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篇1
為保證我校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保護師生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x省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和《x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地震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職責:
成立學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對地震災害的應急指揮、協調、搶險、救援等處置工作。
組長:(黨支部書記校長第一責任人)電話:
副組長:(副校長工會主席直接責任人)電話:
成員:(教導主任)電話:
(總務主任)電話:
(大隊輔導員)電話:
(住宿部主任)電話:
(安全保衛干事)電話:
(衛生室負責人)電話:
各年級班主任、組長。
學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值班電話:
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組成:
1、信息通訊組:負責報警、信息通報、情況報告及各方面的聯絡溝通。(責任領導:;責任人:第一時間發現地震的任何教職工)。
2、警戒保衛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散人員和疏通道路,引導救險車輛。(責任領導:;責任人:、各班主任)。
3、搶險救災組:負責人員、財產的搶救和安置。(責任領導:;責任人:全體教職工)。
4、醫療救護組:負責對傷亡人員實施搶救治療和處置。(責任領導:;責任人:)。
5、物資保障組: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物資供應。(責任領導:;責任人:)
6、善后處理組:妥善處理各種善后事宜,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責任領導:;責任人:全體教職工)。
7、住校生管理組:全面負責住校生地震發生時的應急處置工作(責任領導:;責任人:住宿部工作人員)。
二、報告程序
1、地震災害發生后,校內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2、學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縣教育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人員、財產損失及受災情況。
3、各工作小組按照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4、信息通訊組立即與傷亡學生的家長或傷亡教師的家屬聯系。
三、應急處理程序:
1、臨震應急處置:
接到上級地震、地震預報后,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抗震工作。
(1)信息通訊組公布并暢通緊急聯系電話,隨時關注有關預報信息,及時向師生發布緊急警報和有關消息。
(2)停止各項室內活動,迅速疏散師生至安全地帶。
(3)搶險救災組檢查、消除各類建筑物、場所安全隱患;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切斷電源、燃氣、供水系統。
(4)強化對易燃易爆物品等的管理;加強對實驗室、食堂、門衛室、電腦室等重要場所的加固和防護。
(5)物資保障組和搶險救災組對搶險物資、工具、用品(如雨具、手電、繩索、鐵鍬、食品、藥品等)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備足和性能良好。
(6)警戒保衛組進行警戒巡邏,維護學校秩序。
2、震后應急處置:
(1)領導小組立即研究部署救災工作和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2)醫療救護組對傷亡人員進行搶救和處置,必要時將受傷人員轉移至醫院進行搶救。并及時報告、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
(3)警戒保衛組設置警戒區域,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加強對重要設施、重要物品的保護,維護學校秩序。
(4)物資保障組迅速組織救災款物,確保及時到位。
(5)搶險救災組對受損建筑物和相關設施進行緊急搶修。
(6)醫療救護組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
(7)各工作小組立即檢查、核實受災情況,統計、匯總相關信息并迅速報告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8)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就損失大小、困難程度、救助情況等分別核實登記,快速地、實事求是向縣教育局報告災情。
(9)善后處理組做好相關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四、具體工作要求
1、各老師要確保信息通暢,因地震造成移動通訊不暢的,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靈通信息。
2、及時報送信息。發生震情時,學校帶班領導每天分別于上午9點、12點,下午5點分三次向局辦公室或安保辦報情況,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電話:)
3、加強值班。明確帶班職責和值班職責,值班人員要不定時對學校進行巡查,發現情況及時報告。
4、對學校教學樓和各種設施進行一次拉網式的排查。重點檢查學校的水、電、氣等關鍵部位,安排專人全天監測,出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向縣教育局報告。
