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學習心得(通用3篇)
化工企業學習心得 篇1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一個月的光陰已經匆匆離去。回顧這一個月所經歷的種種可謂是記憶猶新。現將這一個月的實習總結如下。我們自從05月30日開始進入xx集團精細化工園開始實習,到現在已經一個月有余了。進入企業的第一天就開始了一級安全教育,使我對化工廠安全有了和很高的意識,經考試合格后,把我們分到了各個車間崗位。而我和其他五位同學被分到了興瑞化工有機硅分廠硅烷車間901單體合成工段。把我們分到各自的崗位后緊接著就是二級安全教育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后,使我對安全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并且對有機硅單體合成這個崗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經考試合格后讓我們到車間現場進行熟悉環境,由于整個有機硅是新上項目,自從今年2月份開始試車至今為止還沒有正式投產,當然在這的所有員工也就非常的累(我們實習生也不會例外)。記得我們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一共三天,其中第一天下午就讓我們到現場去熟悉,首先就是幫設備員整理一下管道,閥門(大的閥門我們四個人才抬動,我是真的驚呆了),墊片之類的把這些東西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就是的打掃衛生,一個下午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到了第二天下午,還是到現場,本以為沒什么事的,可是剛到現場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原來是在排渣漿,等我們反應過來,一個艱巨的任務有來了。
讓一個比我們少稍大幾歲的員工帶領我們去推100個油桶(很大的那種)排渣漿用的,我們一共七個人要推一百個油桶,頓時我們蒙了!任務下來了我們總得要干的,于是我們就開始一人一個的開始推,剛推前幾個感覺還不是太累,可是后來感覺越來越累了,可是還有好多油桶要推呢,于是接下來我們就混著推,采取接力式,這樣一次可以多推些,也可以減少推的次數。就這樣越來越累了,體力嚴重透支,可是任務還沒完成,于是我們就自己為自己鼓勁堅持,終于完成了任務,此時已經接近下班了。
到了第三天,上午工藝員為我們講了有關的工藝流程,下午緊接著就是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讓我們幾個跟著一個上常白班的班長到現場進行為期3天的現場熟悉階段。三級安全教育考試結束后的第一天早上我們很早的來到了現場。跟著這個班長我們開始了下一階段的學習,由于現在試車已經結束,正在進行現場的檢修階段,整個工段一共8層,每層都有許多機修換下來的東西,比如閥門,鋼管,廢鐵,螺絲等等,都需要我們一個個的往樓下搬放到指定的位置,搬完之后就開始從8樓往下一層層的打掃衛生,由于要搬的東西太多了(有的有太重需2人才能抬動),加之樓層又太高 ,我們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搬完,一天下來,那才叫累啊,回到宿舍躺到床上就睡著了。第二天就開始從8樓開始打掃衛生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天下來仍然很累。本以為活已經干完,可以稍微的休息一下,可不料又有任務交給我們了,先是讓我們擦泵,一遍又一遍的擦,好不容易擦完了,又讓我們用鏟子把上面的污濁刮掉,說是重新刷漆,,然后是擦壓縮機等等。
化工企業學習心得 篇2
企業并購后的整合,是指收購方獲得被并購企業的資產所有權、股權或經營控制權后,對企業資源要素進行整體系統性安排,使彼此資源更好的被利用,使并購后的企業按既定的并購目標和戰略開展經營,具體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戰略整合
所謂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為了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做出的一系列帶有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謀劃。企業并購后,并購企業要根據并購雙方的具體情況和外部情況,將被并購企業納入其自身發展規劃后的戰略安排或者說是對并購后的企業整體經營戰略進行調整,以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或協同效應,這就是戰略整合。
戰略整合的重點就是要從并購后的企業所有業務中進行戰略上的重新組合,找出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出發,構成企業長期主要盈利能力的、相對獨立的經營領域的戰略業務重組,圍繞核心能力構筑和培育企業的戰略性資產。
在戰略整合管理過程中,需要識別出并購雙方在獨特的資源、技能和知識各要素之間的互補性。可以通過調整經營策略、組織現金流及進行資產置換等方式,將不具有戰略性資產特征的要素剝離,對具有戰略性資產特征的要素重組整合,當然,剝離是要以不影響戰略性資產發揮作用為前提原則的。
戰略整合成功的案例:一場雙贏的并購―強生并購大寶
大寶在中國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化妝品品牌,它主要是面向低端化妝品市場,利潤空間小,產品結構單一,雖然產品銷量在國內護膚品企業中名列前茅,但在整個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份額并不高。20xx年,美國強生出資23億元購買了大寶全部股份,這次并購是一場雙贏的并購,成功的關鍵點在于戰略整合成功。第一,大寶系列化妝品從1985誕生,經過多年的錘煉,是一個被眾多客戶認可、具有相當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優秀品牌,但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年代,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這次并購,大寶可以獲得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研發和管理等支持,可以繼續提升品牌的形象。第二,美國強生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綜合占有率不高,其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開拓和培育方面,遠遠落后于寶潔、聯合利華等著名企業,通過和大寶并購可以快速改變其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困境。第三,大寶產品定位低端,在二、三級及農村市場擁有良好的口碑,強生產品定位中高端,渠道網絡集中在大中城市,正好形成渠道資源的互補融合。借助大寶,強生可以更迅速、更有效的開拓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第四,并購后公司在戰略上繼續保留大寶品牌,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穩步上升。
