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思維學習心得(精選3篇)
戰略思維學習心得 篇1
拜讀了邱敦紅教授的《領導干部要重視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深有感觸,其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寫下來以不斷勉勵自己!
先說說文章本身,全文以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為討論核心,從“為什么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當前需要進一步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重點領域”和“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闡述。關于為什么要重視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作者用了四個“有助于”,即:有助于爭取主動,有助于成就大業,有助于轉變作風,有助于增強后勁。談到當前需要進一步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重點領域時,作者總結了四個重點領域,即:國際環境、經濟、政治和文化。最后對于塔高戰略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作者給出了六條具體的措施。通讀全文,感覺文章條理分明,作者思路清晰。作為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的局長,邱教授的文章既有高度的理論概括,又有明確具體的指導意義,其文章本身就是站在全局性、長遠性的角度上,來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是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其用戰略的眼光看待問題,戰略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戰略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的精髓是值得我認真學習領悟的。
結合自身的工作,主要談一下在實際工作中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方式與方法。邱教授提出的理論素養和博覽群書,這需要自身不斷的學習,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將知識上升為思維能力。對于根植群眾、調查研究,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群眾,深入教研組,廣泛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才能夠指導我們從戰略的、長遠的、發展的角度去干好工作,干出成績。還有借鑒他山之石、求于科學方法,對于我們今后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要注重借鑒好的經驗方法,博采眾家之長,為我所用,要講求科學的方法,強調科學發展。
我們的職業教育,正處于改革的大浪潮下,作為基層領導干部的我們,更要具備戰略思維能力,來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老師們一起,提高我們的“軟實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
戰略思維學習心得 篇2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著急去玩,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湯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互相丟飯菜……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同時,有的同學飯后還把吃的東西拿出教室,邊走邊吃,吃完就隨便丟在路上,這和挑食、浪費糧食一樣都是不文明的就餐習慣!這種不文明會非常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文明學生的良好形象!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在吃飯的時候,邊說話邊吃飯!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從我做起節約糧食!有一次,我剛吃完飯,從教室出來,看到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個包子,咬了一口,隨手就扔了,我見此情景就趕緊跑了過去,“你不應該把沒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為那是糧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這么說就錯了,因為那都是農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吃飽了,再吃就吐了再說了我扔包子關你什么事,真是多管閑事!”“你這么說就錯了,糧食的用處可大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
戰略思維學習心得 篇3
這次我們學校組織教師前往上海蓬萊路第二小學和海華小學進行參觀學習,我有幸成為了考察團的一員。短暫的上海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緊張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體會一、蓬萊路第二小學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如何調動起來的?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復的問題。在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學得真諦。該學校和我們一樣有大部分學生都是外來民工子弟,而且據校長說這里是黃浦區中的老城區,是全上海經濟最落后的地方之一,跟周邊地區相比貧富懸殊非常明顯。所以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認真貫徹不存在歧視和嘲笑,而是要以欣賞和佩服以及肯定的原則。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信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再就是通過一些具體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一是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班內的桌登擺放以方陣為單位,圍坐在一起。這樣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后排的區別,每個學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課堂上做到參與無錯的觀念;培養學生參與的積極分子、積極評選課堂積極分子等。三是小組間開展學習評比,每個學生都為自己所屬的集體負責,盡量維護集體的榮譽。四是及時的獎勵和鼓勵制度。而且他們還有借分制、跳級制等不常見的教學制度,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先進的,如果實際情況相符的.情況下是值得借鑒的。
體會二、海華小學的教師把自己充分融入到學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用民主開放的思想和行動去開啟學生的智慧,在他們的課堂上,簡易的講臺,沒有權威,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老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里教師真正成為“導師”,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路人,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在傾聽。他們的打印機就擺在教師外的走廊上,學生在學習或者創造過程中需要任何材料都可以自己去搜集并進行打印。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行使權,他們會更加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更努力的學習、創作而不會受到約束。
體會三、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海華學校的“綠娃娃”活動,是被我們老師津津樂道的,經過努力他們的活動已經初具規模,這里是記錄每個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的天地,而且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不論語文、數學、英語課,他們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如:英語課堂上,一名學生朗誦另一名學生表演,體現在快樂中學習,利于知識的鞏固;勞技課上,會把制作卡片和英語單詞學習再和母親的生日聯系在一起,學生綜合各項技能組合完一張卡片,然后送給自己生日的母親或者是其他親人。這樣的一套模式,確實很適合我們現在學生全面發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體會四、學生互相幫助,活動自由。
討論式的學習,使問題可以通過學生間平等的合作討論來解決,使學生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學得會、聽得懂。他們上課討論,坐、站均可,聽講都集中到前面,使他們的好動得到宣泄。上課學得會,氣氛和諧,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被動的聽,這樣,就不會感覺乏味和疲憊,而是一種愉快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校的社團活動都獨具特色。學生實現了“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霸氣誰能敵,快樂課堂我稱帝”。在學習面前充滿自信,展示自主,笑對人生。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個人都有了學習的信心,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