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課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藝術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對校園從來都是“情有獨鐘”,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一種全新的綜合藝術走進了校園,走進了孩子的生活,也走進了我——一名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生涯。
自從學校讓我擔任藝術課教學以來,我的心一直放不下,那是一分激動,也是一分興奮。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它將開創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我的教學經驗。與此同時,我也隱隱感到幾絲憂慮與不安,擔心自己僅有的美術知識不能適應綜合藝術課的教學。但是經過一個學期的躬身實踐,我著實體味到了一位投身課改第一線教師的艱辛與歡喜。
藝術課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和自我創造的良機,現將一學期以來在教學中的感受與困惑拿出來與各位教師一同探討:
1、新的備課理念:
以前備課時,我常常是以“我”為中心,按照常規的備課模式一步一步地設計教案,我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目的。而現在,在每一次備課前,我都會想一想,我怎么才能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達到掌握知識技能的目的。有了這一指導思想,我在設計教案時,思路更為開闊,不是越寫越細,而是越寫知識面越寬。
2、與音樂教師團結協作。
綜合藝術教育不僅要發揮學生協作的精神,也需要教師之間的精誠合作。我就經常和音樂教師在一起共同研討問題,共同備課,這樣可以達到優勢互補。我們深知,綜合藝術課程是一門新課,它需要集思廣益,才能有所創新,摸索出新的教學模式。沒有困難就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們相信在自己年輕的生命中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我能行”,這是藝術教學給我的自信。
3、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一的綜合藝術教材實施,新教材要求教師要以新的理念來上好綜合藝術課。
于是,教師和學生都“動”起來了,課堂也變得“亂”起來了,從這種“亂”中,我們看到了藝術改革的希望。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在課堂教學中,這種牢不可破的“規矩”卻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揮,過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怕學生動起來,教師講課時,學生要安靜聽講,課堂教學追求的是“靜”,也就是這種規規矩矩,把學生塑造得如同整整齊齊的冬青樹。大量的事實說明,我們現在的教育太缺乏創新精神了。藝術課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面向全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藝術課中得到了體現。綜合藝術教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生活背景,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為他們創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形成個性化的審美趣味。
我們的小學確實需要課堂紀律,但與此相比,融洽的課堂氣氛更為重要,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可以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可直接捕捉到學生的各種表現,及時與學生開展交流,有的放矢地進行課堂教學。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亂”倒不是可怕的,關鍵是教師一定要放的開,收得攏。
4、作為一名藝術教師,怎樣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
通過一階段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愛學生、愛工作是第一位的;其次較全面的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技巧也是使自己隨意駕馭課堂的必修課。只有博廣多識、多才多藝,才能在教學中運用自如。開拓創新型人才是我們最終培養學生的目標,試問一個不具備創新精神的教師,又怎能培養出開拓創新型的人才呢?所以開拓創新精神應是一個教師首先所必備的。
5、大班教學,學生數量多,能力差異大,課堂形式多樣,又要體現學生為主體,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比如課堂上所用的工具材料準備不充分,不容易組織課堂教學等等,都需要每個藝術教師潛心研究,尋求解決的有效途徑。
藝術課程的實施,改變了以往單科教學的枯燥,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內容,為孩子們創造了多向的思維環境,使他們充滿靈性的心智煥發出無限的創造力。作為一名藝術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與事物,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學生,才能使學生親近老師,走進“藝術”境界。
藝術以其博大魅力無時無刻不在每個角落感染著我們,理解、享受和創造藝術是每個人與生具有的本性,讓我們用童心、愛心與學生去交流、去體驗、去碰撞、去交融……一起開創新世紀藝術教育的新天地!我很欣賞“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句話,在小學一年級的藝術課堂上,我認為,學生的成功和快樂,那就是老師的快樂源泉。
