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應急預案(精選6篇)
急救應急預案 篇1
一、故障類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1、電梯故障或停電造成困人;
2、“安全鉗”動作梯門無法開啟造成困人;
3、安全系統故障或牽引繩斷裂致電梯墜落,電梯事故故障緊急救援預案。
二、報警程序
發生電梯事故(故障)時,知情人應立即致電有關人員請求檢修或救援。
附上:管理人員聯系方式
有人員受傷的,同時撥“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通知單位領導及安全管理職能部門或有關人員。
三、緊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電梯困人的解救:接報后,救援人員趕赴現場展開救援。
(1)了解轎箱內情況,穩定被困人員情緒;
(2)準確判斷電梯所在樓層(位置),根據具體制訂并實施救援方案,范文《電梯事故故障緊急救援預案》。有關救援程序如下:
停電或轎門故障,轎箱停在平層位置時,救援人員用三角鑰匙開啟廳門及轎箱門解救被困人員。轎箱停在樓層之間時,應按以下程序進行:斷開電梯主電源開關(主電源開關設在機房內)——使用專用工具松開曳引機制動閘——扳動曳引機(必須雙人操作),向上或向下移動轎箱至平層位置——以三角鑰匙開啟轎箱門,解救被困人員。
“安全鉗”動作,轎箱停在平層位置時,救援人員用三角鑰匙開啟廳門及轎箱門,解救被困人員。“安全鉗”動作,轎箱停在樓層之間時,應按以下程序進行:開啟轎箱上方廳門——進入箱頂,先按下“急停按鈕”——開啟箱頂安全窗,放入“七橫竹梯”——幫助和指揮被困人員由轎箱頂部的安全窗有秩序撤離。
電梯墜落事故救援:接報后,救援人員應首先關閉該電梯主供電電源——使用三角匙開啟首層廳門及轎門,確認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情況——立即通知電梯維修專業單位到場搶險;若有人員受傷的,救援人員應立即對傷者實施救護,同時撥打120要求緊急搶救,并就事故情況向主管部門及公司領導報告。
急救應急預案 篇2
首診責任制:任何醫務人員一當發現客人出現突發性異常情況,應當立即報告,主任接到突發性急救報告后,立即組織急救小組成員,本著分秒必爭的責任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體檢現場,進行現場急救處理及轉送病員,體檢中心急救應急預案。
一、 急救組成員:
指揮領導小組成員:門診部主任、護士長
主檢醫師
內科主任
急救小組人員: 主檢、咨詢醫師
內科主任
外科主任
心電圖醫生
護士長
二、 醫護人員分工協作。
由最高職稱的內科醫師主持急診搶救工作,其他科室醫生隨時配合;護士第一時間配合救治、通知相關人員、記錄救治過程、用藥情況、病人病情等。
三、 應急通訊
發生緊急救護情況應立即通知部門主管或科主任,規劃方案《體檢中心急救應急預案》。
四、 應急設備和藥品管理
所有急救隊人員平時要熟悉急救設備和藥品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并由專人保管,定時檢查,確保做到應急無誤。
藥品器械負責人:
五、 急救處理
1. 導檢、醫師發現體檢客人有精神萎靡、神智模糊、昏睡等異常情況時應主動上前詢問查看,并在陪人處(有陪人時)了解情況。
2. 發現急癥客人應立即請內科醫生診斷,同時通知護士長。血壓異常高值(收縮壓達180mmHg、舒張壓>90 mmHg)者,請內科檢查、觀察處理后方可離開。應當進行必要的檢查如血糖、血常規,心電圖等等以明確診斷以利搶救。
3. (醫師到場后)心臟驟停客人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地搶救,不得搬動。其他客人平穩搬運到搶救室。
4. 最早接診客人的護士及時將客人的發病情況如實記錄,并按急診搶救記錄的要求填寫“急診搶救記錄單”,如:個人一般信息、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護士長安排護士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配合醫生搶救。初步診斷后,根據病情,撥打120急救電話。
5. 心臟疾患,高血壓危象及有腦出血傾向的客人,經搶救病情穩定,應勸其乘120急救車到醫院進一步觀察,如客人及家屬不愿去醫院,應請其簽字后方可護送出中心。如無陪人應及時和家屬或單位聯系,有陪人時方可離開。
六、附:急救藥品清單、急救物品清單、急救記錄單
急救應急預案 篇3
電梯出現故障或停電,需要把困在轎廂內的人員救出,保安部監控室立即電話通知工程部值班經理,并且呼叫當班維修電工同時保安人員趕到現場協同疏導被困人員,在必須由本單位經過專業訓練練的,持有電梯維修證的維修人員按下述方法實施救援。
把電梯主電源切斷,防止電梯意外的啟動,但必須保留轎廂內和井道內的照明。
弄清電梯轎廂在井道中的位置。
當電梯停在距某層門平層位置約±60cm范圍內時,維修人員可以在該層層門外用專門的鑰匙打開層門,并用手拉開轎廂門,協助乘客撤離轎廂。
當電梯停在非上述的位置時,則必須用移動轎廂方法救人。步驟如下:
(1)、首先,通知被困乘客轎廂將會移動以救出他們,要求他們靜待轎內,不要亂動(此步工作如電梯有對講電話時可充分利用之)。此時轎門應該保持關閉,如嬌門已被拉開,則要求乘客把轎門手動關上。
(2)、在曳引電動機軸尾裝上盤車裝置。
(3)、兩人把持盤車裝置,防止轎廂在機械松開抑閘時意外過快地移動,然后另一個人采用機械方法松開抱閘。注意:僅當使轎廂移動時,才可松開抑閘,否則馬上撤消松開抱閘的動作。
(4)、按正確方向使轎廂連續、緩慢地移動到就近的層門口平層位置的±150mm范圍內。
當電梯未超出頂層或底層的平層位置時,可向較省力的方向移動電梯。而當電梯超出頂層(或底層)平層時,則應向頂層(或底層)方向移動電梯。
(5)、使抱閘恢復正常,然后在平層的那層層門外用鑰匙打開層門,拉開轎門,協助乘客撤出轎廂。
(6)、當按上述方法和步驟操作時發現異常情況,應即停止救援,并及時通知本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或本公司派人作出處理。
急救應急預案 篇4
