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通用17篇)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
人長大了,就要離開家人自己去獨立,干一番事業(yè)。獨立自主是一個好習慣,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這個好習慣,就可以在社會上干一番大事業(yè)。
可我從小都不獨立,什么事都依賴父母,簡單的說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有一次,我父母和姐姐都去外婆家了。由于我怕暈車所以不去,于是他們給50元錢讓我叫盒飯,說過一天就回來。他們一走,我便回家睡覺,睡了很久,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下午3點了。一想起沒吃飯就馬上起床。來到廚房看見沒煮飯就大聲喊:“媽媽怎么還不煮飯。”可是,家里鴉雀無聲,沒有人回答。我開始著急了,他們到哪去了,整個家都翻便了都沒個人影,于是我走到陽臺大聲哭起來。忽然,我恍然大悟,我想起來了,今天上午他們?nèi)ネ馄偶伊恕N冶隳贸龃永锏?0元去叫盒飯,可是我不知道去哪叫,平時都是在家叫的。我在大街上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便沮喪的回到家,我心想:“怎么辦,難道我要餓死嗎?”這時,響起一陣開門聲,爸爸、媽媽和姐姐回來了。于是我從失望中看到了希望,我沖過去抱住媽媽大聲哭起來。哭完擦干眼淚問道:“你們不是明天回來嗎?怎么就回來了。”媽媽說:“還不是怕你嗎?我們擔心你呀。”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從這件事后,我發(fā)誓獨立起來,長大后干一番大事業(yè)。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2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是陶行知先生的話。
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家長十分溺愛孩子。愛子之心我們能理解。但是,過度的溺愛就會使孩子的交往、交談、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如果有一天,家長都不在,就他自己一個人,他將怎么辦?打電話讓你從十萬八千里趕過來?如果孩子順順利利的,在一件事上遇到坎坷,那不一下子就跌倒了,或者很難再爬起來了。小荷作文網(wǎng)
有時,我們好心好意地來幫大人們打掃、做家務(wù),可是,父母總是以相同的話回答他:“我知道你是個乖孩子,不過做家務(wù)這事向來都是由大人來做的,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學習,這些事你不用管!”于是他漸漸的知道了,家務(wù)不是他干的,也就對家務(wù)失去了熱心。越來越依靠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要父母的幫助之下才能完成。小荷作文網(wǎng)
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許我們想自己爬起來,也許我們爬不起來,家長們都會第一時間跑過來,幫助我們站起,重新扶起我們。也許自己想爬起來的孩子很不高興,說自己可以爬起來,可是,家長卻總是這句話:“你那么小怎么行呢?我不放心!”。也許爬不起來的孩子知道了,我不起來也沒有關(guān)系,總是有人來幫助我的。之后會越來越依靠家長、缺乏獨立性。最終,他又怎能夠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呢?
希望我們廣大的家長,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從小獨立自主,自己事情自己做。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信心,不要總是害怕、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行。行不行業(yè)不要妄下結(jié)論,給他一次機會。不給他機會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實現(xiàn)!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3
學會獨立,走向獨立!生命中還有很多的第一次需要自己去經(jīng)歷,只有變成獨立堅強的人才有勇氣面對困難!
