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要論述摘編筆記匯總
1.經濟領域 發展經濟,要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在保證戰爭這個中心任務的同時,必須盡力改善群眾生活,不可與民爭利。
2.政治領域
舊中國社會缺少的東西主要是“獨立和民主”。
3.文化領域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二為方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雙百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4.社會領域
毛澤東,1956年《論十大關系》,要兼顧國家、生產單位、生產者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毛澤東特別強調統籌兼顧的戰略方針。
5.軍事領域 人民戰爭
6.統一戰線
第四章 鄧小平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
一、主要內容
(一)一個革命的政黨,就怕聽不到群眾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
鄧小平“黨內和人民群眾中,肯動腦筋、肯想問題的人愈多,對我們的事業就愈有利。”
(二)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三)一切以人民群眾利益做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
(四)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的“三個有利于”是判斷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五)領導不是自封的,要看群眾承認不承認,批準不批準
(六)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七)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
(八)什么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
二、重大決策和活動
(一)要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二)滿足群眾的需要,推動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三)把握兩個大局,實現兩個轉變,實施“先富帶后富”,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
第五章 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
一、主要內容
(一)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
(二)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兼顧兩個方面。第一,首先應當考慮和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同時又必須體現和兼顧好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具體利益。
(三)執政黨最大的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
(四)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五)密切聯系群眾的關鍵是要為群眾辦事
(六)群眾路線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二、重大決策與活動
(一)把“三農”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統籌城鄉發展
(二)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要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要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轉變。”
(三)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四) 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
(五) 正確處理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關系,加強統籌兼顧,促進協調發展。
第六章 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
一、主要內容
(一) 堅持以人為本
(二) 群眾利益無小事
(三) 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四)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五) 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六) 堅持執政為民理念
二、重大決策與活動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