首診責任制:任何醫務人員一當發現客人出現突發性情況,應當立即報告,主任接到突發性急救報告后,立即組織急救小組成員,本著分秒必爭的責任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體檢現場,進行現場急救處理及轉送病員,體檢中心急救應急預案。
一、 急救組成員:
指揮領導小組成員:門診部主任、護士長
主檢醫師
內科主任
急救小組人員: 主檢、咨詢醫師
內科主任
外科主任
心電圖醫生
護士長
二、 醫護人員分工協作。
由最高職稱的內科醫師主持急診搶救工作,其他科室醫生隨時配合;護士第一時間配合救治、通知相關人員、記錄救治過程、用藥情況、病人病情等。
三、 應急通訊
發生緊急救護情況應立即通知部門主管或科主任,規劃方案《體檢中心急救應急預案》。
四、 應急設備和藥品管理
所有急救隊人員平時要熟悉急救設備和藥品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并由專人保管,定時檢查,確保做到應急無誤。
藥品器械負責人:
五、 急救處理
1. 導檢、醫師發現體檢客人有精神萎靡、神智模糊、昏睡等異常情況時應主動上前詢問查看,并在陪人處(有陪人時)了解情況。
2. 發現急癥客人應立即請內科醫生診斷,同時通知護士長。血壓異常高值(收縮壓達180mmHg、舒張壓>90 mmHg)者,請內科檢查、觀察處理后方可離開。應當進行必要的檢查如血糖、血常規,心電圖等等以明確診斷以利搶救。
3. (醫師到場后)心臟驟停客人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地搶救,不得搬動。其他客人平穩搬運到搶救室。
4. 最早接診客人的護士及時將客人的發病情況如實記錄,并按急診搶救記錄的要求填寫“急診搶救記錄單”,如:個人一般信息、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護士長安排護士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配合醫生搶救。初步診斷后,根據病情,撥打120急救電話。
5. 心臟疾患,高血壓危象及有腦出血傾向的客人,經搶救病情穩定,應勸其乘120急救車到醫院進一步觀察,如客人及家屬不愿去醫院,應請其簽字后方可護送出中心。如無陪人應及時和家屬或單位聯系,有陪人時方可離開。
急救應急預案 篇5
為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發生事故后得到及時救援,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條例》及《安全生產法》要求,經鎮政府決定,制定應急救援方案如下:
一、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成立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及相關條線分管領導
成員:黨政辦、安監所、派出所、質監、工會、建管所、環保辦、供電所、醫院、及相關村(社區)領導
二、具體事故的應急救援
(一)危化品事故救援
總指揮:
副總指揮兼現場總指揮:、
成員單位:黨政辦、公安派出所、安監所、環保辦、醫院及涉及村(社區)主要負責人
指揮部設立位置:設在距離事故發生地500m處上風口地帶。通信配制:有線電話及對講機,禁止使用手機進行聯絡指揮。
職責:
總指揮職責: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在事故發生地成立現場指揮部,并及時向市安監局、工會、公安局、環保局報告,請求上級救援力量支持。
副總指揮職責:在總指揮的領導下,在上級救援機構未到時,組織人員進行有效疏散,并指揮保護現場。
黨政辦職責:根據總指揮的指示及時向上級進行報告,調集相關救援力量趕赴現場實施有效救援。
安監所:協助上級救援部門實施救援,并參加事故調查。
派出所:實施交通隔離,組織人員實施疏散,并組織有效力量對中毒人員實施救援。
環保辦:請求上級環保部門實施環境監測,在確保居住條件下,通知相關部門,并配合民政部門將疏散人群實施回遷。
衛生所:調集相關醫院的醫護人員,做好救援工作。
民政辦:及時準備救災物資,確保被疏散人員能有房住,有飯吃,保障被疏散人員最基本生活。
相關村(社區):
江平線為:村、社區
江曲線為:
寧通高速:村。
金陵化工有限公司、康愛特化工有限公司附近有:聯絡社區、曹杜村。
相關村(社區)的職責:
(1)、在接到危化品事故報告后及時利用各種手段宣傳動員規定范圍內居民及時向上風口轉移至安全地帶;
(2)、協助上級救援部門對滯留人員實施救援;
(3)、協助上級救援部門做好疏散人員安置工作;
(4)、協助上級救援部門做好有關人員思想穩定工作;
(5)、協助上級救援部門在適宜居住條件下,做好人員回遷工作。
(二)消防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方案
在接到消防火災報告后,鎮政府應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副總指揮兼現場總指揮:
成員單位:公安派出所、安監所、供電所、工會、衛生所
職責:
(1)、迅速封鎖現場,無關人員不許進入;
(2)、迅速向上級報告,請求予以增援;
(3)、迅速切斷電源,啟動應急照明設施;
(4)、迅速組織義務消防隊實施初步滅火,并協助專業消防隊實施滅火;
(5)、協助職能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
(6)、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三)建筑較大等級事故應急救援
在接到建筑較大等級事故后,鎮政府應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單位:建設服務中心、派出所、安監所、調處中心、衛生所
職責:
(1)、及時向上級報告;
(2)、迅速組織機械對被埋人員實施救援,并及時送醫療機構實施救治;
(3)、穩定建筑人員的思想;
(4)、調處中心迅速介入,做好善后工作;
(5)、協助上級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并及時要求公安機關控制事故責任人。
(四)特種設備事故
在接到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根據事故等級通知成員單位參加,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實施救援。
