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論壇學習心得:讓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精選3篇)
語文教育論壇學習心得:讓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 篇1
這次去大豐,是緣于20xx年省語文評優課的觀摩活動。我想,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城市,可能與它的名稱有極大關系,而此次學習的收獲也的確稱得上“大豐”二字。
拿到會務手冊,趕忙看了上課課表,居然發現14節課中文言文教學和詩歌教學占了9節課,這些選手不約而同的選擇,就代表著近階段語文教學的研究方向。這也是我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感慨之余就更加用心去聽。
感悟一:姜,還是老的辣
我發現,這次賽課的前幾名,大多是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他們的年紀在40歲左右。以徐州高級中學初中部的曹蕾老師和鎮江新區大港中學的張舉老師為代表,他們兩位都上的文言文,一個上《滿井游記》,一個上《黔之驢》,一位女教師,一位男教師,他們大氣淡定,干脆利落,善于傾聽引導,富有教學機智,所以,課堂上流淌著綿綿的情思,課堂上充滿著智慧的火花,課堂上滿載著歡聲笑語,置身其中,我們可以觸摸到課堂的生命和溫度,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憧憬的。在羨慕之余,我想,他們一路走來的教學經驗就是“財富”,不禁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沒有深厚的積淀,沒有豐富的積累,是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感悟二:文,還是要多讀
語文課,還是以“朗讀體悟”為主!罢Z文”二字,有語言文字、語言文章、語言文學、語言文化之說,自然是讀讀、品品、悟悟、再讀讀(或再讀讀寫寫)。語文課特別忌諱肢解文本,瑣碎分析,這樣的課割斷了文脈和文氣,沒有情感,沒有溫度,讓人味同嚼蠟,想要逃離。
如:《滇緬公路》、《漁家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飲酒》、《秋天》這5節課都是詩歌教學,教師都進行了示范朗讀。一節課只有40分鐘,無錫江南中學的傅立力老師上《滇緬公路》時一開始就自己示范朗讀了15分鐘,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往日的崢嶸歲月。沭陽如東實驗學校的嚴建國老師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除了自己的示范朗讀,一節課讓學生讀了14次,學生在多次的朗讀中,感悟一次比一次加深,朗讀一次比一次精彩。
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的韋葉標老師上《秋天》時,他的提問特別能帶動學生思考,如“你的某個句子讀得很有特色,為什么這樣處理呢?為什么這里重讀了呢?或者,要怎么讀出感情呢?有些詞需要強調,強調有重讀強調,也有輕讀強調,大家看看哪些詞要重讀,哪些要輕讀! 他就是通過朗讀帶著學生去理解詩意,去揣摩情感。
鎮江的張舉老師上《黔之驢》摒棄了一般文言文字詞句的教學,而是直接讓學生有情有景繪聲繪色地用講故事的語氣讀課文,學生朗讀時,教師點撥引導的過程中就巧妙地解決了字詞句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得有聲有色,有情有境,這就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因此,教師要根據每一篇文章的特質設計創造性的朗讀,如自由朗讀、跟讀學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性朗讀、體驗性朗讀、個性化朗讀等,引導學生讀出層次,讀出感受,讀出語氣,讀出變化,讀出情感。只有讀到位,才能真正理解文意,把握情感,引起共鳴。
感悟三:招,還是實點好
語文課,不必花招百出,還是實在點好。近幾年,語文課流行的教法是“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這就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真。所謂“語文的方法”就是遵循語文學習規律的,以語言活動為主的,能夠服務于學生語文學習,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方法。
韋葉標老師教學《秋天》就是運用想像、聯想的方法,讓學生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畫面美,這就是找到了適當的欣賞詩歌的方法。泰州二中附屬初中的錢蓉蓉老師教學《給我的孩子們》,要求學生找出文中反復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憧憬和悲哀。于是,錢老師整節課就圍繞著“憧憬”和“悲哀”這兩個關鍵詞展開了對文本的研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好的語文課不需要花哨的形式,在于“實實在在”,但是“實在”并不意味著簡單,“實在”中蘊含著匠心獨特的設計,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這是很見教師功底的。
感悟四:意,還是留點好
上評優課,還拖課,也不是怪事,因為一節課只有40分鐘,老師講不完,就只好往后拖了,而評委們似乎也默認了,沒有提出異議。但是,張舉老師(教學《黔之驢》)的做法卻讓我頗為欣賞。張老師讓學生討論作者的寫作意圖,因為老師還沒來得及出示寫作背景,所以沒有一個學生能答對,這時下課鈴聲就響了,學生探討的興致正濃,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都盯著張老師,期待老師能揭示正確答案,但是,張老師做了這樣一番引導:“這篇文章就只為這一頭驢嗎?肯定不是,它還有深意,我想把這個作為作業留給你們,你們上網去查一查,結合柳宗元的經歷和仕途看一看,它的深意是什么?”不可否認,教師這樣做體現了他的教學機智,但是,我想語文課,就是要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帶著思考走出課堂,課堂不妨留點空間,留點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品味,去感悟,這才是真實的語文課,這才是好的語文課,有時,什么都講反而失去了“真味”,留白可能更具“魅力”。
