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主席的這首著名七律《長征》,對中國工農紅軍的萬里長征做了形象而生動的概括。
在暑假期間讀了何虎生同志所著的紅色初心叢書《長征精神》,內心深有感觸。長征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壯舉,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回望歷史,書中所寫的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征服了高寒缺氧的冰山雪嶺,踏過了杳無人煙的沼澤草地……這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畫面仿佛呈現在眼前。
在解讀長征精神時,書中著重介紹了長征精神: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的英勇精神;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創新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的團結精神;依靠群眾、休戚與共的患難精神等五個基本方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的團結精神。
中國共產黨在長征時期所表現出來的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的`團結精神,尤其體現在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與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錯誤行徑的斗爭上。紅一,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后,張國燾竟公開分裂黨,分裂紅軍,企圖另立“中央”,在建立根據地的問題上與黨中央產生矛盾并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網羅親信、籠絡人心,且以“提拔新干部”,解決統一指揮的“組織問題”為借口,步步緊逼,向黨要權。黨中央在面對張國燾如此惡劣的行為下,仍顧全大局作出進一步的讓步:張國燾接替周恩來的職務。且僅將俄界會議的有關決議下發給中央委員,未向全黨公布,并提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爭取他”。對其錯誤進行堅決批評的同時又以團結為重,盡力對他進行教育和挽救。
在長征途中,各路部隊嚴格遵守紀律,官兵一致,毫無例外。紅軍部隊出發時,各部隊自行派出紀律委員到他們的宿舍檢查,如果有連隊宿地未打掃,或是借鍋用了卻未洗干凈亦或是有戰士買雞少給老百姓一分錢,則立刻命令犯紀律的部隊回去打掃,如果查不出是哪位戰士少給了錢也要由政治部先墊付。
漫長艱苦的長征路上,正是紅軍戰士們的并肩作戰,同甘共苦,正是這種顧全大局,嚴守紀律,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造就了長征的勝利!讓我們學習長征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覺悟和修養!爭做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2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跡,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也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七十多年前,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七十多年后我們牢記了這個偉大的歷程,也牢記了“紅軍”這個永恒、響亮的名字。
紅軍是堅定的。我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紅軍帶傷爬雪山》,十分震撼,赴紅軍長征會師舊址參觀學習后,內心更是對他們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頻繁轉戰、動蕩不定的環境已經讓紅軍筋疲力盡,何況他們負傷時沒有藥品,也沒有足夠的食物,行走艱難的.他們想要爬上寒風刺骨的雪山,簡直不可想象。然而,紅軍傷員們望著高聳險峻的雪山并沒有退卻。他們堅強地爬了上去,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他們相信紅軍會贏,共產黨會贏,正義能戰勝邪惡!
紅軍的偉大使他們走過寒風刺骨的雪山;走過泥濘不堪的草地;走過獨具天險的瀘定橋;走過水流湍急的金沙江;走過奔騰咆哮的大渡河……長征路上有著紅軍的堅定信念;有著紅軍的堅實足跡;有著紅軍的責任感;有著紅軍的不屈靈魂!紅軍長征是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奇跡。紅軍為了中國和所有中國同胞努力著、堅持著、奮斗著,做著不屈的抗爭。紅軍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斗志昂揚、勇往直前!
赴會寧參觀學習時的場景使我思緒萬千,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心中那份真誠的誓言。藝術家們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貌,精心設計展現了當年長征會師中艱難悲壯的歷程,寫成文字,雕琢成塑像,使后輩人永遠銘記偉大的新中國的誕生是以無數革命先烈以流血犧牲的代價換來的。紀念館的每一件革命紀念品和墻壁上每一副宣傳畫背后的故事都震撼人心。懷著對革命圣地的憧憬與期盼,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崇拜,我們銘記這些偉大的歷史,也銘記不朽的長征精神。
作為一名蘭州大學的學生,作為社會的新青年,作為黨的后備力量,在今天我們要深刻理解不朽的長征精神,繼續發揚、繼承不朽的長征精神,用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激勵我們刻苦學習,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祖國的明天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3
歲月的奔波永不停歇,奮斗的征程永遠向前。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試一次偉大的遠征。兩萬五千里長征之路,從湘江血戰到遵義會議,從飛奪瀘定橋到勝利會合,漫漫長征之路,經歷苦難無數次,進行過大大小小戰斗千百次。但紅軍的毅力是超凡的,他們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時值得世代相傳的!