今天于我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自從媽媽對我喊響“獨立”的口號,爸爸就想利用這個暑假抓落實。今天便是爸爸實施計劃的好日子。
早上,太陽照到我的屁股上,我才懶洋洋的起床。剛起來,爸爸便對我說:“爸爸媽媽的工資發(fā)下來了,等會跟我去取,然后給你存一個折子,以后你的生活、學習用品就用你折子里的錢自己去買。”我聽了十分激動,終于有自己的折子了。
于是,我快速的洗漱完畢,高高興興地和爸爸來到建行。爸爸讓我去取錢,我的高興勁兒一下子拋到了九霄云外。我從沒取過錢,連銀行都是第一次進,這可怎么辦呢?我試圖說服爸爸,可爸爸頭搖得跟個波浪鼓公似的,反反復復就一句話:“辦任何事情都要經(jīng)歷第一次。”我遲疑了半天,決定橫下心來試一試,雖然這樣,我頭上還是冒出了許多汗。
終于挨到我了,我小心的把折子遞給銀行阿姨,輕輕的說了一聲,取兩千九,由于我說的太小了,說了三遍銀行的阿姨才聽清,之后的一些程序我就不一一講了。
第一次取錢終于結(jié)束,但更大的挑戰(zhàn)還在后面。我和爸爸來到信用社,畢竟有了一次取錢的經(jīng)歷,這次我的膽子大多了,信用社阿姨的服務(wù)態(tài)度也好,這次我很順利的就存好了錢。
接下來是交電費,這回爸爸為了真正考驗我,把程序教給我之后,讓我獨自去交。我緊緊攥著100元錢,生怕拿不好弄丟了。當我從窗口將錢遞給阿姨時,阿姨說了一句話,我沒聽清楚,也沒敢多問,趕緊拿上繳費單飛也似的逃離了讓我驚恐不安的“地獄”。
出來后,爸爸問我:“找的錢呢?”“阿姨沒給我找錢,她說了一句話我沒聽清楚。”我緊張地說。爸爸接過單子,笑著說:“她是問你,余額找不找。”原來是這樣。“記住,以后做事要沉穩(wěn),不要慌里慌張的,否則會吃虧的。”
今天的最后一項任務(wù)是——做飯。做飯在我眼里是個新鮮活,早就想要試一試,今天終于可以親自嘗試了。買菜、淘菜,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在爸爸的幫助下炒菜了。一會放油,一會放調(diào)料,步驟繁多,弄得我額頭直冒汗,腦子也開始短路。一陣手忙腳亂之后,我的蒜苔炒肉終于可以出鍋了,拌著熱米飯,吃起來可香了,不知是我肚子餓了,還是自己炒菜了我吃得格外多,也格外香。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都會努力克服一切困難!走向獨立,學會獨立!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4
以前,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你瞧——
“爸爸,這道題目太難了,我做不出!指導一下!”“來了,這到題目應該這樣解……”“媽媽,想不出題材,幫我想想!”“可以用這個題材啊……”“爸爸,明天就要考試了,幫我復習一下!”“你把《一課四練》的‘動腦筋’做一做,待會我過來批…..”在爸爸媽媽的輔導下,我的作業(yè)全對,當眾朗讀,測驗都是班里前幾名……
可是最近,爸爸媽媽退步了!你聽,“爸爸,這道題目做不出,指導一下!”爸爸用陌生的眼光看著我,仿佛不認識我似的丟下一句話:“自己做!”要寫作文了,真不知該寫什么,我習慣性地沖著媽媽大喊:“媽媽,沒有作題材,幫我想想!”誰知媽媽也像變了個人似的,頭也不回地回答了三個字:“自己想!”
爸爸媽媽為什么這樣對我呢?漸漸地,我習慣了。題目做不出,我咬咬牙命令自己,筆在草稿紙上不停地寫著,算著……哈哈!難題終于被我解決了。作文想不出題材了,我努力地回憶著最近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一個細節(jié)想電影鏡頭一樣閃過我的腦海,嘿,有了!刷刷刷,作文本上洋洋灑灑留下了我的筆跡。要測驗了,我拿出書本看看爸爸媽媽,“咳,還是自己復習吧!”重點、難點、要點被我各個擊破,對付第二天的考試絕對是十拿九穩(wěn)。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不輔導,我照樣可以做得好,我的作業(yè)本依舊全隊,仍舊當眾朗讀,測驗依舊名列前茅……。
我驕傲地告訴他們:“你們退步了,但我進步了!”爸爸媽媽若有所思地回答“用我們的退步換你的進步,很值啊!”
