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通用3篇)
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 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學校和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奧運會的順利進行,根據河北省衛生廳《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的要求,保定市衛生局統一部署,20xx年4月—7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對各級醫療機構、縣級CDC、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等單位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匯總如下:
一、領導重視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為保障專項檢查順利有序開展,保定市衛生局成立了傳染病檢查領導小組,根據省衛生廳《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保定市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明確檢查重點、檢查范圍和檢查要求,實行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的目標管理責任制,保證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到位。
二、專項檢查成效顯著
(一)分層次檢查醫療廢物處置情況
根據市衛生局的統一部署,市縣兩級衛生監督機構分工協作,依照《方案》分層次開展了專項監督檢查。此次共檢查各級醫療機構4348家,其中二級以上醫院119家;婦幼保健院26家;鄉鎮衛生院15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3家;其他醫療機構(個體診所、門診部、村衛生室)3907家;CDC25家。發現各類違法行為單位4250家;其中予以行政警告3986家;立案264起;行政處罰264家,累計罰款約36萬元。
1、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婦幼保健院:
均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設有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較齊全,設立了醫療廢物暫存點,醫療廢物交由市級處置中心處置或自行焚燒處置,相關人員采取了一定的衛生防護措施。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醫療單位無醫療廢物運輸專用工具和通道,少數醫療單位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醫療廢物暫存點不符合相關規定,暫存醫療廢物未按要求及時處置。
2.鄉鎮衛生院、社區中心、其他醫療機構:
大部分醫療機構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個體診所、門診部、村衛生室,未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無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醫療廢物暫存點與生活垃圾同處一處,甚至有的單位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相關人員衛生防護意識較差,防護設施不全,無醫療廢物運輸專用工具和通道,有的醫療單位醫療廢物暫存點存放大量醫療廢物,不及時進行處置,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縣級CDC:
絕大多數CDC能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設置了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較為齊全,但也有少數CDC醫療廢物暫存點不規范,相關人員衛生防護意識差,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
針對醫療單位存在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了責令限期整改、行政警告和罰款處罰。
(二)內鏡消毒監督檢查情況
此次共檢查開展內鏡診療的醫療機構89家。開展內鏡診療的.醫療機構一般為大型綜合醫院或規模較大的專科醫院,制度比較健全,管理較為規范,基本上能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及其相關標準、規范進行診療。存在的問題主要為:一部分醫療機構由于房屋、診室設置等硬件上原因,內鏡清洗與診療環境未分開設置,個別單位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消毒時間未達到相關要求,有的未索取消毒劑供應廠家的相關資料。
針對存在問題的醫療單位,執法人員依據相關法規分別給予了責令限期整改和行政警告。
(三)CDC對學校、幼兒園疫情調查處理監督檢查情況
我市有25個縣級CDC。為“迎奧運,保安全”,CDC對學校、幼兒園的傳染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視,均開展了傳染病疫情監測、防控指導。對發生疫情的學校、幼兒園均及時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各種調查、記錄基本完整。
(四)學校、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情況
此次共檢查各類學校、幼兒園591所,其中鄉中小學211所;縣中小學38所;市中小學9所;高、職學校19所;幼兒園314所。各類高、職、中小學及幼兒園均成立了相應的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有專職或兼職教師負責傳染病的防治和疫情報告工作,大部分學校建立了晨檢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課報告制度,有學生晨檢記錄和因病缺課情況登記,統計,有學生病假登記,有學生定期體檢制度,部分學校環境整潔,建立了相應的清掃和消毒制度。但發現存在一定問題:部分學校,尤其是鄉級中小學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記等制度不健全,有的雖然建立了晨檢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記等制度,但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使疫情報告不及時,不能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有些學校患傳染病學生的隔離、轉診和治療情況登記不全,給流調工作造成了一定因難,還有些學校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力度不夠,使教師和學生不能了解更多的傳染病防治知識,部分學校教室和宿舍通風不良,沒有嚴格執行清掃消毒制度,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今后工作重點:
