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精選3篇)
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 篇2
黨有號召,婦聯有行動。2月27日下午,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平萍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共有150萬名巾幗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平萍說,疫情發生以來,活躍在全省4.8萬個社區和村莊的婦聯“四組一隊”巾幗志愿者起早貪黑參與聯防聯控。她們密切關注返鄉人員動態,拿起小喇叭,走村串戶,宣傳防護知識,巡防排查重點人員,嚴防死守重要卡口,勸導群眾不聚會、少外出,并為一戶戶隔離群眾代買代辦、送去生活物資,切實當好宣傳員、監督員、戰斗員、勤務員。南陽市西關社區王書愛的手機上每天都留下2萬多步的行走記錄,群里其他工作人員的步數也都在萬步以上。這些平凡娘子軍用實實在在的腳步構筑起守護社區村莊的有效防線。
為了團結引領廣大巾幗志愿者在守望相助、關愛一線中傳遞溫暖。省婦聯發起“豫愛共行,防抗疫情”公益項目和“三送”——娘家人暖心服務行動,募集資金286萬元,支援湖北、河南疫情防控,通過籌措物資、提供暖心服務等方式,為全省援助湖北醫護人員家庭一送暖心包、二送愛心菜、三送貼心幫,為“逆行者”們守護好“家港灣”,目前已為732戶家庭送去愛心菜1464份,讓遠在湖北的白衣戰士感受到來自家鄉“娘家人”的關懷和溫暖。
此外,婦聯組織面向鄰里家庭,團結引領廣大巾幗志愿者專家團隊在心理疏導、居家服務中奉獻愛心。發起“宅家戰疫 陽光計劃”,組建專家群、工作群,通過每日線上公益微課,分享健康防疫、家庭教育課程,受眾數十萬人。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祝福祖國 記錄溫暖”作品征集,引導學生居家創作展示才藝。通過12338熱線等渠道,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等服務。
這些巾幗志愿者的身影只是全省5000萬婦女姐妹的一個縮影,她們用勇敢、擔當和仁愛,不僅詮釋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且在這場特殊的人民戰爭中點亮了女性的高光時刻。
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 篇3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沒有誰是旁觀者。連日來,山東社會各界志愿服務力量不斷涌現,在城市、鄉村密織疫情防控網絡,努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他們走上村頭、走進小區,送去防疫知識和蔬菜、藥品,送上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36度6,體溫正常,不要擔心。”1月31日上午8時,膠州市張應衛生院護士王永蓮上門為村民量完體溫后,又囑咐了一番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市民、醫護人員、患者的心理健康帶來的嚴峻挑戰,膠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心理咨詢師志愿服務隊的685名志愿者,分門別類地為不同服務對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各鎮街衛生院的一線醫護人員也都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師解壓。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平安膠州家園”、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大喇叭、廣播車等宣傳心理危機干預知識,消除群眾恐慌,并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義務心理援助服務。
30歲的趙傳金,是莒縣安莊鎮黑石溝村眾多打工者中的一員。多年沒回家過年的他,今年回村后得知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與妻子商量后捐款10000元支援武漢。在他的帶動下,黑石溝村村民自發成立青年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主動捐款,購買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免費發放至戶,他們的行為感動了村民,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目前參加人數達到了90余人。
隔離觀察,隔絕不了交流,更隔不斷真情。山東各地志愿服務隊不畏困難,為居家觀察群眾送上暖心服務,帶去信心和力量。“謝謝各位!患難見真情,謝謝志愿者對我們一家親人般的照顧和關懷!”1月28日,經醫學鑒定解除隔離的張先生第一時間向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發來感謝信。
1月13日,從武漢開會歸來的張先生第一時間主動向社區報備,隨后一家人居家留觀14天。在此期間,志愿者除了通過電話、微信一天兩次例行詢問其身體狀況外,更多的是關心一家人生活起居和心理狀態:日常所需水果蔬菜,按需求采購送至家門口;生活垃圾,由專業人員上門回收;遇到身體不適,志愿服務隊安排人員上門接送;心情低落焦慮時,由專業人員安撫鼓舞。“從沒想到自己會因疫情隔離,更沒想到,咱志愿服務隊在生活情感上對我們照顧得如此細致,太讓我們感動了!”張先生激動地說。
隔離期間,同樣感受到溫暖的還有長清區平安街道后王村村民李先生。1月29日一早,平安街道轄區愛心企業——山東濟西濕地生態農場有限公司員工將30箱新鮮蔬菜送到了轄區相關村居,由衛生院專業人員一一送到武漢返鄉居家隔離人員家中,以解決他們的買菜難題。“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武漢返鄉人員,讓他們感受到溫暖,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將繼續給轄區隔離人員捐贈蔬菜,幫助他們安心度過隔離期。
進一步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加大排查力度,嚴防疫情輸入,山東志愿服務者在行動!
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城街道店子村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以街巷為單位,將店子村細化為19個網格志愿小組。由志愿者負責自己巷子范圍內的人員排查、宣傳、衛生消毒等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志愿服務有效落實聯系到戶。聊城市臨清新華路街道轄區巾幗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入戶宣傳防疫知識,發放張貼明白紙,充分利用微信群、移動音箱等多種方式擴大宣傳力度。“本來心里還有一些恐慌,聽了志愿者們細心講解,心里踏實多了。我們一定減少出門,保護好自己,不給大家添亂。”新華路街道中央帝景小區居民陳菊英說。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在疫情防控一線總能看到巾幗志愿者的靚麗身影。“嫚兒,你戴的這個口罩只能保暖,好看不好使,防病毒還得用醫用口罩!可別嫌棄它丑。”1月31日,青島市即墨區北安街道劉家演泉村衛生室,村婦女主任、鄉醫何華再一次向村民普及口罩的正確選擇和佩戴方法。
早在大年初二,今年53歲的何華就趕緊召集村莊婦女,拉起了一支由12名婦女組成的抗擊疫情巾幗志愿服務隊。這其中,有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網格員,有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婦”代表,還有“美麗庭院”示范戶。經過抗擊疫情防護培訓后,她們全副武裝,積極發揮自己在村莊的影響力,入戶普及抗擊疫情知識,并每天將相關教學視頻、圖片發送在婦女微信群里。“看到這支巾幗志愿服務隊如此熱心專業,我們老人更放心了,打敗疾病更有底氣了!”北安街道楊家演泉村村民楊臣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