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精選11篇)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1
20xx年12月,三亞進修學校組織三亞市全體高中集習了《專業標準(試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它主要包括四個——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生學習。
“學生為本”就是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體現在學生要成才,更要先成人。
“師德為先”是學生,注意自己形象,言傳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能力為重”是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把握好課堂的組織與駕馭,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終生學習”是要會不斷反思,人要有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意識。
我認為,《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基本理念其實就是德﹑育﹑能﹑學四個字。這四點理念,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是真正的想去“育人”,而不是簡單地“教書”而已。教育的本質更人性化,更符合教育的基本發展規律,更符合社會的要求。
在學習和生活中,《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帶給我們老師的是機遇也有挑戰。它不僅要求我們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技術,還對我們的班級管理和教育活動能力有了要求:結合學科教書育人,有效的管理和開展班級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妥善處理突發事件,知道學生理想、心理和學業等多方面的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承擔著培養祖國未來一代的重任,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老師的我們,更需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育無小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用自己崇高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和未來。
如今的社會是知識型的社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一種樂趣,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用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更好的教書育人。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2
通過學習李晶老師關于《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的視頻,我學到了很多豐富的教師專業知識,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一方面從理論的高度了解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了解現代教師的責任和歷史使命,受到了不少的啟發。現就學習情況,談談自己心得體會。
首先應該樹立師德為先的理念。
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我們必需用心靈去照亮我們的職業。尤其作為初中教師的我們,正是在孩子們人格初步形成的時期,那么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樹立專業的教師形象。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
其次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21世紀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的基本要求。“終身學習”的著眼點側重于學習者個人的內部變化,是一種自我導向學習,是21世紀的學習觀。《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對教師“終身學習”理念的要求有三點:一是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論、經驗和做法;二是學習新鮮知識及注重文化含量;三是秉持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教師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是影響學生的最大因素,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的魅力會越來越凸現出來。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再次我們堅持能力為重的思想。
這里的能力指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中學教師專業標準》明確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不但要教書育人,并且還要用自身形象影響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自身擁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要使學生成人,必須把學到的知識能運用于實際。《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對具體教學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別強調要“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樂趣、找到靈感,才能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為學生“營造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氛圍”;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讓他們成材。《中學教師專業標準》還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規律進行研究,研究初中生的成長規律,了解他們的個性形成過程,提供合適的教育,促進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教師要做好真正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讓學生今后能夠走上成功之路。
最后我們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在教學工作中始終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樹立學生為本的觀念。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在尊重學生人格基礎上,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挖掘他們內在潛能,誘發他們學習動力,調動他們學習興趣,完成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對自己、對家庭、對祖國的意義。
總之一句話,《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為教師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要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轉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中,這樣才能培養出未來社會優秀的接班人。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3
通過學習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后,我覺得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中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要做到以學生為本,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首先要信任并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寬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從學生所處的情境中設身處地的考慮對方的行為動機或個性需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以熱情換取信任,以坦誠換取信任,以信任換取信任。在這種狀態下,師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鳴,也就容易實現心理溝通。當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熱愛之情感時,教師的傳道授業便能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潛移默化的鑄造學生的靈魂。
2、賞識學生。充分發揮期待和賞識的積極作用,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同時也要不斷地反省自身的行為和態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我們過往的工作歷程中,肯定有一些學習成績或許不好,但其他方面能力不錯的學生,我們挖掘他們的優點特長加以培養重用,幫助他們找到成就感。
3、注重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成為有人情味的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各種習慣,平日生活中,引導學生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對師長的尊敬之情和對同窗的友好情誼。比如平日配合德育處完成各種德育作業,在各種節日布置一些諸如發送問候、恭賀的信息和電話問候師長親友的作業,引導學生主動把心里對他人的關心外化為行動并形成一種習慣。知道關心他人體貼他人,增進師生的感情。
4、凡事不浮于口頭,要身體力行。身體力行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微笑上。
總而言之,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應當熱愛每一個學生,能夠以父母般的感情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影響學生。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4
我認真學習了《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讓我又一次重新審視了一位教師所應該具備的基本專業素質。
《標準》確立了四條基本理念——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四大理念與課程綱要相吻合,與新課改理念相符,實實在在地立足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標準》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對教師做出了詳細要求。對照標準提出的理念,結合自己的思想言行,覺得學習和不斷提高的東西有很多。熱愛教師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教師職業也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努力提升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思想境界。
