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講座學習心得(精選3篇)
科研講座學習心得 篇1
這學期的科研講座,各位老師用鮮活的科研實例導入,將抽象的做科研的道理形象且極為有效地傳達給了每個學員。以下是科研講座的內容:
第一次講座,X老師主講的平板顯示技術及其研究進展向我們展示了很多關于平板顯示技術的應用及發展。
第二次講座是信息工程系系主任給我們主講的,主題是:如何撰寫畢業論文。葉主任給我們上了一課,告訴我們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以及撰寫畢業論文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三次講座由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系的程教授主講,展開了一場以“太陽能光伏的功能及其應用”為主題的講座。演講中,程老師通過講解太陽能的應用,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太陽能電池的分類,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等方面解說太陽能電池。并且程老師還介紹了中國光伏技術發展概況,并從歷史方面肯定了光伏的.發展,太陽能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第四次講座,福州大學物理信息學院x教授為我們召開了一場以“圖像編碼技術”主題的講座。向我們展示了圖像數字和信息在今后科技發展的方向和前景。
第五次講座,信息工程系有幸邀請到電視臺工作人員來為我們介紹相關內容。該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向大家逐一展示。其一為廣播電視發展回顧,其二為數字電視的技術變革,其三為數字電視產業及發展,其四為三網融合的發展趨勢,其五為相關行業的新機遇。
最后一次講座,閩江學者教授x教授給我們上了一場主題為“有機納米電子學”的講座。李教授在講座中表示:“在這科技是第一的生產力的社會下,學會高科技技術是成為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學會課本上基礎的知識理論還要了解高科技術,這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本知識而且對以后的就業也有很大的幫助!庇袡C納米電子學是討論納米電子元件、電路、集成器件信息加工的理論和技術的新學科。它代表了電子學的發展趨勢并將成為下一代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幾項基金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深亞微米MOS器件,單電子器件以及納米結構電子輸運理論的研究。在大量查閱國外文獻的基礎上,逐漸理出了當前“納米電子學”主要的理論和主要研究領域。有機納米技術不僅僅是向小型化邁進了一步,而是邁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物質的運動受量子原理的主宰。投影儀展示出各種有機納米技術材料的研究成品,以及福州大學實驗室所研究出來的成果。
具體來講,主要有如下感悟和收獲:
一、腳踏實地“做”的精神
從讀書開始,就開始接觸科研這樣一個領域,剛開始覺得很神秘很抽象,后來工作實習了,更多地接觸這一領域,也完成了一些科研課題,對科研慢慢地有了一種揭開神秘面紗一睹“芳容”之后的輕松愜意的姿態,感覺科研不過是一種文字功夫,“文筆好的人必定能搞好科研”這樣的觀點好像被很多人所認同。聽完各位老師的講座之后,方明白,所謂的文字游戲不僅不是科研的實質,而且與科研的實質在一定意義上是背道而馳的。我們很多人做不好科研的原因并不一定是他沒有做科研的能力,而是他根本沒有去“做”。我這里的“做”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實踐,絕不是虛與委蛇“作秀”式的“做”。因為,科研的實質首先就是實踐,是腳踏實地地“做”,而文字只不過是科研表達的一種載體罷了。
二、客觀嚴謹“寫”的精神
正因為文字只是實踐性很強的理性的科研工作的一種載體,所以如果我們在文字上太過花拳繡腿,就難免給人一種華而不實舍本逐末的感覺,而事實上,太過注重文字魅惑力的人也確實往往缺乏對客觀事實本身應有的尊重。而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科研者。所以從各位老師的樸實無華而又親切得體的教導中,我告訴自己:科研本身就是一種實實在在、樸實無華的嚴謹的工作,過多的文字賣弄對科研,對科研內在的精神來說,就是一種褻瀆。因此,在科研表達過程當中,我們要努力做到:尊重實踐,秉持理性,客觀、嚴謹地去“寫”,這里的“寫”即科研成果或感悟的表達,事實上包括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寫和說。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漂亮詞匯、語言技巧都不能用,但是你所有的文字技巧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完全忠實、客觀地再現實踐,否則,就背離了科研的實質。借用古人的一句話,科研表達,我們要追求的境界就是符合科研實質的“辭達”。
三、前后貫通“思”的精神
如果說科研的實質是實踐,那么科研的靈魂和精髓就應該是思考。因為,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去實踐并如實表達,那么整個實踐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收集資料的階段,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狀態,這些實踐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有待于后繼者在這些實踐資料基礎上進行思考之后得出的結論和認識。正因如此,我們幾乎在所有的科研報告中都能看到“思”的身影。但是,“思”同樣不是擺上了就可以,真正的科研的“思”我想應該是立足實踐、前后貫通的一種深刻而又理性的“思”,沒有實踐,或者說實踐工作不充分的“思”都像是無源之水,價值和意義都會大打折扣,甚至沒有任何價值。
總的來說,此次學習我對科研工作的新認識就是:首先要腳踏實、認認真真地投入科研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包括最后要始終保持一種及時客觀記錄、嚴謹求實表述和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精神。簡單說,實踐是科研的骨架,表述是科研的肉體,而思考是科研的靈魂。
科研講座學習心得 篇2
本周曲老師的講座引導我們掌握科研工作的規范,確立嚴謹治學的品格,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自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成為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科學研究作為特殊的社會活動,本身具有獨特的價值追求和精神氣質,從事科研活動的群體比其他社會群體更需要一個追求真理、嚴謹求實、誠信負責、真誠協作的文化氛圍。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是當下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的主要任務,同時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是向社會、向科研領域輸送科研人才的中間環節,當前研究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和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對學術榮譽以及相關利益追求使得很多研究生或科研工作者出現學術不端現象:急功近利、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科學精神缺失、學風浮躁,而這正是當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要解決的中心問題。
通過曲老師的這次講座,我了解到多看文獻,善于模仿,勤于思考,培養獨立的研究能力對一個做學問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⑴ 會看文獻,收獲知識,更要學會寫論文
⑵ 充分利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也要學會授課技巧
、 不斷遇到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不斷前進
⑷ 學術謙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做人謙虛:謙虛做人,不要樹敵學術謙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⑹ 做人謙虛:謙虛做人,不要樹敵
、 論文和著作中的話,一定要仔細推敲,注意與學術相關的小細節。畢業論文的制作,畢論海報的制作,畢論答辯現場,畢論的內容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作為一名研究生,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時刻保持警醒的意識,抵制不良風氣的影響,千萬不要心存僥幸!
科研講座學習心得 篇3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 ——魏書生
這次我們在學校共同欣賞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講座,題目是《如何當好班主任》,這是班主任不可不聽的講座,他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奧妙,聽魏書生的報告、讀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里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人和工作的關系,人和他人的關系,人和自我的關系,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于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其次,對魏書生的語言的評價: 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他從來都是站著演講的,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著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說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說教,從容中蘊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系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第三,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于教師是最有利于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著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于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臺。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唱歌、寫說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臥起座、俯臥撐,“一分鐘競賽”、“學會使用‘邊角余料’”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著真真實實的情感。
第四,魏書生對學生愛的教育.自愛愛人的魏書生,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書生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魏書生就是這樣,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脫;有社會活動家的閱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范,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