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精選3篇)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1
習近平同志在大會閉幕式上向全球華人發表重要講話,對創造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人民予以非常崇高的評價與肯定,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回望特檢發展歷程同樣是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導向,成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之初心就是為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保障安全監察工作更好的為人民服務而設立的科學技術機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是以科學的手段更好的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的宗旨,肩負著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等工作責任.以公平公正的科學檢驗數據出具相應檢驗報告,為人民安全、放心使用特種設備起到了科學技術把關作用,同時為法規規范的實施與安全監察決策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也為有效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排放做出了許多貢獻。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好生活質量的提高,特種設備數量需求也飛速發展,以現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無法滿足目前日益增加的特種設備提供更優質優量的檢測服務。從1978年我國確立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族人民一直在為建設美麗家園而努力奮斗。
改革是必然的,歸市場自由支配的該還給市場,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中財產可以市場化,然不禁要問人們的生命安全需要完全市場化嗎?通過學習此次兩會我們找到了答案。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是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而設立的法定檢驗業務事業單位,作為安全監察體系的一個部分應盡最大可能發揮自身優勢作用,這是檢驗檢測機構的責任和義務。當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如何更好的滿足人們為日益增加的特種設備提供更優質優量的檢測服務而加快發展,需要有新的舉措,特檢機構必須依靠改革,為持續發展奠定體制和機制上的基礎。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傾聽人民心聲,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改革的標準,特檢事業就能同承載著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人民所希望的明天。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2
20__年5月11日《雄關》在河南廣播電視臺播出了。《雄關》講述了在疫情期間,河南省的防疫舉措,講述了無數黨員干部、志愿群眾的無私奉獻和努力付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都進入了一種緊張的狀態,但緊接著便是黨中央下達的全面抗疫的指令,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發動一切力量,抵御病魔,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聯合行動。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武漢市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是河南人。河南省與疫情高發區的湖北相連,背靠京津冀核心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線。河南省在接到黨中央的命令后,迅速帶領全省人民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部署,守住中原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嚴峻形勢,作為疫情抗擊第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們“逆向而行”,黨員干部也不顧小家和個人安危堅守在“戰疫”一線。黨員護士劉海燕在疫情來襲時,堅持在抗疫一線,在七天未曾回家后,她的丈夫帶著女兒隔著隔離帶來看她,給她帶了餃子。明明近在咫尺,劉海燕卻無法與丈夫和孩子接觸,只能和孩子隔空擁抱。劉海燕在朋友圈這樣寫到:我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共產黨員與一襲白衣讓我堅定了我的使命和責任。生的希望,是這群可愛的人帶來的詮釋,在國家困難之際,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為我們夯起一堵巨大的城墻,讓我們免受病毒的侵犯。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3
20某某年新年賀詞,在極短的篇幅里,體現了更強的親和力和感召力。筆者感覺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功歸于民,平敘直言地表達了他的深厚憂國憂民情感。習近平總書記簡單明了、言簡意賅地把一年來人民群眾創造的成績、關心的事情放在首位,拉家常似的告訴人們他做的一些工作、他收到的群眾來信和他的一些感受。
他首先用“天道酬勤,日新月異”簡要的八個字來肯定和褒揚人民群眾一年來的辛勤勞作和辛苦努力。是誰在過去的一年辛勤地創造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當然是全國人民群眾的功勞!他說:“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他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引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的一句,來表達他深厚的憂國憂民情感。他知道,還需要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來庇覆每一位群眾、每一個家庭。
確實如此。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房改工作“要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必須處理好政府提供住房保障公共服務和住房市場化的關系,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所以,政府在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同時,為因勞動技能、就業、收入等原因而面臨住房困難的群眾,提供住房保障的速度大大加快。
20某某年,全國有340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有了溫暖的新家,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數提前完成600萬套目標任務。這就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們偉大的發展成就由人民創造,應該由人民共享。”
二是情理交融,和藹可親地表達了他的部分工作情況。他說:“20某某年,我又收到很多群眾來信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他連續說了三個“讓我感動、讓我感到”來表達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他的一顆赤子之心。
他多次用“我”來表述他的部分工作,如:我去了香港,我還參加了一些世界上的重要多邊會議,我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我同有關各方深入交換意見,等等。他在簡要地做20某某年工作總結,但我也隱約感覺,這是國家公仆在年終歲尾時直接向全國人民述職呢。
最后,他仍然用了“我”,他說:我了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許多收獲,也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人民”一詞,在習近平總書記20某某年新年賀詞當中共出現了14次,他以人民開篇,又以人民落腳,通篇以人民立題。他把人民擺在頭頂上。
是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沒有操心事、煩心事呢?習近平總書記“我”的告白,以及他想到了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讓筆者強烈地感覺他是人民中的一員,他與人民之間沒有隔閡,有的,是一趟直通車,你可以隨時直接告訴他自己的想法,而他是一位特能夠、特愿意理解別人的人。
說一千道一萬,20某某年還要加勁干。習近平總書記最后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要到年實現脫貧,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要一諾千金。
如果說,20某某年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氣壯山河的沙場點兵、惠及八方的“一帶一路”曾讓我們一次次地挺直腰桿、由衷自豪,感慨自己生逢在這個讓人提氣、給人希望的新時代,那么,對20某某年的新的期盼、新的興趣、新的干勁、新的力量,會少嗎?我感覺是信心大增、干勁大長,不會錯的。“人民群眾”一定還會“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致新年賀詞所表現出的以民為本、自然清新、敬業勤政、和藹可親的道德境界、人格魅力和領導風范,不但與部分黨員干部脫離群眾、精神懈怠、裝腔作勢、陳詞濫調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必將極大地激勵一代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