產黨員更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歷史耐心,發揚釘釘子精神,成為不為一己之名、不為一己之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
《中國機長》國慶檔電影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感悟心得作文大全 篇9
近日,電影《中國機長》收獲了票房高峰,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與贊許,本片是根據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萬米高空突遇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乘務人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該片充分彰顯了他們的履職盡責、為民服務的職業素養與責任擔當,黨員干部,更應從中學習,努力提升自我素養,修煉一身“好武藝”,展現時代新風采。
要修得一身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萬米高空,飛機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乘務人員在命懸一線之際,不顧個人安危,以救助乘客安全為最高己任。一句“從飛行員到乘務員,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么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道出了他們的職責所在,更展現了在危機時刻,他們不離不棄的職業操守,這是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該銘記并應視之為標桿的“導航”。正如那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樣是我們的職業操守,這并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更是對人民群眾的真切承諾,只有踐行了這份諾言,才能配得上“人民公仆”這四個字,才能在奉獻中愿意用生命去創造和實現每一個奇跡。
要修得一身臨危不亂的擔當情懷。危險來臨,他們有的身受重傷,卻無暇顧及,一遍遍安撫著乘客們的情緒。一句“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讓所有乘客都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們從不言棄,憑借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冷靜心態,讓乘客們為了生的希望共同努力,這份生命的重托背后,是何等的深情。黨員干部更應該學習這樣的擔當情懷,“共產黨員”這四個字不僅僅是一個稱呼,還是危難時刻履職盡責的先鋒力量。當前有部分黨員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時,不能鎮定自若應對,腦袋想不出實招、行動落不到實處,只是一味規避責任,這是極其不可取的,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涵養擔當情懷,這樣才能在為民服務中收獲“高票房”。
要修得一身不為浮名的謙遜風范。飛機安全降落,乘客無一人傷亡,當所有乘客都等待著見到機長,表達深切的感激之情時,機長卻帶著同事走到艙外,向他們深深鞠躬,表達未能如期到達目的地的歉意。他的那句“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規章”可謂是整場電影的“點睛之語”,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身上無盡的“光亮”,就這樣照在了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的,這是每一個黨員干部應該去追尋的方向,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迷失、不膽怯,時刻保持著謙遜的精神狀態。當前,有部分黨員干部沉浸在“自我滿足”中,工作中稍有成績,便沾沾自喜,急切希望得到夸贊與晉升,實則卻忽略了自己的入黨初心,讓自己與群眾逐漸疏離。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時刻保持謙遜心態,慎獨、慎微、慎言、慎行,去敬畏工作、敬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