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聯誼會演講稿(通用3篇)
元旦聯誼會演講稿 篇1
大家新年好!
歡聲笑語辭舊歲,鶯歌燕舞迎新年。多姿多彩的20xx年向我們揮手作別,帶著夢想與希望的x年正向我們展顏走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代表港口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向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和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園各項工作的家長朋友們,道一聲新年的祝福;代表全體幼兒及幼兒家長對辛勤工作的'教職員工送上一份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港口幼兒園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在這一年中,我們陸續被評為“蒙氏教學示范基地”“武穴市教學教研示范園”“武穴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等等,特別是在本月,我們被武穴市人民政府督導室、武穴市教育局首批授予“武穴市一級幼兒園”的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們全體教職員工的團結努力,更離不開在座的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孩子們在全體教職員工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孩子們快樂的笑臉中,我們找到了快樂的源泉,我們看到了奮斗的方向。幼兒園因為有了你們而充滿歡聲笑語。作為園長---我時刻牢記著自己肩負的責任,要快樂去迎接每一天,用真情去關愛每個孩子。我愿與每一位家長達成共識:讓您的孩子更加優秀!
x年的腳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相信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發揮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作用,努力把我園打造成社會贊揚、家長放心、幼兒開心的優質一級幼兒園。
最后再一次向各位家長、老師,致以節日的祝賀。祝你們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合家歡樂,新年大吉,萬事如意。愿小朋友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更期盼我園的各項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層樓!!!
元旦聯誼會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xx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值此元旦佳節之際,我謹代表校黨委、校領導班子,向全校教職員工拜個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合家歡樂、財源廣進、萬事如意!
今年是原、三校合并的第一年,也是新成立的開局之年,它標志著學校的建設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經過半年時光,原三校終于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融合、大交流、大團結的可喜局面。本次聯誼會就是我校邁上新臺階的動員會和進軍號,它將奏響我校向更高層次發展的華采樂章,今天必將成為我校發展史上輝煌的一頁。
應該說,我校合并之后總體工作進展是順利的。自xx年xx月三校合并組建的正式成立以來,我校在規模、實力、教學、科研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社會知名度進一步提升,為學校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我們三校專業的互補性很強。通過薈萃三校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并不斷加工整合,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動合作,共同提高。把整合后的優秀資源反饋到學校具體工作中,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服務工作上層次、上水平、上質量、上效益,為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合并之舉,是三所學校生存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繁榮昌盛的需要。從市場競爭策略的角度來看,整合是盤活教育資源、擴張市場占有率及提高競爭能力的最快速的方法。面對機遇與挑戰,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突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消除制約發展的因素,我們將最終取得1+1+1大于3的良好效果。
家和萬事興,這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前提。在幾十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校形成了許多值得發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曾長期身處困境,正是依靠全體教職工積極投身于學校建設,無私奉獻,自強不息,才使得學校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從而實現了今天的歷史性跨越。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是我們昔日創業的力量源泉,而且也將成為我們再創輝煌的精神動力。對我們來說,團結只有動力,沒有阻力。希望廣大教職員工積極發揮主人翁作用,為學校的改革建設獻計獻策,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站在學校整體的高度來考慮和處理問題,講政治,講大局,講團結,講穩定,講紀律,主動參與和投身到學校的建設中。“人心齊,泰山移。”我們應秉持“再創業”精神,對內增強凝聚力,促進實質性融合;對外擴大學校影響,樹立新形象,實現學校跨越式和持續性發展。
發展是學校當前第一要務。“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發展就是要突出一個“進”字,只有學校各個層面的工作向前推進了,整個學校才能有一個較大的發展。“輝煌凝眾志,重任催奮進。”只要我們抓住機遇,齊心協力,以求實、開拓的精神創造性地工作,盤活教育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進一步擴大職業教育規模,增強職業教育的辦學活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我們的奮斗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貫徹重要思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學校做好任何事的根本出發點和行動指南。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對我們寄予了厚望,我們一定要以此為契機,同心同德、開拓進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把一個學科更加齊全,結構更加優化、質量效益更好、綜合實力更強大的xx辦成名牌學校而努力奮斗,為建設新世紀更加美好的做出積極貢獻!
元旦聯誼會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校友:
您們好!
首先,我代表歷史文化學院的全體師生對您們表示熱烈地歡迎。
最近一段時間,華中師大一直沉浸在百年華誕的節日氣分之中,我們歷史文化學院也是一樣,天天都在“過年”。特別是您們從四面八方(還有從美國、日本)返校,給我們帶來了喜悅。在返校的校友中,有40年代畢業的、50年代畢業的,直至剛畢業不久的校友。這樣的聯誼活動是百年才有一次的。我們躬逢其盛,怎能不激動。為了迎接校慶,學校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到處是鮮花和歌聲,既使不是校友,到了桂子山都要變得激動,何況我們!
