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通用30篇)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快到了,這意味著整個年節(jié)就要過去了。
今年春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親訪友,一起串門拜年,別提過得有多開心了!年夜飯時,我收到了爸爸媽媽給的兩個大紅包,爸爸媽媽也收到了我精心繪制的兩張大賀卡;大年初一,媽媽給我準備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套全新的公主服,穿上新衣,我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主;夜色降臨時,我和爸爸一起放起了煙花,當美麗的煙花一朵朵在天空綻放時,爸爸說我笑得比煙花還要漂亮。
在這個歡樂中國年里,最讓我這個吃貨念念不忘的當然是美食了,特別是小姑婆家的年酒。他們家的年酒實在是太豐富了,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天上的、地里的、水里的、山里的、河里的、海里的應有盡有。
最讓我覺得驚奇的還是小姑婆親手做的包子,那些包子的皮都是黃色的,味道特別又美味。后來,我問了小姑婆這些包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小姑婆告訴我,她是用南瓜打成汁和面做出來的。回到家里,我纏著媽媽用我愛吃的火龍果做了一次火龍果紅包子,也好吃極了。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
正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這一天的習俗是賞花燈,吃湯圓。湯圓也叫元宵,接著媽媽就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元宵節(jié)的美麗傳說。
相傳漢武帝跟前有一個很聰明的大臣叫東方朔,有一天,東方朔在宮里聽到一個宮女在傷心的哭泣,東方朔就問她為什么哭的那么傷心,宮女告訴他自己名字叫元宵,進宮好多年了,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很想見見自己的父母。東方朔想了想說:別擔心,我來想辦法讓你們團聚。第二天東方朔就扮成了一個算命先生,對每個來算命的說:正月十五那天你會被大火燒死。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就紛紛求東方朔救救他們。
東方朔告訴他們正月十五那天火神會穿著紅衣服,叫人們去找火神幫忙就可以了,回到家,東方朔就讓讓丫環(huán)穿著紅衣服騎著毛上街,人們就圍上去求救,紅衣女子就拿出準備好的書信叫他們轉交給皇帝,讓皇帝照辦就可以逃過一劫,漢武帝為了老百姓的安危就照著上面的要求去做了。正月十五那天街上處處張燈結彩,掛滿燈籠,黃宮里的人到街上賞燈,和外面的老百姓混在一起,結果真的安然無恙。
當然元宵也乘此機會溜回家和父母團聚了,后來人們就把正月十五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意思著團圓吉祥的意思。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3
元宵節(jié),父親、母親帶著哥哥、表姐、我與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表姐情不自禁的驚嘆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與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表姐與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jié)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佳節(jié)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與表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與表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著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fā)財吧。實在是太隨人愿了!
我們又趕到了父親、母親那里,這個時候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wěn)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zhèn)靜的大將風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佳節(jié)的歡樂中。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4
自古以來,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被人們視為重要的民俗大節(jié)。“正月十五鬧元宵”,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盛大的歌舞表演,喧鬧的戶外游戲,營造著元宵節(jié)熱鬧的氣氛。可你們知道“元宵”的含義嗎?其實,元宵節(jié)的“元”字,表示開始的意思,一年之始為元月;“宵”字指夜。所以說“元宵”的含義是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那天吃完元宵,我和父親來到花燈云集的天橋。果然,天橋和周圍街道上到處掛滿了彩燈,五彩繽紛,耀眼奪目。忽然一陣“咚咚的”鑼鼓聲傳來,抬頭一望,只見一條蛟龍從遠處向這邊奔騰而來。許多人禁不住大聲喊著:“龍來了!”緊接著,便潮水般地向“龍”擁去。
嗬,好大的一條 龍!那龍頭碩大而威嚴,龍須飄動,目光如炬,真有一種“神”的感覺。那龍身有二十多米長,幾十名精壯的漢子,身穿對襟襖、燈籠褲,腰扎綢帶,頭裹白巾,高舉大桿,興高采烈地舞動著。龍身一起一伏,上下翻飛,瞬息萬變,令人眼花繚亂。這時再看那條龍,它在萬點火花之中金燦燦的,猶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活靈活現。片刻工夫,那巨龍一個躍身靈巧地跳下梯子,就像從云端下凡一樣。它不停地翻滾著,旋轉著,搖著尾巴,在爆竹聲中為我們祝福。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5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有耍龍燈,鬧花燈的習俗,而耍龍燈這一活動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人間風調雨順,王母娘娘趁著天氣好,就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但是,玉帝很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這不,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會結束后,他又忙著寫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寫錯了。這下人間可大亂了。有的地方洪水暴發(fā),有的天地干旱...有條青龍知道了,悄悄地飛上天,偷偷改了雨簿.這時,玉帝也察覺到雨簿寫錯了,所以,他打開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馬上派人查找是誰該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龍改的。他很生氣,所以,他馬上派丞相到凡間去追殺青龍。
丞相來到凡間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后處死了青龍。死后的青龍化作一只神鳥,天天在靈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內疚,明明是自己寫錯了雨簿,還要處死給自己改錯的青龍,所以,玉帝讓百姓們隆重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
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老百姓就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扛著龍燈游街串巷,以表示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現在。
每年的元宵節(jié),我和父親母親也要去看耍龍燈,真是很熱鬧。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6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㛑是合家團圓喜慶的節(jié)日。人們在元宵節(jié)里放鞭炮、吃元宵,真開心啊!