我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原來爸爸媽媽在鍛煉我的自立能力啊呀!我激動地摟著爸爸媽媽“原來你們還是愛我的!”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學會自主學習,還真是爸爸媽媽的功勞,培養(yǎng)了我的`自信心,讓我學會了自立。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5
我是家里的小太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除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象關(guān)小鳥一樣把我關(guān)在了家里。于是,書本和電視就成了我消磨時間的唯一辦法。我很少出門,爸爸媽媽總是說外面的壞人多,萬一出事,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就算要去什么地方,也是由爸爸媽媽拉著護著,好象生怕沖出一個壞人把我抱走。
以前我對爸爸媽媽這種做法也不以為然,因為我覺得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被爸爸媽媽這樣捧出來的,但自從看了《烏塔》這篇文章之后,我的想法才徹徹底底地改變了。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事。當時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覺得十分驚訝。因為在中國,不要說14歲游歐洲,就是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游一圈都不可能。特別是等我讀到烏塔能自己掙錢給爸爸媽媽還有弟弟買禮物時,我更覺得是“天方夜潭”。自己掙錢買禮物,是我絕對不敢想象的,更何況是到外國去買。在家里,如果我要買什么,也是爸爸媽媽親自“出馬”。所以我對商品的質(zhì)量、價格一無所知,更不用說象烏塔那樣懂得比較多的商品價格。我唯一的一次自己買東西是在我10歲的時候,那天在“好當家”超市里,媽媽交給我一個“神圣”的任務(wù),那就是幫媽媽買三包紅酒,我聽了之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我終于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了。媽媽把紅酒的名稱和擺放的位置仔仔細細地說了三遍,才讓我去買。她還說她會在收銀臺等我。我高高興興地找到了要買的紅酒,拎了三包就往回跑。可到了收銀臺,我怎么也找不到媽媽,我嚇得六神無主,象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zhuǎn)。后來通過廣播才找到了媽媽,看媽媽的樣子,似乎是急得快哭了。她看到我一個勁地責備說:“你跑到哪里去了,害得我急死了。”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買過東西了。
現(xiàn)在想起這件事,覺得媽媽管得太緊,連一個自由展示的空間都不給我,仿佛我是一個蠟人,她一松手,我就會融化。所以才造成了我一遇到問題就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在這里,我要向那些對孩子放不開的家長呼吁:請不要再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了,這樣對他們并沒有好處,只有把他們放到一個廣闊的空間里,他們才能自由飛翔,獨立自主!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6
父母,是我們溫馨的避風港;父母,是我們?nèi)鰦蓵r的依靠;父母,是我們物質(zhì)上的來源,精神上的支柱。但是,我們是否想過,有一天,父母會離我們遠去,或許是我們離開父母遠行,我們總有一天要學會獨立。
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意識,是我們學會獨立的基本要求。當代大學生,吃好的買根本不用顧及錢不夠,花錢如流水,錢不夠就伸手向父母要。他們認為向父母拿錢是天經(jīng)地義的,就是從不想一想父母賺錢的辛苦,也很少抱著感恩之心去利用父母給的錢,而是一味地攀比揮霍。他們名義上已成年,獨立,但是從本質(zhì)、人格、心理上的獨立卻十分幼稚。這就需要當今大學生重新對自己進行思考。
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懂得回報,是獨立的表現(xiàn)。當你自己對著父母說“不用你們管,我已經(jīng)獨立了”時,你是否想過離開了父母,你真的能獨立嗎?雖然,現(xiàn)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很多,但我覺得應多讓他們?nèi)ド鐣w驗體驗,每逢暑假有許多學生就會去打工,參加夏令營,他們在不斷地學會獨立,在體會獨立的這個過程中,王文韜的父母,之所以對兒子簽訂了一份數(shù)額1。6萬元的借款協(xié)議,目的也是為了培養(yǎng)他的勤儉節(jié)約,懂得感恩,懂得報答社會的一種表現(xiàn)。
父母的正確做法對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有著指導作用。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家庭里面,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就會讓他們自己去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父母只是適當?shù)臅r候給予幫助,孩子們剛開始什么都不懂,他們只有通過自己查閱、上網(wǎng)、自學等方式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他們錢不夠,也不會向父母要錢,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解決,最終他們事業(yè)有成。是的,或許在傳統(tǒng)的我們看來,他們的父母有點殘忍,但是這卻是對子女的一份最真摯最實用最有意義的愛。
