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通用5篇)
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 篇1
有一篇報道標題是:“我在抗疫最前線,但我的名字不能告訴你”。24歲女護士在最危險的重癥感染區工作,當記者問起她名字的時候,她怎么也不肯說,因為戴著口罩,媽媽認不出來,但說了名字媽媽就會知道,她不愿讓媽媽認出而擔心,可是24歲在媽媽眼里還是個孩子啊!
20__年12月8日,新冠肺炎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沒有硝煙的戰爭從此拉開序幕。
20__年1月18日,84歲老院士鐘南山教授身先士卒,義無反顧的前往一線,經過鐘南山教授一夜未眠的奮斗,最終確定了肺炎人傳人的特性。各級部門正式進入一級戒嚴,才得以使病情為更進一步的惡化。而與此同時,來自天南海北的醫護人員毅然放棄了除夕夜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為疫情的控制獻上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是逆行的英雄,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擔起守護社會安定的脊梁。
除夕之夜,全國各地歌舞升平之際。湖北,卻是眾生沉默。無數醫護人員興夜不眠,奔波在戰場,無數百姓守望家中,每一身長號聲中,都在悲悼一個個生靈的逝去。
醫生也是人,醫生也有家人,他們放棄了所有安逸,他們本不應該如此,卻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在一線逆行者激流于肺炎作斗爭,無數醫者白衣如云,匯聚武漢,忘己之危,博都肺炎!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疫情一線醫護在采訪時說:每一個進入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都有著一個強迫癥,在接班的時候反復的上廁所,因為他們都要忍受多個小時的不吃、不喝、不拉,為了減少穿脫隔離衣的次數,減少被感染的風險,節約物資。在有一輪上班的時候,一個醫護人員實在憋不住了,也穿了紙尿褲,可心想就將就一下,結果沒有控制好,防護服流到了地上。他們都笑了,笑著笑著,大家的眼眶也都濕了。
他們救死扶傷,盡心盡力;呵護病人,溫暖貼心;照顧老幼,無微不至;細心工作,熱情有加;樂于奉獻,勇于付出;堅守崗位,醫德高尚。祝所有的一線守護者永遠幸福,你們是最棒的!
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 篇2
面對著手中的考試試卷,我思慮萬千;面對試卷上那鮮紅的圈圈叉叉,我淚如雨下;面對培育我的老師,我羞愧難當;面對生我養我的父母,唉!又讓我如何去面對呢!我手握那份慘不忍睹的試卷站在家門口徘徊。
門前,路燈昏黃,一陣秋風拂過,枯葉如垂死的黃碟撲向路面,行人踩過,生命就此完結。漆黑的夜晚,天空如墨如碳,像一只黑蝙蝠似的,把它的黑翼伸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天很冷,但是我的心更涼。
孩子,什么時候回來的呀!還不快進屋,小心在外面凍著了。隨著母親往屋里走去。看著母親那勞累過度而微陀的身影,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睛。來到屋里,那滿桌的美味正冒著那朦朧的白煙,白煙仿佛跳躍著,在半空中旋轉而升騰。看著白煙下那終日為家操勞的母親,看著母親那新增的皺紋和白發,看著母親那充滿愛意的笑。酸澀的淚水禁不住奪眶而出,我投入母親的懷抱把那不爭氣的卷子交給了母親。‘‘孩子,不要哭泣,你永遠是最棒的!只要健康,只要快樂,只要永不言棄,失敗這一次又何妨呢!不要考慮自己能夠走多遠,只要像駱駝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沙漠中向心中的綠洲前進就行。甚至不用考慮自己能夠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努力向前就行。’’我明白了,母親,您的話我明白了。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要與它們勇敢的做斗爭,我們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此刻,一縷愛的陽光射入我的心芳,溫暖了我那顆冰涼的心,就是這道光給了我溫暖和力量,這就是母親那愛的力量。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五六歲的我走進了花一樣的季節,站在這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門檻上清點行囊,我發現我多了一份力量。這便是母親給我的愛的力量,勇敢地向中考邁進。中考,你等著我,我一定會帶著這份愛的力量戰勝你,走向成功的巔峰。
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 篇3
這次節目通過美麗逆行者、美麗堅守者、美麗保障者、美麗志愿者、美麗教育者五大板塊內容,向我們宣傳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以不同人物的“抗疫”事跡為線索,展示先進典型的擔當精神、奉獻精神;加入的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公共衛生知識,為我們學生開學期間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1、美麗逆行者
面對疫情,沖鋒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叫擔當,什么是責任。堅守崗位,果敢馳援,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奉獻,什么是犧牲。在這場較量中,還有很多動人的故事,這場戰“疫”的背后,也離不開更多逆行者默默的付出。
2、美麗堅守者
如果說逆行者似皎潔的光,為疫區的感染者點亮關乎生命的希望之路。那么,基層崗位的堅守者就如同剛毅的磐石,為社區里的每一位居民筑起了一堵聯防聯控的墻。
3、美麗保障者
前方有先鋒,后方也有保障。保障生活物資的補給,確保防疫設備的供應,加班加點,夜以繼日,有這么一批人,把自己比作針,為推進戰疫工作更有效有序的進行,串起了企業間一條條物資保障的生產線。
4、美麗志愿者
戰疫這條路,全民在加速。在過去的這個冬天,還活躍著這么一個群人,平凡的角色沒有冷卻他們奉獻的激情,服務大眾,他們總是熱血沸騰;病毒的危險從未阻隔他們付出的真心,堅持公益,他們始終不忘初心。這群在默默行動的人,有個共同的名稱:志愿者。
5、美麗教育者
關于謝謝、關于感恩和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種關系中。仿佛如同幾條長長的生命線,這一段系著我們,那一段卻系著很多感動的人、感人的事。而其中,有這么一條特殊的線,始終守護我們的成長,引領我們更深入的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他們,就是老師。
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 篇4
今天收看《開學第一課》,深深敬佩防疫工作中無私奉獻的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的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正是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了我們的歲月靜好,我以后也會像她們學習,致敬逆行者,堅守者,保障者,志愿者!
