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習培訓心得范文(精選3篇)
心理學習培訓心得范文 篇1
在當前社會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快節奏、競爭激烈是常態化生活模式。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生活中活躍而又敏感的一個群體,受學業、就業、經濟等壓力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凸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趨下降,高校心理危機事件頻發。由此引發的學生自傷事件、傷人事件及后期干預工作,對學生、家庭、高校和社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和壓力,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學生最親密的朋友,國家、社會、學校與學生的直接聯系人,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輔導員在心理危機預防工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第一,輔導員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是大學生最親密的朋友,幫助學生直面學業、生活、心理中的種種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陪伴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與心理咨詢專家相比,雖然輔導員的理論知識不足,但他們更貼近學生。一般說來,學生愿意與輔導員接觸,愿意接受輔導員的意見,輔導員可以發揮心理工作的主動性。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狀況也相對了解,能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第二,輔導員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輔導員通常熟悉其所在院系的專業背景與學術氛圍,可以在考慮到學生心理共性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選擇獨特的心理輔導內容和方法,貼近學生實際需要,使工作更具針對性。
結合本次培訓專家老師們的講解以及輔導員實際工作經驗,我認為輔導員在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方面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工作:
1、將危機預防理念滲透到日常教育中
危機預防離不開日常的宣傳和教育。輔導員可以利用班級群、班會及新媒體等陣地加強心理健康、危機預防知識的宣傳,向學生宣講心理健康對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求助等。提倡同學之間、班級成員內部互相關心、團結友愛,創建一個理解、寬松、信任的集體環境,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營造良好校園集體心理氛圍。
2.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不定期開展學生訪談
作為輔導員,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輔導相結合,不定期開展學生訪談,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溝通的機會。在學生不太主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走訪宿舍、任課教師、舍友等多方面了解學生的狀況。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善于運用心理輔導的技術。在面對學生的成長問題如人際關系、學業指導、感情問題等時真誠地與學生共同探討,陪伴他們去面對問題。通過接納與傾聽,真誠地去了解學生的想法,使他們能夠更自由地自我探索,從而獲得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收益。
3.發揮學生骨干作用,加強朋輩輔導的力量
學生黨員、學生會、班干部、宿舍長是學生中的骨干,他們既是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帶頭人,又是輔導員聯系學生的紐帶。他們生活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對其他同學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注重對學生骨干助人能力的培訓,給他們明確職責,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作用,與同學溝通,主動關心同學,為同學們服務。學生骨干還應起到橋梁溝通作用,能夠及時將一些較為復雜的心理問題反映給老師,協助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4.識別、關注重點對象,重視新生普查和危機排查
大學新生入學后,輔導員可借助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全體新生的心理素質普查,對學生的人格特征、在學習和生活適應過程中所出現的心理障礙和癥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重點關注可能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幫助做好危機的預防與轉化工作。
同時輔導員需每學期開展危機排查,對在校期間有感情問題、家庭重大變故、就業障礙等方面的學生予以識別,確定重點關注對象,以發現具有嚴重心理問題、心理障礙或具有自殺及傷害他人傾向的學生,及時提供的幫助。
5.及時轉介,爭取學校和家長的支持
輔導員要與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建立密切聯系。若學生面臨嚴重心理危機,或輔導員發現自己已盡全力做工作而學生狀況沒有改善時,應及時將學生轉介給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并協助咨詢師跟蹤評估學生的情況。建立學校和學生家長的常規聯系制度,確定有效聯系方式,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能使學校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危機的處理和防范工作,避免因家長不知情而出現危機防范的漏洞。
大學生心理問題常常具有隱秘性,不易被發現,難以快速解決。作為輔導員平時除有工作責任心和觀察能力,完善基礎性工作以外,還需要不斷強化心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知識的儲備,提升工作能力,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心理教育與危機干預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切實做到心理問題及早發現、及時防范、有效干預,將“心理危機”轉化為“發展生機”。
心理學習培訓心得范文 篇2
通過學習,受益匪淺,我真正認識到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社會文明的發展、尤其和每個教師的生命質量息息相關。充分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接受知識,反之,就有可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通過這次學習,明確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提供科學的有效的幫助和指導,以促進學生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健康心理輔導是通過人際交互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適應的助人自助的過程。它可以為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種促進自身人格成長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
三、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要補充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通過學習培訓,提高了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任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心理學習培訓心得范文 篇3
9月14至18日,我有幸到廣州參加由省護理學會舉辦的老年專科護理培訓班學習,受益匪淺。
學習內容包括:老年病人的需求與服務 、20xx年老年專科護理十大安全目標解析、老年護理評估進展、老年尿失禁的評估實施、健康教育與臨床護理案例分析、尿失禁老年人留置尿管護理介紹、老年人吞咽障礙的護理、健康教育等。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明白到老年社會的到來及老年社會產生的問題并不可怕,老年病人的真正需求、護理服務、護理技巧與方法,護理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門學科,一門藝術。通過這次學習使我的感受更加清晰、深刻,它的內涵豐富且富有靈性,一個溫暖的眼神,一抹鼓勵的微笑,一個關愛的舉動,這都是護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和渴望,我們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應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病房管理,以積極處世的態度快樂工作,進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人人學會交流,參與交流,關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