當我們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厭煩時,我們想想,我們該獨立了。父母的嘮叨也是一種教誨,說明父母對你的擔心,說明你還不是十分獨立。獨立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前提,獨立是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懂得回報社會的表現(xiàn)。當我們在向父母要錢時,能主動打一張借條,也許我們就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了。當我們有一天離開父母獨自去闖世界時,你就能真正體會什么叫做“獨立”了。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7
如果為了一些自己的目的曲培養(yǎng)獨立性,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而已,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并不會為了產(chǎn)生心理平衡,只有我們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才有才能。
雨嘀噠的下著。風呼呼的刮著。我在雨中漫步著。漸漸地。前面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吃力地蹬著那有著四個轱轆的小自行車,緩緩地向前駛?cè)ィ獡渫ㄒ宦暎麖能嚿纤ち讼聛恚麤]有沮喪,也沒有渴望他的父親能夠走上前去,將他扶上車,而是一個人,用自己的力量,扶起那比他重的小自行車,終于——快扶起來了。但,不幸的是,小自行車還未站穩(wěn),便又倒了下去,但他的父親,見到此情形,并沒有心軟,而是不屑一顧的望著他的兒子,在他兒子的眼里,父親高傲的像一個巨人。反復摔倒幾次后,他終究還是站起來了,他是憑著自己的力量站起來的。不富有任何雜質(zhì)。他的父親,看到這情形,欣慰的笑了,我也感覺到有一絲喜悅,他的兒子,瞪著小自行車,緩緩地,消失在我的視線中。離我越來越遠。
在著淅瀝的雨中,我。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
是啊,獨立是每個夫婦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主要工作,為什么那么多溺愛孩子的父母,讓孩子習慣了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使他們成為溫室的花朵?成為一支不敢在風雨中成長的幼苗。成為一只不敢在藍天翱翔的雛鷹?那些,有著過分溺愛孩子的父母啊!覺醒吧。你那樣做,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獨立,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那么的重要。父母只會注意自己的滿足,改變到關(guān)心他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改變到總想自己的孩子,我們就不會因為一點兒得失而于他人爭執(zhí),就可以做到為人謙和。并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但,如果為了一些自己的目的曲培養(yǎng)獨立性,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而已,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并不會為了產(chǎn)生心理平衡,只有我們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才有才能。
雨還在嘩嘩的下。。而此時。我的散步的心情卻和開始截然不同了。多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猶豫及。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8
當我知道我媽要出差兩個星期,我的心一下子從高潮跌倒低谷,因為我到目前為止還不會炒菜,她又那么晚才和我說,我怎么來的及學呢!當時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怎么辦。
“嘭”我媽關(guān)上門,拎著箱子,走了。她幫我燒了很多菜,但也吃不到第四天啊,我終于把菜全部吃完了,看著空空的盤子,讓我感到恐懼,我可不想看見“某某中學的一名學生,沒有飯吃,餓死家中”這樣的新聞。所以我只好自己做了,我打電話給我媽,她就在電話里教我做“西紅柿炒雞蛋”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菜,先打兩個雞蛋,攪好后,放一勺鹽,再放點蔥花,等鍋里的油熱了以后,往鍋里倒,然后就是炒西紅柿,也是往鍋里放一勺鹽,最后把雞蛋和西紅柿一起炒,再放兩勺糖,就大功告成了!
這個問題解決了,還有更讓我頭痛的!
就是,我家還養(yǎng)了一條狗,我要每天5點50就起來,帶它下去拉屎、拉尿,下午放學第一件事也是帶它下去拉屎、拉尿。特別是早上要很早起來,這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晚上,可能是我喂太多了,它夜里面開始拼命的叫,我起來一看,屎拉在籠子里了!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我只好幫它清理了。
我先幫它洗了個澡,再把它的毛吹干,再幫它洗籠子,做完這些事情已經(jīng)是三點多了,這次的教訓讓我知道一定不能喂太多,不然倒霉的是我啊!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做的越來越好,也漸漸學會獨立。
當我媽回來的時候,看到家被我照顧的那么好,非常開心。
我也知道是生活教會了我獨立。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9
有一則小品:一個小學生在學校吃午飯,當他興高采烈地打開媽媽精心準備的飯盒時,卻“哇”地一聲哭了。其緣由是竟是幫他剝了十多年雞蛋的媽媽這一次忘了給他剝。他想請同學幫他剝,可他的同學竟也不會……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現(xiàn)實版的,在中國科技大學小年班,有一位學生,成績優(yōu)異,但因為無法獨立生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先留級后輟學,可惜了這一個人才。
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如果說小品有一點夸張的話,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像科技大的那位學生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嗎?許多大學生上大學時都是父母幫忙鋪床掛帳,有的甚至還陪讀,這是幸福還是悲哀?