首先我們應該樹立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專業觀念。因為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要在自己的教育事業中有所建樹,我們必需用心靈去照亮我們的職業。尤其作為初中教師的我們,正是在孩子們人格初步形成的時期,那么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樹立專業的教師形象。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
在教學工作中始終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樹立學生為本的觀念,我應該熱愛自身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做個快樂的教師。做到熱愛學生、充滿自信、積極進取、快樂工作。對自己的專業執著、投入,并以自己的執著、投入來感染學生培養愛學、樂學的情緒。其次,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勝過許多的空洞說教。教師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以寬容心對待他人。
其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每天都面對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戰,每時都面對新知識的困撓,每刻都面對新的教學法方法的沖擊。我常常感到自己理念的滯后,知識的匱乏,方法的陳舊。這就迫使我要不斷學習。這是教師職后教育現實的需要,也是教師職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滿足這種需要,我要始終有一種提高自身學習的緊迫感,面對教學改革千變萬化的危機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總之,《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為教師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轉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中,使我的工作更有成效。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5
作為一名教師擔負著傳承歷史文明的重任,首先必須熱愛教育事業。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靈魂。中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關愛學生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關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我們教師還要用放大鏡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且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學習的興趣。應當做到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總而言之,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應當關愛每一個學生,能夠以父母般的感情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影響學生。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6
通過對《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學習,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熱愛教師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教師職業也是社會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只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更應該把教書育人作為終生奮斗的事業。
首先我們應該樹立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的理念。
“師德為先”的底線則是絕不傷害學生,即不管學生的底色是什么,教師給他增添的一定是一抹溫暖的“粉紅”,而不能是灰色或者黑色;“能力為重”是講教師應該具備多種能力,最重要也是最起碼的即底線是能夠管住自己的情緒,做一個有幽默感的教師。作為初中教師的我們,正是在孩子們人格初步形成的時期,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樹立專業的教師形象。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有也無任何個性特色。”
其次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終生學習”的底線是要會不斷反思,要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學生的成長。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
最后我們應該勢力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學生為本”就是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其底線體現在——學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學生觀。現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已成為全社會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愛和責任是師德之魂。青少年學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作為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指責他們,而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談心,談感受,讓他們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發生。
總之,《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為教師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把《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轉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中,這樣才能培養出未來社會優秀的接班人。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7
教學的時間長了,一些東西也有些淡漠了,所以對教師的行業標準也開始模糊,很高興獲得了這次培訓指標,所以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和與各位同仁的交流機會。
在仔細的學習了《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這是時代的理念。生本、師德、能力、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最強因。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必須終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師德修養。
《標準》從四個領域對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第一,突出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將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教師要不僅僅服務教學更應該關心學生的生命狀態。第二,《標準》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為”專門作為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為”的重要性。第三,教師的能力是教師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的載體,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標準》突出以師能為重,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實踐能力,即: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二是專業化水平,即:研究中學生遵循中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三是專業能力,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第四,終身學習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征,教師是終身學習者,在持續學習和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標準》倡導終身學習,體現于三個方面:一是學習先進理論。即:學習先進中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中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二是提高文化素養,即: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三是形成終身學習習慣,即: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教師是以心育心的職業,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的個人修養就是一種教育的環境和教育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同時,《標準》中提出心理調試方面的要求: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善于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這對我們的心理有極大的幫助。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的情況下,對教師提出這個“標準”非常必要。要想在學生心中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陽光。新時代,新形勢,呼喚陽光教師。一個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具有平和心態的老師,必將給學生提供優質文化場,保障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通過學習《標準》,我感覺做一名教師除了不斷開拓、創新,更要執著的'愛崗、敬業。我們要依據《標準》做一個好老師,做一個有成就感老師,做一個享受教育的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享受我們職業的幸福。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8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通過學習,我充分認識到規范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愛崗,是對教師的工作崗位充滿熱愛之情;敬業,是對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愛崗敬業,既是教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有高度政治責任感和職業責任的具體而集中的體現,也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現實和最可靠的途徑。
