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精選5篇)
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 篇1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我們黨最基本的政治觀點。在理論和實踐上堅持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一個重要、顯著的標志。目前,我們正面臨著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和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長期執政、市場經濟、跨越式發展等等,都給我們黨的先進性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我們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奮斗。如何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因脫離群眾而導致人亡政息的危險,是我們黨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歷史性課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這是衡量黨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也是衡量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準。共產黨員要自覺堅持群眾路線,毫不動搖地相信和依靠群眾,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始終心系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
一、堅持群眾觀點是筑牢黨員先進性的思想基礎
領導干部對群眾持有什么態度,直接影響著決策的取向。“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把這個根本立場端正了,黨員先進性才有堅實的思想基礎。作為決策者,要牢固確立以下三種思想:一是要確立群眾整體覺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確立群眾智慧最珍貴的思想。三是要確立群眾利益最大的思想。
二、堅持群眾觀點是確保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前提
目前,在黨員隊伍中存在的與保持先進性的要求不相適應、不相符合的一些問題,有些黨員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極少數黨員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對個人名利斤斤計較,有的甚至跌入腐敗的泥坑,有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對黨和黨的事業失去信任。很顯然,這些問題的發生,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產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缺乏、淡漠了群眾觀點,忘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黨和廣大黨員中增強群眾觀點,大力克服脫離群眾的種種問題,是確保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前提。作為決策者,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緊扣發展要務,堅持與群眾合轍。二是多干平凡實事,堅持與群眾合意。三是樹立平民意識,堅持與群眾合群。
三、堅持群眾觀點是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表現
堅持群眾觀點是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工作路線,更是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這其中包括了四層含義:一是能深入聯系群眾;二是能真心體貼群眾;三是能真情感動群眾;四是能正確引導群眾。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全部歷史證明,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堅持唯物史觀,就要堅持群眾觀點,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四、真抓實干,確保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一)少些形式,多些實事。檢查指導工作也罷,征詢意見也罷,不在于次數多,頻率高,跑得快,貴在帶著具體的任務和目標,不怕任務小,只要能真正做到一件一件落實,一個一個完成,這樣堅持下去,才是真正的走群眾路線,才能貫徹好群眾路線。因為上級任何一個部門到基層調研,基層都視為賓客,不免要做一些現場和材料準備,不免要進行招待。所以上級調研前不妨先做好溝通,了解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難,明確幫扶目標,再深入基層,扎下跟來,解決實際問題,不能泛泛而來,匆匆而去,蜻蜓點水,搞浮萍式活動。
(二)真查真改,轉變作風。通過下基層,我們無論是通過問卷調查還是實地走訪、座談調查,對發現的問題既不能置若罔聞,也不能熟視無睹,當時記得井井有條,回家置之一邊,而是要對發現的問題歸納整理,下茬研究,屬于干部作風方面的要立即行動,真抓實改;屬于工作方法的,要集中研究,開辟新路;屬于發展瓶頸的要廣開言路,積聚智慧,盡快破解,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以教育實踐活動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真正實現通過調研發現問題、打破瓶頸、推動工作,提升效率的目的。
(三)創新方式,服務群眾。對于廣大窗口單位而言,樹立真正的群眾觀,不在于向基層跑得勤,而在于改進機關干部工作作風,讓群眾上門辦事少吃閉門羹,為群眾辦事滿腔熱忱,認真對待,精簡程序,提高效率,讓群眾明白辦事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公開。樹好真正的群眾觀,不在于口號喊得響亮,場面多么隆重,貴在具體行動。哪怕給貧困戶學生一個書包,一支筆;給農民運送一次糧食,農忙時節輸一次花,掰幾畝玉米,以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于民。樹立真正的群眾觀,就在于能夠做到將心比心,在個人職責范圍內,把群眾當親人,你怎樣對待親人,就怎樣對待群眾,真正給從遙遠路途上奔來的群眾以溫暖、關懷、幫助,不要讓他們為了一件小事,折騰來,折騰去。
總之,全黨上下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引導和督促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聯系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通過活動開展,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在破解難題上求突破,在轉變作風上見實效。使調研過程成為宣傳政策、教育群眾的過程,成為體察民情、接受教育的過程,成為反映民意、解決民憂的過程,成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過程,確保活動做法與群眾期盼一致,活動成效和群眾認同融合,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支持。
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 篇2
通過幾天的集中學習,學習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和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精神,郭聲琨、劉彥平、張越同志分別在部黨委、部局和省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部署會上的講話及相關會議精神后,充分認識到了在警衛部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位基層警衛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部署。
群眾路線活動,必須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因此,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了,才能指導和推進警衛部隊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走好群眾路線,必須明確群眾在哪里。堅持群眾路線,根本就是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需求出發,在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監督權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多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贏得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當前我國正處于戰略機遇期,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異常艱巨和繁重。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的好不好,進一步改進警衛形式做的好不好,人民群眾對警衛部門滿不滿意,直接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對警衛工作的支持度,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長期穩固。有的黨員官兵只是“說一套、做一套”,扮演著理想與現實錯位的“兩面人”,嚴重違背了群眾路線的實質內容,公安警衛部隊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維穩、社會治安工作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穩定、長治久安,圓滿完成各項警衛任務。
公安警衛部隊的特殊性質和任務決定了警民關系具有廣泛性、復雜性交織的特點,是眾多社會關系中較為敏感和重要的一種。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對警衛工作認識和理解,使警衛工作和群眾工作融合一體,真正做到“一切為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使人民群眾既感受到警衛工作神圣、尊嚴,又感受到警衛部隊官兵的關愛、溫暖,樹立人民滿意的公安警衛部隊新形象。
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 篇3
在黨的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全黨同志要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群眾線路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良好傳統和作風。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堅持把群眾線路作為我們的根本工作線路。我們黨成立92年、執政63年來,始終把堅持群眾線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立黨興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保證了黨在各個時期歷史任務的完成。
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通過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首位,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實踐中加深與人民群眾的“乳水關系”、“魚水深情”。