說實話,我曾經(jīng)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床鋪,不會做飯,也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是,自從我過十歲后,我的媽媽便鄭重地對我說:“你已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學會了許多東西。
我學會了洗自己的鞋子、襪子,穿著自己親手洗的鞋襪,心里美滋滋的,也懂得格外地愛惜,生怕弄臟了。媽媽也替我高興,說:“兒子呀,你的那雙手曾經(jīng)像假手一樣不管事,現(xiàn)在變得變得靈巧多了,不錯,媽媽替你高興喲。”
我學會了做飯。那天,我還露了一手,爹媽都去上班,我做完作業(yè)后,沒事了,就想:爹媽上班也很辛苦,今天,要讓他們輕松一回。我就找菜籃子,看冰箱,做了三樣菜,小白菜,綠豆芽,蕃茄炒雞蛋。當他們回來,看到我的杰作,媽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爸爸也連連夸獎。
我學會了整理房間。我房間的書桌、床鋪都讓整理得井井有條。每當媽媽的好友來我家拜訪,看到我的房間時,都不禁大聲驚嘆:好整潔啊。每當此時,媽媽總會微笑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贊賞。
學會獨立,遇到困難時不會絕望,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學會獨立,遇到挑戰(zhàn)時不會退縮,相信自己能在挑戰(zhàn)中獲勝。獨立,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關(guān)鍵。
我感謝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一個開明的媽媽,讓我獨立的媽媽,會放手的媽媽。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0
繞檐家雀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依靠別人的民族永遠不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立”是時代民族的需要,尤其是我們青少年,如果人人都能自立自強,那么國家和民族都有希望。
我們都要學會自立,學會自立對自己的將來都會有幫助。有些人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愿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這種依賴思想對于自己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不僅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學會自立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溫室,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早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走進社會,經(jīng)風雨,見世面。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我們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提高法律意識;逐步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與他人溝通和交往,和諧融入社會,關(guān)愛社會,奉獻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
我們永遠都不能依賴父母,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父母的,如果我們不能從現(xiàn)在起,在父母的幫助下,自覺地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yǎng)自立的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自立,所以說,人生需要自立。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只有明確自己的責任,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我們也要培養(yǎng)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要培養(yǎng)自立能力,也要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自己能力,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的自立能力。我們要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1
在我幼年的時候,看著哥哥姐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似乎是件很快樂的事,于是就盼望快快成長。
日歷翻了一頁又一頁,掛歷換了一幅又一幅,小時候的愿望已成為現(xiàn)實,但是,長大后的我煩惱一天比一天多,我越來越想從父母的庇護傘下掙脫出來。于是,我開始渴望獨立自主。
在我成長中的每一天,似乎都是父母給安排打理的。我經(jīng)常這么想。每天早晨醒來,媽媽幫我擠好牙膏,盛好水,拿好毛巾,然后我只需穿衣洗漱吃早餐,接著就由老爸專車送去學校。在家,我的任務(wù)就只是學習,至于煮飯洗衣等雜務(wù),都是父母干。就像一個編好程序的機器人,只做命令做的事,沒有自己的思想主張。就這么成長:穿什么樣的衣服,要聽媽媽的;吃什么樣的食物,要聽媽媽的;出去玩,也要聽媽媽的……總之,幾乎所有事都要服從于媽媽的安排,不能獨立自主地去干任何事。漸漸地,我沒有了自理能力,沒有了個人主見,遇到丁點兒事情只會依賴于爸爸媽媽。伙伴們之中,自理能力最差勁兒的就是我,別人已經(jīng)會做飯給父母,我卻還要等媽媽煮飯給我吃。
這么鮮明的對比,讓我產(chǎn)生了很強的獨立心理,我好想掙斷父母親的束縛,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讀初二了,很多事都會自己干,很多事都會自己想,不再是父母眼中百依百順的小孩。這應該是好事的!可是,在父母眼中,我的獨立行為被視為叛逆。初中住校生,每學期開學都必須搬行李回學校,收拾行李本是自己該做的,但媽媽總放不下,硬要幫我收拾,滿滿一箱東西,全是額外之物。我為此總要和媽媽大吵一架。還有,作為初中生,應該自己教學費,可媽媽又放不下,跟著我來,真是陷我于尷尬之境地!