晚上七點在邢侗公園放禮花。我們全家六點三十分吃飽了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姐姐和我去邢侗公園看禮花,在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城里的、還有是農村里來的,有開車的,有騎三輪車的等等,我們一家邊說邊聊,不一會到了。到了邢侗公園你會看到公園門前,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禮花和燈會的,其中有拄著拐棍的老人,還有咿咿呀呀不會說話的孩子,熱鬧極了。時間到了,瞬間禮炮齊鳴,百花綻放,美麗的禮花姿態(tài)不一,變化多端,有的是半圓形、有的是扇面形、還有的是圓形、還有說不出來的一些形狀,有的像小燈籠、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向日葵,還有的像垂柳,最美麗的像一群群可愛的小蜜蜂,在百花叢中辛勤的采蜜。真是五彩繽紛,火樹銀花,美麗極啦!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禮)花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燦爛美麗的時刻。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7
在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會買元宵,有的是買速凍的,也有的是買手工制作的。等到元宵節(jié)的早上吃。到了元宵節(jié)的那一天,大人們早晨起來煮元宵,小孩子們一大早就被那軟糯香甜的湯圓饞醒了。然后,大人和小孩子就坐在桌前一起吃著可口的元宵。一般小孩都是吃六個,更小的孩子就是吃兩個。大人則是吃八個。寓意“發(fā)”和“好事成雙”。這一天,在我們家,元宵變成了一日三餐的主食。
元宵節(jié)除了美味的元宵,當然少不了漂亮的花燈。邢臺天一城、北國商城都有花燈,但都是小燈,邢臺體育館前的燈,那里有大的比人還高的燈數十盞,小的燈則有幾十盞,那里可謂是人山人海。
大人還和小孩子一起點燃并放飛孔明燈,然后一起誠懇的許愿。寓意:讓天上的神仙保佑平安,并且夢想成真。所以孔明燈又稱“祈福燈”或“平安燈”。數百個孔明燈一在天上飛的場面是無比的壯觀,如同天空中最閃亮的星星,最后成為茫茫星海。
在這個熱鬧的廣場上,時不時傳出陣陣快樂的笑聲,天上、地上,一切都是那么地熱鬧啊!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8
在正月十五的早上,陽光明媚,天空格外的藍。我一打開窗戶,就聽見了一陣陣吵鬧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只見有許多人站在馬路上,把馬路圍得水泄不通。
過了半個小時后,轎子出現在右邊的十字路口上。我本以為隊伍會直走,但出乎意料,隊伍向右走了。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又過了半個小時,鞭炮聲越來越近了,隊伍向我們這條路過來了,到處煙霧彌漫,我們也點起了早就準備好的鞭炮。“啪,啪,啪……”鞭炮打完后,隊伍繼續(xù)向前走了。
轎子又到十字路口時“打結”了。原因是隊伍太長了,把街圍了一圈,隊伍都還沒走完。實在太壯觀了。在那兒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幾十頂轎子交叉著行走。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就一點多了,轎子也看完了。聽叔叔說在車站那有放禮炮。吃完飯后我們馬上下去。到了車站后,還等了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可真難熬啊!大家都翹首望去,盼著放禮炮的人快點到來。
天上云彩賀元宵,地上人們鬧元宵,鬧元宵的熱鬧壯觀久久在我的腦海中回蕩。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9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媽媽在家里開開心心地包湯圓,因為我很喜歡吃湯圓。
首先,我把糯米粉到在盆子里,倒一點白米粥,用筷子攪一攪,面立刻形成小塊狀,再倒一點粥,繼續(xù)攪拌,然后輕輕地用手揉面。面軟軟的,黏黏的,所以要再加一點面,再揉,終于面揉好了。真不容易呀!
接著,我們把面搟長,再用手掰成像石頭大小的小塊,揉成圓形,按扁,現在就開始包了。我們今天的餡兒是麥麗素和豆沙餡。我先把一粒麥麗素,放在面餅的當中,按一按,再用面給它覆蓋上,揉一揉就好嘞!就這樣,我們包了五十多個湯圓,大大小小的,大的里面有兩種餡兒,小的就一種餡兒,各有不同。
最后,水燒開了,媽媽把我們包好的湯圓放到鍋里,不到十分鐘就煮好啦!媽媽把湯圓放到碗里,中間是個大的,四周六個小的,象一朵盛開的白蓮花,美麗極了!