你是否記得毛澤東寫的那首《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詩真真切切地寫出了中國紅軍遠征的艱難。一個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們圓滿完成了。他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心中那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
長征是漫漫長夜的一次艱難跋涉,更是中國精神的一次文明書寫。
長征精神時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無比巨大的精神財富。
一晃80年過去了,新時代的`中國正踏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長征精神永不完,中國人民在這條道路上不懼艱難,打敗阻礙道路的攔路虎,頑強拼搏,不斷進步。
80年后的今天,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為人民解放所做的奉獻,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應續寫長征精神,傳承革命風范,錘煉嚴守紀律,緊密團結品質,讓長征精神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
時光飛逝,但磨滅不了的永遠是長征精神,是那革命先烈鍛造的精神意志。一滴滴鮮血,一抹抹汗水,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表現出的精神成了我們新時代的精神支柱。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4
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施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這一路走濕地,翻雪山,淌大河,途徑14省,于1936年10月三大紅軍主力會師,標志2萬5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回顧歷史,我們受益匪淺,展望未來,我們實干建功。
新時代,作為一名基層村干部,我們要發揚長征中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為民辦事實。在基層,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老小婦殘。辦他們辦事服務,我們要力爭做到小事一次辦,大事少跑腿。
新時代,作為一名基層村干部,我們要發揚長征中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為民解難事。在涉及村民土地分權,小孩上學等問題時,要多走訪交流,認真梳理問題的關鍵點,一個個去突破,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體驗。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小時候讀這首詩,只覺得氣勢磅礴,并未體會其中深意,今天再讀這首詩,更覺悲壯情懷,革命先烈不怕犧牲,敢于吃苦,敢為人先的精神,通過這首詩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新中國成立xx周年之際,在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的“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生動再現壯懷激烈、驚天動地的革命故事,對闡釋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很有意義。記者重走長征路似乎比一般人更具有現實意義。為什呢?首先記者具備專業的素養,他們在面對同樣的事物時比一般人更具有敏銳性;其二記者在面對素材時報道真實易懂;其三記者更具有挖掘意識和容易宣傳的特性。綜上,記者重走長征路比一般人更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記者重走長征路,可以帶領我們領略革命先烈的大我情懷。長征是挽救中國紅軍、中國革命、中國人命運的一次偉大轉折,在這次長征途中,很多的前輩忍饑挨餓,路有凍死骨,他們敢于犧牲,無私忘我,只愿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盼望紅軍取取得勝利。小學時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曾有個一篇文章,講述一名小紅軍在長征路上餓得只剩皮包骨頭,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但是他還堅持喝水不騎馬,因為水太珍貴了,而馬確是要劉留最需要的人。在小紅軍小小的肩上擔著責任,擔著偉大。記者可以從這下小小的故事挖掘素材,為我們展現偉大革命中的蘊含的愛國精神,團結精神。
記者本身又是站在話題的最前沿,他們自身攜帶的優勢更有助于把群眾的話題感引向正確方向。目前,網絡傳播速度日益加快,但是網民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網民在瀏覽時缺少甄別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如果由記者進行恰當的引導,就會引導正確的輿方向,能幫助網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認識歷史,正確地解讀長征,凝聚群眾愛國熱情,團結群眾愛國智慧,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行穩致遠,永葆中華民族獨立、自強、一致對外的優秀品格。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6
“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自啟動以來,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網友紛紛表示,重走長征路,重溫長征精神,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長征永遠在路上。
再走長征路,可真切領悟長征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什么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長征精神是凝練的,也是生動的,是高大上的,也是接地氣的。再走長征路,追隨革命前輩的足跡,更能感受到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也更能把握住長征精神的時代意義,從而汲取無窮的力量,化為工作中的動力,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煥發出全國各族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
眾所周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強調:“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誠如斯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7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先輩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造精神,以不畏艱險、不怕失敗的拼搏意識,踏上了那條布滿荊棘的長征路。
當他們走到人跡罕至的皚皚雪山面前時,可曾被它所嚇倒呢?他們的行動擲地有聲地告訴我,他們再一次迎接了挑戰,選擇了前進。糧食用盡了,他們殺掉了心愛的戰馬,甚至啃咬堅硬的腰帶;淡水喝光了,捧起一手雪花便塞入口中;身上的衣服單薄了,他們摩拳擦掌,加速前進。
然而,高速度的行軍,營養的缺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令英勇的紅軍戰士們一個又一個長眠于白雪之下。還記得那個脫棉衣借給他人的老紅軍,在漫天飛雪中化作了一尊永遠矗立的豐碑!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犧牲保證了長征的全面勝利,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奉獻,整個紅軍才能靠著頑強的毅力走出雪山,拼到最后!