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收起你們的庇護傘,我渴望獨立自主!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2
獨立是好事嗎?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回答。
有不少人會說:不是好事,獨立一點也不好。獨立不但離開了父母,還與家里所有的好朋友都分別了。只身在學校,如同一葉孤舟飄蕩在廣闊大海,并且生病了也沒人照顧,衣服臟了也洗不干凈……在那時想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的溫暖;而獨立,差不多成了魔鬼的代名詞。
有的人會覺得獨立好,甚至覺得非常好。以前在家只有父母做事的權(quán)力,而自己卻沒有分。而如今好不容易獨立了,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不喚自來嗎?趁早擺脫父母的過分呵護,趁早擺脫家庭的過分牽制,讓自己在人生中留下一段能讓自己自豪的事。比如研究怎么樣洗衣服既省時省水又省洗衣粉,觀察怎樣去曬衣服更容易于,總結(jié)出疊被子的一些經(jīng)驗等等。
由此可見,“獨立”既可以說是令人畏懼的魔鬼,又可以說成是讓人走向堅強的必經(jīng)過程,獨立具有兩面性。
獨立的瘋狂與驚險
瞧一瞧我們離開家里寄居學校的一些獨立生活片斷吧:
每當一放學,我們這些“獨立鬼”便跑回寢室,扔下書包,抓起MP3。慢著,這是干什么呢?答案當然是聽音樂了,特別是搖滾樂。想想看,一天七節(jié)滿滿的課,再加上兩個小時的晚自習,好不容易熬到放學,現(xiàn)在進入我們這些“獨立鬼”的獨立天地——寢室,能不好好放松嗎?每當?shù)搅诉@獨立天地,我們?nèi)砭蛷氐追潘闪耍潘傻煤喼钡搅艘环N瘋狂境界。而我們這些“獨立鬼”此時便都成了瘋狂主義者。在此天地里,不管是寫字,洗衣服,洗澡,那陣勢,那情形,差不多都可以用“瘋狂”兩字來形容。我們覺得只有這樣“瘋狂”,才能完全放松我們緊張已久的神經(jīng),也才能增添一些我們讀書之外的樂趣。
但就是由于我們這樣“瘋狂”,惹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寢室管理員總是怒氣沖沖發(fā)跑到我們這里來找我們麻煩,樓上的讀高中的大哥哥們也總是走下來拍打我們的窗戶,有的還會這樣來一句:“學弟們,請不要產(chǎn)生噪音,這里是寢室不是舞臺。”聽起來是挺幽默的,但我們很樂意接受。
但有一次可把我們這些獨立鬼嚇得要死,那天我們還在“瘋狂”的時候,突然幾個頭發(fā)和衣服都被弄得陰陽怪氣的人向我們寢室走來,我們以為他們是流氓,是來搶劫的,于是我們頓時慌了手腳,“瘋狂”演變成了沉默,但這次還好,他們并不是流氓,原來只是虛驚一場。后來才知道這都是“瘋狂”惹的禍,那幾個人是我們的“同類”,他們是被我們的歌聲吸引過來的,他們也經(jīng)常像我們這樣“瘋狂”。
害怕來自獨立,堅強來自獨立,瘋狂與驚險依然來自獨立。獨立,使初中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3
獨立是夜幕中的一絲微光,雖然很淡,但也能沖破黑暗。
獨立是大海里的一塊木板,雖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獨立是燒杯內(nèi)的一種催化劑,雖然很少,但也能改變速率。
要成功,我們就要學會獨立。
獨立能夠鍛煉人的意志。曾經(jīng)看過飛虎隊的訓練,他們要自己一個人背著幾十斤的石頭,繞著山跑十幾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nèi)绻さ沽耍约赫酒饋恚荒軌蜃屗藥兔Α2浑y發(fā)現(xiàn),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意志。試想一下,飛虎隊不能獨立,其后果是怎樣?國際恐怖組織是一只猛虎,在他們的尖牙下,飛虎隊就會在一瞬間讓自己的生命面臨危險,人們,社會,國家也會變得動蕩不安。是獨立,讓木棉花盡情綻放出它的美,也是獨立,讓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舞臺上肆意歌舞。
獨立能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在封建社會的腐蝕下,從古代起,中國的發(fā)展就比西方發(fā)達國家慢。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思想沖擊著我們。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但我們能夠滿足這個稱號嗎?要躋身發(fā)達國家的行列,但在國際分工中我們只能擁有利潤最少的一部分,這樣可以嗎?大樹有了堅固的根,因此它可以茁壯成長。雄鷹有了健壯的翅膀,所以它能夠自由翱翔。獨立就是那堅固的根,那讓中華民族迅速崛起的堅固的根;獨立就是那健壯的翅膀,那讓我們在世界翱翔的健壯的翅膀。虎門銷煙,建立經(jīng)濟特區(qū),這一次次的獨立,都在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沒有了獨立,那意味著什么?