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好吃極了,真開心!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0
元宵節(jié)前夕,我和外公外婆興致勃勃地來到教工之家。聽外婆說,我們要自己做湯圓吃。我立即興奮得手舞足蹈。
到了教工之家,來到了二樓活動室,那里已擺好了兩張大桌子,桌上放了幾大袋面粉和幾個熱水瓶。馬上開工了,首先要和面。我打開熱水瓶蓋子往面盆里倒了些水,但倒的水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我嘆了口氣,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我想:還是算了吧!雖說這么想,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好不容易把面粉搞成一個團,便開始在面團上東一揉西一揉的,可沒揉幾下,我的雙手就沾滿了面漿。我真有點想放棄了,但看到別人做得像模像樣的,我又有點不服氣,決定繼續(xù)干!我灑了一點面粉在面團上,像給面團按摩似的,一捏一揉。過了一會兒,可以做湯圓了。
我從大面團上揪了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心里搓著,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然后,我把它壓成一個圓片,用勺子舀了一大勺豆沙餡放在上面,接下來就該把面片的邊合攏在一起了。
“開鍋啦,開鍋啦!”我聞聲跑去,好香啊!我們大伙兒圍在鍋前,尋找哪一個湯圓是自己做的。“看看看,這個是我做的,!”“我好像做的是這一個。”“那個是不是……”這鍋中的湯圓里面包的不僅僅是豆沙、肉餡兒,而且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1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有個習俗:正月十五走百步,新的一年才不會生病。于是,我跟著家人向興東商都的方向走去,去觀看那里燃放的煙花。
那天晚上,我吃過湯圓,就和媽媽一起出去看煙花。這時,大街小巷已經是人山人海,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摩肩接踵地向興東商都走去。前面的一個十字路口擠滿了車,交通嚴重堵塞。
好不容易,我們來到了興東商都,這里已是人的海洋,人們都目不轉睛地望著天空。突然,一個像流星一樣的煙花騰空而起,瞬間在半空中炸開,組成了一個絢麗的圖案,就像孔雀開屏,尾巴還是綠色的,真是美麗極了!“哇,好美啊!”人群中發(fā)出了一陣贊嘆聲。
就在這時,腳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我低頭一看,發(fā)覺自己的鞋帶開了。好險啊!要不是發(fā)現及時,恐怕我就會摔倒。我使勁擠出一點地方,彎下腰系鞋帶。
系好鞋帶后,我剛一抬頭,一個“孫悟空大鬧天空”的煙花竄到了天空。你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景象,多像圍著虎皮的孫悟空啊!舞動金箍棒在大鬧天空。我仰望著頭,連眼都不眨一下,被這美景迷住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精神才從這美景中蘇醒過來。這時一個“鉆天猴”迅速沖到天空。“嘣”的一聲,立刻一朵粉色的“菊花”呈現在空中,中間還有一個紅色的花蕊,轉眼間就在空中消失了。
煙花燃放了近一個小時,天空中一直變幻著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給人帶來無窮的樂趣。
時間過得飛快,焰火晚會結束了,小城也漸漸安靜了下來。啊,這是一個多么熱鬧而有趣的元宵之夜啊!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2
今日是元宵節(jié),全永康被籠罩在歡樂中。其中,屬迎龍燈最熱鬧,龍的四周圍滿了人,把現場的氣氛弄得更加熱鬧。嘩,那龍大約長三十米,把整條街都填滿了。龍身體的各個部分是用長凳連起來的,凳上有著兩個紅紅的燈籠。每節(jié)兩個,把龍裝扮得威猛無比,更加逼真。
開始了,只見那龍身被舉了起來,風搖曳著燈籠中的火。龍向前“飛”去,到了一家雜貨店,那家店立即放起了煙花,煙花在天空中怒放,月亮在煙花的裝點下,更加美麗。制造出一個魔幻氣氛。龍頭在那家店門口點了三下頭,那家店的主人拿了一個大紅包放在龍嘴里。哦,原先是想讓龍給自家保個平安。正在這時,龍頭一擺,呼地整個龍身被拉到了后面。人群一下子慌了,我也忙著跑。大家猶如受驚的馬,瘋狂的像四周拼命地跑去。啊,聰明的人會覺得很危險,而傻的人會覺得很刺激。我雖然不想當傻的人可是還是很刺激。
啊,迎龍燈真的很好玩啊!他讓我們明白團結才有力量,就像迎龍燈一樣,如果一個不用心,就會被拉走的。我們必須要用團結的力量戰(zhàn)勝困難。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3
元宵節(jié)這一天早晨,我們一家人早早起了床,準備出去看大街上的扭秧歌,猜燈謎等節(jié)目。二姐想在城里看,而我呢?卻想回村看。經過我們的一番討論后,決定先回村看再回城看,這樣鄉(xiāng)下城鎮(zhèn)兩不誤。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哼著小曲,坐著小車回到了奶奶家。一進村口,我就看見了一排扭秧歌的人從車子旁扭過來。我們把車停回奶奶院里,便來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來人往,都站在四周看扭秧歌舞,中間空著一個大場子,扭秧歌舞的人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扭得非常帶勁。音樂也是現代歌曲,那些扭的人踏著節(jié)拍,翩翩起舞。音樂不僅陶醉了扭秧歌舞的,就連旁觀的人沉浸在其中。秧歌扭完之后,接著便是舞龍燈,你應該知道舞龍燈是怎么表演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由我來和你解釋吧!舞龍燈表演的是一個人在前面撐著龍頭,一個人在后面撐著尾巴,兩個人在許多柱子之間靈活的跳來跳去,穿來穿去,真如游龍,舞龍的人還不時做出高難度動作,看得人心驚膽戰(zhàn)的,不過還是很刺激。
而我還是喜歡猜謎燈,說句實話,我想表現表現我的小聰明。來到燈迷場地,哇,各種各樣的燈籠上面都掛著字條謎語。這里聚集著不少的人,好多人在猜字迷,吵吵鬧鬧,大人小孩激動不已。有的人在查手機,有的人在翻書,有的人緊鎖著眉頭在思考,他們想出來之后蹬蹦蹦跳跳的來到了領獎臺,換獎之后就繼續(xù)高高興興的猜下一個字謎。而沒有猜出來的人,也不灰心,也不失望,跑過去高高興興的繼續(xù)去猜下一個。我和姐姐猜了幾個,也沒去領獎臺領獎,只是姐弟倆互相逗著樂。
