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臺應急預案(精選3篇)
抗臺應急預案 篇1
在縣防指的統一指導下,結合本鎮的情況,切實做好全鎮防臺風搶險救災預案。鎮地處灌云沿海,全鎮3042戶,人口11170人,本鎮外來人口6000多人,多在產業區園區,已全部納入本鎮預案管理。
一、主要易發災害點
1、團港社區約4平方公里,42戶人家,142口人,包括船舶工業園,外來流動人口800人。
2、防護堤鎮段15公里,涉及鎮區人口2萬多人(包括臨港產業區、灌西鹽場)。
3、經調查摸底鎮范圍內有危房,9戶,26人。
4、全鎮共有漁船153只。
二、防汛抗臺搶險救災應急指揮部
政委:(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總指揮:(鎮長)
常務副總指揮:(黨委副書記)
副總指揮:(副鎮長、財政所長)
成員:
下設五個應急工作小組和6個應急分隊:
一、五個應急工作小組
1、漁民漁船漁業安全組:負責漁民漁船安全撤回漁港避風,負責漁業風險應急防范及漁民安全知識普及應急救援等。
組長:(副鎮長)
成員:(邊防派出所所長)(閘壩所長)(安監所長)(海洋漁業協會會長)
2、公共場所安全組:負責廣告牌、小閘口等公共場所設施安全,負責堤所安全。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堤防所長)(城管辦主任)(辦事員)(辦事員)
3、違章建筑危房安全組:負責各類建筑及危房安全,負責公用通道安全
組長:
成員:(計生站長、團港社區書記)(文化站長)(清管所長)(燕尾社區書記)(新建社區書記)
4、應急機械組:負責防汛土方、石料、運輸車輛、施工機械準備及調度。
組長:
成員:
5、后勤保障組:負責防汛物資準備,電信通訊暢通,各應急小分隊值班表,交通應急、衛生消毒防疫,臨時應急安置小區。
組長:
成員:(衛生院長)、(電信分局副局長)、(農電站站長)、(交警中九隊隊長)、(學校校長)
二、搶險應急分隊
1、鎮機關搶險分隊:
隊長:
成員:
2、邊防派出所搶險分隊;
隊長:副隊長:
成員:
3、消防隊搶險分隊;
隊長:副組長:
成員:
4、三百弓村搶險分隊;
隊長:副隊長:
成員:
5、團港社區搶險分隊:
隊長;
成員:
6、運銷站搶險分隊;
隊長:
成員
5、搶險應急分隊(具體名單附后)
三、下設防汛搶險重點位處情況:
易發災害點重點部位,確定了負責人,遇緊急情況,負責人必須迅速將汛情信息傳達到所負責的每家每戶,做好防洪轉移工作。
1、信息傳輸。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或同時采用電話、手機短信、廣播、敲鑼等方式將臺風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現災情等住處及時通知各村和各災害點重點部位負責人,特急情況或電源、通訊中斷時,由鎮主要干部和各重點部位負責人分頭入戶通知易發災害點和各村民,尤其是夜間可能發生相關災害時要保證信息傳遞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2、人員到位。接到縣防汛部門災害天氣預報時,實行防汛值班和鎮領導帶班制,當出現暴雨以上降水時鎮駐村干部要迅速到村,組織村兩委和應急小組人員排班進行防汛巡查,鎮值班室通知防汛搶險應急小組人員回鎮待命不得外出,當應急小組成員接到集合命令時,應在10分鐘內趕到指定地點。
3、組織搶險。接到各村居巡查人員或村民發現災情苗頭的報告后,鎮應急領導要迅速召集應急小組人員到災害點開展搶險救災,撤離人員,若群眾不愿撤離時,鎮主要領導要下達由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和應急小組成員執行強制撤離到安全地帶。
四、災后組織生產自救:
1、災后自救,由鎮應急領導小組和各村兩委組織開展災后自救工作,內容包括,災民安置,疫情防疫,恢復生產秩序等。
2、災情收集上報,在開展搶險救災的同時,各重點部位負責人和駐村干部應及時將災情狀況和搶險救災情況及時反饋到鎮辦公室,由鎮黨委、政府迅速匯總上報縣政府。
抗臺應急預案 篇2
為將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本項目部實際,指定防汛、抗臺應急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項目部對暴雨、臺風發生采取的應急和響應。
一、應急準備
1、人員及組織機構的準備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防汛、抗臺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防汛、抗臺工作,成立搶險突擊隊。出現暴雨、臺風險情時,領導小組成員和突擊隊要迅速出擊,實施搶險工作。
領導小組組長:趙永祥、副組長:鮑付
領導小組組員:韋正良、文世軍、趙偉源、高遠、錢增華
