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與慰問的禮儀
慰問,就是在他人遭遇重大變故,如患病、負傷、失戀、喪子、喪偶、婚姻裂變、極感痛苦憂傷,或破產、關廠、失業、休學、研究受阻、市場開拓失敗,遭受困難挫折之時,對其進行安慰與問候,使其稍安勿躁,穩定情緒,寬心放眼,去除或減輕哀傷。在適當的時機,還可給予對方一定的支持與鼓勵。
慰問,首先要表現得“患難與共”。不論是表情、神態,還是動作、語言,都應當真誠地顯示出慰問者的“同舟共濟”之心,體貼關心之意。
例如,在慰問逝者的親屬、探視傷病員、安慰失戀者時, 應表情凝重,語調深沉舒緩,語言飽含關心與同情之意。若是嘻嘻哈哈、喜眉笑眼,語調尖銳、油滑,語言隨意、放肆、輕浮,就會給人以“彼方悲傷之日,即是我方開心之時”的幸災樂禍的感覺。
當然,也不宜矯枉過正,表現過分。若是一見面就表現得“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人未語,淚先流”,搞得被慰問者傷心落淚,惡化其情緒,亦屬不當之舉。
其次,慰問語的重點是關心、體貼與疏導。
對生活困難者,可詢問其具體的難題,并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對工作受挫者,應鼓勵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古英難多磨難,從來紈袴少偉男”,支持其再接再厲,奮起直追。
對失戀者,可以“王顧左右而言他”,免談此事,尤其不宜評論對方原先的那個“他”或“她”。也可以勸慰其“天涯何處無芳草”,或“大丈夫何患無妻”。
對于頹廢之人,則可以多一些激勵。告之“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
最后,慰問語應選擇得適當。
不要嘲諷、指責對方。說什么:“當初我也碰上過這事,但我可不這樣”,“瞧瞧,我原先說什么來著,‘不聽好人言,吃苦在眼前’”,都很沒有水平。
明明一位小姐對某位先生的“暗戀”前程渺茫,就不應在對前者慰問之際,為之出謀劃策,鼓勵其“成功就在圩最后的堅持之中”。
慰問時,與被慰問者進行一些交流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對對方的“傷心往事”刨根問底,人家要是不講,不就該再三“咨詢”,非逼得人家“一吐為快”。