當然,關于元宵節(jié)有趣的事情在農村還有很多很多,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我感覺到農村人享受著元宵節(jié)的歡樂、溫馨與祝福。
我們還是按照約定,趕著回了城里。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4
元宵節(jié)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公園看花燈。今年的花燈特別多、特別美。溫柔可愛的小白兔燈向游人們頻頻招手;金光閃閃的大鱷魚燈一上一下地搖動著尾巴,朝觀眾們連連致意……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和俏皮的七個小矮人在城堡下發(fā)光,這可是孩子們的娛樂焦點,白雪公主的皮膚是那么白,頭發(fā)是那么的烏黑發(fā)亮,再加上小矮人那幽默的動作,使我總幻想,如果我是白雪公主,那該多好呀!“嘿,這盞荷花燈不錯!”一個聲音傳來。我趕忙湊過去欣賞著。這是一個含苞欲放的荷花燈,嬌嫩、軟軟的荷花瓣白中透紅,紅中透紫,別提多美了。透過薄薄的荷花瓣,依稀可見那嫩黃色的花蕊,簡直巧奪天工。我贊嘆著:荷花含苞是如此美麗,若是開放了,那又該是一番怎樣的迷人呢?不知不覺已是晚上十一點半了,在爸爸媽媽催促中,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公園,但我的心還在花燈會上逛花燈。
今天,真是個難忘的元宵節(jié)。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5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大早起來,我就盼望著時間快點過,由于,晚上在街心廣場有燃禮花慶元宵活動。
夜幕終究降臨了,月亮姐姐披著薄紗披肩,帶著星寶貝們來到天空。原來,它們也是來看禮花的。廣場上,人頭躥動,到處都是三三倆倆的人群,我好不輕易擠到一個看禮花的有益地勢。
這時候,天空中出現紅、黃、藍三顆信號彈,我興奮極了,由于放禮花馬上要開始,一個紫色的大禮花直沖云霄。緊接著,很多色采繽紛的禮花飛上天空。綺麗非常,有的像綻放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有的像串串雨絲;還有的像盞盞小燈籠被點燃。看!一個大瀑布從天而降,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繽紛的禮花把天空點綴得奇異而美好。忽然,又一個大禮花咚的一聲,飛上了天空,這個禮花可和別的不太一樣,里面出現了幾個紅燈籠,漸漸飄落天幕,可真是太奇異了。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6
說起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咱們想到的一定是吃元宵、放煙花、放花燈、猜燈謎了。元宵節(jié)一過呀,這個春節(jié)也就算過完了,所以呀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元宵節(jié)這一天,咱們早早的吃過早飯,咱們就帶著外婆一起去鄉(xiāng)下了。每一年媽媽都要把外婆接到咱們鄉(xiāng)下過元宵節(jié),因為元宵節(jié)也是團圓的日子嗎!咱們鄉(xiāng)下有個習俗,就是在正月十五那天要祭拜祖先。咱們來到鎮(zhèn)上買了些祭拜用的東西,這時正好被我看見旁邊有賣孔明燈的,看著這些五顏六色的孔明燈我心里就癢癢,便纏著媽媽給我買,在我黏人的功夫下,媽媽沒辦法就給我買了三個孔明燈。
在我焦急地等待中,夜暮終于光臨了!這時候天上已經星星點點的出現了幾盞孔明燈了,這時我就興奮地手舞足蹈起來,嘴巴里不停地喊:放孔明燈了,放孔明燈了!我手忙腳亂的從屋子里拿出了孔明燈,打開包裝,被拆好的孔明燈就像是一只泄了氣的皮球。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點燈了。爸爸拉一個角媽媽也拉一個角,以前我?guī)桶职之斨郑裉彀职謰寢寧臀耶斨帧W著以前爸爸的樣子,我把蠟塊鑲在燈下的鐵絲上,然后打打火機,也許是第一次放燈有點緊張,打火機怎么也打不著,后來還是在爸爸的幫助下點燃了蠟塊。然后我也一起拉著一個燈角,蠟塊慢慢地燃燒著,這時孔明燈就又像被沖了氣的皮球一樣慢慢地鼓了起來。咱們開始輕輕地慢慢地往上送,咱們三個人都松了手,漸漸地孔明燈飄了起了。
就在這時我許了個愿望,可我到底許了個什么愿望呢?呵呵這只有自己知道了!美麗的孔明燈啊!請帶著我的夢想遠航吧!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7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qū)看花燈,這里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
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qū)都沸騰了。
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里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里,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只活羊,燈箱里還有一群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
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后又繼續(xù)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節(jié)之夜真美呀!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8
元宵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園博園看燈展了!剛從大門進去就看到了琳瑯滿目的燈籠,有各種形態(tài)的,小兔子形的、蓮花的樣子,還有參天的大燈籠!等等。
當我看完時,就覺得我想要去做一個和燈展上一樣的美麗的燈籠。我一回家,便馬上把我的彩紙啊、卡紙啊什么的都翻出來了。可當我都準備好時,又有困難了!我的.腦海里倒什么都構思不出來了!無奈,我只好上網去搜了。當我一搜,只見網頁上快速的蹦出來了好多種做法,看得我頓時有些迷茫。這么多,我得挑多長時間啊!但還好,我的目光突然之間定到了這個看似精巧的小燈籠,我在定睛一瞧,啊!