拋棄獨立,在黑暗中我們只會是一只盲頭蒼蠅,毫無方向。
舍棄獨立,在大海里我們只能夠隨波逐流,朝不慮夕。
丟棄獨立,在國際上我們只會原地踏步,為后人恥笑。
在新的時代里,一次次新的獨立,那就象征著一次次新的成功。過去的夜幕已不再黑暗,新生的太陽正從東方升起。
邁出獨立的一小步,迎接我們的,將是成功的一大步。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4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對我說:“長大了要學會獨立!”獨立,這兩個字常常縈繞在我的耳畔,可是,“獨立”到底是什么呢?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
今天,媽媽囑咐了我一件事:要我自己去圖書館,還有去交電話費。因為今天媽媽有事,所以不能陪我去了。我想;自己去就自己去,反正去圖書館的路,我蒙著眼睛也能找到。吃完中飯后,我提著一袋子書,坐上了406公交車,一路上在車上顛顛簸簸的,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圖書館。走到圖書館門口,上面寫著“湖南省圖書館”幾個大字,雖然來了許多回,可今天是一個人來,感覺與平時大不一樣,走進圖書館,開始看書了,不一會兒,我找著了四本書,這時,我心想:看了這么久的書,口渴了,去買杯奶茶吧!
我想著便走出了圖書館,買了一杯奶茶,一邊喝一邊走,路上看見了許多獨自來圖書館的學生,一會兒,我便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坐在車上,自言自語道:“今天過得真開心,雖然都是很平凡的事。”突然,我瞪大了眼睛:“哦!我今天還得去交電話費,差點兒忘了。過了良久,終于到家了,過了馬路,我像離弦的箭一樣,立馬沖向了“中國移動”“請問你是要交話費嗎?”還沒等我問,服務(wù)員馬上問我。“是的,交50元。”我客氣地說。我又不禁在心里贊嘆:這里營業(yè)廳的服務(wù)員得態(tài)度真好!
今天真快樂,因為我今天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獨立”,我也體驗過“獨立”的滋味了!我決定下次也自己去圖書館,甚至一個人去我能去的地方,因為媽媽常告訴我:長大了一定要學會獨立、要堅強,不要做“溫室的花朵”我一定把媽媽的話銘記于心。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5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多姿多彩的,我的成長故事則是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演繹著成長時的快樂,演繹著成長時天真幼稚的夢。呈現(xiàn)出我悟出道理的那一幕。
就在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一陣清脆的電話聲把我的注意力從好看的電視節(jié)目轉(zhuǎn)移到了電話上,我快步跑過去,拿起電話,一聽,原來是姑姑打來的,她告訴我說,鴻舟商廈要舉行兒童繪畫比賽,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歪著頭剛想問媽媽,卻聽她冷漠的拋了一句“自己決定吧。”正在我懷疑不解時,電話那頭傳來了姑姑急促的催促聲,“參不參加啊”。我趕忙應付了一句“報名吧”。我放下電話,心情無比沮喪,有些傷心,媽媽對我怎么不聞不問呢?于是,我大著膽子去了媽媽的房間,我打開房門探個頭進去,問媽媽:“媽媽,我答應明天要去比賽,您不陪我練習嗎?”可媽媽卻說:“練不練你可以自己決定,不要什么事都要問我,如果練呢,也許會有個好成績,如果不練呢,得不得獎也無所謂,主要是過程,你應該知道自己怎么辦。”我沒想到媽媽會對我這樣的冷漠無情。原來那個連我咳嗽一聲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的媽媽,變了嗎?難道隨著雪花飄落的告別,隨著11歲蠟燭的熄滅,媽媽的愛也隨著消失了嗎?我剛想再問些什么,只聽媽媽說:“明天我不陪你去了,你就一個人做公交車去吧,”聽了媽媽的話,我徹底失望了,我認為,媽媽不再愛我了。
第二天,我一個人坐著公交車來到了鴻舟商廈,看見其他的伙伴,都是家長陪著來的,我更加傷心難過,比賽要開始了,我打開彩筆盒準備彩筆,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張紙條,我趕緊拿起來,上面寫著“欣欣,媽媽的好孩子,你一定是在怪媽媽沒有陪你去比賽吧,不要生氣,媽媽只是想讓你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學會自立,不能只想著依賴別人,要學會獨立面對事情,面對生活,你長大了,應該學著獨立了,媽媽也相信你,一定會做的很好,你永遠是媽媽心中的驕傲,一定要加油啊!你會理解媽媽的,對嗎?”看完了這張紙條,我終于明白了,媽媽是愛我的,是在乎我的,我更加信心百倍,媽媽我愛你!
