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通用5篇)
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 篇1
講政治、有信念,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干部的基本條件,是對共產黨員第一位的要求。理論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前提,要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理論學習上下功夫,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重要講話,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作為黨員干部,要將信仰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嚴格要求自己、磨煉自己、提高自己,切實擰緊把牢“總開關”,努力當標桿、作表率,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生活的各個環節。
黨員講政治,堅守理想信念,就是要緊密團結在周圍,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是我們黨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礎。為此,要做到“四要”:
一是要筑牢理想信念。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時刻講政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切實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忠實捍衛者和模范實踐者。
二是要筑牢理論功底。要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將理論轉化為分析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轉化為做人的行為準則,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實際成果。
三是要筑牢職責使命。要帶頭增強憂患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前進。
四是要筑牢宗旨意識。要從內心深處建立對群眾的感情,認真研究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特點,掌握好群眾工作的方法,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團結群眾、發動群眾,得到群眾的支持擁護,與廣大群眾一起,共同推動鐵爐發展取得新的勝利。
指出:“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古人云:“繩墨以求直線,秤以權輕重,規以求圓,矩以劃方,此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萬器。”萬事萬物都是規矩的組合。規矩不是憑人的主觀意志和好惡臆造出來的,而是對事物內在規律的界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在規范人們行為、調整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中起關鍵性作用。“守規矩”的前提是懂“規矩”。黨的“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既包括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等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也包括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高尚道德準則等約定俗成的“規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首先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這是對一個共產黨員的底線要求。對于沒有明文紀律規定或禁止的,要掂量一下是否符合黨的紀律原則,心里要有這個戒尺,不能裝糊涂、打馬虎眼。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清正廉潔、一塵不染、公私分明,就是黨員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線。守住做人做事底線、堅持以規章辦事,是保持先進本色的重要保證,是黨性修養和黨員意識的直接體現,也是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發展環境的關鍵因素。中共中央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通過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增強共產黨人的“抵抗力”,以手抄黨章——逐條逐句規范黨員干部的內心行為準則、增強黨員理想信念,《黨章》對黨員的定義很明確: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也就是說,作為“中共黨員”,無論是思想覺悟還是做人做事,都應該遠遠優于普通民眾。
“兩學一做”就是要將黨的思想、黨的紀律從嚴到每一位黨員。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縱觀古今,很多貪腐官員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都是從不起眼的小事開始的。一針一線不貴,卻會模糊是與非、對與錯的界限,會成為犯大錯、闖大禍的“導火索”,造成“一人違紀、眾人隨之”的“破窗效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共產黨員應以“學”為根,以“做”為尺,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線,解決一些黨員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全體黨員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不是觀眾,不是看客,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兩學活動的開展就是讓廣大黨員同志在活動中重守黨員理想信念、黨員黨性意識、黨員宗旨觀念、黨員先鋒精神、黨員道德行為。特別強調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這是期許,更是要求。共產黨員應以“學”為根以“做”為尺,以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為標尺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提升,守住一顆公心,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蕩蕩從政,只有守得住做人做事底線,才配稱“中共黨員”。
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 篇2
為深入推進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近日,檢察院圍繞“五查擺五強化”開展黨性分析,剖析查擺自身問題。
各檢察院全體黨員能夠放下思想包袱、正視問題,對照黨章、黨員標準以及個人工作實際,普通黨員按照“五查擺五強化”的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按照“七查擺七強化”的要求,深入進行黨性分析。每位黨員都從理想信念、紀律規矩、宗旨意識、精神狀態、德行表現等多個方面查擺了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敢于對自己亮劍,勇于自己揭短亮丑,既從工作中找問題,又從思想上、黨性上找差距。
通過深入查擺問題,做到立學立行、邊查邊改,著力將解決問題貫穿于學習教育始終,對全面整治黨員隊伍中存在的頑癥痼疾,推動檢察院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 篇3
實習內容:寫審查報告,與檢察官一同提審犯罪嫌疑人,去法院聽審 實習感受:通過短短兩周的實習,我深深的感受到,實踐的重要性與具體性.在書本上是學不到這些知識的.書本上是純理論性的東西.
一直都想著在暑假去實習,雖然才讀完大一,學到的知識并不是很多,比如說只學完刑法,沒學刑事訴訟法,民法還沒學完,而學完的憲法,在現實案件涉及的并不怎么體現出來.但我總覺得書本上的知識畢竟還是抽象的,需要從實踐中具體出來.是學校的法協會給了我這次機會,我真的很感謝這個組織.當然,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是很重要的.作為吉林大學的學生,我感受到了學院對我們學業的關心和支持.
