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心得體會3篇
回望,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農民和農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斐然,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展望,如何在連年豐產增收后不斷鞏固農業農村持續向好的局面,是必須主動應對、著力破解的難題。
剛剛發布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即XX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農業農村的新發展,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就是,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進一步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只要糧食生產能力穩住了、上去了,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始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首先要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統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力保耕地不減少、力爭地力有提高。還要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節水優先大文章,解決好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最終要靠科技,健全農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推動農業科技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市場需求是“導航儀”,資源稟賦是“定位器”。要更好地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更好地適應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使有限的農業資源產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開辟優化農業結構新途徑,要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對重點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進行系統謀劃,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快發展草牧業,促進糧、經、飼三元結構協調發展。要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要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如何破解農業生產成本攀升、國內外主要農產品價格倒掛的“雙重擠壓”,如何突破農業資源要素的弦繃得越來越緊、生態環境承載力越來越接近極限的“雙重約束”,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過去,我們為了“吃飽飯”,過度開發農業資源,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欠下了生態賬、環境賬,以后不僅要杜絕再欠新賬,還要逐步還上舊賬。該退耕的要退耕,該生態修復的要修復,該治理的要抓緊治理。需要明確的是,優化農業結構也好,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也好,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產,絕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核心是看老鄉的“錢袋子”。能否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促進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是對“三農”工作的重大考驗。促進農民增收,要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不管財政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延長農業產業鏈,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拓展農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
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不能忽視新農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搞好垃圾、污水處理和改水改廁,加快改善村莊衛生狀況,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貫徹落實好農業農村發展“五新”要求,是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只有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勇于直面挑戰,敢于攻堅克難,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于“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光芒,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深刻的哲理性。用全面、聯系、發展的觀點看“三嚴三實”,可以加深對“三嚴三實”的認識和理解,更好貫徹落實“知行合一”要求。
用全面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結合”。一是體現主觀和客觀的結合。“三嚴”針對主觀世界,要求領導干部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實”針對客觀世界,要求領導干部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二是體現內因和外因的結合。“三嚴”是內在要求,包含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等嚴肅政治追求,是落實民主集中制、健全組織生活的嚴格組織原則,是守紀律、講規矩、反腐敗的嚴明紀律要求;“三實”是行為約束,貫穿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注重實效的工作方法,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處世態度。三是體現做人和干事的結合。“三嚴”的出發點是做人,反映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要求領導干部堅持“嚴”當頭,補足理想信念之鈣,牢記為民服務之責,謹守清正廉潔之本;“三實”的落腳點是干事,反映黨員干部做事的行為準則,要求領導干部以“實”筑底,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樹立真抓實干精神,秉持老實做人態度。
用聯系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契合”。一是契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領導干部要堅持用權為民,按法律、制度、規則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二是契合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精華。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目標。“三嚴三實”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時代闡釋和提煉升華。三是契合作風建設的迫切需要。從深化作風建設看,轉作風改作風正處于關鍵點、節骨眼上,必須乘勢而上;從守紀律講規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看,進一步嚴紀律、明規矩、強約束,仍要從嚴上入手、從實處著力。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抓手,是對作風建設發出的新的動員令,有利于推動作風建設從集中整治向常態治理轉變。
用發展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融合”。一是融合從嚴治黨的寶貴經驗。從井岡山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整風”、解放戰爭時期的“兩個務必”,一直到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90多年來,我們黨治黨從嚴始終如一。“三嚴三實”是對從嚴治黨寶貴經驗的繼承和發揚,為加強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二是融合作風建設的根本要義。“三嚴三實”不是簡單的思想作風和工作態度要求,而是對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深邃思考和科學概括。三是融合做官為政的基本準繩。做官先做人,為政先修德。為官之本,在于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為官之理,在于講奉獻;為官之德,在于清廉;為官之義,在于明法。“三嚴三實”明確了領導干部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明確了做官為政的根本和底線。
關于“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光芒,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深刻的哲理性。用全面、聯系、發展的觀點看“三嚴三實”,可以加深對“三嚴三實”的認識和理解,更好貫徹落實“知行合一”要求。
用全面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結合”。一是體現主觀和客觀的結合。“三嚴”針對主觀世界,要求領導干部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實”針對客觀世界,要求領導干部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二是體現內因和外因的結合。“三嚴”是內在要求,包含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等嚴肅政治追求,是落實民主集中制、健全組織生活的嚴格組織原則,是守紀律、講規矩、反腐敗的嚴明紀律要求;“三實”是行為約束,貫穿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注重實效的工作方法,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處世態度。三是體現做人和干事的結合。“三嚴”的出發點是做人,反映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要求領導干部堅持“嚴”當頭,補足理想信念之鈣,牢記為民服務之責,謹守清正廉潔之本;“三實”的落腳點是干事,反映黨員干部做事的行為準則,要求領導干部以“實”筑底,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樹立真抓實干精神,秉持老實做人態度。
用聯系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契合”。一是契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領導干部要堅持用權為民,按法律、制度、規則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二是契合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精華。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目標。“三嚴三實”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時代闡釋和提煉升華。三是契合作風建設的迫切需要。從深化作風建設看,轉作風改作風正處于關鍵點、節骨眼上,必須乘勢而上;從守紀律講規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看,進一步嚴紀律、明規矩、強約束,仍要從嚴上入手、從實處著力。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抓手,是對作風建設發出的新的動員令,有利于推動作風建設從集中整治向常態治理轉變。
用發展的觀點看,“三嚴三實”體現“三個融合”。一是融合從嚴治黨的寶貴經驗。從井岡山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整風”、解放戰爭時期的“兩個務必”,一直到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90多年來,我們黨治黨從嚴始終如一。“三嚴三實”是對從嚴治黨寶貴經驗的繼承和發揚,為加強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二是融合作風建設的根本要義。“三嚴三實”不是簡單的思想作風和工作態度要求,而是對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深邃思考和科學概括。三是融合做官為政的基本準繩。做官先做人,為政先修德。為官之本,在于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為官之理,在于講奉獻;為官之德,在于清廉;為官之義,在于明法。“三嚴三實”明確了領導干部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明確了做官為政的根本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