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黨員一帶一路學習心得(精選3篇)
大學生黨員一帶一路學習心得 篇1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游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干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系,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是中國21世紀的外交和經濟戰略,也是中國力圖重塑國際格局的大戰略,這個規劃能否得到沿線國家認同,中國與沿線國家能否做好政策協調,仍存在變數。“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不僅是產品走出去,而且是資本走出去,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讓人走出去,最終實現國與國的人心互通。
大學生黨員一帶一路學習心得 篇2
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干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在思想上,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后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盡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余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煉身體,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秉承開放包容的絲路精神,不限國別范圍,不是一個實體,不再另起爐灶,不搞封閉排外機制,不以控制他國經濟命脈、改變他國政治制度為目的,有意愿的國家和經濟體均可參與。通過“一帶一路”,世界見識到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氣度和胸襟。“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自身的戰略構想,更是沿線各國的共同事業——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其互補互利互惠開啟新的機遇之窗。
大學生黨員一帶一路學習心得 篇3
“人生只若如初見,那該有多好啊!”這是我在一次漫步的時候無意間從廣播里聽到的。換作平時,或許我對這句話并不是怎么在意。可是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即將告別大學校園,即將結束讀書生涯的時候,聽到這句話,頗有感觸。
這原本是描述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句子,但是在這些時日里聽到這樣的話,心中也別有滋味。恍然間,我,還有與我一樣的許多人將會與自己的大學說再見。雖然我們現在流行笑著說再見,但是再見總是會把我的思緒引向與大學初見的時候。借用這樣的話來描述現在的心境恰有幾分貼切。離別總是個牽動情絲的字眼。多少歡笑難舍的淚水都灑在了這兩字上。我也不得不承認多情自古傷離別的說法,就算自己再堅強,對于流逝的無法追回的時光都會或多或少有些感傷。
大學的回憶是珍貴的,因為在大學里,我們懂事了,但是我們還能單純的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學習;因為我們不論出生,不論來自五湖還是來自四海,都能相知相助在一起;因為臨近畢業了,不管是關系好的,還是關系一般的,都在一起生活了難忘的四年,期間的點點滴滴,無論怎樣,都將化作珍貴的難以舍忘的記憶……
還記得,在剛剛進入大學的那會兒,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美麗的校園,寬松的生活環境,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激情澎湃的同學朋友……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翠綠欲滴一樣的綻放著希望,充滿了陽光。
還記得,那一天冷雨一直下個不停,但是年輕的我們卻義無反顧的組織在一起,前往公園進行集體活動。裊裊青煙,綿綿冷遇,編織在我們淳樸的記憶中,定格成永遠歡樂的畫面。每每想起,總是那么愜意,那么感動。
還記得,在那秋風漸寒,陽光和煦的日子,我們把十八般廚藝都展現在了那個美麗的湘江之畔。年輕的身影,曼妙的笑容,開心的瞬間,都影印在那一江北上的洪流里。流淌了歲月,卻融進了青春。
如今,我們有著太多太多的“還記得”。這也不是一兩句就能說的完的。在這里說這些,不是為了挑起心中的那些愁緒,而是在提醒自己,在成長的路上要記得適時駐足回首,盤點過往。不要被眼前紛繁復雜的社會和漫無邊際的迷茫遮住了雙眼。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片段中追求一個真我,找回一絲理想,增添一份激情。看看自己到底在追逐什么,到底又收獲了什么;看看自己到底位于什么位置,處在什么階段,只有不斷對自己的過往進行總結,才能認清自我,才能找準前進的方向,才能讓自己的腳步不會與目標背道而馳。
近來這些日子,我過得閑適而緊湊。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已經沒有課程了。只要完成的畢業論文,大學生活就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淚雨連連,歡聲串串的離校日子了。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我是很悠閑的。但是悠閑的背后卻是無可言狀的沉重。因為從這一刻起,我將真正擔起自己生命的重擔。雖然很早就說自己獨立了,但是那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獨立,很多時候都還依仗在父母的臂膀之下。所以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去操心。不過,從邁出校園的這一刻起,我們就必須承擔起自己生命的所有重量。必須選擇一片天地,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因而,尋找自己的出路就是當下的重中之重,看著周圍的同學,有些考上了研究生,有些已經步入了工作崗位,而我還在另一條道路上斡旋,甄選。希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做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給我的感覺是,找一份工作不是難事,但是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卻并不是那么簡單。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那個目標,我放棄了一些機會。而我也漸漸明白,不管天上掉不掉餡餅,我要做的就只有準備。
生活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我的大學生活已經沒有重來的機會,雖然我覺得她并非十分完美,但是我已經滿足,生活的快樂不在于我們擁有的多,而是在于我們計較的少。拋開羈絆,剩下的就是奮斗的熱情和無限的未來。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追逐理想的奮斗。而這恰恰也是我覺得很滿足的原因。就算是即將結束時,卻也美如相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