制作的東西我都有!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想著,我便行動起來,先拿出紅色的卡紙,把它剪成四份一樣大的長方形紙片,之后再找出來幾根筷子,把筷子拼成長方形,之后,固定。把紅紙貼到那個用筷子拼成的長方體上,加點裝飾,和一個提燈把,完成了。看著我親手做的燈籠,我心里喜洋洋的,當然,我自己對自己動手做的燈籠也很滿意!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19
元宵節(jié),仍處于一年中的寒冷時分。也不知何時有了這樣的節(jié)日,也不知何時有了吃元宵的習俗。那一個個的白團晶瑩而微透,沉于碗底,卻不失活力。并非味美絕倫,卻令人喜愛。
元宵,有各式別名,湯圓、湯團之類的我們聽著也耳熟。但不如元宵,以節(jié)為名,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聽著也頗為高雅。元宵有甜咸兩種口味,但我卻喜歡吃甜的。微微發(fā)甜,味道柔和,但又不讓人覺得膩,如果散上少許桂花,便更有意境了,吃起來更是回味無窮。
美食無非是食物,若只有味好不過轉瞬而逝,美食的存在是不能忘卻背后的文化底蘊的。天大寒,風刺骨的刮著,涼意滲進骨里,在外闖蕩、勞累一天的人們盼著早些回家,吃點東西暖暖身。恰逢元宵節(jié),多少人渴望在桌前等待那碗元宵滾入肚里,全身頓時一股暖意,心滿意足了,一天的疲憊頃刻間無蹤。然后繼續(xù)搓手苦干,為生活打拼。想到此,不禁咽咽口水,饞蟲四起。
那幽幽的桂花香,淡淡的甜,略暖的湯,將我們從冰冷的寒冬里喚醒。身體醒了,靈魂也便醒了。
所謂美食,享受的無非是人盡皆知的一份溫暖、快樂,一份知足。元宵的味道就是這樣玄妙。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0
每逢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湯圓是寧波小吃之一,也是我國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相傳,唐太宗為犒勞大將郭子儀,下旨御廚在正月十五的上元節(jié)以上好糯米制成特殊食品應宴。御廚們靈機一動,創(chuàng)制出一道香糯柔軟的白圓團子,獻給皇上。唐太宗品嘗后,贊不絕口,并將其定名“唐圓”,象征唐朝一統(tǒng)天下。因唐圓是在元宵夜時吃的,民間遂稱之為元宵,即湯圓。因為這種糯米球在鍋里有浮有沉,所以最早叫它“浮元子”,后來把“浮元子”改稱為“元宵”。元宵節(jié)吃湯圓象征合家團圓,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湯圓是一種不分老少都愛好的食物。湯圓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yōu)質豬板油制成餡,湯團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發(fā)亮,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鮮爽可口,是個珠圓玉潤,然后一戳就如巖漿般噴涌出香餡的湯圓,令人稱絕。現在的元宵種類繁多,比如賴湯圓、綠豆湯圓、芝麻棗泥湯圓、雞肉湯圓等等。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吃到芝麻湯圓,下面我們來看看芝麻湯圓是怎么做成的?首先準備這些原材料:適量的糯米、大米,適量的白糖、麻醬、挑仁(壓碎)、芝麻、化豬油。將糯米與大米混合,水浸1到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制成面粉;第二,將白糖、麻醬、桃仁、芝麻、化豬油和面粉混合拌勻,制成小方塊餡料待用。第三,將面粉加入適量涼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放入切好的餡料封口揉圓。第四,將水燒開后放入湯圓,煮時火不宜過旺。湯圓浮上水面,稍過一會兒撈出即可。湯圓因為心里包著餡,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溫度適宜可以入口,可是一定要留意里面的餡料,溫度相對比較高,可別燙著了!