現場總指揮:
副總指揮兼現場總指揮:
成員單位:質監、安監所、派出所、衛生所、工會、環保辦、衛生所
職責:
(1)、及時向市質監局、安監局、公安局報告并根據事態發展及時補報;
(2)、迅速組織人員疏散,將傷員實施就近救治;
(3)、封鎖現場,如化工企業特種設備發生事故,還應請環保部門介入。
(五)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指工業急性中毒,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市向公安局、安監局、衛生局、工會報告。并及時組織醫護人員負責初步救治。
現場總指揮:
成員單位:企業服務中心(安監所)、派出所、衛生所、工會、及轄區內各醫院
(六)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
發生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根據現場確定求援方案。
總指揮:
副總指揮:其他班子全體成員
成員單位;民政、公安派出所、衛生所及人武部應急分隊
三、信息披露
根據國務院493號令要求,經事故調查組組長委派與授權,對外進行信息披露,未經事故調查組組長委派與授權,不得接受任何媒體采訪和向相關人員進行披露有關事故調查的進展及事項。
急救應急預案 篇6
一、制定目的.
為了保證企業和職工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在因機械設備故障、操作失控或因地震、大風等自然災害而發生突發性重大事故時,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搶險搶修、實施救援,從而達到盡快控制事態發展、降低事故損失、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我公司具體情況,特制定本企業事故應急預案。
二、企業基本情況
1、生產特點
軋鋼生產工藝簡單,生產過程中只有酸洗工藝,涉及到危險廢棄物鹽酸為原材料,鹽酸在設備故障、操作失控或地震、大風等自然災害中有發生危險物泄漏,從而引發人員中毒、環境污染的嚴重事故的潛在危險。
2、公司職業安全衛生保障系統
公司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援救等活動有生產管理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
三、應急救援機構
公司成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成員: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四、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我公司生產過程中鹽酸有可能發生泄漏事故,其泄漏量視其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工作壓力等條件而不同,泄漏又可因季節、風向等因素波及范圍也不一樣。事故起因也很多,如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工藝失控、物料不純以及自然災害等原因。
一般事故,可能因設備的微量泄漏,可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及早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從而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減少環境污染。
重大事故,可因設備事故等造成大量泄漏,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物料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并波及廠區周邊地區。所以在重大事故情況下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現場操作人員發現貯罐或管道泄漏,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切斷事故源,并向車間值班領導報告。
操作工視泄漏情況,如果是貯罐罐體泄漏,則可能是由于腐蝕造成,應迅速報告;如果是貯罐進出口管線泄漏,則切斷進出口閥門。
車間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派人到現場檢查實情,并盡可能把通知生產管理辦公室,同時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
當事故狀態得到控制,應對設備做細致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經消除,可恢復生產。
2、發生燒傷事故應立即讓傷員離開現場,迅速脫下被污染的衣褲,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
使用中和劑:可用弱堿(小蘇打、肥皂水等)中和,但要注意未用清水前不能使用中和劑,否則中和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會加深皮膚的灼傷。
對癥處理:清洗、中和后的創面、可用消毒紗布、干凈手帕等包扎,以免細菌感染。由于強酸強堿致傷可產生劇烈疼痛,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休克,故可酌情使用止痛、鎮靜劑,在搶救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傷員的全身情況變化,如呼吸、脈搏、神志等,若有變化應對癥搶救。可將傷員送往醫院治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可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