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精選3篇)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 篇1
秋姑娘踏著輕快的腳步來了,我們乘著大巴車,一起來到了沙家浜秋游。
終于到了沙家浜,我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小組自由活動的時間到了,我們都非常興奮。
我們組在施語童組長的帶領下,先來到了一家小店,我和馬詩涵很快就買好了紀念品,想去城墻上看看。我們來到了城墻上觀望了一會兒遠處的風景,但過了好一會兒,還沒見其他組員從小店出來,我們就下去找他們。施語瞳先發現了我們:“剛才你們去哪兒了呀?”我和馬詩涵指著城墻說道:“剛才我們去城墻上面了。”但很快我們就發現毛亦楊不見了。施語瞳責怪我們:“都怪你們私自離開,我叫毛亦楊去找你們,他肯定在找你們的時候走丟了。”看著施語瞳焦急的臉色,我心里充滿了自責。
我們只好分頭去找毛亦楊。我和馬詩涵分成一個小組去找,我們找著找著,遇到了幾個初中的大姐姐,我們問:“你們好,我們的一個組員走丟了,你們有沒有看到一個戴著眼鏡,長著短發的男生?”他們和藹地笑笑:“沒有看見。如果看見的話,我會跟他說你們在找他,讓他到這兒,好嗎?”我們道了謝,就繼續找起了毛亦楊。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到了一個分岔路口,“該走哪條路呢?”我們猶豫不決,我覺得右邊更有可能,而馬詩涵確說要走左邊,但總得走一個方向。馬詩涵對我說:“我們石頭、剪子、布,誰贏就走誰選的路。”馬詩涵贏了,我們一起走向左邊的那條路,當我們走到一塊草坪邊時,突然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那不就是毛亦楊嗎!他正在和其他小組的組員悠閑的吃著午飯呢!
我下次一定不能再私自亂走,害得別的組員找我時走丟了!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 篇2
我們要去秋游,目的地是帶有紅色氣息的旅游景區—沙家浜。我在漫長的道路上既欣喜又激動,我們歷經了“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沙家浜。
一進景區,呀,真美!層林盡染,樹葉有的紅的如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黃的如一枚枚金幣掛在樹上,在陽光的映照下金光閃閃;綠的如一塊塊翡翠,綠的發亮……就像大自然打翻了顏料盤。長廊曲徑通幽。一人多高的蘆葦一片連一片,如同一道天然屏障。
我們先看見了蟹王酒樓,再往前走便看見一只大螃蟹正張開大蟹子向你撲來,雄偉壯觀哪!沙家浜的大閘蟹是全國聞名的呀!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影湖長廊,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瞧,湖上有許多的荷葉,遠遠望去像一幅山水畫,隱隱約約能看見幾戶人家,湖被柳樹給遮住了,長廊的兩旁是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顯得十分幽靜,但頃刻間被我們的吵鬧聲給打破了。再看那邊,有個名叫“八字橋”的石橋,不愧取這個名字,遠看可真像“八”字呀!我不禁感嘆道。我們接下來還看到了雙蓮橋、蕩蘆橋、蕩蘆湖……其中我最喜歡蕩蘆橋,那里的蘆葦臨風搖曳,婀娜多姿,顯示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根蘆葦是弱不禁風,所以它們總是集群而生,聚眾而長,好似一片浩瀚無邊的林海,任你風吹雨打都擊不敗;又似一個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永遠那么團結一致,那么堅定不移;更是因為這一大片蘆葦就是當初軍民抗戰的青紗帳,新四軍在這里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一些受傷的同志依靠蘆葦做掩護至傷愈。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影院,要看一個名叫“讓子彈飛”的節目,我非常激動,心里產生了許多的問號: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有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結果怎樣?十分焦急地等待著,表演正式開始,呀!是個搞笑、幽默的軍民抓獲日本鬼子的故事。打出去的子彈如流星一樣發著藍色的火焰,投出的手榴彈發出爆炸聲,煙霧彌漫。認識了劇中人郭建光、阿慶嫂、胡司令等人,節目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些英雄戰士為了保衛人民群眾,英勇地與敵人作頑強斗爭,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激勵著我奮發向上。
不知不覺到了吃飯的時間,我開始品嘗著我的“佳肴”。
到了下午,我們來到了游樂場,玩了許多的項目,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過獨木橋。我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地踏上木板,心中十分害怕,可那獨木橋晃晃悠悠的像跟我作對似的不停地搖擺,好可怕呀!下面是清澈的、深不見底的河水,我開始打退堂鼓,忐忑不安,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我最后還是鼓足勇氣,在心中默默地念:“我能行!”最終我過去了,事后并沒有覺得有多難,多可怕,反而覺得輕而易舉,有信心是多么重要啊!瞧那邊同學們都玩得不亦樂乎……
接著我們去參觀了博物館,在那里有雄偉的火炮,精致的手槍,還陳列了許多張革命歷史照片、革命文物圖片……這些物品保存得完整無缺。看著這些物品,仿佛看到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仿佛聽到他們震天動地的殺敵聲。想著,想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啊!
一天的旅程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人間仙境”,一顆革命的種子也在我心里悄悄地埋下了……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 篇3
星期五早上,爸爸開著車,帶我和媽媽去沙家浜玩。
到了沙家浜門口,我們買好票就進去了。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突然發現旁邊有一條船,船帆上有三個紅色的醒目的大字——“沙家浜”。我想,那紅色該是革命戰士的鮮血染紅的吧。
隨后,我們來到了革命歷史紀念館。門口有一座雕塑,是郭建光和阿慶嫂。他們站在高處,目視著遠方,大概是在偵查敵情吧。沙家浜的人為什么要紀念他們呢?聽了媽媽的講解我才明白,原來沙家浜是一個江南的村鎮。新四軍某部和敵人迂回作戰,一度撤離常熟一帶,留下了十八個傷病員。以指導員郭建光為首的傷病員,由地下黨員阿慶嫂負責,安置在沙家浜的革命群眾家休養。他們和群眾生活在一起,軍民結下了魚水深情。紀念館里,最吸引我的是暗箱里的小電影,放映的是抗日戰士打擊日本鬼子的景象,三維的立體場景讓我覺得激烈的戰斗就像真人在表演一樣。我還看到,在一處民宅的院子里,阿慶嫂與幾位革命戰士正坐在一棵大樹下的桌子旁商量對敵大計呢!乍一看,我還以為是真人扮演的呢,沒想到是蠟像。
接著,我們來到了蘆葦區活動。這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地兩個區域。我們先走陸地的蘆葦迷宮,里面好漂亮啊!蘆葦挨挨擠擠的,一陣風吹過,蘆葦就發出好聽的音樂,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密密的蘆葦叢中,還有一條小路,沿著小路,我一邊走一邊玩,繞了很久,我原以為要到盡頭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回到了起點。“哎!怎么這么難呀!”我抱怨到。媽媽笑著說:“傻孩子!要是這么簡單就讓你走出這迷宮,那以前打仗時,敵人會走不出?”聽了媽媽的話,我努力尋找出口,最終,走出了迷宮。
水上的迷宮更漂亮、更難。但是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它。
此外,我們還去了許多風景點,把風景區繞了個遍。這次游玩,真是令我大長見識,受益匪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