我愛吃湯圓,也愛看它漂在水中的樣子。每年我都期盼元宵節(jié)的到來,因為我就可以吃到媽媽親手做的湯圓了,幸福快樂的過大年!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1
除春節(jié)以外,我想最讓我樂此不疲的節(jié)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廣場上有許多節(jié)目;看燈展,猜燈謎,萬人免費,吃元宵等。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元宵,所以今天的節(jié)目最吸引我的就是免費吃元宵。為我的胃能夠美美的享受元宵大餐這樣的美味,我毅然決然的不吃早飯和午飯,就等著免費元宵。天公不作美,今天的天氣異常冷,果真應那句老話:正月十五雪打燈。爸爸媽媽都不帶我去。爸爸說:“晚上再去吧,還能看煙花”。心中還留有希冀,我只好巴望著等到晚上,我們三口人興高采烈地到廣場,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吃元宵的.活動已經結束,頓時,失望的眼淚開始在眼眶里打轉。再看其他節(jié)目,也是意興闌珊。爸爸只好帶我回家。
回到家我垂頭喪氣的對爸爸說:“今年的元宵節(jié)真沒意思,連元宵都沒吃。”爸爸笑笑說:“貪吃鬼,爸爸早給你買元宵,等等就讓小饞貓吃上。”我皺著的眉頭,就因為聽見爸爸說的這句話而舒展開。笑嘻嘻的捧著煮好的元宵,狼吞虎咽的吃好幾碗。
元宵節(jié)的元宵太好吃,導致我成名副其實的小饞貓。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2
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了世紀廣場,那里人山人海,有幾千人,大家都圍成一個圈看節(jié)目,我和我媽媽趕到時,節(jié)目已經開始了。有玩龍燈的,有玩獅子的,有跳舞的等等。聽說玩獅子的人是從廣州請來的,要花幾萬元才能請來,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龍燈。
玩龍燈開始了,這時上來了一條巨大的長龍,前面有一個人舉著一個球,而龍就在后面追那個球。當那條長龍走到中央時,向對面的觀眾敬禮,拜年。那條龍又接著在空中飛騰,突然那條龍好像彈簧似的形狀繞了起來,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這時觀眾們的尖叫聲和掌聲大起來了,接著那條龍慢慢的盤成了一圈一圈的,像一個大餅,接著又散開了,最后向大家敬個禮就出場了。
看完節(jié)目,親戚們都到我家去吃午飯,桌子上擺著一碟碟美味佳肴,我們坐到了桌子上。“大家吃吧。”爸爸說完,我對著一大桌讓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來。由于盆子里的冬菇實在太滑,我夾了很久才夾到,可是不小心把冬菇汁賤到了爸爸的臉上,把爸爸搞成大花臉,我們全都哈哈的笑,媽媽卻捂住嘴偷笑。爸爸一看,馬上裝出可憐相,我們笑得更厲害了,爸爸拿出紙把臉上的冬菇汁擦干凈了。“咦,怎么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爸爸說道。“天哪,我的湯圓。”于是,媽媽像火箭似的沖進了廚房。
過了一會兒,媽媽端了一盆黑黑的東西出來了。爸爸一看,笑著說:“你好棒呀。”黑湯圓你也做得出來。“哈哈……”這笑聲奏出我家和諧樂曲。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全家人在廣場看了精彩的表演,還在一起吃了湯圓,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真好!這快樂幸福的元宵真讓人難忘呀!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3
今天下午我們六·二班舉行了第xx屆鬧元宵、猜燈謎活動,我興高采烈地去了學校。我來到教室集合,老師說:“今年做花燈好的有以下同學”。當老師念到我名字的時候,我很激動,蹦蹦跳跳地到講臺領獎,當老師把今年燈謎活動的注意事項給我們宣布完畢,猜燈謎規(guī)則是不讓家長參與提醒,大家一窩蜂地沖出教室去猜燈謎。
到了花燈現場,我看見有很多燈籠、有孔明燈、有五角星燈、還有蓮花燈。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燈籠,它是用柚子皮做的,先把柚子完好不損的撥下來,然后在柚子表面挖出人物的眼睛、嘴巴、鼻子,看起來很自然、很可愛。
猜燈謎現場同學們對著花燈有的摸著腦門、有的反復讀來讀去認真思考著、還有的皺著眉頭。我也迫不及待的去猜,第一個燈謎當我看時發(fā)現了重要的字,小時埋住、大了住在樹上,我想到了謎底應該是知了,當時我就興高采烈的找到工作人員說出了謎底,果然我答對了。我接著去猜第二個燈謎,在第二個花燈面前反復讀好幾遍,冥思苦想地終于從我的腦海里蹦出來了,我不盡沾沾自喜。最難的一個謎語是第四個打一個自然現象,我們同學四五個爭先恐后的回答謎底,我說是龍卷風,班長說是冰雹,還有的說是閃電,沒有一個人回答對,我站在那里重新對謎語反復的推敲,通過對謎語的分析,我發(fā)現了一個突破口,而后找到組長媽媽說出我的謎底,果然是對的,我高興的蹦得三尺高,本次燈謎我總共猜對了5個燈謎。
通過此次鬧元宵、猜燈謎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加深了友誼。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4
今天是正月十五,天氣晴朗,家家戶戶都在歡度元宵。我和奶奶決定自己動手包湯團給大家吃。
奶奶將干糯米粉盛在大盤里,輕輕倒入適量的溫水,開始攪拌。原本分散的面粉開始粘合在一起了,慢慢地全部抱成一團,找不到原來面粉時候的模樣了。奶奶捏了捏面團,感覺水放多了,有點爛,她往里面加了點粉進去,繼續(xù)揉捏……發(fā)現又太干了,這和面還真難呢……這樣干了放點水,濕了又加點粉的做法,我們足足重復了6次吧,才感覺適合包湯團了。
我看著奶奶嫻熟地捏一小塊糯米粉,搓搓圓,然后用右手大拇指轉出一個像帽子一樣的面圈,又往里面塞些豆沙餡,再把口子合攏,放兩手心里搓搓圓,一個完整的湯團就完成!
