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心得感想小學(通用7篇)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1
早晨醒來,陽光再次灑滿大地。這場雨終于過去了。從連續三天的降雨,而且昨天下了大到暴雨,讓農田再次成為一片--。
前幾天回老家秋收,累的精疲力竭。七畝多地的玉米,需要用肩膀從地里扛出來。這段時間連續降雨,田地已經被雨水浸透,拖拉機根本無法進入。疲憊到何等程度語言真的難以表達。
今年的收成不太好。事實上很多地方都已經絕收,玉米稈還沒長起來的時候就枯干了。天氣真的很怪,需要雨水的時候一直干旱,莊稼基本絕收的時候一直下雨。現在連僅有的這點收成都從地里弄不出來。
昨天在洪恩堂講道結束,冒著傾盆大雨騎車回家。看著田地里白茫茫的一片,真讓人欲哭無淚。估計半個月以后才可以耕地,而且這段時間不能再有降雨,否則播種小麥會都會受到影響。
雖然收成不太好,還是要向上帝感恩。身體累一點,但一家人可以在一起。每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的時候,都能感到久違的親情。爸媽明顯已經老了,媽媽頭發基本全白了。午餐時我從包里拿出來幾塊月餅,看著他們吃得香甜的樣子,我不禁眼淚涌了出來。中秋節全家人在五個地方過的,此時此刻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天晴了,又要開始忙了。一大堆的玉米棒在院子里,今天下午就可以變成金燦燦的.玉米了。秋收是一種喜樂,是上帝所賜特別的恩典。相比那些顆粒無收的人們,就是累一點也是甘甜的。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2
秋天也美,桂花沁人的芳香,菊花豐富的色彩,楓葉火似的紅,路上金黃的“毯”,挺美,挺香。
然而,金秋時節匆匆流過,比較引人注目的也只有即將化為泥土的霜葉和樹上孤獨的殘花。我能做的,只是收藏秋天最后一縷香,還有獨特的景。
走過街道,看見路旁的樹,不開花,不結果,卻也有趣。仔細看看,萬綠叢中一點紅——數不清的綠葉里,摻雜著幾抹淡淡的紅。樹旁,一圈圈錯落有致的葉,也不枯,像人工制作的,卻煞是自然。拾起,放入小袋中。
走到河岸,真的,卻不能讓人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排排婀娜多姿的、枝條柔軟長長的垂柳在水上欣賞自己的身影,這是秋末的景嗎?奇,讓人感覺進入夢幻仙境。大概南方冷空氣來得晚吧,柳兒沒查覺到呵!
看見一株株茶花,也已經不覺得奇怪了。樹上的大朵大朵鮮艷欲滴的花,不在了;點點綠“星”的枝條,也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稀落落枯黃“瘦”小的殘花,干枯扭曲的枝條,偶爾有幾朵潔白的花在無意中發現,馬上會輕輕摘下,收入囊中。
呵!在花邊,一片片小巧玲瓏的嫩嫩三葉草倒是開得正歡。放眼望去,一片清新的綠野,讓人心曠神怡。輕輕一摸,絲綢般柔滑,令人倍感舒暢。也采下一片。
再望樹上,又看見一點誘人的紅,追上,撫摸,挽留。一朵鮮紅的花又被收藏了。
把袋兒封好,嗅見一縷幽芳,那么怡人,那么清新,那么令人神往,令人留戀。
收藏秋天最后一縷香,最后一縷幽芳。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3
玉米黃了,大豆葉子干了,秋天到了,又是一年秋忙時。
在城郊我租種拉二畝地,三個人用車收拉三個多小時,犁地用50車犁耙也一個多小時,十月九號種完拉小麥,真的好快。可惜還的回家幫岳母收秋。
十月一號放假回到拉邵原岳母家,剛開始收秋。前年岳父去世,撇下拉岳母和倆兒子,雖說年齡不小,可是都不會干活,岳父在吃低保,不在拉吃五保,大兄弟轉眼一是三十出頭,怕見人,自己顧不住自己,名叫大訓,小兄弟自小有羊羔瘋,整天瘋瘋癲癜,隨地坐臥,沒人叫整天躺在外面路邊,去養老院年齡有小,老岳母也是六十多得人,四畝多地玉米用平車半車半車和大訓往家運,看到此情我也心酸,不讓種地,兩個兄弟有吃的多,岳母有不舍的丟地,中吧有沒勞力,我這個半個兒離家遠有時有幫不上忙,難啊!拉完拉玉米,看完拉玉米桿背到拉路邊溝內,我已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用誰的車犁地那,愁啊!