去長春市人民檢察院實習的第一天,謝識檢察官給了我一本本厚厚的卷宗,我慢慢的,仔細的看,感受著里面凝重的氣息.證人的證言一看就是帶著很強的感情色彩,各執一詞,犯罪嫌疑人幾次的供詞相互矛盾著.我想象著法官會如何判罪,而我所擔心的也許根本就不會影響定罪.如此一來,感覺到一個案子的程序,并不是我想的或者書上講的那樣簡單. 卷宗后面都附有絕密文件,也就是被害人傷口尸體解剖的照片,看著照片里血紅的尸體的一部分,看著那些傷口,好殘忍,好血腥.然后就在想:為什么僅僅因為一點矛盾.就這么無情的把一個人的生命給剝奪了,人就真的不理智到這種地步了嗎?長春市中級人民檢察院二處實習報告范本由第一范文網提供!
真的不能明白那些殺人的犯罪嫌疑人當時存在的是什么樣的心理.看過好幾件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死的案子,都是因為吵架而引起的.于是,我就想,人們之間還是好好的相處比較好吧,多點寬容之心,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啊. 看卷宗,給我最大的難題就是,怎么去判斷故意傷害致死和故意殺人.雖然書本上說的是,只要判斷主觀上的心理狀態就是了,可是現實中并不是那樣容易判斷的,犯罪嫌疑人會說在殺人的時候,沒有想過要殺死他,就想好好教訓他.我問了師哥,他說,我們可以從犯罪嫌疑人的客觀行動方面去判斷,比如說他殺人的客觀行為的殘忍程度,第一刀所刺的是否是致命的地方………
可我還是不能明白,覺得這還是有點牽強,也許是我知識學得不牢,或許是太膚淺,沒有深究.我想從這次實習之后,我應該好好的學習法學了.
有個師哥說,看著那些血腥的傷口,覺得把那個犯罪嫌疑人千刀萬剮都不解恨,應該處死.可我和幾個師哥不這么想,覺得死刑還是應該減除的.我看過一本書,死刑報告.寫的是對死刑的探討和感受,作者親臨法場,目睹怎樣槍決犯人.他說:”刑罰的本質,不是讓罪犯受辱,更不是對犯罪人實施肉體的折磨,而是要引起罪犯內心的懺悔,使之回歸社會,重新做人.”
也許現在很多人都不怎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也許還是贊成死刑,但從我們內心的良知來說,應該很多人都能體會到的. 我的實習感受就這些了,也許很膚淺,但我覺得受益真的很多.以后有機會,我還去實習的. 最后,感謝長春市人民檢察院,感謝謝檢察官,感謝學院領導,感謝法協會!
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 篇4
為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提高檢察人員廉潔從檢意識,增強廉潔從檢的自覺性,確保廣大檢察干警公正廉潔執法,近日,江西省撫州市檢察院決定在全市檢察機關開展為期五個多月的黨風廉政建設政策法規制度學習競賽活動。該院成立了學習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學習競賽活動實施方案并向全市檢察機關下發,從而拉開了學習競賽活動的帷幕。
據悉,學習競賽活動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學習研讀階段。學習內容為中央、省委、市委及上級檢察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部署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廉政法律法規和制度。
學習研讀采取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個人自學要求有學習筆記或心得體會,集中學習采用部門組織學習和全院干警集中聽取講座、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會等形式。學習過程中全市各檢察院將開展“四個一”活動:上一堂廉政黨課,黨組書記、檢察長為本院干警講授一次廉政黨課;開展一次廉政征文,征文主題為:讀廉政制度談學習體會;看一次廉政教育片,組織全體干警集中觀看1至2部廉政教育警示片;組織一次討論,結合學習情況,以支部為單位進行討論。
第二階段為考核競賽階段。首先進行考核,由撫州市檢察院派出考核小組,對該院機關和各縣區院學習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進行全員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法律法規制度掌握情況測試。然后進行競賽,根據考核情況,該院各支部、各縣(區)檢察院各組成一個隊伍進行現場對抗比賽。
撫州市檢察院要求全市各檢察院黨組要高度重視此次學習競賽活動,要把組織好、參加好這次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并且要注重結合,將此次活動與與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相結合,與日常檢務督察工作相結合,確保學習競賽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檢察院五查擺五強化心得體會 篇5
大學的最后一個暑假,我去區檢察院實習。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檢察人員交辦的工作,得到院領導及全體檢察干警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范圍。跟隨干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訴人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和檢察干警求教,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系”: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系,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系,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
在實習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于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有一個案件就是這樣的,被告人原是某村會計,后來在改選中落選,這樣一些會計帳簿、會計憑證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認為《會計法》是規定的要等帳目清算后再移交,所以就堅持不交出,結果被以隱匿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罪逮捕。這一個案例就說明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了解法律、法規的含義。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習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松,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干警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后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