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一時之間無法克服時,當我們收到了挫敗甚至打擊時,我們要像紅軍那樣有毅力與恒心。一次失敗不要緊,怕的是一輩子失敗。而要想從失敗走向成功,就一
定要沉住氣,堅持、堅持、再堅持,在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紅軍將士們正是由于具備了這樣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克服千難萬險,贏得長征的.輝煌勝利。
兩萬五千里長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精神的熏陶,深刻的沉思,更有著無窮的值得學習的東西!長征留給了世人無窮的精神動力,長征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踏上這條漫漫求學路,我感覺身上仿佛肩負起了長征般的責任,也正在面臨著與長征路上相似的艱難險阻。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長征精神。踏著先烈們的足跡,尋著紅軍們的路途,我正整裝待發,迎接人生路上的一個個考驗。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8
泰戈爾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在地獄般的磨煉中,什么最重要?那就是意志,只有堅強的意志,才會有創造奇跡的力量。作為一個青少年,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堅強的意志。
《讀故事塑品格——長征精神青少年讀本》這本書講述的三個故事中,無論是紅軍戰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間,還是紅軍領袖和群眾之間以及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無不體現著軍民團結奮斗、堅強不息、親如一家的魚水之情和同心協力、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平時生活中的點點小事。
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你是否有低頭放棄的念頭?遇到比你優秀的目標時,你是否有動搖必勝的決心?遇到從未挑戰過的事時,你是否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我沒有,因為我深知,在堅強面前,困難不值一提。
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被他們當成細小的沙浪,腳下滾過的泥丸,這種長征精神不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嗎?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他21歲時全身癱瘓,可他身殘志堅,只用了三根手指就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今天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用長征的精神激勵自己,刻苦學習,勇攀高峰,全面發展,成為祖國有用的棟梁之才。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9
河北西柏坡、山東沂蒙、福建古田、陜西延安、江西井岡山、江西于都,這些中國革命老區(簡稱老區)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建的革命根據地。它分布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0多個縣、市、旗、區。老區人民為革命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于都縣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集結出發地,也是贛南第一塊紅色根據地、第一個紅色政權誕生地。于都全縣為革命犧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超過了1.6萬人。
1934年10月,紅軍在于都縣集結出發,開始了漫漫長征路。這里正是當年毛澤東、周恩來等和中央直屬機關橫渡的第一渡口。為了架設浮橋,于都縣老區百姓捐出了門板、床板、店鋪板,甚至是維持生計的漁船、料理后事的壽材板。為了避免飛機轟炸,隱蔽戰略意圖,晚上架橋,凌晨拆橋,反反復復15次。
書記常說,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老區人民養育了我們,要飲水思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
此次書記來到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敬獻花籃、看望紅軍后代和烈士家屬,是對老區人民深深的惦念,更是對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永恒不變的追尋和擔當。
紅軍何以能夠創造一個人間奇跡?分析其原因,對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首先,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最根本的一條。中國共產黨是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斗的黨,是凝聚紅軍隊伍的堅強力量。每個共產黨員起著模范帶頭作用,是沖鋒在前、吃苦在前的尖兵。其次,黨和紅軍具有共同的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的堅定的理想信念,表現出一種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屈服的大無畏精神。再次,紅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長征中得到啟示,從長征精神中汲取營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由此誕生出的紅軍精神早已深深的刻入我們的骨髓,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長征精神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成長進步的重要指導。
