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通用3篇)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1
活動前言
牽著一頭羊換回一把斧頭。在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對面的來獲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這種以物易物的概念隨著貨幣的誕生而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人類開始利用貨幣來進行交易,購買不同的商品。
近幾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物價飛速上漲,面對物價上漲,以物易物這種原始模式近年來重獲新生網購市場上的換客族變得越來越多,以物易物,各取所需逐漸變成一種時尚生活方式。與原始的滿足生活需要的物物交換不同,現代的以物易物并不追求等值交換,而是提倡需求決定價值,重在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利用網絡技術將閑置物品的使用價值進行有效整合。以環保為主要賣點的物物交換網站盛行一時,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正在以一種時尚、新潮的姿態華麗轉身。
如今,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低碳旅游、低碳交通、低碳飲食、低碳建筑等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將是未來主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為一名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讓我們一起做低碳達人吧,讓我們提倡低碳生活,保護世界,保護地球!那怎樣過低碳生活呢?
以物易物是非常低碳環保的行為,舊物之間的交換,不僅發揮了舊物的使用價值,有效地利用了資源,而且在交換中我們還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
為了在我校學生之中宣傳低碳環保生活;推廣一種全新的節約型消費理念,讓大家既能各取所需,又能節約資源,同時在易物過程中讓同學們感受這也是集交易、交友、溝通協調的過程,可以充分展現學生自我的社交能力。校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特舉辦此次“以物易物,‘換’醒低碳”的大型換物活動。
一、活動背景:
1、以物易物的年代已逝數千年,如今,將雙方閑置的東西拿來作為交易品,在交換的過程中雙方都得到了滿足。這種不以依靠等價交換為主要原則,而是依個人需求為主要交換原則,在當今社會風靡而起。而這種以物易物的人被稱為“換客”。
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購買力迅速提升的同時,很多學生家庭內二手或購買后不中意、使用次數少但依舊較新的日常用品、兒童玩具、學生書籍、雜志等物品數量也急劇上升,這些物品大部分都被閑置或丟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此,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在學校內舉行“換客活動”,鼓勵學校同學之間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實現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同時響應國家當今大力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
3、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生活狀態下,“城市冷漠病”不斷蔓延,學校內部班級之間,甚至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匱乏已成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活動,在交換物品的過程中營造“學校是我家”的和諧氛圍,最終實現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循環節約型社會的雙贏。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換取其所需品,親身體驗“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等觀念。
2、使同學們在交換過程中獲得快樂、友誼,促進同學們的溝通、交流。
3、活動中培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的能力。
4、通過自愿、自由的交換,將手頭閑置或購買后不中意的物品與學校師生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的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2
活動背景:弘揚培養愛校、榮校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活躍三月德育月活動,新聞部組織全系學生開展以“美麗校園我來拍”為主題的攝影活動,進行詩意校園剪影,開展這個形式的活動一方面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展示參賽者的攝影技術,一方面通過“美麗校園我來拍”主題的攝影形式,形象地表達大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
