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心得:學習是一種信仰和責任
對于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們,其實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就是最直接的學習,所以應該懷著一顆學習之心來面對工作。其實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么,怎樣才能真正把學習當作一種信仰、一種責任、一種享受、一種能力呢?一方面應明確學習目的,主動向領導學習。沒有學習目的,學習就會陷入誤區,茫然不知所措,從而使自己的學習優勢逐漸丟失。向領導學習,不是因為他們是領導,而是因為他們優秀。他們之所以有現在的領導地位,就一定會有許多你我所不具備的特質。事實上,幾乎在每一個部門或單位里,領導者大多都是最有責任心的人,因為他身系整個部門或單位的命運,因此在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優點,值得你我認真思考與學習。隨時隨地向他們學習,做事就會更盡心盡力,像領導者一樣去思考,一樣去行動。在潛心向領導學習的同時,就會主動站到高位考慮上層次的問題,就會把工作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更加明確什么是自己應該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該做的。反之,如果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就會得過且過,不負責任,認為自己永遠是“混工資”的低層工作者,部門或單位的榮辱及命運與自己無關,如此一來,就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不會得到重用,低級“打工仔”將是你永遠的職業。另一方面應提高整合能力,虛心向同事學習。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整合,目的是希望能夠相互產生聯想、類比、觸發,獲得知識中的能量。向同事學習,是因為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不同的優點,這些優點一旦被學習吸收,就會在很多時候對自己有所幫助。身邊的同事或者在為人處事上比較謙虛謹慎,或者在工作作風上比較嚴謹優良,或者其職業技能等工作能力上強于自己。因此,向他學習,將會對自己今后工作提供極大的幫助。再一方面應加強提煉總結,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世上所有的經驗,都是由“事情”積累而來的。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次極好的、最直接的學習機會。實踐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而所經歷過的“事情”體現出來的,就是實踐。所以應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通過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古詩有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規律,這些都是學問;恰當地處理事情,懂得道理,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文章。從“事”中學習知識,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方法,萬事皆有可學,事事皆有學問。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有意識地從這些事情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增長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提高自己的才干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