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通用5篇)
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1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非淺,我明白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信息,同時這也鍛煉、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這雖說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但我認為將會對我以后的學習起到重大作用,我堅信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希望同齡人們珍惜青春,用無限的青春創造無限的美麗。
“通過做事和與周圍的人比較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樣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獲!”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赴共青城實踐服務隊里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來這里就應當克服一切困難,這才能體現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將來的競爭中更能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忙碌的七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覺得只是剎那間的轉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舍。在這七天里總有辛酸與歡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當地領導和村民們的熱情的款代和歡迎。我們隊伍也搞了一系列宣傳等方面的活動。給予當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此次三下鄉隊伍有2位老師,十幾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夠在這樣的一支營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也給我不小的壓力?傮w上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切身體會到了“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意義。參加三下鄉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在下鄉的七天時間里,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七天的實踐路途并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這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語言不通,難以交流。在問卷調查時我傻眼了,農戶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很開心,但他們無法使用普通話與我們交流讓我們的交談甚是艱難,復雜的方言著實讓人難以理解,集合歸隊的時候我們只做了全隊最少的2份問卷,與另外兩個小組差距很大,讓我們小組兩人心里始終不是滋味。不過的失落并沒有挫敗我們對實踐的熱情,通過總結我們怎么與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后的活動開展和調查的繼續進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獲,不斷完善自身。真正意義上的鍛煉自我,以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他人。
七天如白駒過隙般劃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 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說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煉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煉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鶎邮强,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能參加這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榮幸。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干,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和諧社會宣講。七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更是當地人的勤勞、豪爽、熱情的生活作風,在告別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們,我們又將背上行囊,返回學校,走入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煉,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2
我于3月1日至3月7日,作為一名團員,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響應黨團中央寒假三下鄉活動的號召,加入了國際學院團委學生會應急及災害預防行動三下鄉服務隊,在廣西百色田陽縣坡洪鎮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一周,我們隊在當地進行了關于居民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及應急措施的調查,并給坡洪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帶去了災害防治及應急的知識,帶去了歡樂與笑聲。
短短的幾天,收獲的確是滿滿的感動。感動于村民的淳樸,感動于老師的熱忱,感動于孩子們純真無暇、充滿希冀的臉龐,感動于隊友們雖顯疲憊,卻仍堅持向前的身影......感謝黨團委給我這一次三下鄉的機會,感謝學校批準我們隊的三下鄉,同時感謝一起努力的隊友們。
從上學期末的準備工作:立項,申請,調查等;到寒假期間收集資料,出調查問卷,備課;再到三下鄉期間展開問卷調查,支教助教,災害演習等;每一步,大家都充滿激情,一點一點地摸索著前進。這次三下鄉活動,對我們每一個隊員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我們更深入地學習貫徹了黨的思想和精神,展現了團員良好的精神風貌,同時,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與人溝通相處,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可以說是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就我個人而言,這次三下鄉活動,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獨立自強。我深深記得這樣一幅場景,那是我們剛到坡洪中心小學的第一天,那時正是下午放學時分,剛進校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長排的洗手臺,一群一二年級樣、瘦弱的孩子正聚在臺前,有的在洗飯盆,有的在洗頭發,有的在使勁地搓著衣服,有的在費力地提著水桶......汗水在不斷灑落。那一刻,我內心是震撼的。我在想那個年紀的自己在做什么呢?還是哭鬧著跟父母撒嬌的年紀,是在倔著不肯吃飯,要媽媽喂?還是?我沒有想到那么小的孩子卻是這般獨立自主,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做自強自立。在參觀了他們的宿舍之后,我了解到了他們環境的艱苦,再次感動于他們的自強自愛。一間小小的,跟我們的宿舍差不多大的房間居然要住20多個學生!但他們卻過得如此幸福快樂。而我們,這些所謂的城市里的孩子,卻總在抱怨著宿舍小,沒空調,飯堂的伙食不好,要知道這里的孩子們每天的飯菜就只是一點豆芽加米飯而已啊!
感動,感恩。三下鄉短短的幾天,雖然辛苦疲憊,但卻充實快樂。老實說,我們做的的確有限,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不能給當地的村民、小學的孩子們帶來很多實質的幫助,但我們努力給他們傳授了知識,帶去了夢想與希望。
感謝黨團組織,感謝三下鄉,讓我在思想、組織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會繼續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將所學用于實踐!望黨組織監督指導!
