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中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通過繼續教育培訓的學習,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及業務能力等方面受益頗多。我深切地認識到為了更好的勝任新世紀的教育教學工作,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必須不斷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而現代教育觀念的樹立,正是教師的立教之本,確立現代教育觀。首先要確立現代學生觀,將“教師說學生聽”,“教師灌學生記”,“教師管學生服從”的教育方法重新審視,轉變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重視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所以在課堂上,我注重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實際去觀察去體會,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多思善問,敢于質疑爭論,促使學生動腦、動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表達能力。使學生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會學,還要使學生樂學,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要貫徹啟發式教學,最大限度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從“一言堂”、“滿堂灌”中解放出來。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增強教學藝術的感染力,使學生接受教師情感與情緒的表達,接受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
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 篇2
xx年7月27日至7月31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教育云及中小學骨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集中培訓。
第一天上午是xx區培訓學校校長肖xx老師跟我們做了《教育云環境下信息技術整合策略》報告——云時代的教師怎樣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提出了讓我們思考在云時代,我們的教學方式產生了改變沒有?讓我們學會更新觀念,學會進化。提出云時代,關鍵是資源,資源的創建與提供是“云”的生存之本。提出了引領、幫助、服務其他學科教師將成為信息技術教師工作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師的氣魄:“為砸自己的飯碗而奮斗”。演示了如何利用網絡進行在線gif圖片制作、在線音視頻處理、在線視頻播放去廣告辦法等等。
下午由師大教授祝作《信息化促進教學變革與創新——走向智慧教育》報告。提出了信息化讓教育產生了哪些變化?教師應該轉變角色:從講師變成教練。問題化的學習是信息時代的學習模式。
第二天上午由師范大學大學張教授跟我們做了《tpack視域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報告。張教授首先以《intel未來教育》視頻作為引導,讓我們看視頻提出未來教育的教學硬件裝備、教學資源、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我們現在有何不同。提出tpack的理論要點,展示了tpack視域下教學實例,演示了tpack理論——pk要素分析。
下午由xx市教科院丁xx老師做了《讓信息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報告。丁軍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言語為我們展示了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展示了很多一線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在其他學科中整合的案例,通過案例分析了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三天上午由武漢教育云平臺專家組為我們演示了教育云一些操作。下午由簡xx老師作了《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主動課堂》報告。提出交互多媒體環境下學科教學;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能訓練與指導;網絡教學環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等。
雖然學習還沒有完,但這三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這幾位專家帶給我思想上極大震撼,使我對教育信息化的有了重新的認識,以及對自身和信息技術教師在教育信息化所處位置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我相信下面2天的學習也會讓我收獲良多。
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通過本次培訓使自己迅速成長了。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于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欲望;尊重學生個性,善于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贊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認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己學習、自己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己開發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準備。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
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于: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為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于: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己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己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四、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于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嘆這項職業。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于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己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己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圣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己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欲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為合格教師。
區崗培班的學習和自主在教育信息網上的學習讓我對幼兒教育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對于我個人業務的提高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班上師傅也對我說過幼兒園的每一個活動環節對于我們剛工作的老師來說都需要仔細的不斷研究、總結、反思。從一日生活常規這個方面來說,班里共有32名幼兒,我們班是小班,經過這一年,這些幼兒基本上順利的度過入園焦慮期,對園內的一日活動組織也比較熟悉了班里的出勤率很高,這很讓我們欣慰,這說明孩子喜歡幼兒園這個大環境、喜歡我們小班,我們的工作是得到了肯定的。在生活自立能力方面,像一些吃飯、飲水、入廁、洗手都能夠自己獨立進行。午睡質量很好,小朋友們都會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而且吃飯時基本不用老師喂。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我也由衷的欣慰。
作為新老師的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總想幫助幼兒做好任何事——包辦代替。所以在以后的游戲中要讓幼兒充分的自主選擇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并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讓幼兒在游戲中真正的體會到主人公的快樂,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游戲和平日的教學活動也要進行整合,兩者是不可以分割的!同時創造性游戲中幼兒的表現大多來源于幼兒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經歷,所以老師也要與家長多溝通和交流,家園共育!鼓勵家長在平日的生活中多為幼兒提供一些生活的時間和經歷!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要使幼兒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學習,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培養幼兒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讓課堂真正充滿生機與活力,在幼兒園領導的帶領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最終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從教育教學這個方面來說,作為新教師的我虛心向師傅請教,聽取師傅的意見,認真備課,上課以及做好課后反思。為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認真學習幼教理論,作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充實理論,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學理論方法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多讀書、多看報,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制作教具,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設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縣暑假研修在7月9日如期開始了。小學數學組翟慧老師首先將自己獨到見解展示出來與各位老師交流共享,隨之很多精彩而獨到的見解隨著大家的交流發言源源不斷的涌現出來。可以看出大家真的從心底接受并認識到了這次研修的意義和作用。這更說明大家都很珍惜這樣的學習、展示和交流的機會。
在今天的研修活動中,無論從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對課標的把握、對某些知識點獨到的見解、還是教師自身各方面的素質,都讓我受益匪淺!同時在與全縣教師的交流中,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激情和睿智,有那么多老師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腦海中豐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讓我感覺到他們的腦海中盛滿的是新鮮的、流動的、充滿時代氣息的信息,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在課堂上的激情四射!孔子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所困”。確實是這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我,提高自我。感謝這次培訓,讓我有時間、有空間思考自己的教學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
但是由于,我們喬莊數學組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習慣了埋頭苦干,卻不善登臺展示,這使得在今天的交流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而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勇氣不足造成的。如此好的交流平臺,如此好的鍛煉機會,我們沒有理由讓它從身邊溜走,就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說出自己的觀點,亮出自己的風采。相信在后邊的活動中我們一定表現的更棒!
教師崗位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從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司空見慣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會有所悟,有所省,從而避免因工作的失誤,而給孩子們的成長造成傷害。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學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等等,這些閃爍著思想火花的語言,使我們共享卡羅林博士的智慧和方法,從而有助于改變自己在教育學生過程的策略和技巧,從而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