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觀后感心得(通用5篇)
2023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觀后感心得 篇1
脫貧攻堅是關涉人民幸福、國家發展的大事,這項工作容不得半點瑕疵,各級領導干部是這項工作的牽頭者、領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領導干部嚴守紀律、實事求是,切實把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對違紀的領導干部嚴肅處理,是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負責,也是向各級領導干部敲響警鐘。
脫貧攻堅任務繁重,領導干部必須帶頭扛起重擔,狠抓實抓,一步一個腳印,苦干實干,而不是終日尋思投機取巧、抄近路。干部帶頭做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讓貧困戶住上安居房,才能解決無住房保障貧困戶的心頭大事;干部帶頭做好扶貧產業,幫助貧困戶增產增收,才能從根本上讓貧困戶脫貧致富。
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是黨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關系老百姓實實在在利益的大事,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敷衍。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切實把扶貧政策落實到位,帶領貧困群眾邁向小康。
2023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觀后感心得 篇2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當前形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要堅定信心、頑強奮斗,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當“攻堅戰”疊加“阻擊戰”,沒有退路和彈性可言,這場硬仗必須勝利,最后關頭要繃緊“一根弦”,堅持“一盤棋”,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
鎖定思想關,重學重行重監管,謹防麻痹懈怠“精神恍惚”。“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不過關,“走向”就要偏,在向脫貧攻堅發起最后的沖鋒時,疫情打斷了沖鋒的“號角”,現階段要堅決克服疫情影響,絕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干部“精神恍惚”在思想上存在問題,將成為脫貧攻堅工作中最大的問題,一是要堅決杜絕干工作的“功利心”,只管當下“驗收成果”不顧貧困戶未來生活長遠的做法要不得,現階段各級干部更要沉下心來想“對策”,與幫扶對象形成“合力”攻下最后的難關;二是要堅決克服精神懈怠思想疲倦的問題,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但是離人民的期盼、黨的目標還有一小段艱辛的路程,越到最后越要咬緊牙關堅持一股勁,絕對不能麻痹松懈心存僥幸。站在決戰決勝的關鍵節點,戰“疫”、脫貧均容不得半點恍惚。
守好話筒關,落細落小落具體,防止政策傳達“囫圇吞棗”。疫情防控抓得緊,但脫貧攻堅不能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具體政策要落細、落實、落小,關鍵是要讓人民群眾懂政策,要讓貧困群眾更加深入地知曉政策、運用政策、享受政策,這就需要干部守好話筒關,真正把扶貧政策送到家。一是要定期組織幫扶干部認真學習政策文件,要扎實掌握現階段與扶貧工作相關的文件精神,確保能夠精準地將各項政策傳達到各村各戶,讓貧困群眾從疫情的“焦躁”中“擺脫”出來,增加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摘帽總攻戰的信心和決心。二是要堅持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的思路,傳達方式、宣傳手段要通俗易懂“接地氣”,政策傳達要講清楚、說明白,要突出重點、注重宣傳成效,讓貧困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了解到脫貧攻堅惠民政策,鼓勵貧困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致富路,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把住路線關,抓早抓嚴抓經常,堵住形式官僚“歪門邪道”。脫貧制勝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要堅決反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讓基層扶貧干部心無旁騖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去。要揮好脫貧考核“標準棒”,給足群眾與干部“話語權”,及時糾正驗收指標中“維數字論”偏差。扶貧專注于填表格、填APP、整檔案,數據成為了評判扶貧成績的一把“歪尺”,部分干部紛紛倒苦水“還不如讓我去給群眾辦點實事”。實際上部分地方反映,各級檢查組在扶貧驗收中用不同的標準來驗收,脫貧沒有一個統一可行的標準,各種標準過于細化,導致干部們不得不埋頭于整理各項數據力求達到指標,由此陷入機械化、片面化,于脫貧制勝實屬無益。檢查合不合格、收入達不達標,還得問問“老鄉”。要明晰檢查標準,破除驗收指標上的模糊地帶,不能讓扶貧干部不是在填寫表格就是在整理數據的路上,基層減負要切實用在脫貧攻堅戰役上,要讓扶貧干部“解放”辦公桌、電腦面前的雙手,把“辛苦”用在群眾身上。
圈出攔路“荊棘”,釋放脫貧制勝的“甘泉”,打贏“攻堅戰”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爭取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滿意的答卷。
2023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觀后感心得 篇3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正在奮力奪取全面勝利。“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引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