我轉了又轉,捏了又捏,就是怎么都不能成形。好不容易弄了一個可以放餡的孔,把豆沙放進去了,可能我太貪心,放太多了,怎么也合不上口子,豆沙流出來,弄得整個面團都有豆沙了。哈哈,我的湯團包得很難看。但我很喜歡嘗試,還是非常努力地繼續(xù)包著。看著桌子上我包的大大小小、歪來倒去的湯團,我都禁不住笑了!
今天我很有收獲,學會了一種甜美的生活手藝!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晚上,爸爸媽媽帶我來廣場看禮花。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廣場堵得水泄不通,看禮花的人太多了!
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煙火晚會開始了,只聽一聲巨響,大地都在顫抖,一顆火球直沖夜空,隨即在人們頭頂上炸開了,夜空中出現了一派雄偉壯觀的場面,無數個五顏六色的小球形成了一個“大傘”,隨即又炸出了彩色的“珍珠”,像一棵大樹上點綴著無數朵小花,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真美極了!我不由發(fā)出一聲贊嘆。突然,一顆顆五彩繽紛的“彩珠”,拖著長長的尾巴,帶著叫聲在空中鉆來鉆去,象一條條巨龍在天空中盤舞。有的轉著圈,像小蝌蚪在找媽媽;有的像小雞在吃米,十分有趣。
接下來“牡丹”、“繡球”、“閃閃”等各種禮花彈在空中盡情鋪開,夜空中涌動著五彩的海洋。禮花在空中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赤、橙、黃、綠、青、藍、紫,爭奇斗艷,金光閃閃,光芒四射。觀眾駐足仰視,一陣陣歡呼聲此起彼伏。
各種禮花彈在空中形成一幅幅立體的聲、光、色交織的美麗圖案,祝賀著我市昨天的發(fā)展成績,也預示著我們更美好的明天。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風風火火地到來了,掀起了全民賞燈熱潮。安定廣場上人山人海。我和爺爺奶奶好不容易才擠了上去。廣場上燈火通明,我好像瞬間來到了不夜城一般,又好像來到了天廷,到處金碧輝煌。一個小男孩用手緊緊抓著燈的把手,像走獨木橋一樣,緊緊地盯著小燈里一閃一閃的火光,時不時地還看看路面。
忽然,一個來看燈的人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趕忙像救火般的用左手扶好左右搖晃的小燈籠,直到它停止了晃動才把手緩緩地縮了回去,還不滿地朝那個人的背影小聲地嘀咕了幾句。這時,一支龐大的兔子艦隊朝我們駛了過來。這只兔子大概有一米長,幾只小輪子飛快地轉動著,在主人的拉動下,馬不停蹄地飛速前進著。人們見了無不為之讓路。為什么說這是一支兔子艦隊呢?這只大兔子的背上,兩只耳朵上,以及尾巴上都各有一只兔子,活像一只兔媽媽正帶著兔寶寶在外面找吃的。走在前面的主人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拍腦袋,笑嘻嘻地走到兔子旁,俯下身子,左右摸索了幾下,不知從什么地方拉出了一個黑色的東西,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接在燈上的開關,他將按鈕一按,大兔燈亮了,我這才明白了他的用意,原來他是要給兔子開燈。接著他又找出了幾個小兔子的開關,為他們開了燈。接著走到兔前,拉著兔群又繼續(xù)前進。這種兔燈既減少了危險又不失美觀,大大彌補了以前元宵燈的缺陷。
我抬頭望著那玉盤上的明月,心情十分愉快,一盞孔明燈在天空中緩緩地飛舞著,像一個橘色的漂亮的漂流瓶,在天的海洋里,載著人民的愿望遠航。經奶奶的提議,我們去了燈市,燈市的人很多,有龍燈、雞燈、狗燈,就連憤怒的小鳥,芭比都進入了花燈的行列各種花燈數不勝數,那柔和的橘色燈光在不停閃耀著,讓人心里暖暖的,毫不在意那沖人的寒氣。現代科技發(fā)達了,在過節(jié)的同時既要減少危害,也要適當地保留一些古老的民俗。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7
我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良多,我最喜歡的要數元宵節(jié)了。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就迎來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小時候,每遇元宵節(jié)我都是在家吃外婆疏手做的湯圓,晚上即提著燈籠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瞅煙花、抬天燈,每年如斯,也就不感到什么特別了。去年,我上一年級了,頭一回在學校里過元宵節(jié),我特殊賴奇,心里充斥了等待。在元宵節(jié)到來的多少天前,學校安排了一個家庭功課,請求每個小友人預備一個燈籠和一個燈謎。外婆為我準備了一個六角燈籠,做成古色古香的樣子,可美麗了。
元宵節(jié)的這地,我像平常一樣腹著書包上學,一走入教校的大門,哇!面前幾乎就是燈籠的世界,有的做成生肖,有的作成機器己,有的干成愛口……各式各樣的皆有,每個燈籠還附有一個燈謎。下戰(zhàn)書的班隊課上,同窗們三五成群,有序的去到校園,在本人愛好的燈籠下猜燈謎。學校還為每個學生籌備了香甜可口的湯圓,只睹一個個銀白的湯圓沉沒在水中,此此緊貼著,似乎一粒粒珍珠望得我直淌口水,聞著那臭噴噴的滋味我忍不住拿訖筷子夾伏一只嘗了一心,軟軟的,甜甜的,又香又糯,實佳吃!施老師告知咱們:正月是工歷的元月古人稱夜替“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初,大地歸春的夜晚,我們對此添以慶賀,也是慶祝新春的連續(xù)。元宵象征折家離散,吃湯圓象征新的一年合野幸福、萬事如意。吃著可口的湯圓,讓我不禁想到遙在汶川災區(qū)和日標地震海嘯的小敵人,災害使他們失往了美妙的家園,我默默地為他們禱告,盼望他們剛強、英勇,早日沉修家園,功上幸福美惡的生涯,跟我一起健康、快活地長大。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8
今天是元宵佳節(jié),大家猶如那飛蛾般,熱情地涌向中山公園,只為那一盞盞絢麗多彩的花燈。我此時興奮極了,心里不斷地遐想:不知道今年會有什么絢麗的花燈將展現在這里?