營建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是社會和諧、事業發展的根本條件。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常懷為民之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線路,真誠聆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促進群眾感情,才能得到群眾擁戴,才能凝聚起無窮的動力。
我們作為新時期黨員干部、警衛戰士,更應當牢記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任何時刻都不能忘、不能丟,要時刻堅守黨的“生命線”,讓群眾路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仔細揣摩,深刻領會,吃準吃透精神,真正達到對“群眾路線”的融會貫通。通過黨的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加強我們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使得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達到預期效果。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密切聯系群眾,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實干興邦”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以對警衛事業的無限忠誠,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在警衛工作中切實改進警衛形式。對于改進警衛工作,從中央首長到各級領導都很重視。7月13日,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在視察暑期工作中指出:“暑期警衛的成功與否看安全、效果如何看宣傳、滿意與否看和諧。”這些指示要求,最終目的,就是要求我們在落實“八項規定”、改進警衛工作上、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見到實效。在執勤方式方法上,糾正個別參勤民警動作不規范、站位不當、反應過度的問題。在群眾工作的管理上,也要進一步加強,既要為首長密切聯系群眾搭起橋梁,又為熱情群眾零距離接觸首長提供條件,既讓中央首長滿意,又讓人民群眾滿意,切實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歷史經驗告知我們,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更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資產和政治優勢,脫離了人民群眾,黨的事業、民族復興大業都將成為空談。只有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才能無往而不勝,偉大的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
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 篇4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溫的一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再次將群眾觀點、群眾觀念擺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也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提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因此,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了,才能指導和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當然,有了標準,不采用、不使用,再唯一、再最高的標準,也等于是白搭、空擺。堅持群眾滿意的唯一標準,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各項考核指標、措施、政策,都必須始終堅持“群眾第一”、“群眾至上”的原則,必須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征求民意,將評判的標準和標尺交給群眾,讓群眾說話,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群眾滿意、高興、答應的唯一標準,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它必須落實到黨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項工作上。無論是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還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關決策,都要廣泛、全面、真實地聽取群眾意見,并將結果交給群眾評判、讓群眾打分,只要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就堅決不做、不出、不行、不施。
做好本職,服務群眾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五心教育”指出的忠心對黨、真心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干事包涵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為準則。做好本職,服務群眾。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么,能為群眾做什么,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服務群眾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
扎根群眾才能枝繁葉茂
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胡楊能在干旱的荒漠中枝繁葉茂,就因為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吸收水分。同樣,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黨才能充滿活力,黨的事業才能充滿生機、蓬勃興旺。我們必須從生命根基的高度,深刻理解“離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始終把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不變的堅守。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靠群眾工作起家的黨,是一個把服務群眾作為自己的宗旨、在扎實的群眾工作中獲得群眾支持并不斷發展進步的黨。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群眾工作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面臨不少新挑戰。我們要結合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黨員干部隊伍不斷新老交替的實際,認真審視、深刻反思在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工作、群眾作風和干群關系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好的做法和好的傳統,認真改進工作而不回避問題,真正把群眾放在心坎上。
基層群眾是我們的源頭活水
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有的干部覺得現在群眾工作難做,是因為利益多元化了,群眾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群眾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于他們的位置上,用群眾的眼光、從群眾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著深厚感情,走到群眾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交警黨群路線心得體會4篇交警黨群路線心得體會4篇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所拋棄。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兩個率先”的偉大實踐中來,這既是歷史的昭示,也是現實的召喚!
黨群路線學習心得范文 篇5
通過幾天的集中學習,學習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和全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精神,郭聲琨、劉彥平、張越同志分別在部黨委、部局和省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部署會上的講話及相關會議精神后,充分認識到了在警衛部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位基層警衛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部署。
群眾路線活動,必須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因此,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了,才能指導和推進警衛部隊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走好群眾路線,必須明確群眾在哪里。堅持群眾路線,根本就是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需求出發,在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監督權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多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贏得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當前我國正處于戰略機遇期,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異常艱巨和繁重。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的好不好,進一步改進警衛形式做的好不好,人民群眾對警衛部門滿不滿意,直接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對警衛工作的支持度,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長期穩固。有的黨員官兵只是“說一套、做一套”,扮演著理想與現實錯位的“兩面人”,嚴重違背了群眾路線的實質內容,公安警衛部隊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維穩、社會治安工作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穩定、長治久安,圓滿完成各項警衛任務。
公安警衛部隊的特殊性質和任務決定了警民關系具有廣泛性、復雜性交織的特點,是眾多社會關系中較為敏感和重要的一種。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對警衛工作認識和理解,使警衛工作和群眾工作融合一體,真正做到“一切為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使人民群眾既感受到警衛工作神圣、尊嚴,又感受到警衛部隊官兵的關愛、溫暖,樹立人民滿意的公安警衛部隊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