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焦裕祿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學習心得
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員心目中的“精神圣地”。如今,這一名單再添一位新“成員”——蘭考焦裕祿陵園,今年,這里接待了比以往都多的拜訪者,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各級黨政機關,抱著同一個目的前來:學習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精神是什么?是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是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是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是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公仆、奮斗、求實、大無畏、奉獻是對焦裕祿一生的評價,短短的一生早就了時代的楷模,是共產黨人追求的光輝榜樣。
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每一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時刻以焦裕祿精神為榜樣、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桿。他在擔任蘭考縣委書記一年多時間里,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縣149個大隊中的120多個,這才是真正的群眾路線。試想一下,現在我們的條件好了,自行車已經成為過去式,汽車成為了出門的代步工具,公路修到了群眾的家門口,然而我們的領導干部的身影卻少了。我們的干部都去了哪兒?更多的是在辦公室,電話取代了走訪、聽取匯報取代了實地調研。偶爾下鄉,也是車來車往,大多數時間是在走馬觀花,聽取村干部匯報的時間多,真正和群眾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的時間少。
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就是要重拾焦裕祿精神。雖然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都不會過時。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心里裝著群眾,群眾就會記住你一輩子,代代相傳,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