校友們:我們的歷史學科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學科。
這可以從五個方面加以說明:
第一,如同母校華師一樣,我們的歷史學科也走過了百余年的光輝歷史。換言之,歷史學科是一個與母校風雨同舟、有百余悠久歷史的學科,是一個最有資格與母校同慶百年華誕的學科。早在1890年,文華書院就開設了西洋史課。自1903年以后,每周都有史綱課、地理或歐洲史課。華中大學的文學院設有歷史系,這是當時的華大教務長、英國學者狄克遜牧師籌建的。1931年9月,他返回英國后,英國循道會委派劍橋大學畢業的倫納德·康斯坦丁(Constantine,Leonard即甘施禮)前來接替狄克遜的工作。狄克遜在華中大學教了19年的歷史課,擔任過歷史系主任,直到1950年才回到英國。從1931年開始,華中大學開設的歷史課程有中國史、現代歐洲史、遠東國際關系史等十幾門。蔡尚思先生1931-1934年在華中大學歷史學科任教。193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陳叔元主持歷史系的工作。1938年以后,華中大學西遷到云南省大理,歷史系主辦的《西南邊疆問題研究報告》成為當時國內外邊疆文化資料的權威刊物。解放前擔任歷史學課的教師還有英國的甘施禮等。1949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設有歷史系。1952年初,華中高等師范學校設有歷史系,方衡擔任系主任。解放后,歷史學科煥發青春,一直是華中師大的重要學科。
第二,我們歷史學科先后有一批著名的教授,有一批敬業的教職員工隊伍。其中有海內外著名的學者錢基博、張舜徽、章開沅教授,還有蔡尚思、潘梓年、楊東純、王玉哲、楊熙時、王凌云、教授,還有從事中國史研究的王瑞明、熊鐵基、吳量愷、鄒賢俊、李國祥、崔署庭、戴緒恭、譚克繩、蘇中立、劉望齡教授,從事世界史研究的涂厚善、黃道立、劉繼興、高明振、黃振教授。國學大師錢基博、張舜徽等先生曾經無私地向歷史系捐贈了一批價值連城的文物,現收藏于學校文物館。正是有這么幾代學者的辛苦耕耘,我們的學科才有輝煌。
除了這些教授,我們還有一批非常敬業的教職員工隊伍,如已經離開人世或離開工作崗位的曹植福、喻存粹、朱明庭、王蔭鐸、雷濟東、李子魁、田家農、承嘉猷、古堡、何秉旭、陳輝、肖漢森、戴成興、張立民、徐圣熙、向子祥、李以明、何抗生、周孝梅、徐策偉、李雪松、孫玉華、黃懷玉、郭豫飛、俞德華、羅靜蘭、賀熙煦、湯建英老師,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就沒有我們學科的今天。值此校慶之際,我們不應當忘記他們,我們要對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三,我們歷史學科培養以數以千萬計的人才。解放后,我們從1952就開始招收歷史學本科生,從未間斷。80年代初,歷史系在全國和全校率先有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為國家培養了精英人才。1981年歷史系與江漢大學聯合辦學。1983年,歷史系與農工民主黨聯合在華師辦了“中華自修大學”(歷史本科)。同年,湖北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設置歷史專業自學考試,由歷史系承辦培養歷史專業自學考生的任務。我們還先后辦了夜大、函大,還辦了國際貿易等自考專業。我們現在正在走一條綜合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培養人才的道路。
第四,我們的校友在各自的崗位作出了平凡而了不起的貢獻。您們,有的是在學校崗位培養了人才或做研究,有的是在國家機關擔負著重任,有的是在公司企業為社會創造財富……,其中有太多的驕驕者。有的獲得特級教師稱號,有和成為了著名學者,有的成為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如:60屆畢業的鄒時炎同志曾任湖北省教育廳廳長和國家教委副主任。華中師大的前任校長章開沅教授和黨委書記戴緒恭教授、現任校長馬敏教授都是我們歷史系的教師。歷史學畢業的學生是從不為華師抹黑的,而是為華師爭光的。您們是值得尊重的人,是值得華師驕傲的人。記得在每屆的畢業慶典上,我們都有一句把耳朵磨出了繭的套話,那就是:“今天我們以華師為驕傲,明天華師以我們為驕傲。”我想,這句話是在實現了。從諸位的笑容,從歲月刻寫在各位臉上的皺紋,就不用再作乾嘉學派那樣的考證了。
每五,我們的歷史學科是一個一直在為華師母校爭光的學科,是學校龍頭學科之一。與以前的歷史系相比,我們的學科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今天的歷史文化學院今非昔比了。我們的歷史系已經發展為學院,由五個系級單位組成,分別是歷史系、文化學系、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歷史文獻研究所、楚學研究所,還有若干個研究中心。雖然華中師大因為各種非學術的原因而沒有進入211工程,但是,華中師大的綜合指標都是排在前50名(網上可以證明)。歷史學科是排在全國歷史學科前列的,是在211前列的。何以見得?因為我們有歷史學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有兩個不同類型的研究基地,有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我們的中近現代史和歷史文獻學總是排在全國高校的前幾名。我院有85名教職員工,有30名教授和若干名副教授,教師隊伍中有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學位,還有四名博士后,有(馬敏、朱英)兩名國家跨世紀人才,有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的獲得者(彭南生),這樣一個“大滿貫”的地位在全國高校的歷史學科中是屈指可數的,很難數出十個。在這樣一個學院,當前的精神狀態是良好的,教師們團結和諧,甘于寂寞坐冷板凳,每年都有國家級或省部級科研課題,每年都捧獻出大批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每年都有科研究獲獎。
各位校友:“百年華誕”是難得的機遇。校慶期間,各種活動好戲連臺,學校有大型文藝活動,有世界大學校長論壇。我院先后要舉辦四個國際性的學術研究討會(近現代史研討會、歷史文獻學研討會、德國史研討會、楚學研討會),歡迎大家涌躍參加。由于我們的工作有些忙亂,對大家照顧有些不周,請大家諒解。盡管如此,我還是要代表歷史文化學院師生向您們表示祝愿:祝愿您們在校慶期間天天開心,留下美好的回憶。正如您們知道,桂子山的十月是最美的,山美,人更美。讓我們一同分享華師——母親百年華誕的喜悅。同時,祝您們在今后的生活與工作中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合家歡樂、萬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