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精選3篇)
2023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1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使命光榮、意義重大。”
6年多來,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引領下,北京冬殘奧會和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確保冬殘奧會同樣精彩。
以殘疾人運動員為中心,從點滴細節著手,冬殘奧會競賽各場館和冬殘奧村里的無障礙設施廣受好評。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表示:“我們看到冬殘奧會籌辦工作高效順暢,競賽場館和冬殘奧村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為辦賽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環境。”
一面廣角鏡,映射溫暖的人文關懷。冬殘奧會賽時,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將作為輪椅冰壺項目的比賽場地。場館內,有一條運動員無障礙坡道,雙向通行,上下三層,拐角處立著一面廣角鏡。工作人員介紹,這面廣角鏡能夠讓對向而行的殘疾人運動員及早發現對方,避免發生碰撞。此外,坡道還設有多處休息平臺供殘疾人運動員使用。“所有無障礙設計的理念是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賽環境。”國家游泳中心場館運營團隊設施主管劉振鐸說。
一條專用道,打通比賽的全部流程。在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坐姿運動員更換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獨立完成熱身、參賽、賽后采訪等全流程動作。這得益于賽道外沿設有一條2.5米寬、近1000米長的專用通道。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陳國徽介紹,往屆冬殘奧會上,往往只有賽道上才有坐姿運動員的專用通道,“但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可以輕松實現無障礙通行。”
一臺充電柜,降低冬殘奧村中的用電風險。延慶冬殘奧村將城市管理的先進經驗融入日常運行。在運動員公寓樓下,一臺臺智能充電柜已安裝完畢,可供不同大小的輪椅電池充電。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充電柜為運動員提供了安全的充電場所和良好的消防環境,不僅向運動員免費開放,而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協助充電。
秉持節儉辦賽的原則,冬殘奧會5個競賽場館全部沿用冬奧會已有場館,經過相應轉換和調整,得到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冬殘奧會的籌辦和轉換工作高效順暢,得益于北京冬奧組委始終堅持兩個冬奧“同步籌辦、一崗雙責”。在場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無障礙環境的實現,大幅降低轉換期間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3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2
3月4日晚,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在鳥巢舉行。據悉,開幕式的時長將有約80分鐘。在此前的采訪中,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表示,將延續“簡約、安全、精彩”的理念,讓殘疾人和健全人攜手參與,把文藝演出融入儀式流程中,呈現一場溫暖、感人、精美的開幕式。
本次參加開幕式表演的演員人數有800余名,將由殘疾人和健全人攜手參與,其中殘疾人表演者將占約30%。
為了順利呈現開幕式,鳥巢的舞臺經過了無障礙化改造,通道更加的寬闊平緩,升旗臺也在保持宛如“冰面”的外觀的情況下,增加了表面摩擦力,避免輪椅等設備打滑。
北京冬殘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也將在開幕式上亮相,開幕式將以“生命的綻放”為表演主題。
據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透露,冬殘奧會開幕式與冬奧會開幕式有所不同——冬奧會是“冰雪藍”,而“這次是五彩斑斕的感覺,表達一種熱烈的、打動人心的情感。”
此外,開閉幕式導演沈晨還“劇透”稱,倒計時環節值得期待,同時會徽展示環節將出乎所有人意料,會用一個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現。
延慶冬殘奧村在各服務區域出入口均設置了無障礙出入口,臥室的窗戶把手、電源插座、開關面板、救助呼叫按鈕都降低了高度,家具也能滿足殘疾人的使用需要。衛生間的門是吊軌式推拉門,地面沒有門檻和高差。為方便殘疾人運動員就餐,餐臺上增加了流食攪拌器、盲文菜單。
比賽場館也都以運動員為中心,注重每一個細節。在承辦冬殘奧會冰球比賽的國家體育館,地上已專門加鋪了300平方米的仿冰板,方便坐著冰橇的運動員自由進出,運動員等候區的板墻也更換成了透明板墻。荷蘭殘疾人高山滑雪隊教練員尼基說,北京的硬件設施和無障礙設施是他參加過的三屆冬殘奧會里最好的。
一切就緒之下的北京冬殘奧會,將如北京冬奧會一樣精彩。正如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所表達的內涵,運動員們將秉承超越自我、不斷飛躍、奮力拼搏、激勵世界的冬殘奧精神,在賽場上追逐青春夢想。以“有愛”創造“無礙”,即將舉行的北京冬殘奧會將為世界帶來一個打破隔閡、包容彼此的寶貴契機。
2023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3
體育運動也有自己的特點,雖然各式各樣的項目都需要些條件,可是還是有一些項目需要比較高檔次的場地的條件,以及更高要求的裝備等級的。為啥幾十年前乒乓球是中國人最為喜歡的運動呢?場地器材等等都不需要多大的投入,玩起來還挺有意思,這樣大家都玩。
那時候別說是滑雪這樣的運動了,滑冰基本上都是高消費的運動,一雙冰鞋基本二三百,冰場還需要錢,這樣那時候滑冰的人也是生活比較富裕的家庭才能了。
就現在大家的生活來說各式各樣的運動能滿足我們平時對于運動的要求,可是真的比如說滑雪這樣的比較少玩的運動還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享受的。可以說形成全民運動全民健身的風尚,冬季項目必不可缺。
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冬季大家能玩的項目也不多,到了漫長的冬季,大家基本的活動就是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這樣的需要場館的運動,可是對于一些人比如我,就喜歡露天的活動。
到了冬季就沒啥可玩的了,基本上平時就進入冬歇期了。可是冬季項目基本上還是比較少的人參與。這樣要形成平時運動的機制還是需要一定的國家的支撐的。冬奧會就是這樣的一個契機。
大型的運動會,雖然不會徹底的改變一個國家的體育運動的大形勢,可是這樣的大型的運動會單純的從體育方面來說帶來的促進的效果還是很厲害的,中國人多不說比賽很多的冷門項目其實玩的人還是不少,那幾年覺得滑雪的人不多,可是真的等你到了滑雪場各式各樣的高手隨處可見,尤其是那些單板高手確實感覺有水平。
可是玩這樣的項目的人相對于整個社會人群來說還是比較少,而且知道的人主要是太少。那些人玩的很好,可是帶來的促進并不大,除了專門去學習的人能知道,大家還真的不知道還是有這樣的一群運動者存在,可以說冬奧會這樣的一種大的運動會,是能給大家一次真正的展示我們冬季項目的機會。
所以有這樣的一次奧運會能給中國的冬季的項目帶來更大的發展,而且這樣的發展的.局面能很好的促進群眾體育的發展,冬季項目最為缺乏的就是這樣的大影響里的運動會,所以為了促進我們國家的冬季項目的發展,申辦冬奧會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