藝術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2
9月13日和14日,我得到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有幸到市委黨校參加"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暨魏書生教學藝術思想報告會",其中有幸聆聽了魏書生老師、余國良老師和董文華老師的智慧分享,深感受教之余,我也從中總結了幾條經驗。
第一,學習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在蒼茫宇宙中,我們都是一粒微小的塵埃,要始終懷著一顆謙遜的敬畏之心,不傲慢,不自卑。眼睛向內,淡泊明志,去開發自我,對學生對自己都充滿信心,帶領孩子打開心門,去發現外面的日月星辰、花鳥草木。語文的教學,歸根結底就是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就是要享受讀寫過程中的小快樂。善于發現小快樂,才能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快樂,學習就是一個享受人生的過程,我們都要細品人生,樂在其中。就像魏老師講的,即使是一碟蘿卜條,也要榨出清香,品出甘甜。
第二,教是為了不教,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魏氏課堂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自結,告訴我們的是需要養成的一些學習習慣,比如:
、僮寣W生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谧龊谜n前預習,自己畫知識結構圖;
、圩寣W生寫適合自己的作業,不做無效的作業。已經會的不要寫,寫了還不會的不要寫;
④養成積累錯題集的習慣;
、莞吣昙壍膶W生可以養成嘗試互相出考試題的習慣;
、摒B成大事做不來,小事趕緊做的習慣;
、吲囵B篩選有效信息的習慣,現在垃圾信息太多,要帶領孩子從泡沫信息里解放出來。
第三,新型師生關系下,我們應該做到和學生心理相容,少問怎么辦,多用心靈去感受。孩子難教不要泄氣,不要抱怨,俗話說:"差秧苗也能長出好谷子",差秧苗只要侍弄得科學周到同樣會有好收成,老師最好的狀態就是像農夫去耕田那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在等待中期待又在期待中等待的細活,我們要凝神靜氣的做個麥田的守望者,相信三分投入七分等待的自然規律。孩子難教該怎么辦?要多用心去感受,用腦子去思考,用耳朵去傾聽,用眼睛去觀察,多花點時間和孩子相處,99%的問題都需要尋找"是什么",當我們明白了是什么,為什么,那么怎么辦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夸獎是門藝術,對孩子多點賞識,少點批評。給孩子一個肯定,尤其是不露痕跡的肯定,它就好比一碗參湯;給孩子一個否定,尤其是直面狠厲的否定,它就好比一碗砒霜。但是,僅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那只能算是剛入門,要懂得"好孩子是被會夸孩子的人夸出來的",這才算得上入路。不要太相信語言功能,只要在表情的"真"與"善"上,狀態的"正"與"美"上多下功夫,語言再短都有用。賞識不花錢,聽者像過年。再差的學生聽到夸獎,也會卯卯勁往前趕一趕,再好的學生聽到夸獎,也會開心笑一笑更加努力,所以,永遠不要吝嗇對孩子的夸獎和鼓勵。
第五,習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好習慣不是逼出來的。養成好的習慣不容易,但是改掉孩子的壞習慣更不容易。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簡單的說教是沒有用的,硬性灌溉更是無效,現在孩子逆反心比較重,硬性逼迫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有效的做法是著力于培養孩子的新習慣,以新習慣替代舊習慣,就好比一根有裂痕的扁擔,只有經常在裂痕出纏上新的小麻繩,它的裂痕才不會繼續增大。小學低年級正是各種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尤其是書寫的姿勢,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事不依賴大人,講文明懂禮貌不驕縱,良好的作息時間,少吃零食膳食均衡等等。這些習慣的養成,遠遠指望老師督促是不夠的,更多的是家長的配合,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及時和家長溝通交流甚至干預糾正,因為一個習慣很有可能影響一個孩子一生。
第六,談心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隨時隨地和學生談心交流。做老師的要經常找學生談心,而怎么談心也是有講究的。談心的秘訣就是要把與心合得來的,喜歡的話談進心里去,老師能與各種各樣的學生談得來就等于做好了一半。天天說教,訓斥就等于念經,讓一個個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段的孩子天天聽人念經,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一個好的例子就是一個好的榜樣,一個好的故事就是一個有用的道理。例子和故事是談心和交流的兩只槳,雙槳同時劃動,教育這艘大船才能成功啟航,快速的開進規劃好的航線,抵達理想的彼岸。
第七,努力提升做為一個班主任,一個語文老師的自身修養。首先,帶領孩子與閱讀共成長,在自己愛讀書多讀書的同時,督促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在自己愛文字愛寫作的同時,讓孩子養成多觀察勤動筆的習慣;其次,身正為師,人格濡染,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低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就是學生成長的范本,把課上到學生心里去,把影子樹到學生心里去;最后,細微體貼,做學生眼中的"校園父母",構建積極健康的班級環境,把愛變成看得見,關心學生學習,更關心學生成長。
我們學校是一所正在建設中的冉冉新星,社會各界寄予厚望。但好的學校并不只是先進的硬件,美好的環境,還要有它的人文特色,教育氛圍等等,我們要不斷總結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最飽滿的狀態去陪著學校,陪著我們的第一屆學生成長。