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3
支教隊今天開設了高年級和低年級兩組共八節課,其中除了文娛隊和醫療隊開展的芭蕾形體訓練和體檢共三節課外,其他均由支教隊隊員教授課程,其中包括素質拓展、英語萬花筒、指尖上的藝術等等。每節課的學生人數總體保持在三十個以上,課堂氣氛相對融洽,學生熱情度有明顯提高,學生基本遵守課堂紀律。
總的來說,今天的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并且課程的開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其中有高年級和低年級的教師合作完成教學,靈活應對教學問題。不足的地方則表現在部分課程主講教師與助教之間的配合稍有欠缺,部分課程有個別學生不大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針對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溝通工作,分配好助教的指導工作,明確教學步驟,互相配合,完成課程教學。其次,各個老師的互相配合來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鼓勵學生參與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程更好地開展。
對于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今天課程開展得相對來說比較順利,學生們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熟悉程度慢慢增加,這是自己很想看到的。四天的支教時間很短,能教的知識不多,但是今天的課程在提升學生間的團隊能力、協作能力等方面做得比較好,這對以后兩天的課程開展會有很大幫助。同時,隊員們對以后兩天課程的開展有了很大的信心,大家相處氣氛更加融洽,并能虛心接受其他隊員的建議和意見,從中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更好地開展自己的課程。真心希望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我們的熱情,也希望接下來的兩天隊員們繼續盡力完成教學工作,并不斷地鼓勵學生參與課程活動,使學生從中有所收獲。
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4
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暑假便到來。每年都要過一個暑假,但今年和我們學院的同學一起參加了三下鄉活動,所以今年的暑假顯得非常特別,非常有意義。這次三下鄉的活動地點就在大學城的陳家橋。我親身參與了很多事情,所以收獲比較大,感觸也非常的深。
我們三下鄉是從7月13號開始的。三下鄉的第一項活動便是動員大會,會議主要分以下幾個程序:老師代表講話、學生代表講話、周校長講話、學生宣誓,龔書記授旗、學院旗手上臺合影、老師上臺合影。動員大會場面宏大,老師和學生代表們的真情實感以及周校長深深地祝福點燃了這次活動的激情。在轟轟烈烈的動員大會結束后我們便踏上我們的征程。
活動的第一天我們主要的工作是幫助居民測血型和血壓。早上由于雨比較大,所以我們就在居委會的樓上開展我們的活動?赡苁翘鞖夂托麄鳑]有到位的原因,,居民們都不是很支持,我們需要請居民們過來積極參與我們的活動。大約出現將近半個小時的冷場,但在各個學生干部努力地來改變這種狀況,不一會兒,測血型和測血壓的同學便忙不過來了。
在這天的工作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我們的知識儲備不夠,只能簡單的給大家提一些建議,不能切切實實的幫助大家。還有我們的組織紀律性,由于下雨,早上遲到的人比較多,而且活動現場也比較混亂,有的人很忙,有的人很閑。這在我們開總結大會的時候,我們的主席也強調了這一點,第二天就有了很好的改觀。
當然最人感動的是當天下午居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那些老奶奶和老爺爺們一個接一個比較有秩序的進行血型和血壓的測量。有的家長還將他們幾個月大的小孩抱過來進行測量。還有他們滿臉的微笑和聲聲道謝,讓我們感覺我們進行這項活動不是完成任務,而是一種享受。
黨校三下鄉心得體會 篇5
趁著這個假期,我參加了這次“三下鄉”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很幸運我有這個機會,而且還是跟一群認識的朋友,一起前往重慶萬州開州。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帶來的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我們來到的是開州的村鎮地區,開州的綠化環境特別的好,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很慶幸來到開州這個美麗的地方,當地居民非常熱情,十分親切。整個社會實踐活動下來,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歷史,傳承黨的精神。前往白華村之前,我對村子的印象還停留在很小的時候的樣子,帶著對鄉村十年變化的憧憬,我們從開州到白華村,全程11公里,道路從印象中的顛簸到如今的平緩,這種改變,無疑是國家飛速發展帶來的好處,正是如此,這些鄉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近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白華村,這里青山綠水,消除了我們一行人疲憊的身軀,呼吸著這里的空氣。
到達了當地的黨支部,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活動。直到我們的節目完美結束,也算是對得起我們之前的辛苦排練,短短時間里,拉近了我們團體的凝聚力。
現如今,已經安全到家的我,依然是對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充滿了回憶,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想到這次活動的前后種種,是歡樂、是辛苦、是遺憾。這個暑假將是我人生中最歡樂、最有意義、最寶貴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