通過此次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提高了被監督單位負責人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意識,為下一步扎實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礎。針對檢查存在的問題,今后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繼續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消毒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教,進一步提高廣大醫務工作者,特別是醫療機構負責人的法律意識,達到知法、懂法、守法。縣級及鄉鎮醫療單位要盡快建立傳染病處置工作制度和傳染病自查制度,完善相關記錄,建立醫療廢物產生地醫廢處理工作流程,使用符合規定的包裝物和包裝容器。
2、切實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鄉村級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使之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消毒隔離管理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有效防止各類傳染病的傳播流行。
3、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的傳染病管理,切實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控措施,完善學校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疫情報告等制度,嚴格執行學校教室和學生宿舍清掃、消毒制度,在學校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活動。使老師和學生掌握更多有關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
4、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對問題嚴重及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單位,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 篇2
一、我院分管院長及院感科工作人員參加了4月11日江蘇省衛生廳關于全省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后,及時向院長匯報會議內容,院領導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在院長的親自過問下,于4月13日調整并成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小組,召開了小組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會議,明確各部門職責,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制度》、《醫療廢物處理登記制度》、《醫療廢物相關人員防護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制度》、《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度》、《醫療廢物分類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發生意外事故應急預案》,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并且以院辦公室的名義將相關通知、制度發至醫務科、護理部、環境管理科、總務科、化驗室、病理科、B超室、影像科、各病區及重點臨床科室。
二、4月20日院感科舉辦培訓講座,組織全院相關人員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流程,提高全員管理意識。擇期進行考核,促進知識的掌握和規范執行。
三、4月14日-4月24日為自查自糾階段。院感科在全院檢查中,發現我院在醫療廢物管理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醫療廢物暫存地沒有醫療廢物及禁煙禁飲食警示標識,門窗沒有完全封閉,無法達到防鼠的要求,沖洗的水管漏水,垃圾轉運人員缺乏防護配置,交接登記存在多登、漏登現象,有的沒有做到雙簽名等。檢查結束后,及時將檢查情況向分管院長及院長匯報。25日下午,醫院再次召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會議,會上再次強調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部署解決辦法和方案,限28日前整改到位,擇期再次檢查。
四、4月26日下午,院感科應邀參加了護理部全體護士長會議,會上聆聽了各位護士長在醫療廢物實際管理工作中的疑問,并給予一一解答;會后又參加了環境管理科全員保潔員工作會議,對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包扎、轉運、登記、個人防護及應急預案又作了具體要求,嚴禁出現違法違規行為,違者必糾。
五、4月28日下午,衛生局領導來我院檢查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查看了醫療廢物暫存地,制度、資料齊全,設施規范,轉運人員工作、防護到位,對我院的管理工作表示肯定。
六、總結:通過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開展,得到了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各相關部門領導及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把具體工作落到實處,達到了人人參與管理、事事責任到人的良好局面。當然這項工作仍需要長期不懈的跟進管理,只有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做到嚴格督查管理,不放過每一個細微的環節,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才能持續有效的保證和促進醫療廢物管理質量的提高。
