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集中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青年教師集中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一天,下雨了,地上濕漉漉的。忽然,我看見一條 蚯蚓在地上緩慢的爬著,我便隨手撿了一個木棍來逗它玩,不料一不小心把它的身子弄成了兩半,“這下可完了,趕緊溜之大吉吧。說著我便跑回了家,回家后我把 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爸爸卻笑著對我說:“沒關系,它不會死的。’這下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馬上沖出家門,把那條被我弄斷的蚯蚓放在一個小花盆 里,有在花盆里放了些土,我準備自己養這條蚯蚓。
過了10天,我把蚯蚓拿了出來看了看,也沒什么變化,不過被我弄成兩半的另一半還會動。
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個多月,我準備再看一看這條蚯蚓,我把花盆里澆了些水,嘿嘿這就叫做引蛇出洞。過了不一會,蚯蚓就爬出來了,不過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來,被我弄成了兩半的蚯蚓,竟然變成了兩條蚯蚓。
后來爸爸告訴我,蚯蚓就像人的頭發一樣,斷了可以再長,我說:“原來蚯蚓是不死之軀呀。哈哈……”
青年教師集中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聽了蒲韜老師的講座,關于閱讀又有進一步的理解。
“胸無點墨神難聚,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一個了解自己和思考外界連接的過程,又是一個自己比對、自我反省的過程。閱讀不僅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還對教學的`靈感來源以及更深一步的思考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閱讀使教師知識的結構更加完善、專業素養更加成熟、教育教學規律更加透徹,教師只有使自己更加強大了,才能更豐富、更精準、更完善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才能解決實際中遇到的“疑難雜癥”。蘇霍姆林斯基一生與讀書寫作為伴,他說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對教師自身的繼續教育和升華,在這個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中,也正是因為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注入了“閱讀”這份甘甜,才能夠幫助教師活下來,并且活得更好,由此可見,閱讀對教師個人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經歷,無形中使教師在成長,廣泛的閱讀中不休不止的塑造自己,最終成為了教師自己希望的那個樣子。
青年教師集中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悶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我們大家學習的熱情,早早的,我們教師就往培訓學校趕,在來的路上遇見以前的老同事,交談時:她說“對我要退休來說,現在的.每一次學習,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20多年了,一直都是教師身份進校園,很高興自己還能以學生身份重返校園,給自己的教育生涯曾加了不一樣的美好回憶。”是的,每一次學習,都為凝聚更好的教育賦滿滿的能量。做為教師的我們,學習了才有思考,有收獲,體會有新的思潮與啟發。
今天,聽了雷思明老師的《新問題、新挑戰、新趨勢,——當前學校安全事故的處理對策及危機應對》講座,再次使我增加知識、刷新認知。以前,我只單一的知道,對學生不要變相體罰,批評教育過程中不要實施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言行。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們不只關注學生的身體,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心理問題、輿情會引發校園安全事故。知道了發生事故后,學校、教師如何進行應急處理等等。雷老師還講到了,應對我們老師進行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如:海姆立克、人工心肺復蘇、止血等。
今天學習收獲滿滿,我一定學以致用,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知識和能力素養,更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愿自己擁有“空杯心態”,靜心學習、充電賦能,學習一直在路上,為今后的教育工作積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