這次觀摩學習,留給我更多的是思考,雖然在語文教學上我還猶顯稚嫩,但如何在“嘗試”中提升自我,這是我前行的方向。雖路漫漫,但堅定不已。
語文教育論壇學習心得:讓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 篇2
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認真制定了《關于開展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切實加強領導,深入宣傳憲法的基本原則、精神和內容,引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憲法意識,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
二是突出主題,注重實效。
圍繞“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主題,重點加強各級領導干部憲法教育,積極推動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開展憲法專題學習;組織相關區級領導參加市法建辦組織的領導干部旁聽庭審活動,零距離接受法治宣傳教育,真正做到帶頭學法、模范守法。
三是創新形式,營造氛圍。
充分發揮陣地普法作用,充分利用電視臺、武清資訊等媒體、利用戶外廣告、LED電子顯示屏、村(居)法治宣傳櫥窗宣傳憲法法律。通過普法網站、普法微博、微信平臺等新興媒體開展憲法宣傳,使群眾能隨時隨地接受憲法教育。開展大型集中宣傳活動,12月4日將組織區直33個單位和部門在黃莊街道泉鑫佳苑社區舉辦大型法律宣傳活動,通過秧歌會營造氛圍,LED電子屏播放憲法標語、宣傳片、印制《憲法》宣傳日歷、折頁、購物袋等普法宣傳產品和資料發放給群眾,引導廣大群眾在寓教于樂中學法用法,營造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的濃厚氛圍。
語文教育論壇學習心得:讓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 篇3
一、法官面對憲法莊嚴宣誓
20xx年是第xx個“國家憲法日”,踐行報告提出的“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求,12月4日上午,龍江法院按照最高院的統一部署,開展了以“弘揚憲法精神 感受公平正義”為主題的憲法宣誓活動。
10點15分,宣誓儀式開始,全體員額法官身著制服,胸佩法徽,精神抖擻,莊嚴肅穆的唱起了國歌,隨后,在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曉紅同志的領誓下,全體法官右手握拳高舉過肩,面對憲法莊嚴宣誓:“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边@鏗鏘有力的誓言,是人民法官對祖國、對憲法和法律的鄭重承諾。
宣誓結束后,龍江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高峰同志表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日的宣誓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儀式,對每一位法官而言,更是一種教育、警示和自我約束,通過組織法官在憲法日宣誓,以莊重的`形式強化憲法精神,進一步增強了宣誓人員對憲法的敬畏感,使法官干警能夠銘記自己對憲法、對公眾、對時代所作的莊嚴承諾,把人民法官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決心和信心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高峰院長要求全體干警要認真貫徹落實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嚴格依照憲法積極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弘揚憲法精神、遵守憲法規定、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做到恪盡職守,清正廉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二、收看特別節目《大法官開庭》之石時態大法官開庭審案
中午12點35分,龍江法院組織全體干警觀看最高人民法院和央視一套聯合推出的國家憲法日特別節目《大法官開庭》第三季,觀看了石時態大法官開庭審案之《無法回頭》,從中見證了石時態院長的責任與擔當,石時態院長以實際行動為全省法院院庭長帶頭辦案起到了表率作用,做到了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決心與信心。
三、邀請人大代表走進法院
在第四個憲法日的重要時刻,龍江法院開展“憲法日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縣人大代表走進法院,零距離接觸法官、了解法院,感受司法公正公開。 活動中,由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曉紅全程陪同,代表們參觀了法警體能訓練室,并旁聽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庭審過程中,代表們認真傾聽審判員的每一次發問、每一次提請注意事項,仔細觀察著法官們的儀態儀表、措辭乃至在法庭上的一舉一動,庭審結束后,代表們紛紛表示,通過聆聽庭審的全過程,接受了一次法制教育的洗禮,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法律的認識,提高了依法履職的能力,深刻的感受到了司法的權威性、公開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