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觀后感心得(精選3篇)
2025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觀后感心得 篇1
紅旗渠精神、扁擔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歸根結(jié)底就是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和信念。任何職業(yè)、任何崗位、任何社會角色都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是教書育人,學生的初心和使命是讀書學習,醫(yī)生的初心和使命是治病救人……這些具體的初心和使命匯聚成強大的社會洪流――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20_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5.2萬人參加會議。會議提出的“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可謂擲地有聲,振聾發(fā)聵。150所高校發(fā)表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令人歡欣鼓舞,但這樣一個關(guān)于一流人才培養(yǎng)和一流本科建設(shè)的重要會議和宣言僅在“朋友圈”小范圍傳播,社會反響并不強烈,原因很簡單,“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大家都知道,關(guān)鍵是如何做到,從知道到做到有很長的距離。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學習“知道”與“做到”的統(tǒng)一!爸馈绷挚h“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的歷史和現(xiàn)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爸馈迸c“做到”相統(tǒng)一的核心是初心與使命。初心和使命給了林縣人民“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勇氣、魄力和動力。
“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就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回歸”一詞的使用令人或多或少地感到一絲無奈,至少說明了高等教育的方向在一段時期里與正確的軌道有所偏離。正確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答案顯而易見,但我們卻沒有做到。很多人會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理由,高教評價體系、高校排名、學科評級、職稱評審、崗位評聘等等成為“身不由己”的托詞,成為沒有很好的實踐初心和使命的借口。
所以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始終以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針和根本出發(fā)點,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以大無畏的氣概,持之以恒的踐行初心和使命。唯有此,我們的方向就不會偏,路就不會彎,高校中專業(yè)主義色彩就不會這么濃厚,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不會成為主流。唯有此,學生抱怨教師上課“味同嚼蠟”就會少一點,學習目標就會更加明確,動力更足;老師抱怨學生“只玩抖音,不好學習”也會少一些,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教學投入會更高,就能促進人才輩出,實現(xiàn)教育報國、教育強國的夢想。
教育思想大討論是學校20_年的重點工作之一,討論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明晰學校辦學的初心與使命,進一步明晰不同崗位、不同角色的初心和使命,更好的促進教育教學實踐。我們要學習紅旗渠人“誓把山河重安排”的使命與擔當、信心和勇氣,敢于突破既有的格局和模式,積極學校發(fā)展難題,以知行合一的態(tài)度,大無畏的氣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攻堅克難,變軌超車,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回歸。
2025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觀后感心得 篇2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放得失蹤。
初心和使命不是一句空蕩蕩的口號,二是背在每一位共產(chǎn)黨人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作為鄉(xiāng)鎮(zhèn)干部,要擔負好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使命,要將初心使命的力量融進心間,融入血液,在實際工作中踐行。鄉(xiāng)鎮(zhèn)干部要為民謀利、為民盡責,要無愧于黨和人民群眾的托付,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在現(xiàn)有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給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找到“我從那里來,要到哪里去”的答案。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是共產(chǎn)黨人的靈魂。基層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搞清楚弄明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要認真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確保知行合一,一以貫之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
心存百姓,牢記宗旨明初心。習近平同志指出:“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基層黨員干部,要心中時刻裝著群眾,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帶著良心和誠意工作,懷著真切的情感做事情。唯有做到心系群眾,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基層工作中與群眾拉近距離、加深感情、消除隔閡、化解矛盾,才能獲得群眾的擁護。
2025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觀后感心得 篇3
守初心,當以百姓心為心,牢記人民的滿意度是標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敝艺\為民、盡職盡責,要求黨的各級干部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只有扎扎實實為民服務解難題、一心一意為民謀利促發(fā)展,才能贏得人民支持和擁護,團結(jié)帶領(lǐng)人民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行萬里路,初心不改,飲水思源,本色不移。越是向前走,越要堅持勿忘人民,激發(fā)擔當作為。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永葆奮斗精神,永懷赤子之心,矢志不渝造福人民,我們就會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的偉大事業(yè)必將無往而不勝。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相信我們還有很多的時間,在祖國的建設(shè)的快速步伐中添磚加瓦。作為基層工作者,我要做好宣傳工作,讓群眾感黨恩,擁護黨的領(lǐng)導,共同維護社區(qū)穩(wěn)點,加強民族團結(jié)。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基層工作者,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工作的實際行動中來,立足本職,以身作則,干一行愛一行,為群眾排憂解難,為推進社區(qū)和諧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