活動主題:“美麗校園我來拍”
活動目的:集中展示我院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取得的優秀成果,活躍校園文化氣息,培養愛校榮校的良好氛圍,展現我院學生的青春風采和精神面貌,同時展示參賽者的攝影技術、觀察和審美能力。
活動主辦方:藝術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學工部
活動策劃承辦方:藝術學院團總支學生會新聞部
贊助單位:
活動時間:3月14日--3月26日
活動地點:藝術學院草坪
活動對象:藝術學院全體學生
活動要求及評獎方式:
1.作品要求
(1)作品必須為校園內拍攝的照片,且為原創不得網上下載,以及不可進行后期處理。
(2)照片展示內容健康,積極向上,新穎、創新,符合主題。
(3)參賽者須以個人為單位,至少準備3張/(5寸)以上作品參賽,并在背面注明作品標題、作者姓名、班級、及聯系方式,每班至少三位參賽者參加活動。
(4)其中的最佳鏡頭獎是在所有獲獎作品中挑選,最佳組織獎是交作品最多、質量好的班級。
(5)活動3月25日下午7點30截稿,參賽者請自留底稿,來稿恕不退還。
2.作品收集方式
參賽作品先交至班級信息委員處,信息委員于3月24-25號下午6:30—7:30,以班級為單位交到學生會辦公室,新聞部成員會在學生會辦公室收取作品。
(注:獲獎作品的沖洗和打印的費用可報銷)
3.評分標準專業評委70%,大眾投票30%。
評委會組成:由主辦方邀請校內專業老師以及新聞部組成評審團,對作品進行評審。
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1)由宣傳部在藝術學院學打板,宣傳板置于藝術學院草坪前,以吸引同學們的關注。
(2)新聞部成員負責去各班宣傳活動。
(3)聯系大一輔導員下發通知,進一步加大活動宣傳力度。
(4)聯系監察部、素質拓展部進行監督。
(5)新聞部安排人員進行新聞的采集和拍攝工作。
2).中期安排
(1)時間安排
3月13日新聞部下班級宣傳、聯系大一所有輔導員下發通知。
3月14日聯系宣傳部進行打板宣傳
3月15日下午六點在辦公樓405,召開大一各班信息委員、宣傳委員會議
3月24日-25日收集參賽作品
3月26日邀請張智樂等老師擔任評委對作品進行評比
3月28日聯系宣傳部對獲獎作品進行打板展出
3月29日中午12點在南院草坪前進行展出
3月29日在南院草坪頒獎(與素質擴展部一起)
(2)工作安排:
下班級宣傳人員
羅杜觀、甘林、陳霏霏、周淋、肖永瑩、龍佳寧
聯系監察部和宣傳部
甘林、陳霏霏
聯系評委
羅杜觀、龍佳寧
收集作品
陳霏霏、羅杜觀
寫新聞拍照
周林、肖永瑩
頒獎組織
吳智祥、陳玲玲、劉龍飛、鄒玉蘭
獎品采購
羅杜觀、龍佳寧、陳霏霏
考勤
監察部
展出場地布置
新聞部全體成員
3).后期安排
新聞部的周琳、肖永瑩、龍佳寧對本次活動寫好總結。
獎項設置及經費預算:
下班級宣傳人員
羅杜觀、甘林、陳霏霏、周淋、肖永瑩、龍佳寧
聯系監察部和宣傳部
甘林、陳霏霏
聯系評委
羅杜觀、龍佳寧
收集作品
陳霏霏、羅杜觀
寫新聞拍照
周林、肖永瑩
頒獎組織
吳智祥、陳玲玲、劉龍飛、鄒玉蘭
獎品采購
羅杜觀、龍佳寧、陳霏霏
考勤
監察部
展出場地布置
新聞部全體成員
注:
1、所有獲獎的都用證書一本,集體獎為獎狀一張
2、邀請老師作評委給老師的禮物是一個紫砂杯(40元)
3、流動資金45元作為獲獎作品沖洗工費的報銷
最后總計290元
藝術學院新聞部
xx年3月13日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3
一、活動背景:
校園是我們學習、休息以及娛樂的地方,是我們共同生活的溫馨和諧的家園。這里有我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有我們熟悉的一草一木,有我們飄揚的歌聲和肆意洋溢著的笑臉。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機和文化韻味。我們的校園是美麗的,它的美麗需要我們的發現和記錄。
二、活動名稱:“美麗校園我來拍”主題照片征集比賽
三、活動目的:
1、號召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創造一個和諧美麗的校園。
2、為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拍攝水平的平臺,提高發現美和展示美的能力以及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四、策劃主辦單位:應用外語系團總支學生會新聞部
贊助單位:、okjingying精英網
五、活動對象:應用外語系大一學生
六、活動時間:xx年3月14日——3月20日
七、活動內容與要求:
1、內容緊扣美麗校園這一主題,并思想健康、積極向上;
2、照片大小不限(多張作品請做編號,例如圖片1、圖片2);
3、每張照片要求配上約20字左右的文字說明(另立word文檔,并分別與照片做相對應的編號);
4、作品注明班級、姓名和聯系方式。
八、活動流程:
1、以班級為單位,每班至少交4張,照片以及文字說明在3月20日前發送到qq郵箱。
2、上交作品由新聞部成員初選,由應用外語系學生干事陳婷老師復選。
九、評分標準:
1、照片緊扣活動主題
2、拍攝清晰,拍攝畫面和角度具有一定美感
3、立意新穎
4、照片內容僅限于民政學院內,且不能上網搜索,否則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十、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兩名,另有獎品。
十一、組織與宣傳工作:
1、本部負責本次活動的所有組織工作;
2、本部召集信息委員開會宣傳并且宣傳部打版協助宣傳。
應用外語系團總支學生會新聞部
xx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