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會主持詞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圓》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來的我們再了解一個有關月亮的傳說,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吳剛伐桂。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但吳剛每砍一斧,樹的創傷就馬上愈合,就這樣日復一日,吳剛始終砍不倒這棵桂樹,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許你曾依偎在媽媽的懷里,聽媽媽講述吳剛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記憶溫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約在媽媽的懷抱里,童年相約在媽媽的故事里,現在,讓蔡琪同學為我們帶來一首經典老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當空,銀輝千里,朗月的光華直瀉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鍍上了一層銀環,登高遠望,世間萬物顯得安謐而又神秘,面對此景,不知觸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綿綿心緒,接下來請欣賞馬麗峰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月滿西樓》,有請馬麗峰老師。
主持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張若虛就是以這樣的起筆將我們引進了一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 江 花 月 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詩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白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永恒的經典。請欣賞由九(1)班何蓓蓓、九(4)班張科兩位同學為我們帶來的詩朗誦《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讓我們再來聽一個傳說故事,嫦娥身邊有一只可愛的玉兔,這是民間公認的。據說這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據說嫦娥奔月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兒當然無法留住嫦娥,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就是玉兔搗藥的傳說。我們現在抬頭望月,也許能從月亮上找到那只可愛的兔子。
下面由我為大家帶來一首詩朗誦———《千燈明月》。
主持2:銀色的月光下,竹林中傳來了陣陣葫蘆絲的樂聲,舒緩悠揚;微風輕拂鳳尾竹,遠看像一層綠色的霧在舞動,請欣賞由石春燕同學為我們帶來的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主持1:月亮含蓄、皎潔、溫柔,是純潔、美好、團圓的象征,于是中秋賞月便成為了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人們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備美酒佳肴,文人賦詩,以月寄情,下面有請李成學老師為大家朗誦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請李成學老師。
主持2:下面請王海蓉同學為我們獻上一曲《敖包相會》。
主持1: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兒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多么熟悉的童謠,多么富有詩意的童年幻想,現在有請八(7)班崔麗蓉同學為大家帶來詩朗誦《月亮船》。
主持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現在我們有請高校長為大家帶來一首《天涯明月》,掌聲有請。
主持1:老師們,同學們,相聚的時光總顯短暫,不知不覺間又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今夜,秋高氣爽,明月當空,這美麗的中秋之夜,讓我們銘記中華文化的永恒經典,把我對親人的祝福、對親人的思念遙寄給他們,讓幸福永遠與他們相伴。也祝愿我們所有的老師、同學平平快樂,祝福我們的學校發展蒸蒸日上。 金塔縣第二中學“說月、賞月、詠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圓”)中秋晚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我們明年的現在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