艱苦奮斗是我們發展前進的不竭動力,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坎坷與風雨,面對這苦難與挫折,發揮艱苦奮斗,勇于斗爭的長征精神,能使我們有克服一切,沖破風雨。2.團結互助是成功的必然要求。眾人拾柴火焰高,縱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將眾人的力量凝結在一處,便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團結互助的長征精神,互相幫助、緊密團結,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3.要做一個有信仰有目標的人。紅軍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因此他們無所畏懼,奮勇向前。作為大學生,我們也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人,心懷祖國與人民,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這樣才不會在社會中迷失自我,步入歧途。讓信仰,澎湃心中的火焰;讓信仰,燃燒無盡的力量。當我們的心有中自己的信仰時,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4.有較強的紀律意識。紅軍在長征過程中嚴格服從紀律,不亂拿群眾分毫,部隊嚴謹有序。作為大學生,我們應有較強的自律意識與能力,加強自我約束,嚴格自我管理,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認真學習長征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時代要求,是我們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
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撐并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后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
中華民族一個比較突出的精神,我們所提倡的以長征精神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個人命運跟國家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紅軍終于勝利到達陜北這艱難的經過中,總結出長征精神的`內涵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
長征精神就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是戰天斗地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憑著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學習重走長征路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漫漫長征路,走出的不僅是一種精神,更可視為黨前進路上的瑰寶。書記強調,“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走好長征路,凝聚長征力量是新時代條件下的我們應當具備的精神品格。
長征永遠在路上。近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啟動,通過與歷史的共鳴、與現實的對話,與大家一起重溫這一段壯麗史詩,凝聚新時代新長征的磅礴力量。85年前,紅軍戰士腳穿草鞋,夜渡于都河,開啟了氣壯山河的長征史詩。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書記專程來到于都,號召全黨繼往開來,重整行裝再出發。踏尋足跡,回望初心,數百名媒體記者重訪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地,傾聽歷史回響,追尋紅色記憶。
憶往昔,無數紅軍戰士正是以血肉之軀,完成了這一次理想信念、檢驗真理、喚醒民眾、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兩萬五千里的漫漫長路,秉持的是一種信念,踏過的是一具具尸身,走出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明天。前行中,蘊藏著中華民族精神大廈巍然聳立的根基,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長征是艱苦的,也是頑強的。絕處逢生,憑的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勝利的信念;革命勝利,靠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是越挫越勇的一腔熱血;繼續前進,需要的是非凡的智慧和無畏的英雄膽魄。可以說,長征是信仰的勝利,也是精神的奇跡。正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讓紅軍渡過了湘江、烏江、大渡河,攻克了婁山關、臘子口,越過了雪山草地……理想信念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現階段的我們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之基,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征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站在民族復興的時間坐標上,回望過去,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眺望遠方,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進正當時。只有不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才能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繼續沿著革命先輩開辟的道路走下去,堅定不移、一以貫之,我們就一定能取得新長征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今天重走長征路,重拾當初的堅定與無畏,凝聚長征力量,延續紅色基因,了解黨和人民的魚水情深,調動起干事創新的決心,實現發展中大國向發展中強國過渡,做新時代砥礪上進的奮斗者,來時路上的努力就是我們新一代的成長力量,就是新一代的長征精神。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揚帆起航,開啟新時代的長征路。將長征精神與當前的實際聯系起來,由我們賦予長征精神新的力量,豐富長征精神的內涵,走出新一代的長征路。不斷凝聚長征精神,樹立頑強的意志與愛黨為民的決心,做新時代的奮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