5、各班班主任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教育和引導學生、家長收聽收看主流媒體的情況報道,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不要輕信社會上的傳言,同時在師生中開展防震知識的教育,特別是緊急疏散時的救生知識。
五、附則: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x小學
x年xx月xx日
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篇2
一、活動目的:為切實做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確保師幼的生命安全,培養師幼在遇到地震突發事件時的生存技能,讓幼兒掌握簡單防地震常識和逃生知識,特舉行一次地震逃生演習。
二、活動準備:
1、組織領導機構:
組長:陳喜玲副組長:王靜 岑黎明組員:鄭建林、邱素華 康海燕、吳宗輝 陳瀟瀟 周愛愛 張丹君 王瓊醫護人員:潘利亞 仇建芳2、錄制警報聲(吳宗輝),師幼事先熟悉(各班的逃生路線),下樓梯(方法、順序、路線),教師活動前向幼兒講解地震逃生知識。
3、演習時間:20__年5月10日上午9:30(周四)4、演習對象:春暉幼兒園全體師生三、逃生過程:
(一)動作要領: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幼兒學習防震減災知識,并進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離演練。
2、開始時,警報聲起。教師喊:“注意,地震了。”幼兒迅速做好避震準備。緊接著,教師喊:“蹲下,別動。”幼兒迅速蹲在課桌下,用雙手護住頭。
3、大約2分鐘后,警報聲再起,教師喊:“排隊,準備撤離。”幼兒迅速排好隊(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隊,不能在走廊上排)。教師喊:“開始撤離。”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有秩序的按照要求路線撤離。
(二)安全方面強調:
1、就地避震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和頭部,避免被課桌椅碰傷。
2、撤離的總體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證“安全、有序。”幼兒在撤離過程中特別在樓梯口,千萬不能推、擠、拉,以免造成擠壓。
3、整個演習過程應該保持緊張、嚴肅,不準喧嘩、嬉鬧。
(三)正式演練。
1、就地避震:聽到第一次警報,按照上述動作要求,教師迅速要求幼兒蹲到課桌下、玩具柜和承重墻旁,而不能躲在橫梁和窗下,把一個手臂彎起來護住眼睛,另一只手抱住桌腿,躲在墻角的孩子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頭部和頸部,把眼睛閉起來,不要喊叫,保持體力,等待救援。
2、安全撤離:聽到第二次警報,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按照規定路線有序地撤離(主班老師帶頭,配班老師壓陣,保育員在中間,樓梯口進行護理)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到安全地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中,各班幼兒到達集中地后,蹲在地上,迅速用雙手護住頭。聽候指揮,不得到處亂跑。
重點危險地帶專人把守(樓梯口、樓梯轉彎處)班級人員分工明(隊伍前、中、后位置安排到位)3、各班主班教師清點幼兒人數,向指揮中心王老師匯報人數。各部門、各年級組負責人清點本部人數后向指揮中心王老師報告。
4、演習后排隊有序回教室。
四、逃生路線:
一樓:小一、小二、小三班以此順序經過走廊到左邊的草坪,小四、小五班以此順序經過走廊到右邊的草坪。小小四、小小五馬上到教室前面的草坪上。
二樓:小小一、小小二、小小三班往行政樓梯撤離,大五班往行政樓下,中一、中二班往西首樓梯撤離,中三、中四班往中間樓梯撤離,中五班往東首樓梯撤離。
三樓:大一往西首樓梯撤離,大二、大三班往中間樓梯撤離,大四班往東首樓梯撤離。以此路線按出操的路線上操場。中間樓梯下的四個班級撤離至兩塊草坪中間的水泥地位置。行政樓下和兩邊樓梯下的班級各撤離至左右兩塊草坪。
1、王靜接受險情報告并及時作出應對預案給領導小組作出決策。
2、王靜接受各班級、各部門負責人的人數報告,匯總后向總指揮(陳喜玲組長)報告情況。
3、鄭建林負責維持操場秩序及計時。小汪師傅在東樓梯口指揮,保安老黃在中樓梯口指揮,邱素華在行政樓梯口指揮,蔡素梅在西樓梯口指揮,岑黎明在西首樓梯二樓樓梯口,王靜敏在中間二樓樓梯口。
4、潘利亞、仇建芳負責應急救護,并在第一時間帶著必要的藥物趕到操場。
5、吳宗輝負責音響及麥克。
五、演習后總結注意:請每個教職工熟悉演習預案。
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篇3
為營造“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濃厚氛圍,切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真正掌握在災害中能夠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災害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經學校研究決定,特舉辦一次全體住宿生逃生安全演練。
一、演練目的:
通過安全應急疏散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以從容應對空襲、火災、地震等危險境況,熟悉我校宿舍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突發事件來臨時,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非災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原則:
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細節落實;初次演練,寧慢勿快;循序漸進,熟能生巧。
三、演練安排:
1、內容:遇到地震或宿舍某處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疏散
2、對象:全體住校生、生活教師及全體管理人員
3、時間:20xx年9月5日16:30
四、演練準備:
1、征得縣消防隊的技術指導、報縣教育局的同意,首先使全校師生、教職工明確此次消防演練的目的與注意事項。
2、 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疏散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宿舍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應急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謠傳。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五、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不允許急奔和慢行,嚴禁推拉、沖撞、擁擠,不得講話、喧嘩。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搶道擁堵,不得插隊串線或擅自更改線路。
4、班級、宿舍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六、組織機構:
總指揮:鄭
副總指揮:
宿舍內指導:各班班主任及相關生活教師
后勤保障組:
緊急救護組:
七、組織實施安排:
1、一旦聽到危險信息后,總指揮校長核實情況后,決定啟動緊急疏散預案。命令副總指揮立即到達現場進行指揮,德育處主任楊雪通過廣播,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各就各位,具體負責指揮疏散。
2、疏散指揮組的領導在得到啟動《緊急疏散預案》通知后,迅速到所負責的各宿舍樓檢查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到崗情況,然后向副總指揮匯報,副總指揮確定各崗位工作人員全部到達崗位后,決定演練開始。
3、聽到安全演練警報聲后,各宿舍樓負責開鎖的老師迅速打開宿舍樓的大門及一樓的走廊門(總務、生活老師在演練前要確保每把鎖都能迅速打開),每個學生宿舍的宿舍長立即組織學生馬上起床開燈,立即把寢室門打開;班主任、管理人員、生活教師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迅速撤離。
4、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1)樓梯口疏散指揮員安排
各樓層走廊、樓梯口以及該樓層下面的轉身臺,實際疏散時由該樓樓梯轉身臺的老師和生活老師共同負責指揮:
三樓生活教師負責二到三樓和三到四樓東樓梯的疏通;
二樓生活教師負責一到二樓東樓梯和宿舍東大門、東走廊出口的疏通。 為確保安全,在走廊、內門口、外門口、轉身臺等地具體安排師生統一指揮,具體安排見《宿舍樓安全疏散演練指揮人員安排表》。
(2)聽到警報聲后,負責開門的生活教師迅速打開樓梯出口和走廊出口門;各樓層生活老師迅速打開該樓層樓梯口門以后立即撤到指定樓梯轉身臺指揮學生疏散;各宿舍的'宿舍長立即組織疏散,宿舍長組織本宿舍的學生馬上起床開燈,打開寢室門,其他學生迅速披衣下床,撤離宿舍;該樓層學生全部撤離以后,負責指揮的工作人員在檢查后方可最后撤離。
各樓層撤離時按撤離指令、撤離路線有序進行,原則上樓梯附近先行撤離,其他宿舍依次進行,不出現間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樓梯口等部位發生擁擠現象。
(3)宿舍內學生疏散安排:
各宿舍第一位下床的同學下床后迅速開燈開門,清理地面障礙物;宿舍學生拿著毛巾,掩住口鼻,俯首低行,排成單行有秩序地跑出宿舍,步伐要小,腳步要輕,爭取時間,不要被絆倒,防止擁擠和慌亂,經過走廊、樓梯下樓,來到學校指定的安全地帶后,以宿舍、班級、樓層相對集中,如情況需要,再聽從指揮疏散到其它區域。各宿舍到達安全區后應以宿舍為單位由宿舍長或指定人員立即清點人數(應到數和實到數) ,清點完畢以后到個樓層生活老師處登記,登記時到齊的宿舍寫明“齊”字,缺少學生的宿舍要寫清缺少學生姓名,生活老師登記完畢后及時匯報給場地隊列指揮組長及相關的體育老師。
(4)班主任、生活教師及樓梯口指揮人員清點樓層,最后撤出的是教師和指揮組人員。
3、救護組人員安排:
(1) 校醫攜帶緊急藥箱到操場待命。
(2) 后勤服務處派校車到現場待命。
八、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如遇火災疏散時則貓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組織人員應了解參加演習的學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發生。教育學生發生火災時,能夠做到:
①遇事不慌,頭腦冷靜。
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
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
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⑤杜絕跳窗、跳樓、跳床事情發生。
⑥要教育學生,不得擁擠、推搡,不得重返宿舍,更不得喧嘩、開玩笑;如發現有人摔倒,應將其扶起,幫助一起逃離危險地。
3、疏散集合地點:校門口場地。
4、疏散順序:以宿舍為單位列單隊(不能統一喊口令“齊步跑”,以免產生共振)安全下樓,不得大聲說話,不得爭道搶行,嚴禁擅自改變疏散路線,以免發生擁擠。二樓的的宿舍首先快速撤離并到安全地帶集合,而后是三樓的宿舍,具體順序是靠近樓梯的宿舍先下(注意:所有往下疏散的學生均貼近樓梯靠墻一側依次下樓,扶手一側必須留出一人的向上通道,且不得講話,以便指揮人員上下通行和下達指令)所有信號不能依賴手機和廣播,因為真正的突發事件臨時都是斷電的,必須靠各樓層指揮人員隨機應變、口頭下達。
九、演練準備:
1、參演人員預案學習(德育處負責);
2、準備相應的物資(總務處負責);
3、學生自救、逃生知識培訓(班主任負責):
4、預設場景預演 (校辦負責) ;
5、與教育局安全辦、消防大隊聯系,事先通報周圍單位及居民(校辦負責);
6、演練活動橫幅(校辦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