我家樓上的王叔叔是鄉鎮干部,接到上級通知,大年初一早上立即返回鄉鎮待命,杜阿姨在王叔叔走了不到半小時,也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去正常上班。臨走時杜阿姨對她女兒丫丫說:“寶貝,照顧好自己,不要出門,不要做危險的事,媽媽很快回來……”這樣的事發生在今年春節的無數家庭,他們用責任和大愛守護了更多的家庭和生命。
抗擊新冠病毒是一場“惡仗”。打仗的是身穿白大褂的醫生,是往執勤點送棉衣的年邁的老人;是無數中國人的默默奉獻與支持,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只有舉國同心,我們才能贏!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致敬所有逆行者。
大學生觀看《返校復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025 篇5
虎年春節,中國籠罩著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我宅在家中,和全國人民一起憂心疫情。增長的數字讓人倍感戰“疫”之艱苦卓絕,但是我心底一直確信:這一次災難,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一定能熬過;這一場戰“疫”,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勝利!即使現在黑云翻墨,終有一天卷地風來,吹散陰霾,吹出一個陽光明媚的世界。
是啊,作為一名七〇后,我聽說過也親歷過中華民族的幾大災難:
小時候,我從祖母“莫浪費,你們是冒吃過苦的呢”的絮叨里懵懵懂懂地感覺到戰爭和自然災害的猙獰,走出硝煙和饑餓的陰霾后,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品格仍深深烙在祖母那輩人身上。
我很幸運,成長的歲月一直靜好,我不懂災難,我的人生字典里沒有“憂患”。
平靜的日子一下子溜到了1996年6月,我第一次直面災難:暴雨襲湘,人們與洪水鏖戰多日后,洪水肆無忌憚地沖潰堤垸。沅江一片汪洋,一些低矮的民宅完全淹在水中,我所在的中學淪為孤島,二樓三樓的教室里住了很多房屋被淹沒的家庭。身穿橙色救生衣的武警官兵在水中救助老百姓的情景定格為當時最動人的風景。
接下來是20__年。那年的那場非典到底有多可怕,如今我從百度里找到了這樣一段話:“SARS事件于20__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__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那一年中國人記住了一個偉大的名字——鐘南山;也記住了一群勇赴前線的白衣戰士;更凝聚起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偉大力量。
20__年中國經歷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難——冰雪災害、火車脫軌、汶川強震……那年一月一場特大冰雪災害席卷了半個中國,交通癱瘓,斷電缺水,返鄉旅客滯留在冰天雪地,救災英雄頂風冒雪工作……那年五月十二中午,地動山搖,我們一個個慌忙沖出門,有人猜是地震,然后都知道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傷亡慘重。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我還小,沒有印象,但是這一次慘烈的特大地震災害帶給我深深的震撼:抗震、救災、祈福、募捐、獻血……一個又一個詞語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舉動。災難無情人有情,我們紛紛用行動詮釋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的真諦。
然而災難卻并沒有停止:20__年旱災末席卷西南,20__年4月地震襲擊青海玉樹……
烏云難遮艷陽光,災難只讓中華民族愈挫愈奮,而在一次次災難后浴火重生的祖國更加富強!
這個春節,我和讀高三的女兒宅在小小的陪讀房里,偌大的高中校園空空蕩蕩,異常寂靜。
校園寂靜到了冷清,日子單調卻不枯燥。每天當女兒坐在桌前開始線上學習時,我便拿起手機搜索,關注著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我用心查看實時滾動的疫情報告,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是一個個無辜遭受病毒煎熬的生命,而透過這些數字,我似乎看到無數勇敢的生命在齊心協力與病毒頑強抗爭;我用心學習即時發布的防疫指南,一份份圖文并茂的生活指導飽含著專家們日夜刻苦攻關的辛勞,在這些無微不至的叮囑里,我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始終如一地把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我滿腔熱忱地觀看隨時更新的防疫新聞,這里有鐘南山們的最美逆行;有醫務人員的艱苦奮斗;有抗“疫”戰士的嚴防死守;有對賣高價口罩的嚴懲;有對工作細節的監督;有對疏忽失誤的問責……我無比激動地看飛速增長的募捐數字;看不斷出現的網絡課堂;看雷神山的崛起奇跡……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從猝不及防到全力阻擊,從各自為戰到同舟共濟,國人或勇毅馳援,或堅守崗位,或宅家不出,我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共同抗擊疫情。中華民族在災難的考驗中凝聚起的正氣磅礴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撓的民族品格,萬眾一心的民族情懷定格為無數震撼心靈的畫面,砥礪國人奮力前行。
每天,我宅居在家,卻和世界息息相通:單位群里天天打卡匯報健康,我打卡之后總會看一看群里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莫名的有一種別后無恙各自安好的喜悅;學校領導天天上門查詢問候,在我登記健康的時候,我們總會微微一笑,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擔;親朋好友不時微信問候,我們的話題不再只是家長里短,還有武漢加油,中國挺住,我們一定贏……生平第一次,我真實地體會到:無數的人們,無窮的遠方,都與我有關。
這個春節,我們的黨和人民正一起向世界證明:中國無懼風雨,不怕災難。
烏云難遮艷陽光,撥開陰沉的烏云,太陽會將燦爛的光輝普照大地;走過無盡的磨難,中國定將實現自己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