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小學英語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那一天尹老師首先給我們講了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英語教研員及其責任。接下來我們又看了一位北京的英語老師上得一堂公開課的光碟。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尹老師事先把我們分成四個大組分別就那堂課擁有不同的任務。有的組負責談論整堂課的印象,有的組來觀察教師的活動,有的組觀察學生的活動,還有的組負責評說各個活動的目的。按說事先已經知道了任務,目標明確,但是最后我們同尹老師互動共同完成一表格是卻出現了脫節(jié)。只見尹老師滔滔不絕,多方引導,但是教師起來回答問題的卻屈指可數。
我們完全把這設計成一堂課,尹老師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是求知的學生。從整堂課的表現來看,我認為這是一堂不成功的課。教師一味的灌輸,學生一味的承受。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出在哪呢?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老師們平時鍛煉的極少,致使臨時抱佛腳、飲水思源、杯水車薪。
如果老師們鍛煉的多了,而不是一味的只是懂得向我們的學生灌輸知識,回過頭來反思的少,觀察的少,設想的少,勢必會造成我們自己單一的發(fā)展,而忘記了我們也是一個多元體。我們既要學會怎樣去教,又要學會怎樣去評。任何事物都應是多樣化的又是多向性的。
如果只是單向前進,就像花兒離開了水或者陽關等生長的必要條件。到頭來面臨的是枯萎,而我們也會枯竭。
三天的學習下來,我總結出來我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就是平時學習的不夠,努力的不夠。別人是在用心在教,用心在學。而我只是身動而心不行,結果知識用時方恨少。別人之所以能舉行公開課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因為她們有這個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肚子里有那些墨水。而這些墨水的貯存卻是常年累月,不辭辛苦的。
說到這我都為我自己感到羞愧。道理都懂,為什么就缺乏行動呢?這一次,心得的總結對我來說是認識上提高。知道了不足才能對癥下藥。因此,我十分感謝這次的活動,它讓我有了心靈上得思考。
體會是可以記錄的,但心靈的感受可能是無法言語的,只有自己的經歷,才會有認識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