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通用5篇)
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 篇1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后,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鐘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回蕩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鐘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鐘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鐘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里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后,什么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么?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 篇2
經貿學院-xx級學生一支部和06級學生支部的黨員學生們一起于10月19日晚上觀看了愛國主義電影《我的1919》。提起,也許我們所能聯想到的最直接的事件大概就是五四運動了。至于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歷史書上只有寥寥數字:巴黎和會外交失敗。電影《我的1919》為我們揭開的正是這段塵封的歷史,當“弱國無外交”如此真實地再現時,我們也許能最終理解中國熱血青年的悲愴歷程。
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巴黎和會事件為題材,當時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和會,以為可以借此對過去百年所犯下的錯誤加以改正,廢除外國在華特權,收回中國的領土,但這場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盛宴” 給中國人的只是屈辱,深沉厚重的歷史令人深思。其中的一條主線是通過當時作為中國政府的全權代表之一的年輕外交官顧維鈞所展開的,他充滿愛國熱情,畢生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己任,對和會充滿了信心,但在和會一開始中國代表就倍受冷落,困難重重,列強間彼此施壓、互相勾結,談判桌前只有強與弱,根本沒有公理和平等,憑著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頂住壓力,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代表四萬萬憤怒的中國人,面對列強,公然說“不”。
影片同時圍繞顧維鈞的好友、中國留 學生會主席肖克儉展開了另一條敘事主線。和會召開時他因參加罷工被捕,又被放了出來。盡管他送給顧維鈞一些很有價值的有關中國勞工的照片,但他認為巴黎和會純粹是個騙局,顧維鈞的外交努力終將失敗。當看到巴黎和會帝國主義列強以犧牲弱國利益換取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時他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來維護中國的權利。他慷慨悲歌,給愛妻梅留下遺書,要她“回祖國去,那里已經在燃燒,那里將是一片熱土…”
正如肖克儉所說,當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傳到中國,引發了中國現代歷史上劃時代的愛國運動。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舉行游-行示威,這一運動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示威,并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對于中國的意義當然遠遠不只是舉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戰旗,而更深刻的意義在于它使國人意識到中國作為一個泱泱文明古國,由于自身政治經濟文化的落伍,已經瀕臨絕境,因而現代化實際上成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關鍵詞,在當時,現代化的意義不僅在于對中國歷史和中國現實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這對于以后中國的百年歷史,應該說都產生了深刻而復雜的影響。顧維鈞在辯論會上即席發表的影響全世界的闡述中國立場的演說無疑是影片中的亮點。“山東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孔子——猶如西方的耶酥;山東是中國的,無論是從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文化上,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一從歷史、人文、主權、經濟等諸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被譽為“中國外交史上的一次經典的發言載入中國外交史冊”。而他頂住列強和本國政府的壓力,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則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近代外交史上畫下最光輝的句號”。毛澤東同志生前也曾說:“我很敬佩顧維鈞先生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既然中國有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么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我們這個曾經強盛的民族在那些列強軟弱了太久太久了,“你們究竟憑什么,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給日本人?”就在這一年憤怒了的中國人第一次向列強說不!我們開始了新的歷史篇章。
如今的中國早已走出了“弱國無外交”的陰影,在我們能在國際上以大國姿態行事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忘記,中國外交的先行者浴血開路的那段悲愴的歷程,我們要銘記歷史,刻苦奮斗,強盛祖國。
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我們紅領巾小隊去餐館赤灣左炮臺。
赤灣左炮臺位于南山區政府西南5.41公里,蛇口半島的北端。炮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有六個炮位,六門生鐵炮。炮臺高約3米多,北面是炮臺城的入口,城內東西兩廂仍遺留兩座房殘基,是當年守炮臺的土居屋。南面的高約8米多,是運用炮位的場地。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布防珠江口,為林則徐禁煙立下了汗馬功勞。
林則徐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我們今天來參觀的目的,是了解中國的歷史,學習林則徐的愛國精神。因此,今天的這次活動對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少先隊員,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 篇4
中華民族是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在其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不僅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而且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中創造了別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公民愛國主義教育,使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得以規范發展。為了適應時代變遷和現實需求,愛國主義教育也不斷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認真總結這些經驗,對于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創愛國主義教育新局面,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新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歷程,歸納總結主要經驗,旨在為今后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好的開展提供參考。
本論文由導論和四章內容組成。第一章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解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內涵,愛國主義不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基本的道德規范和社會責任感。在當代,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包括國家觀教育、國情教育、國家利益與安全觀教育、公民責任意識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第二章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回顧。筆者在查閱和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劃分階段為依據,以黨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為線索,將改革開放以來的愛國主義教育劃分為三個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恢復發展時期,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創了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局面;愛國主義教育的規范發展時期,深化了黨對愛國主義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拓展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渠道,愛國主義教育從理論走向實踐;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發展時期,與時俱進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全面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實踐。通過回顧各個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描繪了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
第三章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成就。在歷史回顧的基礎上,本文認為我國愛國主義教育主要遵循的原則是,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愛國主義教育、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統一、堅持愛國主義與改革開放的統一、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為人民群眾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日益深刻、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情懷表達日益理性化、人民群眾的愛國行為更加理性自覺、愛國主義已成為全國人民建設祖國的精神力量。
第四章是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經驗與現實啟示。通過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歷程和主要成就的歷史回顧,本文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家認同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二是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三是教育基地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平臺,四是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這些經驗對創新我國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啟示,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愛國主義電影心得體會 篇5
————紀念南京解放68周年暨新中國成立68周年
68年前,當南京解放,新中國成立,毛主席站在巍峨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上說:“新中國成立!”時,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作為新中國的小主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為南京解放、新中國成立而獻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在許許多多的革命烈士中有的甚至沒有留下姓名,但作為新中國的小主人,一定要將他們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作為新中國的小主人,當看到參加過渡江戰役的老戰士來給我們演講,和他們胸前掛滿的大大小小勛章時,我們不禁會想到每一枚勛章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英雄事跡。每一個英雄事跡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知道勝利來之不易。爺爺,我們向您致敬!
過去,先輩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而戰斗;今天,我們——新中國的小主人,要為祖國的富強和發展去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報效祖國,保護好革命先輩打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