藝術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3
12月上旬我有幸在省會參加了為期五天的合唱指揮培訓,自己感到收獲頗深、受益匪淺。這次培訓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領略了大師級的風采,開闊了全新的視野。加之與來自河北省不同市縣的同仁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與合唱指揮技能。以下就具體談談通過本次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合唱水平與全國一些先進兄弟省市還有較大差距,加強中小學合唱水平意義重大
從世界性和全國性的合唱比賽中可以看出,本地區有河北省的合唱團體參加,即使有的比賽有河北省的代表隊參加,但成績平平,這可以看出我們河北省的合唱水平與全國一些先進兄弟省市還是有較大差距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眾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應該是基礎教育沒有抓好了。那么基礎的合唱教育靠誰來抓,那我們中小學的藝術教師肯定有很大的責任了。因此促進全省中小學學校全面開展合唱活動,培養更多適合基層合唱活動的師資人才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因此,我認為河北省教育廳這此舉辦全省中小學教師合唱指揮培訓真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舉措。
二、兩位指揮家藝術造詣極深、授課各具特色
這次給我們授課的先后有兩位大師。
:國家一級指揮、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群眾合唱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合唱協會會長、福建省音協合唱聯盟主席。邱孝胥的指揮充滿激情,手勢清晰,線條準確,極富樂感;對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深刻,處理細膩,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20__年獲福建省第九屆音樂舞蹈節優秀指揮獎,20__年獲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合唱比賽“指揮獎”。1996年至20__年,率團參加第四屆至第八屆中國合唱節;第三屆至第九屆“永遠的輝煌”全國老年
合唱節;第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比賽;第二屆中國童聲合唱比賽等活動中,共獲金獎十三次、銀獎六次。并多次擔任福建省各種音樂會,文藝晚會,大型綜藝晚會,音樂舞蹈節及各種音樂比賽的評委、評委主任、總策劃、總導演、藝術總監、音樂指導等工作。有較豐富的藝術經歷和經驗,是全國較有影響的指揮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活動家。
:國家一級指揮、中國音協合唱協會副主席、上海歌劇院指揮、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上海音樂學院兼職教授。曹丁是“近年來樂壇最活躍、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揮”,他不僅與國內許多樂團有過成功合作,而且還應邀在蘇聯、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指揮演出。他是近年來中國樂壇最活躍、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揮家,成功指揮了歌劇、芭蕾舞、交響樂、合唱等各種形式的音樂會兩千多場,與香港HNH唱片公司合作錄制的《黃河大合唱》激光唱片曾獲金唱片獎。他還指揮過國內外許多經典歌劇,如《阿伊達》、《卡門》、《雷雨》等,但是在工作之余,他卻對合唱藝術情有獨衷。在國內外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為合唱藝術傳道授業的足跡。曹丁說,合唱往往被人們與群眾歌詠活動混為一談,其實合唱和交響樂、芭蕾舞等高雅藝術一樣,有著很強的藝術性,一個成熟的合唱團,除了要有很高的歌唱技巧、科學的發聲方法之外,還要具備深厚的音樂理論修養。
通過上面兩段的介紹,說兩位指揮家“造詣極深”應該不為過吧(可從網上查到上述介紹)。那么我在詳細談談這兩位大師在幾天里的授課情況。
X老師給我們上了三天的課,他主要從最實際的、最實用的知識入手,一邊講解一邊引領我們實踐,可以說是邊講、邊練、邊指導,使我們真正的學到了實用的理論與技能。講起課來詼諧幽默、深入淺出;課下平易近人,他的音容笑貌深深的留在了我們的腦海里。
xx老師和X老師比起來就顯得不擅言談了,說實話頭半天我還以為他沒有
真才實學呢,結果在剩下的時間里才真正讓我領略了他的風采,特別是最后半天,加上我們學員組成的合唱團先后三個合唱團接受了他的現場指導,才真正看出他的音樂理論、藝術修養、文化素質,使每個合唱隊員都心服口服。從這點可以看出曹老師的實踐經驗是很豐富的。
兩位大師風格各異,各有特色,成為了我們每位學員心目中的偶像。
三、深入認識到自己合唱指揮的長處和不足
通過培訓,比照自己,使我對合唱指揮藝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從理論上得到了提升,從技術動作上得到了規范。
自己的長處:有激情,對作品能夠有深入的把握,能夠較好的給合唱隊員以預示,動作模仿學習較快等。
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綜合素質不夠全面,如聲樂、讀譜等;鋼琴伴奏技巧不夠好;過去的動作過于夸張;多聲部的合唱實踐較少等。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本職工作做起
對學習的內容只有做到不斷的溫習和鞏固才能做到熟練掌握、舉一反三、熟能生巧。因此要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明白省教育廳組織本次培訓的初衷。從實際入手,快速提升自己合唱排練的能力及指揮能力。所以我想先從本校入手,組織一支約30人的混聲合唱隊,進行一些優秀曲目的練習,使個人的合唱指揮能力得到提升,使學校的合唱水平得以提升,為河北省乃至全國的合唱事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