搶險突擊隊隊長:黃丙豪、成伯亞、田鮑
搶險突擊隊隊員:普工班、泥工班、木工班等班組成員
2、物料準備
(1)項目部制定防汛、抗臺物資需用計劃報項目經理審核。
(2)材料員負責本項目部防汛、抗臺搶險物資的采購。
(3)倉庫管理員負責防汛、抗臺搶險物資的保管,如水泵、排水管(消防水帶)、麻袋、塑料布以及足量的防風用鋼絲繩、鋼管、腳手板、鐵絲等,并負責日常檢查,確保險情況出現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投入使用,專用材料不得隨意挪用。
(4)項目部安全員負責對臨時設施、腳手架、材料、機械設備等方面的防汛、抗臺措施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和檢查。
二、預防措施
1、施工總平面圖布置中,應按照現場和場地分配情況,確定生產區、生活區排水溝,保證施工現場內排水暢通。
2、易受潮變質的材料要入庫,其他設備、材料露天存放時,底部要用方木墊高,防止被水浸泡,頂部要用蓬布或塑料布封蓋。
3、進入汛期,項目部應安排專人對生產區、生活區排水溝進行疏通、清掃,對落水管進行清理;組織對辦公室、工具室、倉庫的房頂進行檢查,發現漏雨、滲水要及時處理。
4、項目部定期對配電房、輸電線路、配電柜(箱)、開關箱、機械設備等的防雷和接地;腳手架基礎的排水,防雷接地以及與建筑物的連接固定;材料堆放等進行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
5、項目部定期對工地圍墻、臨時設施、活動屋的堅固性進行檢查,發現危墻、危房立即整修。
三、應急預案
1、接到暴雨、臺風預報時,項目部立即組織人員對重要部位進行防護。辦公室門窗要關好;施工現場臨時安裝的設備、堆放的材料,大型施工機具、腳手架等要采取加固措施;塔機要將吊臂旋轉到順風位置停放,并關閉所有電源。
2、暴雨、臺風出現時,一切生產工作立即停止。
3、防汛、抗臺領導小組迅速到位,指揮搶險工作,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4、搶險突擊隊立即集合到位,在防汛、抗臺領導小組指揮下實施搶險工作。
5、大風發生時,應由防汛、抗臺領導小組決定停止非搶險用電,避免刮斷線路觸電。電工負責工地施工現場內施工用電的安全,并配合機操工做好工地現場排水工作。
6、大雨發生時,搶險突擊隊要保護好電力設備,確保不影響水泵及時排水作業。
7、臨時設施、民工住房有危險時,項目部要及時組織人員向新建的建筑物內疏散,疏散工作由項目部工長及各班組長負責。
8、民工離開后的住宿生活安排工作由項目部材料人員負責安排。
9、項目部人員的通迅工具必須保證暢通,確保在暴雨和臺風中發生安全事故時通知相關的部門,進行搶險求助工作。
10、現場人員做好準備,隨時實施搶求傷員工作,并及時聯系120轉運傷員,做好保管員在醫院的醫療工作。
11、暴雨、臺風過后,項目部要及時早總結,對損失情況進行匯總并報公司工程管理部。
抗臺應急預案 篇3
夏季汛期來臨,為減少自然災害給鹽業生產帶來損失,防止發生潮汛、臺風重大險情,保證海堤、鹽場和廣大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防汛防潮抗臺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總指揮:由局長擔任,主要負責防汛防潮抗臺各項工作;
2、副總指揮:由副局長擔任,具體負責防汛防潮抗臺人員組織安排,整體工作布置;
3、指揮部成員:。負責鹽場、海堤、水庫、閘壩、電力、倉儲、路橋等設施險情查看,及時上報,搶險救災,人員組織等工作,做到24小時通訊暢通;
4、搶險突擊隊:隊長,成員由各鹽場承包責任人、堤防所和燕尾鹽業經理部全體職工組成,共22人。所有人員服從指揮部統一指揮,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5、后勤保障運輸隊:隊長,成員和車輛由鹽業有限公司所屬門店6臺客貨車和駕駛員組成,負責搶險物資調運、人員、財產轉移,服從指揮部統一指揮,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二、防汛防潮抗臺物資
根據鹽場、海堤防汛防潮抗臺實際需要準備適量物資(編織袋、篷布、塑料布、雨衣、雨鞋、鐵鍬等都已儲備),由運銷股負責,掌握物資供應渠道和信息,做到能及時調集,必要時請求縣防汛防旱指揮部支援。
三、預案啟動程序
(一)潮汛、臺風來前準備工作。各鹽場、堤防所、燕尾鹽業經理部職工、指揮部成員要及時收看天氣預報,掌握潮汛、臺風動向,對責任范圍內定期檢查,清理溝渠,特別是鹽廩、塑苫池、水庫、倉庫、閘壩、電力設施等重點辦公場所,時時保持警惕,查出問題隱患立即整改。
(二)潮汛、臺風來臨時工作。搶險隊集中待命,做好人員和財產安全準備,防潮抗臺指揮部成員在崗值班,檢查各項工作落實,確保措施到位,發現險情立即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