雖然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很長時間了,但媽媽的紙條上的那些話印在了我的腦海,告訴我要學會自立、獨立地面對生活。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6
世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的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是嚴厲的、是鼓勵的、是嚴格要求的,也是讓我們學會獨立生活的。
去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學會了獨立生活。一天,爸爸和我商量說,他們單位的阿姨要帶我去西安玩幾天,我想:這不正是一個鍛煉我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嗎?于是我高興的答應了。
在這短暫的三天時間里,我們?nèi)チ撕芏嗟胤剑屛矣洃洩q新的還是去大唐芙蓉園看水幕電影了。水幕電影的內(nèi)容精彩極了,但是在結(jié)束的時候,姐姐神秘般地和我走散了。畢竟是第一次來這里,而且也沒有帶手機。我有點著急,也有點害怕,但又想到爸爸媽媽常對我說的話:"不論發(fā)生什么事,都要鎮(zhèn)定,鎮(zhèn)定,一定能想出辦法。"我靈機一動,大家看完了水幕電影不都要往回走嗎?于是我就跟著人群走,果然在出口處找到了姐姐和阿姨。
如果沒有父母的這句話,也許我很久都找不到阿姨,也許我會著急的到處亂竄,甚至會哭起來......
父母的愛,往往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是父母一直鼓勵著我,所以我才會在遇到困難時不慌不忙,做出正確的決定。父母的愛,是無窮無盡的。他們的表達方式雖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兒女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會獨立。
關(guān)于獨立心得體會 篇17
寒假又到了,我本以為我可以過一個輕松快樂的假期,但這個假期卻讓我過得心驚膽顫。
寒假時,爸爸媽媽都要去上班,把我丟在家里。我害怕,所以我吵著要去同學家度過。但他們不允許,從他們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的知道,他們的話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一個人在家的下午,一陣狂風吹過,家里的窗戶被吹得"哐哐"做響,如同雷鳴般。又一陣猛烈的風吹過,鳥籠撞在了墻上"叮叮......"像小偷在撬門。突然,"鐺!"的一聲巨響,我以為小偷已經(jīng)破門而入,準備偷東西啦......我嚇得面如土色,整個人在瑟瑟發(fā)抖,接二連三的奇怪聲音使我不寒而栗。
晚上,我向媽媽提出_不要再將我丟在家里。可是,嚴肅的媽媽,把臉一沉,堅定的說:"不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若想成材,必須先學會獨立!"媽媽的話斬釘截鐵,沒有半點商量余地。
媽媽說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我知道,我必須繼續(xù)忍受這種心驚膽顫的生活。可我轉(zhuǎn)念一想:既然要繼續(xù)獨自度過下午,何不高高興興地去接受呢?于是,我把一個下午的時間都安排好:看書、做作業(yè)、畫畫、聽音樂......將注意力都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中,也就忘了周圍的一切聲音。慢慢就不會覺得害怕了。
過了不久,媽媽的臉就由陰轉(zhuǎn)晴,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孩子,媽媽之前太固執(zhí)了,還是我來陪你吧!"可我一口拒絕了她,因為我要證明給她看,我長大了,我獨立了,我不是膽小鬼!
一天又一天地過去,從前膽怯的我不再害怕,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直到后來我才知道。媽媽是為了我學會獨立,讓我不再有過多的依賴性。在那個可怕的下午,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