等啊等啊,眼見有的用自己的手扶車犁自己的地,秋天都忙啊問人也不容易呀,岳父啊,若你在用牛耕地也好啊,難壞我這沒出息的女婿拉,真是叫天不應喊地不靈呀,
怎么辦呢,老天你不停的落著淚,滳在院中那一堆玉米堆上,玉米捂的發熱,只的把開攤拉一院讓那惱人的老天盡情的哭吧。
人生難啊,還的一步——步往前挪,一天一天往前趕那。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4
到秋收的時節了。陣陣秋風吹落片片樹葉,田野里金黃色的稻田,羞澀地低著頭,誘惑著收割機的轟鳴,為稻粒忙碌,為收獲歡歌,喜慶掛在季節的末梢。
記得當年秋收時節,人們總是享受著收割,忙忙碌碌的,不覺得累,也沒有人會覺得委屈,覺得難受。那時候的人似乎沒有對體力勞動有任何的歧視,男人女人,都渾身是勁,就連小孩子也會隨著大人在跑前跑后,學著大人的樣子在忙碌,老人碰到一起總會夸獎這些孩子懂事。
不知在什么時候,不知為什么,當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這些令人心疼的名詞出現的時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
又到秋收時節,稻田里一眼望去只有老人婦女在收割機的后面笑容滿面。孩子已不分五谷,青壯年都為改變生活而外出奔波,打拼。家里的條件好了,電視電腦都有了,孩子們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機械化解放了好多勞動力,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呀。
秋收時節,忙碌的是機械,累的是老人,下一季的秋收希望會借十八大的東風有所改變,讓土地在種田大戶的手里物盡其用。解放空巢老人,讓這些老人幸福晚年。
秋收在季節的末梢,會綻放出時代的風采!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5
如果要問做一個農民最快樂的季節是什么?也許大家會說是秋收。
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擔糧。那一擔又一擔的金黃色的稻谷把農民春播的夢想變成現實,喜悅純屬當然。
我多年沒有參加過秋收了,今年幫了一下家庭的忙,但我卻沒有了喜悅,反而滋生了些許憂傷。
往日轟轟烈烈的秋收場景不見了,往日秋收的歡歌笑語再也聽不見了,家家戶戶對秋收勞力不足的憂慮代替了喜悅,個個臉上的疲勞表情無疑是掛上了不堪重負的招牌,父母將近70來歲了,加上我的愛人,就是我家秋收的主力隊員了,4畝田的中稻,100多棵板栗,集中在半個月里要全部收獲,季節的反常,高溫的威脅,都無法阻止秋收的進度,起早摸黑,苦干半個多月才完成秋收任務,因為勞力都出門打工去了,在家的人都要干相同的事務,農村請工40元一天都請不到人,在家的人只要能動的都要上工了,為了那毛收入將近4000元的農作物,除去化肥農藥種子牛工人工等費用,能有多少純收入呢?但一個農村人家丟掉這樣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我雖然腰椎盤有問題,但也不得不幫家里將田里的稻谷挑回家。一擔擔稻谷沒有給我帶來絲毫喜悅,相反給我平添了絲絲無奈。
我何嘗不想少種一些田,但我又拿不出錢來購買糧食,看到父母和愛人那么辛勞,我也快樂不起來了。
也許,我的父母和愛人的心里不是這么回事,也許他(她)們內心的感受會好些,也許沒有這個也許。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6
星期六,外婆一大早便叫我起床,讓我披上一件怪模怪樣的衣服。今天濕度高,看樣子會下雨,起這么早干什么呀?原來,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們得去外婆的屋頂農場收割鳳仙花啦。告訴你,這個鳳仙花可不是我們平常觀賞的那種,它可以像我們紹興的霉莧菜桿一樣,鹵著吃,味道好極了!
