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精選3篇)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1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更是和諧與偉大的祖國。我們首都北京是舉世聞名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這里,既有雄偉的天安門城,巍峨的長城,風景如畫的頤和園,讓世人敬仰的故宮,也有無數高聳人云的現代化大廈,讓人眼花繚亂的立交橋,寬敞的大街的車水馬龍……北京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我們再來看北京的高科技園區,寬敞明亮的小瓶子,每個瓶子里都載了手指那么長,比火柴棍粗不了多少的幼苗,瞧!這個小瓶子里裝的就是馬蹄蓮,這些纖細的小苗就是馬蹄蓮。我又來到了育苗車間,這里真是綠色的天地!這里有一個個大水池,水池里栽滿了各種蔬菜。那可不是一般的水,而是營養液,里面有蔬菜需要的各種營養。仔細觀察,我驚奇的發現,在營養液種的蔬菜嫩綠嫩綠的,菜葉油亮油亮的,顯得很干凈,散發出一股股的清香,比土里栽培的還要好。
我沉浸在農業帶給我的驚喜和喜悅之中。科學家真有辦法,他們用高科技手段培育出優良的品種,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們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作貢獻,祖國我愛你。
中國的一處景物全球聞名,那是什么?哦,我想起來啦!那是萬里長城。長城位于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到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谷關,橫貫河北省,北京,內蒙,山西,陜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與我們偉大的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國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國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的約有10萬里以長,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一萬里,現在我國,甘肅,河南,寧夏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這一切的一切,這一奇麗多姿,這高大巍峨,來自我們的祖國。祖國在強大,祖國在進步,創造了一步步輝煌。
這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示您深深的愛,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意志如鋼鐵一樣堅韌,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讓祖國的錦繡山河更加絢麗多彩,讓華夏燦爛的歷史鍛就新的輝煌。
讓我們深情的說一聲,祖國,我愛你!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4
透過這次認真而又系統的學習,我對增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和思考后,使自我對如何開展學習,為什么要學習,如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共青團員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為更好開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黨締造和培養了共青團。100年前,在中國革命洶涌澎湃的洪流中,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是20世紀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青年運動蓬勃發展的必然結果。10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時代的前列,不屈不撓的奮斗,歷經艱辛地求索,創造了令世人贊嘆的業績,涌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進模范人物和先進模范群體。中國共青團跟著黨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奮斗之路,中國共青團始終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廣闊舞臺上為祖國和人民用心貢獻力量;始終按照黨的要求培養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群眾奮斗的洪流中鍛煉成長;始終把最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使我們不斷發展的事業有了強大的有生力量。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黨的忠良助手和后備軍,不愧為黨聯系青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2
新課程改革強調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因而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除了傳統的熱愛學生、愛崗敬業、樂教、善教外,更應注重師生之間間的關系,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過:“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要看師生間的關系如何。”因而,師生關系也是影響我們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方面。教師的情感、課堂角色、教學行為等都是影響師生關系和諧與否的重要方面,下面我主要從教師的情感、課堂角色、教學行為這三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去除消極情感,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教師和學生構成了教學兩個重要的方面,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愛屋及烏”,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的業務素質不滿意,或受到教師的漠不關心、過多的指責等,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變壞,從而對教師產生討厭、對抗的不良情感,導致師生關系的不和諧,甚至矛盾沖突。
2、轉變角色,創造民主平等的關系
教師應放下那種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求真理,與學生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3、改變舊觀念,構建融洽和諧的課堂行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自身的表演,很少關注學生的參與,久而久之在師生關系方面就形成了“老師表演、學生觀看”的固定模式,大大的抑制了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教師要經常深入學生的生活和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傾聽他們的心聲,以此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認可并接納教師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愿意沒有拘束地一起交談和討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建構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文化生態”,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如何對待犯錯的學生,常常是增進師生感情或導致師生矛盾沖突的關鍵。而絕大多數教師能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能理解寬容學生,但也有部分老師對犯錯誤的學生,簡單粗暴、甚至變相體罰的現象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的。
總之,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往往是好的,但觀念轉變為教學行為卻不是每個老師都可以做得到的,如何促使教師真正轉變角色、改變教學方式,建立信任、尊重、關心的師生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難題,還需要我們去實踐、探究。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3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師生關系是維持教學活動的基本關系,而現在的老師往往有一種感覺:學生難教,教師難做,師生之間缺乏親密合作的和諧關系,教學活動得不到有效的開展。這也是當前我們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其實,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和諧合作,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所謂“親其師,聽其言,效其行”。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朋友。
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能讓學生具備舒展、愉悅的心靈;教師對學生具有了真誠的信任和尊重,學生會感到人格的尊嚴,又會對老師產生朋友般的信賴。創造這種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真心付出。
九年2班的班主任調動到另一個單位,學校安排我接這個班級,剛接手的社會還真的吃了不少的“醋”。孩子們對原來的班主任有著深厚的情感,一開始對我特抵觸,班級管理的一些事情,只要我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孩子們就馬上大叫前班主任是怎樣做的,對我的做法提出各種質疑。我沒有生氣,因為我覺得這些孩子重感情,這是多好的品質啊!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那些維護以前班主任做法的學生,我夸他們是重感情的好孩子。以后,只要班級有什么事情我都會主動向學生詢問以前班主任是怎么做的,在以前班主任做法的基礎上適當的加以修改。慢慢地,孩子們對我的情感越來越深了,大事小情都愛聚在我身邊說說,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再提要求,他們很樂意就接受了,我終于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靈。
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理解,從而達到彼此尊重、信任。
二、師生間要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
教師們習慣于在評價學生的時候總是說:“你的缺點是:……”但老師就是從沒找過自己的缺點,這就是不平等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他們不再一味地聽從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對老師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同。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從不怕學生找到我的缺點,讓學生明白老師與他們之間是一樣的,可以互相提意見,感受平等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更理解你,信任你,才能更愿意接近你,和你的關系也就會越來越融洽。
三、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教師要想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藝術水平。教學上,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備好課、上好課;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加強個別輔導、教育,促使每一個學生不斷進步。以自己對所教學科的熱愛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熱愛,以自己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去影響學生,學生自然會看出來“老師多么認真地工作,這都是為了我們好。”從而才能愛戴老師。
教師還要以身作則。在行為上做學生的模范。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也該遵守時間;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教師就要及時批改作業;要求學生熱愛勞動,老師也要付諸行動;甚至老師自己有了過失時,也要勇于承認錯誤……,只有教師以身作則了,才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師生關系,使師生之間存同去異,教學相長。當然,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建的,它是教師艱苦勞動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愛心,并以此感染學生,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挖掘學生身上的向師性因素可以強化,激勵學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師生關系,為師生合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