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端午節活動策劃書(精選3篇)
大學生端午節活動策劃書 篇1
一、活動背景:
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的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就是因為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著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 失。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
二 、活動主題: 情濃五月天, 歡樂度端午
三 、活動目的:
1、慶祝端午節的到來,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傳統節日的氣息。
2、通過開展包粽子比賽,體驗自己勞動的樂趣,放松身心,讓沒有回家的同學體會庭的溫暖。
四、 活動時間: X年6月
五 、 活動地點:學院餐廳廣場
六 、活動內容及流程
(一) 包粽子
1、①參加活動的同學及負責人在食堂前按事先分好的組集合
② 人員、物品就位后,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
③比賽結束,評選出優勝隊,并給予一定得獎勵
2、蒸粽子:負責人與食堂工作人員聯系,在食堂內將粽子蒸熟的過程中熱場游戲及問答活動:
(2)端午知識問答
活動前準備兩套關于端午的問答題
(1)夾彈珠
每組2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三)主場活動:吃粽子比賽
參賽者以三人為一組,蒙好雙眼,待主持人宣布"開始"后,各參賽選手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包裝吃完粽子,當完全咽下后舉手示 意,由工作人員檢查無誤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為完成游戲時間最短的獲勝選手,發放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七、任務分配:
后勤采購(粽子、水果、零食及獎品)
1、聯系食堂場地。
2、購買材料(包括粽子葉、江米、紅棗、一次性手套、麻線等)3、安排專人給粽葉等清洗、浸泡。
4、活動主持及游戲操作。
5、帶數碼相機并照相。
6、安全保衛。
前期宣傳
1、制作橫幅,在食堂門口顯眼處懸掛
2、活動中制作海報張貼在校區明顯處,
3、有關活動的各項宣傳文件、通知及其他有關宣傳品予以明示。
4、在活動進程中,可適當的為贊助單位進行宣傳
八、活動經費預算:550元(贊助商)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大學生端午節活動策劃書 篇2
一、活動主題:
讓關愛成為一種習慣,端午節關愛盲人活動。
二、活動目的: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眾所周知,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與倉山盲人朋友將近一年多的接觸以來,我們更是深深的體會到了這點。恰逢此佳節,我們歡聚一堂,關注健康,了解典故,品嘗粽子,回味經典,共度佳節。藉此讓關愛他人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三、活動時間、地點、對象:
20xx年6月14日(星期一)、倉山盲人社區、盲人朋友和研究生代表。
四、活動流程:
活動包括了義診、聯歡會、吃粽子。
1、義診:上午9點在福樂家園活動室門口開始義診,內容為我們常規的項目,在義診完讓他們到活動室里參加我們接下來的聯歡會。準備8臺血壓計,義診人員需穿白大褂。
2、聯歡會:分為兩個環節,其一是了解關于端午節的來源,可以讓盲人朋友來講,我們學習和補充;其二歌曲大聯歡,由盲人朋友和我們同學分別準備節目,主要以歌曲和樂器演奏為主。在聯歡過程中分發粽子,在吃粽子的過程中享受聽覺盛宴。
五、活動準備及人員安排。
1、8臺血壓計(林莉),白大褂8件(自備)。
2、端午節的由來()。
3、活動節目:有歌曲串燒()、樂器演奏()。
4、聯系工作:。
5、義診:待定。
6、聯歡會:待定。
7、主持人:待定。
大學生端午節活動策劃書 篇3
一:活動背景
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活動目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要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要了解中國傳承已久的優秀節日及所蘊含的精神。
三:活動對象學院全體同學
四:活動主題
情濃五月天,歡樂度端午
五:活動地點與時間
活動時間:20xx年5月30日到20xx年6月5日
活動地點:
六:活動內容
1:制作節日小報
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制作成節日小報,并展開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2:趣味有獎知識競賽
設置有關端午節來歷,習俗等方面的題目,進行知識競賽。流程:先由各二級學院進行初賽,評比出前三進行決賽。
3:散文,詩歌,繪畫,書法征集
由全校學生自由投稿,活動截止時進行評比展示
七:活動安排
前期準備:以宣傳為主,通知各二級學院宣傳部,由各二級學院宣傳部宣傳到各個班級,宣傳本次大賽的具體活動細則并展開初期活動
中期工作:對各參賽作品進行評比,知識競賽進行決賽。后期工作:進行預算,對獲獎者進行頒獎
活動流程:首先讓各二級學院宣傳部進行宣傳,并對趣味知識競賽進行初選,選出各學院前三名進行參加決賽,由記者團團員陪同舉行。其次,對參賽作品進行評比,并進行趣味知識競賽決賽。決賽公開進行,可采取現場搶答模式,邀請老師和學長當評委,邀請嘉賓。最后,清單預算,為獲獎者頒獎。其余的兩種活動獲獎作品擇優刊登校報和進行展示。
八:活動獎勵
分別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若干名獎項根據活動開展情況略微調整;獲獎同學均會獲得校級榮譽證書,并對優秀作品會進行展示,擇優刊登校報。
九、注意的細節及問題
節日小報和其余參賽作品必須契合節日主題,散文及詩歌等參賽作品創作須原創,不得出現抄襲雷同,違法違紀等問題,有關責任均由參賽者負責。
各參賽同學應聽從活動組織者的安排若未按時參與比賽者,視為棄權。如若有特殊情況發生,將會作特別處理。
十:經費預算
海報,宣傳條幅,榮譽證書及獎品[表格】
十一:主辦單位
此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大學生記者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