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通用3篇)
2023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1
我來了!是誰來啦?當然是我們中國人來啦!是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東道國來啦!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創造了輝煌文明的民族,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沒有我們中國參加的奧運會,就不算是真正的奧運會;沒有我們承辦的奧運會,奧運會的歷史就不會完整。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我們中國來了!開放的中國、強大的中國,正歡迎各國的運動健兒參加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我國漢朝開啟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了陸路對外交流,為漢武帝打擊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因為佛教的傳入,加強了與南亞各國的交流;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設置了西域都護,促進了與外國的交流,海陸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頻繁往來,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那時候中外貿易很頻繁。這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像以往每一次體育賽事一樣,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合作。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國際性的盛會,是中國和外國友好往來的舞臺,是中國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橋梁。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們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讓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冰墩墩不僅是一個吉祥物,其實它還是一只象征純潔、堅強、敦厚、健康,活潑、可愛的熊貓。它的面紗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圍有著五彩的線,它的外殼也是白色的。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蘆”,而“糖葫蘆”外表的冰殼也與“冰雪運動”或多或少有些聯系。最終“冰殼”的創意得以保留,隨后又經過無數次的探索,修改重點終于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我們中國人真富有創造力啊。
雪容融滿身都是紅色的,你看它的腦袋像不像一個燈籠呢?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能渲染歡樂喜慶節日氣氛,有“瑞雪兆豐頭”的美好寓意,表達了中國人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突出了我們中國作為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大雪塊,既代表了“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進行了擬人化的設計,大冰塊成為雪容融的漂亮臉蛋,凸顯吉祥物的可愛。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征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鑒;融——意喻融合、溫暖、相知相融。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麗的天使,它們將和我們一起走向20__冬奧會。
我們來啦,20__年冬奧會!
2023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2
在上網課的日子里,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歸于電腦前,我每天流連其中。一個個專題學過來,生怕漏掉些許的精華,寫評論努力做到客觀而實在。我按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規定的作業和評論數,參與在線研討,下面和大家交流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很享受上網課帶給我的幸福。在日復一日的細瑣工作中,還有機會坐下來聆聽他人的教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還能彼此間真誠交流學習心得,共同分享教學資源,進而重新審視自己從事的教學行為,這就是工作的幸福。
其次多交流才能常進步。肖伯納說,“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在研修中把自己的心得,研修日志記錄下來,讓別人讀,他人有了自己的收獲;我給別人評論,回復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每一次交流都是學習和進步,交流讓我們收獲更多的思想,也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第三、重實踐和反思。我總以為做一個優秀的一線教師只要上好課,教好學生就可以了。現在我才明白,沒有深厚的積淀,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每一期每一模塊的學習要反復地聽,并記錄要點,結合我校現在開展的“小組互助式”高效課堂的研究課題,不斷進行實踐和反思。
通過學習讓我知道:一個真正的語文老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能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能以啟發性的語言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能以充滿激情的聲音去引領學生踏上熱愛母語的快樂旅程。一個真正的語文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學到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借助語文這個百科之母去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把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做一個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2023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3
“鈴鈴鈴……”早晨八點,伴隨著鬧鈴聲,我被驚的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哈……”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打著哈欠關掉鬧鐘,半瞇著眼,趿拉著拖鞋去洗漱。唉,如果不是要上網課,我有必要起的這么早嗎……我咬牙忿忿的想。
沒錯,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天早上都會發生的“起床拉鋸戰”。因為新冠病毒橫行,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人們都不能出門見面,而我們這些學生,自然也是不能到學校這個人流聚集地上課。但是,學校的假豈是這么容易就能讓我們“占便宜”的?所以學校又想了另外一個能讓我們停課不停學的方式——在家上網課。
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我還有點興奮。心想,延長假期的話,雖然也要上課,但是在家里總比在學校要舒服放松的多,便也沒太在意網課的事情,覺得只要早點起來上課就好了。但是事實并沒有如我所愿,因為在放假期間過度放縱自己,導致作息時間不規律。提早上床睡覺非但睡不著,還心心念念著手機里的游戲,結果第二天起床時就比預計起床的時間晚了不少。
在家上課最重要的就是自覺,但是不得不說,我最缺乏的就是自覺。上網課少不了要用電子產品,我本以為是在網上看老師直播講課,結果沒想到,是自己看電子教材和錄制好的視頻來自學。第一天上課,因為不習慣,我有些心不在焉,電子教材不知不覺就被我換成了小說頁面,我想著,反正學不進去不如放松一會兒,等一下再學。結果這一會兒就是一個上午,耽誤了我做作業的時間不說,還影響了我下午的學習進度。我不禁為自己捏了一把汗,這才第一天就已經這樣手忙腳亂,那以后可怎么辦。于是我暗暗下定決心,改正這些影響學習的壞習慣。晚上睡覺前,我將手機和平板電腦留在客廳,不拿回房間,斷了自己熬夜的念想,將早上的鬧鐘鈴聲換成學校的起床鈴,刺激自己早點起床,上網課時用電腦,將手機設成免打擾模式,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去自覺學習。
習慣不容易養成更不容易改正,但就在我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監督下,我的“網課生活”還是逐步的步入了正軌。雖然已漸漸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模式,但我還是想念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盡管起的很早,但是能和老師和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探討,更有學習的氛圍,更能激起我學習的興趣。不過,我相信回學校的日子不算太遠,我們一定能抗過這波疫情,回到學校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