二、熱愛學生,一片丹心育桃李。
學生是教師的勞動對象,教師的事業始終與學生聯系在一起,教師的生命歷程是伴隨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走完的。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它蘊藏了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神圣事業的執著追求、教師的天賦和教育智慧、教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寬闊的胸懷。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中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而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實現的,因為孩子眼中的教師都是具體的,而教師又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式人物”。所以,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四、堅持終身學習,提高專業能力。
知識靠學習,能力靠培養。
走出校園不代表學習就止步,也不代表所學的內容就不需要更新。現在的教育信息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傳播,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汲取新鮮養分,那勢必無法為學生提供更新的知識點,從而會有誤人子弟嫌疑。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先進中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中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中學生,遵循中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總之,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多的認識,更大的進步,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的信心,我將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認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學習不斷進步,促進學生全面快樂的發展。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9
學習《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后,我充分認識到規范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理念一:“以學生為本”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人格,多關愛他們,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挖掘他們內在潛能,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調動他們學習興趣,完成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對每一個學生深入了解,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展。
理念二: “師德為先“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都喜歡模仿。為此,我們一定要嚴于律己,以身做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
理念三: “能力為重”
今后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研究,改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專業能力。在教給學生有用的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人、成材、成功
理念四: “終身學習”
教師要體現時代特點,因此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接受新鮮知識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做到厚積薄發,精益求精,時刻準備著用“一桶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會時時以《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要求自己,做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10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這表明了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社會對教師的高度關注。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必須明確對于自身專業的提升方向和標準。能夠做到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通過學習,我充分認識到規范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性,深深感悟到自己與專業標準有不少的差距。今后該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1、以學生為本。
我在今后的教學中盡量做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辱罵,毆打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主動、積極,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可以不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學生在學校不一定要成績怎么樣,但一定要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教學生活中,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我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成。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2、要師德為先。
身正為范,行為世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都喜歡模仿。為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師當成良師益友。
3、能力為重
作為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教育是傳遞知識,啟迪智慧,點化生命的過程,作為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駕馭自己的課堂,我們要熟悉教材,注重學科的特殊性,分析教材的特點,大膽調整教法。在課堂教學方面,要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也要在根據具體條件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所改變,使自己的課堂活起來。在教學設計中要抓住主線由淺入深,正確引導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體現多元化評價,學生的評價不僅限于學習成績的.評價,我將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行為習慣,與人交往,溝通等方面的評價學生。
4、要加強學習。
教師要向學生傳布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教給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學習的能力,以便使學生離開學校后能成為承擔一定責任的合格人才。所以作為教師的我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我們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教育理論,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學習《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嚴格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總之,現代教師的專業標準時衡量一位教師適應教育的要求,朋友全面發展人才的要求。我努力用教師的專業標準三個維度,十四個領域,六十一項基本要求來發展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學習心得 篇11
剛接手11班的時候,我并不快樂,因為孩子們的各科成績都不好,而且行為習慣又極差,面對這么一個群體,我彷徨,我無助。開學一個星期了,我思考著,怎樣能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有一天,我講到了人應該要上進,無論如何都應該去試一試,這樣至少不會讓自己后悔。當我說完這句話后,我發現平常毫無精神的同學們一下子坐直了腰,兩眼一下子亮起來。我知道,那句話觸動了他們的心。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怎么能輕易錯過!于是,我干脆地停止了所上內容,轉而和他們討論起
“如何面對人生”這個話題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怕說話,有的同學甚至將頭埋得低低的。我耐心的等著,我相信孩子們能走出那一步。很快,有一個男生站了起來,比較大聲的說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的膽子慢慢大起來,說著自己的看法。現在想來,那天同學們所邁出的那一步該是多么的勇敢啊,我真的很感謝帶頭的男孩——王佳平。從那以后,同學們的話開始多起來,語文課上舉手的人開始多起來,敢問我問題的學生也多了起來。
惟獨他例外。那是一個處世漠然的男孩。在我的印象中,從不曾見他舉過一次手,從不曾見他正眼看過老師一眼,更沒聽過他問問題。他是誰?為何如此冷漠?如此置身事外?我小心地訪問其他同學,了解他的相關事情。從大家的口中得知,他叫徐立東,一個在同學面前有一點外向,而在老師面前格外內向又非常倔強的男生。小學時的語文成績較好,但一上初中,就沒怎么長進,好幾次都只考了十幾分,遠遠的仰望及格線。現在到了初二,他覺得沒什么學的了,所以干脆就放了。在他的字典里,已經沒有了“主動”二字。哦,我明白了。我得幫他。一個午后,我將他約到了塑膠操場,同他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他告訴我,原來他挺喜歡學語文的,可是幾次不及格后,他就徹底放棄了,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再加上班上部分同學的議論,使他更沒有興趣了,索性一放了之。聽完他的話,我不禁責備自己,怎么能那么大意!他并不是那么冷漠的,他只是缺乏關愛和鼓勵,所以才讓自己全副武裝好保護自己。癥結找到了,我必須對癥下藥,用愛心去溫暖這顆孤獨的靈魂。談話結束后的.日子里,我開始看到他的轉變,他的眼神不再迷茫,學習不再被動,分數在一小步一小步的上升,要知道,這對于她來說已是相當大的進步了,隨著學習成績的進步,他的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事實上,當學生對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這是教師從教的基本功。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