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越到最后越要響鼓重錘,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錨定艱巨任務,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以必勝信念激起決勝決戰之勢,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關系。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剩余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很大,要實現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就決不能松勁懈怠。疫情沖擊之下,脫貧攻堅要尋找新的發力點,利用扶貧協作大數據平臺實現幫扶對象、幫扶干部、幫扶措施、幫扶資金的智能管理,實現線上農業知識培訓扶貧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統籌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復,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相信我們終將戰勝疫情,我們也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把全國人民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帶入全面小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快速脫貧與防止返貧的關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脫貧的質量也同樣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脫貧之后再返貧,同樣是要解決的硬任務。有數據顯示,全國已脫貧的9000多萬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貧風險。一些貧困戶有干勁,卻缺乏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就需要我們除了強調社保兜底以外,特別強調要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持續抓好脫貧戶的扶智和扶志引導工作。一方面,加強思想觀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的力度,增長他們勞動致富的本領和能力,實現產業脫貧和就業脫貧。同時,要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扎實做好春耕備耕,滿足脫貧群眾穩定就業增收,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處理好消除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系。“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實現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戰略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要建立脫貧長效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壯大區域經濟和集體經濟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農民、增強內生動力上下功夫。以系統化的思維、扎實務實的舉措,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美麗鄉村經濟”的突破性發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促使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從而鞏固脫貧攻堅。
2023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事跡觀后感心得 篇5
今年以來,疫情防控阻擊戰牽動人心,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更是不能松懈,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不斷上升。此刻,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通知》,猶如給基層干部的一顆“定心丸”,為他們“降壓減負”,讓他們輕裝上陣、心無旁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后沖刺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為基層松綁減負,還需按下理想信念的“固定鍵”。“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持續筑牢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思想政治根基,要牢牢抓住思想從嚴這個關鍵,繼續鞏固“基層減負年”的明顯成效,敢于正視并及時解決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勝脫貧攻堅等工作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紙上“字上”和“嘴上”的形式主義等問題。正如《通知》所指,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使“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內心深處扎根鑄魂。一方面,要牢固思想政治理念。將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培根鑄魂。另一方面,要深刻總結疫情防控中的經驗教訓,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補鈣壯骨。
為基層松綁減負,還需按下提質增效的“快進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通知》指出,調研工作要發揚求真務實作風,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過場,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一方面,要堅持以民意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的改革路線。經常坐“炕頭”聽民聲,掀“灶臺”看疾苦,下“田間”尋富路,真正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察實情、聽真話、取真經,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另一方面,要下好簡政放權的“先手棋”。要打破開展工作的傳統路徑依賴,以順民之需,施活力之招,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質量,探索運用“互聯網+”,加快從政府“端菜”到群眾“點菜”的思路轉變,讓數據多“跑腿”,讓干部群眾少“跑路”。
為基層松綁減負,還需按下形式主義的“控制鍵”。《通知》指出,要堅決糾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中的形式主義問題。“火車跑得快,還靠車頭帶。”整治形式主義,一方面,在于抓牢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發揮好“頭雁領航”作用,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堅持以上率下狠抓工作落實,避免多頭發文、層層開會,守住精文減會的硬杠杠,持續改進領導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細化容錯機制,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為敢于擔當的干部卸“包袱”,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地位,運用好精神激勵,營造鼓勵改革創新,科學完善考評機制,激勵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輕裝上陣”才能真正做到挺直腰桿擔當、甩開膀子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