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習俗和來歷
眼看xx年篇章的最后一個句點就要完成,趁著xx年還沒有鋪就紙張,在這舊貌換新顏的時光輾轉之處,編輯部同仁齊心協力地做了兩件事:一是“回眸”,以回顧的形式刊發了《書畫名家》創刊4年來,曾走進雜志的56位具有代表性藝術家的圖像資料。說是“回眸”,其實還有另一層含義——感念與祝福。因為這些閃光的影像是對《書畫名家》過往歲月最好的記錄和珍藏,由于這些藝術家的加盟,雜志才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充盈了深厚的學術品味和價值支撐。二是“眺望”,以展望的方式邀請了多年來對雜志給予熱心關注和支持的8位專家、學者,他們以不同的文化視角對《書畫名家》的現狀及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沉淀了我們的想法,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念。
以往,新年到來之前,我們都是自己拿雜志在說事,很少考慮觀者的態度,這次把話語權交給了觀者……
學會聆聽——似乎是出現在xx年這張未知畫面上的第一筆,這筆新鮮的墨跡是由各位藝術家、專家、學者的智慧凝聚而成。正是出于對藝術和真理共同的追求和熱愛,我們才有幸和你們站在一起,去迎接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新一年。
《書畫名家》雜志每期我都能看到。聽說除了藝術院校、美術館、畫院、畫廊贈閱外,還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雜志的覆蓋面這么廣,全國同類藝術刊物像你們這樣做不多。你們雜志辦的不錯,尤其是“師出名門”這個欄目,每期介紹美院的一位教師和他的研究生,老師通過教學實踐反映教學思想,研究生通過學習解決在創作方面碰到的一些問題。把“教”與“學”的思想呈現出來,這對推進美術教育是很有幫助的。xx年馬上就到了,要說建議的話:希望《書畫名家》進一步的開掘深度,甚至是邀請一些其它領域的學者談談對美術的看法。
——張立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