到了公園,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擁擠的人流把公園南門堵得水泄不通。人群像一條長龍一樣盤旋在公園的道路上。這時,公園里早已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在草地上,在樹梢里都掛滿了花燈,它們的形狀各異、顏色多彩、大小不一、五光十色。
最令我覺得可愛的就在中山公園東門,身著傳統(tǒng)服裝的可愛狗狗站在高高的燈籠上互賀新禧,這只小金狗真可愛,穿著那華麗的衣服,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和小動物們一起玩耍。而那些喜笑顏開的花卉和星星造型傳遞著祥和的節(jié)慶氣氛。在中山公園西門池塘里,那一朵朵美麗的荷花,慢慢的張開那鮮艷的花瓣,有淡紅色的,有淺黃色的,無數荷花燈點綴水面,美麗極了!還有那一條條活潑可愛的小魚兒,排列有序,奮力躍動的鯉魚“跳”起了美麗的舞蹈,匯成一曲舞動的旋律。
今天的燈展真是美極了!什么“年年有余”、“金狗迎春”、“昆蟲世界”、“舞動的旋律”等等……令我眼花繚亂,不知哪個更加漂亮。這時,媽媽叫我要回家了,可我還不想走,依依不舍,并不想離去,還想再看看這些五顏六色的花燈。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29
今天是元宵節(jié),按中國傳統(tǒng)來講,在今天是一定要吃湯圓的,寓意是團團圓圓。
奶奶昨天晚上就打電話給媽媽了,讓媽媽今天一定要給我和爸爸下湯圓吃,可是我們家沒有一個人喜歡吃湯圓的,媽媽很是苦惱,愁眉苦臉了一陣后突然有了好主意,這個主意源于今天早上的炸薯條,你們猜猜那是什么主意,好吧我告訴你們吧,是油炸湯圓!
一般煮湯圓都是把湯圓下進燒開的水里,然后等它熟透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了。油炸湯圓呢是這樣做的,在平底鍋里多放點油,等油燒至五成熱的時候,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在鍋里,再等油燒至八九成熱的時候開始翻炒湯圓,而且要不停地翻炒。大概一到兩分鐘后就聽到“啪”的一聲,媽媽和我都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湯圓的表面受熱裂開了,后面又不斷聽到“啪”“啪”的聲音。“是不是快熟了?”媽媽問我,我看看鍋里的湯圓,又看了看媽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Idon'tknow.”(我不知道)這時鍋里的湯圓已變成金黃色了,突然又聽到“呲”的一聲,咦,湯圓里有什么東西漏出來了,在油鍋里開了花,“媽媽,那是什么呀?”“哎呀,不好不好,湯圓里的芝麻陷都漏出來了,快關電源,快關電源!”一陣手忙腳亂后,湯圓出鍋了,嗯,聞著還挺香的,可就是模樣有點怪異,媽媽笑稱它為“斑點狗”湯圓。(因為里面芝麻餡跑出來的緣故)
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元宵節(jié)里,我們品嘗了另類的湯圓,不管怎么樣,最后還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幸福快樂!
小學六年級元宵節(jié)周記400字 篇30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元宵佳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湯圓又叫元宵。奶奶說:“過完元宵佳節(jié),春節(jié)就算過完了。吃了湯圓,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可是我們家里沒有人會做湯圓,老媽就去超市買了一些回來。有芝麻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肉餡的。今年老媽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了我。到了傍晚我就開始煮湯圓了。我按奶奶教的方法:先把鍋里的水燒開,放下湯圓,然后把火調小。過了一會兒,老媽讓我往鍋里加一些冷水。沒過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鍋蓋,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在水中,像一顆顆大珍珠。十分誘人啊!
老媽幫我把湯圓撈到碗里。我剛把碗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了。不一會兒,就全吃完了。只剩下鍋里還有一只。老爸說:“元宵佳節(jié)要猜燈謎的。我們每人出個燈謎,看誰贏了,誰就獎勵吃這個湯圓。”大家都贊成這個辦法。可是老爸出的謎語一下就被老媽猜出來了。老媽得意地說:“看來這個湯圓歸我了!”我忙說:“別急,我還沒出謎語呢,這個不算!”大家都驚訝地看著我。老媽說:“你也會出燈謎?”我說:“你們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沖倒了!是什么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出。最后我公布答案:“是個‘雪’字啊!”
我得到了這個最后的湯圓。太美味了,自己贏來的東西才是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