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殘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3年冬殘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冬奧會的吉祥物有兩個,一個叫“冰墩墩”、一個叫“雪容融”。冰墩墩是一個穿著冰雪鎧甲的小熊貓,很像一個宇航員,也像一個包了一層糖的冰糖葫蘆!可是仔細看,我發現雪容融身上的會徽和冰墩墩不一樣啊!原來雪容融是冬季殘奧會的吉祥物,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專門的殘疾人奧運會。
我不禁有些疑問和好奇,殘疾人行動都不方便,怎么做運動呢?怎么參加運動會、還是奧運會呢?
我和爸爸媽媽又搜索了更多的冬殘奧會的信息。冬殘奧會也有6個大項和78個小項,比賽的項目有些偏重技巧,也有些很刺激!看了一些以前冬殘奧會的比賽視頻以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那些畫面、那些視頻,簡直太震撼了!運動員哥哥姐姐們雖然身體上有殘缺,但卻比普通人還要有力量、更強大!當他們在拼搏、沖刺的時候,我看到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自信和勇敢!
他們一定是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揮灑了更多的汗水,才能站在冬殘奧會的賽場上。看著他們坐在輪椅上、操作著義肢的樣子,我甚至有點想哭。他們真的好棒、好厲害!
作為一名小學生,雖然我還不能做志愿者,只能觀賽、吶喊、助威,但是我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如同他們在冰雪的賽場上奮力拼搏一樣,長大以后也為祖國做貢獻!我愿做一朵“燃燒的雪花”,燃燒自己,“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2023年冬殘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經歷過奧運會的輝煌和激烈競爭以及色彩紛呈的畫面,有些人對殘奧會或許會覺得比賽的觀賞性要降低不少。殘疾人和正常人的體育競技自然有所區別,但是相同的是,他們也在追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崇高目標。
其實,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經歷,了解他們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淚水,你的心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發顫,你的眼淚就會奪眶而出,你就會由衷的承認,他們,就是生活中的強者。
每一個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坎坷。他們中有些人是先天殘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種各樣從天而降的災難,在經歷過生命的低谷之后,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站起來,迎接生命的挑戰。殘疾人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職業選手。因此,他們一沒有充裕的.時間去進行訓練,二缺乏資金的保障去購置訓練器材和服裝等必需用品。他們付出的努力除了身體上與正常運動員的差距外,還有許許多多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堅持了下來,并走到今天,走到奧運會的賽場。
“鳥巢”、“水立方”,因為有殘奧運動員,而同樣精彩。對待殘疾人運動員,我們應該付出更多的愛,他們不僅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自強不息,他們敢于做生活中的強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的宏偉樂章。
殘奧會,除了精彩的比賽,我們還能讀到無數催人淚下、催人奮進的故事。我們更深地體會到:愛,應該獻給每一個人;愛,時時刻刻在我們心里;愛,溫暖著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非不能為也,蓋因不去為也。比如,失去雙臂以后還能奪得游泳金牌;沒有一條腿,仍然能夠參加正常人的奧運會并且獲得不錯的名次;雙目失明,同樣能在綠茵場上馳騁;連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難,卻是運動場上的驕子。他們沒有菲爾普斯那樣輝煌,也沒有博爾特那樣聞名于世,但當他們出現在北京殘奧會的賽場上時,所有人都不禁為之動容。也許,我們還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身影已經深深鐫刻在我們心里。通過他們,我們突然對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沒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殘奧會就是這樣在賽場之外讓我們收獲很多。捫心自問,比起他們,我們擁有健全的身軀,但或許少了永不放棄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廣告詞說的那樣,世間“一切皆有可能”,其關鍵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決心。
無論是在電視屏幕上還是在報紙上,殘奧會就是這樣走進我們的視野,給了所有人一個全新的感受。這些天,身邊的人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談起殘疾人運動員,談起殘奧會,每個人都露出肅然起敬的神情,許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對過往的生活進行一番心靈的拷問。
這就是殘奧會與奧運會的不同之處,這就是為什么兩個奧運會同樣精彩的道理。
2023年冬殘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進入四十歲后,我開始注意保健了,畢竟歲月不饒人,總感覺到心力疲憊。但一直沒有確立自己如何開啟自己的保健生活,我遇見了自己的一位老領導,60多歲了仍然紅光滿面、精神飽滿,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多少。向他請教健康秘訣,他卻幽默地說:“我有兩個保健醫生隨時跟著我,一個叫運動,一個叫樂觀。”他雖不擅歌舞,但常年堅持運動;他雖不愛琴棋書畫,卻天天堅持看書。他還給自己定了兩項指標:“日行萬步路,夜讀十頁書”,通過散步鍛煉身體,通過讀書鍛煉腦筋。他腰上帶著計步器,沒走夠一萬步就不上床,上床后沒看夠10頁書就不熄燈。平時堅持做到能騎車就不坐車,能步行就不騎車,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幾十年來,不管刮風下雨從未間斷。他不僅沒生過大病,就連感冒都很少得。
“日行萬步路,夜讀十頁書” 這兩句話甚對我的胃口,這可能不是老領導的原創。上網查閱是一名田姓將軍的養生之道。細心揣摩這十個字,是我一直找尋的生活方式。
日行萬步路,生理健康之寶。因為工作太忙,早上6點50分就要送孩子,在辦公室一待就是天,幾乎沒有時間鍛煉。有時想鍛煉一下,只有早上在辦公樓前的廣場上轉兩圈;晚上接孩子在她學校的操場上走上幾百步;還就是上單位辦公樓不乘電梯,走樓道。為了實現“日行萬步路”的目標,弄了一臺跑步機,從上周日開始,每天跑10分鐘,逐步延時和提速。
夜讀十頁書、心理健康之寶,閱讀應當是一種習慣。老實說,這一點我堅持的不是很好,特別是工作時,工作一忙,就放下了。自20xx年到了新的部門,我把堅持讀書上網作為自己新習慣在堅持。因為工作忙的夜讀十頁書也是時斷時續。今后一定把夜讀當作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夜不讀書夜難眠,讀書十頁心安寧。”當然讀十頁書只是一個基本標準,如果興致上來了,讀到高興處,多讀幾頁也是常事。結合單位開展的“好書伴我行”,積極參與到讀書活動中去。
“日行萬步路,夜讀十頁書”,聽起來很容易,沒有點毅力能夠堅持到底的并不多。日行萬步路,難也不難,貴在堅持。夜讀十頁書,不難也難,難在讀懂、讀通、讀進,將自己融入書中。天長日久,自己的知識倉庫也會豐富多了。雖難學富五車,起碼心理安寧。因為我認為,閱讀完一本或幾本書之后,心里快樂無比,因為快樂也是一種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