二、管理整合
收購方實施一宗并購是否能實現并購前預估的潛在價值,除了取得對被并購方的控制權外,并購后的企業還需要步入正常的經營軌道,依賴持續的經營來創造持續的價值。這就要求將企業所有的理念、制度、組織、活動等歸結在一個管理系統之下,發揮最大作用。
管理整合是指在企業并購后,系統全面思考影響管理效果的各要素,并對這些要素進行整體設計、系統規劃、系統控制,以確保預期并購目標實現的過程。管理整合包括管理思想的整合、管理制度的整合及管理機制的整合。
三、人力資源整合
在企業并購整合過程的諸多困難中,人力資源整合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人才是立業之本,人員是企業的筋,傷筋則動骨,甚至會動企業的元氣。所以,企業在并購后,要進行人力資源整合,要依據戰略和管理的調整,引導企業內各成員的目標與企業目標朝同一方向靠近,使人力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優配置。
當年惠普并購康柏,聯手向IBM和戴爾發出挑戰。單從戰略角度看,是一種尋求市場競爭優勢的明智之舉,但在并購之后卻優勢難顯,主要是由于人力資源整合之難。合并之初,康柏方面就對菲奧莉娜出任CEO心存不滿。菲奧莉娜上任后大范圍調整高管人員,就在她被解雇前夕,她還解除了包括惠普銷售總監在內的三名高層官員的職務。慣用解雇利劍的她卻終被解雇,這凸顯出并購中人力資源的整合之痛。
并購整合的過程中企業要慎重決定管理層和員工的去留,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這有利于留住人才,達成預期并購目標。
四、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在并購整合中占據最核心的地位,許多研究表明,并購整合的最大障礙來自于一體化過程中不同企業文化沖突。文化整合就是企業并購后要將相異或矛盾的文化特質在相適應后形成一種和諧的、更具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體系。
文化整合首先要分析并找出雙方企業文化上的異同點,找出文化整合的主要障礙,確立并購后企業文化發展的理想模式,在繼承、溝通、融合的基礎上創新企業文化。
20xx年華潤集團啟動并購華源集團,20xx年初華潤就在華源內部開展一場“思想整風運動”――使其員工接受“行動學習”培訓,通過這場頭腦風暴使華源員工認識理解華潤文化,為對接和融入華潤做思想準備。這些文化層面的整合,打造了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鼓勵華源中高層認真思考華源和華潤的差距及改進措施,有利于實現雙方企業文化、管理制度、業務體制的對接,助推并購成功。
五、財務整合
財務整合,是指收購方對被并購企業的財務制度體系、會計核算體系統一管理和監控,使被并購企業按收購方的財務制度運營,最終達到對并購后企業經營、投資、融資等財務活動實施有效管理和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具體包括對財務管理目標、會計人員及組織機構、會計政策及會計核算體系、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存量資產、資金流量、業績評估考核體系的整合。財務整合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需要運用策略,剛柔并濟。
并購整合是一門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藝術,把并購各方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是并購成功的關鍵,是完成預定并購目標的必經之路。
化工企業學習心得 篇3
帶著一份憧憬,帶著一份喜悅,帶著一份期待與責任,自20xx年7月16日至8月15日,我有幸在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赴武漢市雙喜數控機械加工有限公司的機械加工車間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鍛煉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能親自到企業去體會,去學習,去鍛煉,應是值得高興和珍惜的好事。但同時,我也深知重任在肩,還可能困難重重,所以絲毫不敢懈怠。回首過程,感慨頗多,收獲頗多。通過這次學習實踐,加深了我對現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對理論聯系實際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讓我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有了新的思考,為職教課程改革找到了依據,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下面談一下我進廠實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以實踐為重點,理論實踐并行
在學習過程中我了解到:現在的機械加工,競爭非常激烈。企業要求畢業生不僅要擁有非常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不斷學習新知識、能夠創新的能力來滿足大企業的高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既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特別是實踐應用操作的能力,同時還要不斷了解社會需求,通過多種途徑豐富自己的知識,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好有針對性的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理論學習應以“實用、夠用、管用”為原則,進行模塊化、綜合化整合,著重通過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實踐應用操作能力,增加學生自我動手時間,提高學生創新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2.理論教學內容應突出應用性、先進性、前沿性。使學生能通過“實踐認識針對實踐的理論學習再實踐”的順序,掌握一定的服務技能,即是所謂的“先會后懂”。教學中要體現早實踐、多實踐、有針對性的實踐。
3.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體現以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的熟練職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實現理論與實際、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我們應思考如何有效地把平時在課堂上講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企業實際應用當中,在實踐過程中思索教學方法的改進,如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更好實現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深化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培養
