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通用5篇)
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 篇1
回顧國家走過的光輝歷程,我們感慨萬千。建國70周年征程是一部奮斗史。在國家和黨的領導下使得我們走向光明,走向幸福。
讓我們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把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提高創新能力,完善自我,站在歷史的潮頭,傳承文明,發揚傳統,開拓逬取,為實現中國夢,奉獻力量。
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 篇2
《教育強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教育部聯合攝制的4集紀錄片,聚焦新中國教育事業,以時代線索展開,全面講述新中國教育事業70年走過的非凡歷程,展示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紀錄片共分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四集,每集都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扎實前行的足跡。
教育是立國之本,從1949年到1977年,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探索前進,中國教育事業同樣開辟了新的歷史、取得突出成就。
從制定《共同綱領》到召開第一屆全國教育大會確定新中國的教育方針;開展掃盲運動,讓億萬中國人開始了讀書識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載入人類文明史冊;整頓調整中小學校、從1952年開始大規模高校院系調整;向蘇聯和東歐派出留學生,為國家建設源源不斷的提供急需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記錄著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中國教育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克服困難,取得快速發展的輝煌歷程。
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 篇3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4億人口中80%是文盲,農村的文盲率高達95%以上。不但普通群眾里沒幾個識字的,就連許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槍,不怕炮,就怕寫報告。”面對國家建設的新局面,各行各業逐步開啟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掃盲運動。在,賽跑不用發令槍,誰先寫出規定的字誰起跑。在農村,人們從本鄉本土的村名、農具,到全國性常見事物和常用詞語開始識字。在冬季農閑季節,舉辦“冬校”“夜校“識字班”,集中進行掃盲識字。夏季農忙時,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擔識字”“趕牲口識字”,抓緊時間分散學習。
得益于全國上下積極學習的良好風氣,從解放初期到1964年,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經從80%下降到了52%。隨后,以掃盲運動為起點,改革中國漢字,恢復高考,出版教材,開辦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推行義務教育體制,實施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相繼建設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改善留守兒童教育條件,為貧困大學生開設“綠色通道”,提高殘疾兒童入學率,發展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研究生,涵蓋每個教育階段的改革舉措,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寶貴機會。
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 篇4
通過這個紀錄片,我知道了當年我們中國有多落后,而人民的夢想正是從這個源頭流出的,所以我們要奮發圖強,成為對國家有利的棟梁之才。
看完《教育強國》之后為舊中國的文盲數量所震驚,但也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史,短短幾年的時間,讓文盲的數量從80%下降到35%,我為中國教育文化的發展感到非常自豪。
看了成就展后我深有感悟,無論是一個國家的富強,還是一個人的成功,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所以,我要努力學習,用畢生所學來報效養育我的祖國!
知識,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財富,讓我們一起跟上新時代,一起努力的學習下去吧!無論是年幼還是年老,只要努力,有著一顆充滿知識的心,就一定可以擺脫“文盲”。
脫盲以后,中國振興了,變成了有文化的國家,看著一個個人都踏上了文化之路,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啊!讓我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吧!
2024學習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后感 篇5
自“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以來,基建中心廣大黨員干部把平臺作為理論學習的“加油站”,紛紛通過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學,迅速掀起學習熱潮,呈現出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基建中心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面推進“學習強國”學習的平臺的推廣使用工作。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每日在學習群內分享學習內容,點評學習情況,同時利用黨支部學習和每周的中心組集中學習,開展學習分享活動,部門負責人帶頭,黨員輪流“上講臺”,分享精彩的知識內容和心得體會,使每一位黨員完成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認識轉變。
‘學習強國’平臺內容廣博而精彩,學習形式多樣,為我們指明了學習方向,提供了學習思路,很方便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