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 篇3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衛生局關于做好上半年醫療安全專項檢查活動方的精神安排,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規范醫療行為、消除安全隱患、保障患者就醫安全,我所對照《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xx)年版》和陜西省有關衛生所的評審標準,進行了嚴格的自查自糾工作。現將有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員重視,認真組織安排:
我所自收到《蓮湖區衛生局轉發〈衛生部關于20xx—20xx年“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安排方案的通知〉》后,全體員工非常重視,迅速召開了全體員工會議,對自查工作進行認真安排。按照《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xx)年版》和陜西省關于衛生所審核的相關規定認真細致的安排自查自糾工作。由兩名醫師負責醫療機構合法性、行醫資格、內科診療范圍、醫療文書以及各種規章制度的自查,而護士主要負責日常護理工作及醫療廢棄物的自查,力求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規范醫療行為,切實覆行職責,嚴格執行核心制度,細化過程管理,真正提高我所的醫療質量水平。
二、自查基本情況
(一)機構自查情況:單位全稱為“西安蓮湖旭輝診所”,性質為個體,位于西安市蓮湖區勞動西路五號院一號門面房;主要負責人:丁旭輝。具有蓮湖區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許可證號:PDYD2112,有效期限至20xx年6月30日。我所對《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實行了嚴格管理,從未進行過涂改、買賣、轉讓、租借。現有床位3張,診療科目為內科;業務用房面積68平方米。
(二)人員自查情況:我所現有醫師2名,護士1名,均取得相關執業資格并注冊,同時在蓮湖區衛生局備案,屬合法行醫,開業一年來,從未多范圍注冊開展執業活動或非法出具過《醫學證明書》;從未使用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護士執業資格的人員或一證多地點注冊的醫師從事醫療活動,也從未使用執業助理醫師單獨執業;所屬醫護人員均掛牌上崗,并設立了監督欄對外公開。
(三)診療范圍的自查:我所是蓮湖區衛生局批準建立的一所個體所有制的醫療服務機構,注冊執業范圍是內科疾病的診療,自成立以來,嚴格按照相關制度法規行醫,全部醫療活動都在內科診療范圍之內,從不進行與執業范圍不相關的診療活動,從未超出核準登記的執業范圍,從未以任何形式發布醫療廣告,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醫療技術常規和搶救與轉診制度,無對內對外承包或出租情況,從未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違法開展業務范圍以外的診療活動。
(四)提高服務質量: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準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定期檢查、考核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五)院內交叉感染管理情況:院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是我所防范的重點,建立和完善了醫療廢物處理管理、院內感染和消毒管理、廢物泄漏處理方案等有關規章制度,有專人對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等進行完整記錄,定期對重點部位開展消毒效果監測,配制的消毒液標簽標識清晰、完整、規范。
(六)固體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對所有醫療廢物進行了分類收集,按規定對污物暫存時間有警示標識,污物容器進行了密閉、防刺,污物暫存處做到了“五防”,醫療廢物運輸轉送有專人負責并有簽字記錄。
(七)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處理情況:所有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毀型后由西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西安市衛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收集,進行無害化消毒、焚化處理,并有詳細的醫療廢物交接記錄,無轉賣、贈送等情況。所有操作人員均進行過培訓,并具有專用防護設施設備。
(八)醫療文書的自查,醫療文書不僅是日常醫療事件的真實記錄,而且具有法律效力,在保護患者的醫療安全以及診所行醫合法性和自我保護方面發揮者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我所的日常醫療文書必須進行規范化,嚴格按照衛生部有關醫療文書書寫的規則來寫,并在全體員工之間進行交流,對于不清楚的地方,及時到西安市中心醫院和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向相關專家教授請教,通過此次的自查活動,使得所有醫務人員的醫療文書書寫全部符合國家及西安市的相關標準。
(九)疫情管理報告情況:我所建立了嚴格的疫情管理及上報制度,規定了專人負責疫情管理,疫情登記簿內容完整,疫情報告卡填寫規范,疫情報告每月開展一次自查處理,無漏報或遲報情況發生。
(十)藥品管理自查情況:經查我所從未使用過假劣、過期、失效以及違禁藥品,嚴格對照《醫院管理評價指南(20xx)年版》和陜西省關于衛生所評審的有關標準,全體醫務人員針對執行崗位職責制度、診療標準及護理操作規范、工作責任心、工作質量、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自查,并向蓮湖區衛生局提交自查報告。
三、存在問題
一是由于經費不足,有些醫療設備得不到及時維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相關業務的深入開展;二是有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業務人員到上級醫療機構進修的機會不多,知識更新的周期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水平向更高層次提高等。
我所一定以此次“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療管理活動,強化管理措施,優化人員素質,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不斷提社區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服務水平,為創建“平安診所、和諧蓮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