外婆和我提著一把菜刀和一把小刀到了屋頂農場。那些鳳仙花有的種在用石塊圍起來的“田”里,有的種在花盆中,長得細長苗條,最粗的也就比大拇指粗一些,白色的花開敗在那些枝枝丫丫上,結成了籽。外婆讓我負責收割花盆中的鳳仙花。外婆教我割鳳仙花的方法:用刀割其露出土層的根部,四周割幾個口子,再用手抓住鳳仙花的莖一扯,很方便。可是用這個方法割了幾盆,,我就感覺不順手了,我又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把刀插進土下邊的根里,扭一扭,再反手一使勁,鳳仙花就齊根倒地了。用新方法快速割了幾盆,我又開始想,有沒有新的方法了呢?嗨,有了!我借來外婆的菜刀,鉚足了勁兒,大刀闊斧地響鳳仙花的根與莖的交界處移到砍去。“咔”,嚯,一株鳳仙花就倒下了。這方法真便捷,一刀就了解了。
我們科學課本上說,鳳仙花的果實如果受到壓力和熱的話,它果實中的種子就會彈射出去,彈得遠的大概有一米呢。對呀,我何不趁這個機會試驗一下。我好奇地捏一捏鳳仙花的果實(其實是它的種子),“啪——”一粒褐紅色的籽一下飛了出去。我觀察到,種子射出去時,先是果實的皮裂開,然后里面的種子受到手指的擠壓后向上翻起,彈出去了,真好玩!看到這個過程,我想入非非起來:若是把這些果實捆成一束,再一起擠壓,這樣威力不就大了嗎?說不定,在戰場上還能當手榴彈扔呢。這樣一想,我又手癢癢了。我將密密麻麻成熟了的鳳仙花的果實摘下來集中,再一腳踩上去,“噼噼啪啪”,震得腳底生疼,有幾顆還蹦到了我臉上,像加特林一樣向我射擊,又像是在控訴我:“讓你踩我們,讓你踩我們!”
鳳仙花收割完畢,要開始去掉葉子了。外婆只用手一捋,一下就把一支鳳仙花的枝枝葉葉去掉了。我也學著外婆裝模作樣地用手捋,捋一下再看,葉是去掉了,枝大部分還留著,捋了好幾次,才把枝全去掉。我覺得不夠省里,改用刀削,削了好多次竟還有。看來,我的功夫跟外婆比還差得遠呢。弄凈鳳仙花的枝葉后,就得將其截成一寸多長的小段,放進桶里,等著外婆把它加工成美味的菜肴。
當太陽移向天空中間的時候,我們滿載而歸。我們收獲的不僅只是鳳仙花,而且還有屋頂農場豐收的喜悅!
秋收心得感想小學 篇7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校運會,我參加了下午舉行的,非常有趣的親子項目比賽——“春播秋收”。
什么是“春播秋收”?規則是在跑道上每20米放一個籃子,共放三個籃子。比賽開始時,家長手拿裝有3個乒乓球的籃子,一邊跑步,一邊把籃子里的乒乓球分別放到地面上的三個籃子里——這就是“春播”;家長“春播”后把空籃子傳給對面的同學,我們小孩子接到空籃子后,再把剛才家長投進去的乒乓球收起來——這就是“秋收”。孩子然后再把裝有3個乒乓球的籃子遞給下一位家長繼續比賽。每組10個家長,10個學生,哪組先完成比賽哪組就得勝。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期盼已久的親子項目比賽就要開始了。我們個個磨拳擦掌,為比賽做準備。當王老師通知我們去操場上集合時,我格外興奮,趕緊同爸爸一起到操場站隊,因為我知道馬上就要開始比賽了。
我們四(1)班和四(2)班分兩組同時進行比賽。我排在我們這組孩子隊的第九位。隨著裁判老師一聲令下,緊張激烈的比賽就開始了。只見兩組的家長隊員都拼盡全力向前跑,一邊跑一邊投球。兩班沒有參賽的同學站在兩邊,手里拿著五顏六色的拉絲棒,一邊揮舞一邊起勁地為本班隊員鼓勁加油。看到四(2)班的隊員大部分是女生時,我不由高興地想:“我們班的隊員男生多的是,這回我們贏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們班一下子就以飛快的速度領先了。我正高興著呢,忽然,我們隊有一位家長因為跑得太快了,一不小心摔了跤,連鑰匙都摔飛了,籃子也破了。但他還是馬上爬了起來,連鑰匙都顧不上去撿,臉上的灰塵也顧不上去擦,在大家的笑聲中又繼續投入緊張的比賽。看到這情形,我暗暗地對自己說:“我絕對不能摔跤,要不然就糗大了。”很快就輪到爸爸了!只見他跑得飛快,一手擒著籃子,一手拿著三個乒乓球,一邊跑一邊投,“播種”速度又快又準,贏得了陣陣喝彩聲。一眨眼,爸爸就把籃子遞到我手里,我一把接過籃子,撒開腳丫子就像離弦的箭一般飛快向前沖去。每到一個籃子前面,我就像水鳥捉魚一般,快速地把“魚”吞進“肚子”。就這樣,我三下兩下,很快就完成了任務,然后像扔點著了的炸藥包似的趕緊把籃子塞給本隊最后一個家長——王定翔的爸爸。隨著王定翔以飛快的速度把3個球收進了籃子率先跑到終點,全場響起了一陣歡呼。
我也激動地抱著爸爸,跳起來喊:“我們贏了!我們‘收獲’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