職業教育只有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才會有出路。為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要進一步實施“訂單式”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我認為,學校和企業間應建立起長期培養合作關系,雙方簽訂協議,進行“訂單培養”,始終要貫穿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樹立“能力本位論”的中職教育教學理念,突出創新性、指導性、實踐性。以企業需要定課程,為企業“量體裁衣”,提前為學生鋪好就業路。或者干脆把課堂搬進企業,大膽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采用“傳幫帶”和“教叫交”的模式,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我校與陽邏經濟開發區聯系,先后與武漢久瑞自緊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搏力風機有限公司、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公司等20多個企業精誠合作,服務武漢制造業,為企業輸送了大批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三、企業掛職鍛煉,培養雙師素質
下企業掛職鍛煉是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掛職鍛煉,使教師真正從課堂走到企業生產第一線,使教師親身體會企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能使教師掌握許多實踐操作能力,能實現中職學生以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目標,較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并且不斷地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教師經常下企業,能盡可能地把在企業學到的知識引入課堂,把實際案例帶入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的差距,以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先進性,從而大大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密切聯系,實現中職教學與企業生產實際的“零距離”對接。因此,學校應多鼓勵教師經常下企業掛職鍛煉,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雙師素質型教師的水平。如我校曾先后選派陶全喜、王朝暉、孫文林、蔡勇、高戀、庫盛貴等20多名骨干教師到武漢一冶、武漢重冶等企業掛職鍛煉,大大提高了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應操作能力。
四、加強師德修養,關愛每位學生
前教育部周濟部長曾說過“愛與責任”是師德的核心與靈魂。教師應尊重每位學生,用一顆愛心去關愛每位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做表率,用自己的高尚師德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去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自己在車間做一線工人,在以后的教學與學生培養中,才能更好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深切體會到學生以后實習的真實感受。我會將自己的實踐感受,自己收集的多方位資料和實踐經典案例與學生分享。
五、深刻了解自我,明確前進方向
通過這次掛職,經過學習、調研、市場調查、討論、交流等各方面的鍛煉和學習,我對目前的機械加工市場發展狀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工藝技術有了一定認識,加強了我的實踐經驗,同時培養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這讓我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有了更新的感悟,對個人的發展、自我完善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今后的教學工作也有了更清晰更明確的方向。只有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了解機械加工專業的新動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
六、積極改進方法,加快成長步伐
通過這次學習鍛煉,我深刻認識到自己離一名合格的“雙師型”教師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加強教學改革,密切聯系實際,增加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實習教學的力度,積極爭取進廠實習鍛煉、外出培訓的機會,將自己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并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使自己盡快成長為合格的教學教研能力過硬的“雙師型”教師。
通過這次到企業實踐,我學會了很多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主要是理念和思想有了變化,平時在書本中認為重要的知識點不一定就是崗位中需要的。知識需要更新,尤其是現在這個知識飛速發展的時代,更要緊跟時代腳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多下企業,多做調研,由市場指導教學,企業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學的。除此以外,我還感受到了企業的工作氛圍,企業員工的兢兢業業,勤奮向上的精神時刻催我上進,同事間精誠合作的態度深深感染著我,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把這種精神逐漸地灌輸給學生們,讓他們在進入企業之前就能感受在企業中的這種工作精神。這次學習實踐對我今后的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在今后工作中,我會密切關注職教動態,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思路,新教學模式和實踐操作模式,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竭力為我校的國家級示范校建設、教學改革和發展壯大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